蔣海波
蔣海波發明的英文拼音元素周期表系統(攝/葉偉報)
信息時報訊22歲被查出舌癌,割了四分之三的舌頭,換了個矽膠下巴,被醫生判定只剩下三個多月時間……然而,正在死神走近的時候,28歲的青年蔣海波卻自創了「拼音英語系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三分鐘說出地道「倫敦腔」。
包括這套系統在內的兩項發明獲得了廣東省版權局的兩項證書,並殺入廣州青年創意創業大賽。神奇的是,當發明完成之後,他的癌細胞完全消失,身體徹底恢復。下學期開始,他將到高職院校任教,推廣他發明的英語學習方法,待獲得充足的有效樣本之後,再踏上經營之路。
創業緣由 想趁最後時間回報社會
蔣海波是地道的廣州蘿崗人,大學在廣州涉外經濟職業學院就讀日語專業。就如其他大學生一樣,花樣年華的他懷揣著各種夢想,準備畢業後大展拳腳。
可在2007年5月,他發現自己舌頭上長了一顆小肉粒。「一開始以為是上火便沒有留意。拖了半年去醫院一看,竟被告知是晚期舌癌。」翌年1月,年僅22歲的他接受了手術,割去了四分之三的舌頭、整個下巴以及右邊脖子的淋巴。
可術後,醫生仍判定他只剩下3~8個月的性命。他承受著極大的痛苦。為了轉移壓力,他考慮著,「為何不趁最後的日子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呢?」
讀日語的他想起,一位清華大學日語外教為了糾正中國人學日語口語發音不過關,曾創設了漢語聲調標記日語發音的方法。「那我能不能也把漢語拼音的聲調注在英語單詞上呢,讓大家擺脫啞巴英語呢?」
於是,在「最後的日子」裡,蔣海波邊騎自行車跑遍廣東,邊開始研究。「近五年我一有空餘時間就翻閱牛津詞典,每天大概有12到13個小時花在研究拼音和英語發音上。」
2012年,他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拼音英語系統研究成功,同時還發明了英語拼音元素周期表。更神奇的是,他的舌癌竟不治而愈,成為一項連醫生也無法解釋的奇蹟。
研究成果
1.看拼音標記讀出原版英文腔調
在記者跟前,蔣海波拿出一本高中英語課本,在其中一篇課文裡,他先用漢語拼音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即一、二、三、四聲)等聲調標示在英語單詞之上。然後截取某句話,按照標示的聲調朗讀;最後播放這句話的英語原版錄音。記者通過肉耳辨識聽到,讀出來的腔調與原版錄音的非常接近。原來,蔣海波此前通過反覆聆聽原版錄音,把英語音調囊括於拼音四聲之內,並標示在單詞上。通過幾年的嘗試,蔣海波發現四個聲調基本可以囊括英語腔調,只是在第三聲上有所出入,只需在這個音上作出調整即可。無論世界上的英語有多少種不同的腔調,只要有MP3或者電影的原版錄音,按照這個方法都可以標註出來。
2.發明單詞版元素周期表
當然,這是對於學過英語的人才起作用的方法,沒學過英語的人又怎麼辦呢?蔣海波又發明了另外一項作品—《和諧英文拼音元素周期表系統》。這個系統是經他翻閱五六百遍牛津高階詞典,根據當中10萬個單詞的發音規律而總結出來的呈周期出現的單詞元素(備註:英語八級詞彙量為1.8萬)。初學者只要背誦出元素表上的元素,看著陌生的單詞不用音標就知道怎麼讀;反過來,聽到陌生單詞就像聽漢語拼音一樣,馬上知道怎樣拼寫。
「如果這樣,每個中國人一毛錢不花,瞬間變成英美準電臺播音員。用複讀機對比自己與課文錄音的發音可以做到無差異化。」而大家也不用為背單詞煩惱了,用周期表背單詞可比老辦法快5~10倍。
此後,蔣海波憑藉這兩個項目獲得了廣東省版權局頒發的兩項證書。
籌錢推廣 有企業家願出資400萬購買成果
一種學習方法到底奏不奏效,得用過才知道。這意味著蔣海波需要有大量的實驗對象,還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市面上的英語書籍甚至是電影上標註拼音聲調,也就是需要龐大的資金。
一個偶然的機會,蔣海波認識了一名企業家。企業家看了產品後,決定出資400萬元來購買產品。但是一想到版權將會落在其他人手上,蔣海波婉拒了,決定自主創業。
今年1月,蔣海波參加了團市委組織的廣州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該賽事引來千萬風投基金,為青年創業者搭建對接平臺。憑藉產品,他一路上過關斬將,終於從100多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可是,要獲得資金則需要與風投企業籤訂協議,把自己的版權讓渡出來。因此他拒絕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推廣產品。
推廣進展 獲高職院校同意可試水任教
蔣海波開始自己尋找學習者來實驗推廣。他第一時間想到母校—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他向該校董事長康正陳述,希望得到任教的機會。董事長被他感動,隨即批示由學校語言教授衡量其可行性。隨後,該校繼續教育學院主任李德孔在看到蔣海波的示範後,批准蔣海波來學院上課,覆蓋面達2000人。課程不會在必修課上,而是以公選課、講座、英語角等形式來實現。考慮到蔣海波口語表達的一些缺陷,他甚至建議其邀請一些長相佳、英語好的師生做代言。「如果學生的反映比較強烈,這將成為學校的一大特色,可向全校甚至對外進行推廣。」
得知這一消息後,蔣海波一方面準備上課,另一方面募集志願者標註課文或電影對白,並在網絡上進行推廣,「我們把標註好的課本和劇本掃描上網,任人轉載」。最後,他打算募集10萬名認同這一方法的學生籤名,以達到推廣目的。
創業心得 保護好自己的版權
當記者問及,你這個發明操作起來這麼簡易,不怕別人侵權?
蔣海波答:「如果我手中沒有兩份版權證書,我一分鐘不到就會被別人侵權了。所以我向社會上有創意的人和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呼籲,一定要注意版權保護問題。但是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轉載到網上以後,別人不停幫我複製,開始的時候免費、免費;等到大家都用的時候,我就賺錢了。」
專家點評 看好項目前景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華文學院語言教授葉竹鈞在受訪時稱,她並不看好「拼音聲調讀英語」的方法,「按照普通話來讀外語,不就成為了中國式的英語?不是特別合適」。不過,對於英語拼音元素周期表,她認為不妨一試,但前提是要經受實踐考驗:通過學習者的研究得出量化數據,看學生採用該方法學習後是否有進步,才能具有說服力。
廣州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評委認為,這個學生能夠在身患絕症之際還苦苦研究成果讓人非常感動。這樣的英語學習方法是他長期摸索得來的,有一定的科學性。而且還獲得了版權局的兩項版權,比較有說服力。目前英語學習者很多,市場比較大,加上高校允許他回去實驗,項目前景比較看好。
創業者檔案
蔣海波
男,生於1986年,廣州蘿崗人。經過5年的研究,自創「拼音英語系統」、「英文拼音元素周期表系統」,獲廣東省版權局的兩項證書。下學期開始將到高職院校任教,推廣這套學習方法。
對話蔣海波
版權永不賣,以後送政府
信息時報:創業很需要資金,有企業家願出400萬買你的產品,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為什麼不接受?
蔣海波:疾病讓我對錢的概念有很大的逆轉,版權比錢更重要。以前我對錢的概念跟普通的年輕人沒什麼兩樣,覺得需要買好的房子,買外國進口的名牌跑車。但是經歷生死之後,我覺得,錢買不到生命,買不到很多珍貴的東西。我病好只是巧合,結婚只用了9元領證,所以感覺錢買不到很多東西。
信息時報:你擔心版權落到其他人手中?
蔣海波:嗯。如果是風投投資了,那麼公司就會掌握大部分的股份,他們要賣給外國人,我也不能反對。但這個版權是中國人的,永遠都應該要在中國人的手裡。這個版權我永遠不會賣出去,我現在完全當做自己先幫政府保管,以後可能一分錢不要,送給政府。我希望可以激勵起更多的中國人創造更多的東西,這樣才可以促進中國夢的實現。
信息時報:沒有了風投,項目的推廣難度大嗎?
蔣海波:阻力非常大,因為涉及到相當多的利益問題。首先就是補習社的,然後是很多教育機構。因為用這個方法學英語太簡單了,你學會了之後,根本就不需要交昂貴的費用去其他的機構學習。外面的英語學習機構首先會受到衝擊吧,很多人會失業的。
信息時報:剛才你提到已經結婚了?
蔣海波:我已經結婚了,老婆是得知我得癌症後才跟我在一起的。她是清遠人,我們是在我高一學農的時候認識的,當時我借住在她家裡,後來我們一直保持聯繫。她說第一眼看見我就喜歡上了我,既然現在我剩下幾個月,就陪我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沒想到一陪就是五年。以前家人發現之後多次拆散我們,但是怎麼拆也拆不散,於是也就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去年我們還生了一個女兒。老婆也很支持我,在生小孩之前一直是她出去工作養家。現在我辦了一個補習社,老婆不再工作,專心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