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房地產行業迎來空前蕭條期,春節暫停一段時間的營業之後,恢復得比較緩慢。許多房地產行業的業務員,連續幾個月都只能拿底薪,生活過得步履維艱。是什麼讓房地產行業熱度驟降?恐怕突如其來的疫情只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還要慢慢分析。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省吃儉用半輩子,還要依靠上一輩的積蓄,才能勉強結清一個房子的首付。房子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輩子的重要財產之一,代表著生活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承載著不同的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數據表明,中國現有的住房可以容納近30億人,中國的人口約14億人左右,住房是完全包容得下的。但是就目前形勢來看,過剩的空房子依然滿大街都是,新蓋的樓盤只住了幾戶人,遇到點事想求助鄰居都找不到人。
對大多數人而言,憑藉一個月三五千的工資,想去買一套稍普通的房子,也是相當有難度的。
房子之所以多年來讓人們保持熱情去追求,不惜一切去擦乾汗水去奮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值。在過去的20多年裡,房價頻繁上漲,早期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大佬賺得盆滿缽滿,人手5套房以上已經見怪不怪。當炒房成為一種熱潮時,買不起房的人跟在後面,只有喝西北風的份。
不過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投入炒房浪潮中,這個風口漸漸變得不值錢起來,能賺到的錢少之又少。直到現如今「房住不炒」的政策被根深蒂固,房產市場才逐漸穩定下來。
「房住不炒」紮根於普通老百姓的需求,對扭轉當前房地產大方向起到很明顯的作用,對於中小房地產企業來說,想要在當前房產市場大環境中生存下來,擁有雄厚的資金儲備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很容易面臨破產的困境。
但是,你以為現在就是買房的最好時機了嗎?理性分析一波,現在買房,未來5年將會面臨這3個棘手的問題!
1. 現在買房不保值,短時間難以轉手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大家也都看到了,全國各地都是如此,現在如果你身邊有各種房子大優惠促銷的情況,那你需要實地考察想清楚了再下手。
房子轉手本身就不容易,如果運氣不好買到了不稱心的房子,因為地段偏僻、電梯太破、隔音不好、家人不喜歡等等原因,再想轉手,發現房子保值沒想像中那麼堅挺,這下可怎麼辦?今年、明年買房的人都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想清楚再去買,別做後悔的買賣。
房價上漲的時候,剛需無不盼望著房價暴跌,當房價開始跌落的時候,剛需又開始觀望,懷疑起房子的質量和開發商的套路。現實就是這樣,猶豫的越多,買房就成了天大的難事。20多年的買房經驗還是沒改掉,從這個角度來看房產買賣市場,房子最容易出售的時期不是平穩期,而是上漲期。
2. 房產持有成本增加成為難題
科普一下房產持有成本增加:擁有多套房子的人短期內不易轉手這就增加了房子的擁有成本。隨著國家不斷對房產市場規範化,尤其是房地產稅立法的加快,讓開徵房地產稅成了一個時間問題。房地產稅是房地產保留稅的一種,即使房子沒有出售,也要按照一定比例去繳納稅費。以此達到了一定抑制炒房的行為,房子持有越多,所繳納稅費也會隨之增多,這是一個大問題。
3. 延期交房問題擴大化
《商品房買賣合同》上規定:因為不可抗力出現的延期交房,則不承擔相關責任。
這為開發商的各種延期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發生今年這樣的特殊情況,房地產商也可以擺脫不必要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在今年或者明年買房,房子還沒有完工裝修好,就會出現這種合法的延期現象,需要購房人做好心理準備。
今年、明年值不值得買房?聽聽馬雲、王健林怎麼說的!
王健林曾說過:沒有哪個國家的房地產能夠持續繁榮50年以上,而中國的房地產已經發展了幾十年,房地產的暴利期已經過去。王健林還表示自己的萬達將來對房地產的行業重心將會轉移,減少對房地產行業的開發力度。
馬雲預測未來房價趨勢,說出了四個字:房價如蔥。當時很多人開玩笑說,以馬雲的財產來看,買什麼都是如同買蔥。但現在看來,馬雲的觀點一步步在證實準確性,馬雲和王健林的觀點不謀而合,早就看出房地產的局限性和周期性。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沒有考慮到那麼多,手裡沒錢就掙錢,掙得差不多時,四處借借,趕緊把房子首付交了,心裡才會踏實。不過房產的大趨勢還是要了解,否則會虧很多冤枉錢。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房價不會大漲大落這是一定的。
疫情終將過去,你希望之後的房產市場會有何突變?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