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豪華身份:世襲上古大族神農氏,黃帝、蚩尤都曾是他的子民

2020-12-26 壹文社

在眾多神話故事中,刑天是蚩尤手下的大將,血戰軒轅黃帝的無頭戰神,這是失真的謬論。刑天屬於炎帝的神農氏,而不是蚩尤的九黎氏。甚至整個黃帝時期的上古神戰,也都是由炎帝的神農氏派生而來的,軒轅黃帝、兵主蚩尤都曾是神農氏的子民。

刑天舞幹戚

神農氏產生的年代,已經不可追溯了,但「神農嘗百草」的典故大概率是神農氏興起的關鍵。神農氏這個族群,首領、核心層全部都是「姜」姓子孫,每一任的首領都尊稱為「炎帝」。

這個「炎帝」的尊稱,是因為神農氏的塑造者,是一位擅長用「火」改善先民生活的人。艱苦的生活環境下,許多先民為了生存,自發聚集到了這位擅長用「火」的先賢身邊,推舉他做部落首領,尊稱為「炎帝」。這個擅長用「火」的先賢,將這些原始先民統一改為「姜」姓,他們組建了最初的「神農氏」。

當時,中原大地密林中,這樣的部落千千萬萬、不知凡幾。一個或幾個山谷中間,幾百人聚在一起生存,就是一個部落。但在生存、繁衍過程中,隨著部落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強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

當先民的需求由簡單的「生存」,向幸福「生活」轉變時,第一批部落淘汰浪潮來襲了。這時神農氏的首領,已經不知道傳了多少代了,「炎帝」也早成了部落首領的尊稱。此時,神農氏任職的首領,在研究植物方面天賦異稟。

神農嘗百草

當時的中原地區,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密布,人們對許多植物缺乏了解。這位神農氏當代首領,遊歷了許多山林,對各類植物進行辨別。他開發了兩類改變人類生活的植物——草藥和穀物。穀物不用說了,令華夏民族由遊獵民族,早早進化為農耕民族,單位環境人口承載力大大上升。

比如:十平方公裡的山林,可以讓一個5人的獵隊抓捕動物,養活十多人的生計。那開闢成田地,撒上穀物種子,就能養活上百人的小部落。而且耕種田地,人口更加聚集,利於部落的繁衍、發展。聚集的人口,需要不斷交流。這又促生了手勢、口型、語言,乃至文字等交流媒介的出現,文明進程就此加速。穀物取代打獵,是華夏文明早早形成的重要原因。

而草藥的作用就更不用說了,艱苦的生活環境下:打獵會受傷、蚊蟲蛇鼠會感染、天氣陰寒會風溼、傷口潰瘍會腐爛……神農氏的「炎帝」品嘗百草,將可以治病的草藥,根據用途進行分類。有了「炎帝」草藥的先民,生死不再完全聽天由命,能夠自主地處理簡單傷痛、疾病,壽命得到了極大的延伸。

「炎帝」利用草藥,給神農氏周邊的先民治病。無數的小部落,或出於感恩、或迫於生存的需要,紛紛加入了「炎帝」的神農氏。到後來,「炎帝」和草藥的名聲越傳越遠,加入神農氏的部落越來越多。人口過多問題出現時,能在同等面積土地上,養活更多人的穀物,成了神農氏另一大支柱。

無數的小部落,為了緩解傷痛、延長壽命,自發加入神農氏。神農氏在人口不斷增長,疆域逐漸遼闊的情況下,又逐步推廣了穀物的種植。這就是中原農耕文明,產生的雛形與胚胎。

神農氏姜姓圖騰

自擅長研究植物的那位「炎帝」之後,一代代神農氏首領,將草藥、穀物兩大劃時代產物不斷傳向更遙遠的地方。數百年後,中原局勢發生了巨變:無數小部落合成了幾十個大部落,這些大部落又尊最強的神農氏為「共主」,與黃帝交戰的炎帝,就是壯大後的神農氏末代首領。

神農氏的衰弱,並不是一天兩天造就的突髮結果,而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它既然讓幾十個大部落尊為「共主」,自然也要討伐發動戰爭、破壞秩序的部落。這一點和西周周天子,分封諸侯很類似,只是時間更早,地域更狹小罷了。

在末代「炎帝」之前近百年,神農氏徵伐叛亂部族的戰爭,就出現了多次失敗。自身力量不斷損耗,意味著神農氏「共主」地位不斷淪喪。神農氏人口不斷減少,那些戰勝神農氏的部落不斷兼併,此消彼長之下,炎帝時期神農氏已經無法號令其他部落了。

軒轅黃帝姓公孫,祖上是有熊氏的支脈,與神農氏一樣都是早到不知道什麼年代的老氏族。區別就是神農氏,有嘗百草的神農,壯大了神農氏;而有熊氏早早衰落,連曾經疆域有多大都不知道了;如果沒有軒轅黃帝出現,這個名字都要淹沒在歷史長河了。

少年姬軒轅

因此,軒轅黃帝出生的部落,是尊炎帝神農氏為「共主」的諸侯之一,也就是泛神農氏意義上的子民。在中原之外的區域,還有很多強大的部落,比如商朝時期的東夷,他們的祖先就與神農氏毫無瓜葛。神農氏這個「共主」,相當於黃河流域的「盟主」,與其他區域是競爭關係。

末代炎帝時,神農氏沒落了,黃河流域其他部族不服了,就不斷反叛這個「共主」。神農氏的蚩尤,看不慣炎帝對諸侯的仁厚,就帶著一部分族人,去黃河中下遊建立了九黎部族。嚴格來說,蚩尤是炎帝的肱骨,但他既心痛神農氏的衰落,也不願跟炎帝反目成仇,就選擇了離家出走。

蚩尤不能挽救衰老的神農氏,就決定建立新的九黎部族。而黃河流域的部落,由於「共主」神農氏沒落,又形成了幾個新的局域團體,軒轅黃帝就是其中的一個新領袖。「共主」炎帝自然無法忍受,神農氏逐漸成為空殼,繼而發動了對幾個小團體的打擊。

這些敗亡的小團體,一部分重新歸降了炎帝的神龍氏,一部分就投奔了逐漸壯大的軒轅黃帝。最後軒轅黃帝,壯大到了炎帝再也無法忽視的地步,阪泉之戰就此爆發。這場爭奪黃河流域「共主」的阪泉之戰,炎帝、黃帝進行了3次交鋒,最終以軒轅黃帝獲勝而告終。

軒轅黃帝

打敗了炎帝的黃帝,並未吞併神農氏,而是建立了有熊氏。失去「共主」地位,丟掉了大量領地的神農氏,在炎帝的帶領下,與蚩尤的九黎爭奪起了黃河下遊的土地。這其中有沒有黃帝示意,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導致 了炎帝敗給蚩尤後,轉而與黃帝聯合,對九黎開戰是我們今天的共識。

自此,黃河流域的「共主」神農氏衰敗,出走神農後在東方建立九黎的蚩尤,與昔日子民軒轅黃帝,成為爭奪黃河流域霸主的兩大新銳。軒轅黃帝自改公孫為姬姓,這個叫姬軒轅的人,重新復興了已經快要被人遺忘在歷史長河的有熊氏。由於有熊氏早已名存實亡,人們為了讚揚姬軒轅的功績,又稱有熊氏為軒轅氏。

相關焦點

  • 看看你的「姓氏」是黃帝軒轅氏~還是炎帝神農氏
    1炎帝學生時代大家都學過「神農嘗百草」吧!沒錯,大名鼎鼎的神農就是炎帝。傳說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賢聖的帝,是中華民族的化身。千百年來,關於神農的傳說至今流傳,在其故鄉——湖北省隨州市及周邊地區流傳甚廣。2008年,《炎帝神農傳說》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中的南方天帝,黃帝同父異母的兄弟。夸父、蚩尤、共工、赤松子、伯陵、瑤睢、女娃均是他的後代。
  • 炎帝神農政權: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榆罔
    炎帝神農氏取代炎帝魁隗氏政權,建帝都於承留(今河南開封市開封縣東南),形成了炎帝神農氏政權。炎帝神農氏的首任帝為神農氏。該政權共經歷八代炎帝,傳國虛記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即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姜榆罔。
  • 上古神話中第一次神戰
    上一章節我們講到了黃帝在成為五帝之首時,期間發生過兩次神戰。第一次是黃帝與炎帝【1】之間的戰鬥,也是上古第一次神戰——阪泉之戰。相傳在上古時期,黃帝與炎帝在一個叫阪泉之野的地方發生了大規模的戰鬥。01—神農氏世衰司馬遷的《五帝本紀》中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
  • 《山海經》——神農氏
    《山海經》曰:「神農嘗五穀之所,山形像羊頭。」 《山海經》還記載:有互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人,是能上下於天。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牛首人身,是一位慈愛的天神。還有人說炎帝在嘗藥時嘗到了一種百足蟲,這蟲一吃到肚裡,一隻腳變成一條蟲,新變出來的蟲的腳又變成蟲,以致千變萬化,變成了數不清的百足蟲,從而殺死了炎帝。炎帝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幸去世後,人們將他葬在湖南茶陵,代代祭祀,以感念他的恩德。
  • 神話故事系列4:神農氏,嘗百草、善用火、定音律的炎帝
    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開醫藥先河。《淮南子·修務訓》云:「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炎帝和神農是什麼關係?
    談起炎帝,那麼相信大家都會聯想到黃帝。黃帝是東方華夏民族的首領,至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歷史。當時東方華夏一共分為三大部落,首領分別為黃帝、炎帝及蚩尤。黃帝為了華夏一統,便向相鄰較近的炎帝部落發起了進攻,炎帝平日喜愛研究藥草,救死扶傷,於是乎疏忽了對族人的訓練,而敗於黃帝。
  • 上古時代2:神話時代的落幕,五帝間的三次神戰
    但是,少典成人後便娶了有蟜氏的姑娘,生出了大名鼎鼎的炎帝和黃帝。炎帝及黃帝不同於其父親少典,兩人都十分出色。黃帝繼承了位於姬水少典部落,炎帝繼承了位於姬水的神農部落。兩兄弟都被封為五方帝,黃帝軒轅掌管中央,炎帝掌管南方封赤帝。還沒有封西、北兩方帝前,炎帝向黃帝發起了戰爭。當時天下大旱,為了爭奪少量的水源,只能發起戰爭。後世稱"阪泉之戰",這是第一次神戰。
  • 上古神話中「十大魔神」戰力排行榜,銀靈子墊底,魔神之首不是蚩尤!
    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以狂風驟雨對付應龍部隊。於是,黃帝令女魃助戰,女魃阻止了大雨,最終助黃帝贏得戰爭。旱魃也是上古十大魔神裡唯一的女性。 他原來是蚩尤的師弟,曾與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為師傅,在祁山修煉,幫助蚩尤一方參加華夏九黎之戰,聯合雨師屏翳擊敗冰神應龍,後被女魃擊敗,於涿鹿之戰中被擒殺。
  • 五帝之首——軒轅氏的生平事跡
    軒轅氏 根據推算,軒轅氏生活的年代,大致為公元前2717年——前2599年,農曆三月初三是他生日,民間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 中華大地上第一場戰爭,比黃帝蚩尤涿鹿之戰更早,中國人因此得名
    涿鹿之戰是黃帝率領的部落聯盟與蚩尤率領的部族之間的大戰,發生在大約4600年前,但在涿鹿之戰前,華夏大地上就發生過一場大規模戰爭,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戰爭,阪泉之戰,是黃帝部族與炎帝部族的大戰。《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 「蚩尤」是何方神聖?為何黃帝一定要對他趕盡殺絕?你可能不會信
    我們一直都講自己是炎黃子孫,炎黃這兩個字分別指的是炎帝與黃帝,在原始部落時期,炎帝和黃帝分別是部落的首領,當時為了爭奪地盤,他們還與蚩尤打了一仗。在這一場戰爭當中,當時位於九黎部落的首領蚩尤戰敗,之後他就被歷史所排斥了。
  • 上古十大魔神都有哪些?我說三個,其他的你們來
    傳說,上古時期有十大魔神,個個法力無邊,敢於與天公試比高,留下了無盡傳說。下面,筆者便帶著大家了解了解吧!一、刑天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手下的大將戰神刑天,一手持一柄劈天戰斧,另一手握一面絕世戰盾,與黃帝爭奪權位,戰的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難分難捨,後被黃帝一擊斬去首級。失去了頭顱的刑天,雙乳化眼,肚臍化嘴,再戰黃帝,延續了這場曠世大戰。
  • 蚩尤八手八腳、銅頭鐵額?那麼黃帝是什麼模樣?
    說到我們的上古神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神話中,關於我們上古祖先形象的描述了。最多的,就是人首蛇身,比如女媧、伏羲、共工等等,也有不一樣的,比如炎帝,牛首人身等等。總之,很有意思的一點,古籍中對於上古先祖的描述,個個天生異形,長相奇異。
  • 中國文化中的「羊基因」:伏羲神農最早以羊為圖騰
    中華人文始祖都是誰?教科書中有「三皇五帝」一說。那麼「三皇」又具體指哪三位?東漢班固《白虎通義》主張是燧人、伏羲、神農;東漢皇甫謐《帝王世紀》則稱是伏羲、神農、黃帝。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在於燧人與黃帝二者之間,但伏羲和神農地位穩定,他倆被列入「三皇」從未出現過分歧。
  • 中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中的「神農氏」是什麼?
    對發熱、咳嗽、乏力改善等症狀,中藥起效非常快,對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轉陰都有明顯效果。」由此可見中醫藥的確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說起中醫藥就不得不提起作為開山鼻祖之一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氏大家都熟悉,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這個「炎」字就是指炎帝神農氏。
  • 深山千年守墓人,對墓主身份守口如瓶!到底是誰讓他家族守墓千年
    深山千年守墓人,對墓主身份守口如瓶!到底是誰讓他家族守墓千年一直以來 中國人都稱自己為炎黃子孫 所謂炎黃 就是炎帝和黃帝炎帝 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 由於懂得用火 所以稱為炎帝黃帝 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 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但實際上 上古時代還有一大部族 就是蚩尤 蚩尤 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酋長 是今天苗族的祖先 也是部分漢族人的祖先上古時代炎帝
  • 中華三始祖之一、戰神、兵主——蚩尤
    蚩尤,是上古時期九黎部落聯盟的酋長,也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祖首領,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也可能是八十一個氏族部落),個個本領高強、英勇善戰。 本來蚩尤和炎帝是同一個部落,後來他離開炎帝自行發展,並且還把炎帝打敗。
  • 被趕盡殺絕的蚩尤,其實成就遠在炎黃二帝之上!
    五千年前,在長江黃河流域居住著很多氏族部落,最強的部落要屬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我們現在稱呼自己為''炎黃子孫''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但是作為華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其實除了黃帝炎帝之外,還有一個蚩尤;他們存在的時期,被我們稱之為上古時期,也有神話時代之稱。富有代表性的遺址有良渚文化遺址和仰韶文化遺址。
  • 倘若你是這4個姓氏,可能不是純正的炎黃子孫,而是九黎蚩尤後代
    在上古時代,分別有九黎部落、姜姓部落和華夏部落三個有名的部落。九黎部落首領是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自主研發了各種銅鐵利器;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領,嘗百草、發明了刀耕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