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倒計時,寶寶的分離焦慮怎麼破?不論是新生還是已經入園的小朋友,都可能面對新一輪的入園焦慮等困擾。幼兒園生活是幼兒成長過程中一個關鍵時期,當走出圍著他轉的小家庭,走進集體、開始新的生活時,幼兒在生活習慣、行為要求、生活環境等方面會出現許多的不適應,如哭鬧、憋尿、喝水少、睡眠不安、情緒不穩、少言寡語、拒絕幼兒園玩具、不參與教師組織活動甚至拒絕進食等種種行為,這就是「幼兒分離焦慮」。
入園前,大部分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看護,生活中全方位的包辦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鍛鍊。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他們要學會遵守相應的規則,開始學習獨立生活,因此就會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問題,如不會自己吃飯、不會穿衣、不會入廁、不會與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對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這都會使孩子產生極大地不適應。
孩子從家庭進入幼兒園,來到一個新的陌生環境,不再是家中熟悉的環境,一切都變的不一樣,孩子心理安全的秩序感被打破,使孩子產生緊張感和不適應感,從而出現哭鬧等焦慮情緒反應。
在入園初期,家長總有許多不放心的理由,一些家長常常在送孩子入園後,遲遲不願離去,總希望再抱一抱,長時間在教室門口、窗口張望,生怕有個閃失。更有甚者,在送孩子入園時,與孩子一起痛哭流涕。殊不知,情緒是會互相影響,如果在孩子入園時,發現父母也有不安之感,那麼孩子的焦慮程度會大大上升。
雖然孩子會慢慢適應新的環境,但當看到孩子入園前焦慮忐忑,又稍有期待的樣子,家長們總是很擔心。怎麼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家長們要做好以下幾點。
入園前家長和孩子練習短暫的分離,逐步增加分離的時間。父母可以選擇出去一會,先告訴孩子自己會去哪,什麼時候回來。例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需要出門半個小時買東西,肯定會回來;或者有條件帶孩子去上親子課,先陪伴一會兒,後面讓孩子獨自上課。
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的一個原因就是不熟悉的環境,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附近看看,了解周邊設施和環境;與已經上過幼兒園的小朋友聊聊天,了解幼兒園裡的日常;此外還可以多給孩子讀有關幼兒園的繪本,提高孩子對幼兒園的心理期待。
入園前,家長要從生活上打好基礎,保證孩子已經掌握了獨立吃飯、如廁等基本生活技能。告訴孩子,如果遇到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要大膽跟老師講。
為了順利過渡,家長也可以在入園早期,為孩子準備一些平時在家喜歡的玩具,這樣不僅會讓孩子自身感到熟悉,也會吸引別的小夥伴來陪他一起玩耍,提高鍛鍊社交能力,從而更好的融入新環境。
有時候想,孩子每天哪來那麼多的精力!白天「放電」時間也不短,晚上熬到九、十點才睡。入園前,家長們要儘早調整好孩子的作息,每天規定的時間睡午覺,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以便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孩子入園前,哭鬧的時候,家長不應該用「把你送到幼兒園」這種話來嚇唬孩子,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而是應該多給孩子描述幼兒園的樂趣,引起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正面的引導。
入園後當跟老師或者其他家長討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尤其是小錯誤)時,也儘量不當著孩子的面,孩子很敏感,大人無意的一句話,都有可能讓孩子難過和傷心,加重焦慮的問題。
都說孩子有分離焦慮,其實,家長的焦慮更嚴重。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入園前會變的更焦慮,擔心教給孩子的生活技能孩子記不住,擔心孩子哭鬧太嚴重,擔心孩子會生病,甚至還會擔心孩子受欺負,或者交不到新朋友。而且家長焦慮的情緒會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心態。所以想要減輕和緩解,更重要的在家長自己。
家長要把握好每天出門前和到家後的兩個10分鐘,建立跟孩子專屬的儀式感。出門前跟孩子擁抱、親吻告別,一定要跟孩子說再見,而不是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突然頭也不回的離開。到家後,洗洗手,第一時間跟孩子聊聊天,聽聽他們在幼兒園裡發生的趣事。
父母安排好孩子後,平靜地和孩子道別,即使孩子哭了,你也要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等你放學了,就來接你。」把孩子交給老師以後,父母(特別是媽媽)都會有各種擔心。經常會有媽媽、奶奶躲在旁邊偷偷觀察孩子。這個時候,如果被孩子看到,認為只要自己多哭一會,父母就會帶自己回去,哭鬧會變本加厲。
儘量相信幼兒園和老師,他們的經驗足以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問題。
「老師,我家孩子今天哭沒哭?」
「老師,我家孩子有沒有被欺負?」
「老師,我家孩子有沒有尿褲子?」
孩子入園後,家長就變成了十萬個為什麼。恨不能幾分鐘就了解一下孩子的狀態。這樣的問題是在給孩子負面的暗示,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牴觸情緒。所有這些焦慮的信號都會通過家長的情緒、動作、語言傳遞給孩子。所以要選擇信任的幼兒園,充分信任老師,也要相信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
作為家長,孩子入園後,與其不停的焦慮、胡思亂想,不如多跟身邊有經驗的家長溝通,討教經驗,克服自身焦慮,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回家狀態不好的時候,也不要焦急追問,等孩子放鬆的時候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不快。
○ 找一件最能讓寶寶感覺到安全,或最能代表爸爸媽媽愛的物品(比如小手絹等),允許孩子把它帶在身邊,陪伴孩子度過入園初期最焦慮的一段時間。
○ 經常跟寶寶說:「即便寶寶不在媽媽身邊,媽媽也是很愛你的!」
○ 務必做到:按時接送寶寶上、下學,儘量別遲到!如果別的小朋友都走光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沒來,孩子心裡會很慌!
分離焦慮源於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行為,這是幼兒入園的最大障礙。緩解入園焦慮的方法有很多種,相關主題的繪本閱讀是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有關幼兒園的繪本故事,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做好入園的心理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共讀有關幼兒園的繪本故事,不僅僅是讓孩子了解幼兒園,做好入園準備,其實更多的是通過親子共讀繪本故事,從而了解孩子的入園心理,理解孩子。家長也可通過故事中的一些小技巧,融會貫通,尋找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法,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入園適應期。
推薦理由:故事講的是小浣熊Chester從不願意去上學,不願意離開媽媽去一個陌生的環境,在媽媽的幫助下,不再孤獨和害怕了的溫馨感人的故事。「魔法親親」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能夠緩解孩子心中的恐懼,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永遠陪伴著他們,有了這份愛的力量,孩子便有勇氣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很適合講給那些離開媽媽去上學的孩子。
推薦理由:湯姆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上幼兒園對他來說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挑戰。這本書告訴你,孩子是如何體驗上幼兒園這件事的。為什麼有些孩子會裝病、耍賴、在幼兒園門口拉著媽媽不鬆手……要知道,對孩子來說,上幼兒園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讓我們給這些孩子寬容、鼓勵以及愛的擁抱吧,相信他們會和湯姆一樣喜歡上幼兒園的。
推薦理由:作者通過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誇張而幽默的情節,幫小讀者構造了一個不上學的假想世界,那裡的生活驚險而刺激,但能讓孩子認識到上幼兒園的必要性,讓孩子在捧腹大笑之後,認識到上幼兒園的好處,化解不去幼兒園的情緒,而且還會主動乖乖去上幼兒園!為什麼呢?一起來一探究吧。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第一個學校,也是走向集體生活的第一步,願我們都能讓孩子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相信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用愛澆灌,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