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至,農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是何意?老祖宗的話準嗎

2020-12-23 岐黃問答

廣寒宮裡,散天花、點點空中柳絮。是處樓臺皆似玉,半夜風聲不住。萬裡鹽城,千家珠瓦,無認蓬萊處。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樹。垂簾未敢掀開,獅兒初捏就,佳人偷覷。溪畔漁翁蓑又重,幾點沙鷗無語。竹折庭前,松僵路畔,滿目都如許。問要晴,更待積痕消,須無雨。——【宋】葛長庚《念奴嬌》

大雪簡介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四個節氣;也是仲冬時節開始的標誌。公曆每年12月06日-12月0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時交節。它和雨水、穀雨、小滿、小雪節氣一樣,都是有關降水的節氣。

我們在上篇文章中說過,小雪時節不一定真的會下雪,就算下雪的話,也一定不會大。沒讀過的讀者,可以點擊二十四節氣|小雪至,農諺「小雪雪滿天,來歲是豐年」什麼意思進行複習。大雪節氣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說降雪的可能性大,而不是指降雪量很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云:「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時間

大雪是在公曆每年12月06日-12月0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55°。

2020年大雪時間:12月07日 18:18:21,農曆庚子鼠年十月(大)廿三,黃帝紀元4717年10月23日。

大雪氣候

立冬過後,秋去冬來,氣溫驟降。但由於我國國土遼闊,地形條件複雜多樣,不同地區的大雪節氣呈現出不同的氣候特點。 當黃河中下遊地區已是「寒風呼嘯」的時候,而在南方,特別是廣東、珠三角地區,則依舊是林木繁茂,鬱鬱蔥蔥,一副千裡江山美如畫的景象。

勤勞聰慧的中國農民極善分析與總結,他們很早就從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發現了,小雪時節的天氣情況與當年的氣候呈現出較強的正相關關係,並將之總結成短小精幹,易於傳頌的農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意思是,說的是如果大雪這天,寒風凜冽,特別冷的話,那麼到三九這段時間相對來說較暖和。反之,那麼到三九這段時間,則會變比較寒冷,需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大雪三候

大雪三候,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指進入大雪後,由於天氣日漸寒冷,寒號鳥,即復齒鼯鼠也不再鳴叫了;一切萬物都是盛久必衰,衰久必盛,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也正是陰氣最盛的時候,陽氣在此時滋生,老虎也開始有了求偶行為;馬蘭花也因為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鮮的嫩芽。

大雪習俗

(1) 醃肉

大雪一到,家家戶戶忙著醃製「鹹貨」臘肉。將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放進缸內;半月後取出,將醃出的滷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滷,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簷下晾曬乾,以迎接新年。

(2) 冰嬉

滿清龍興於東北,那裡一到大雪節氣,便會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一派北國的景象。人們在閒暇之餘,便會跑到冰上嬉戲打鬧。滿人定鼎中原後,也將這一習俗帶到了北京。時至今日,它依舊是四五十歲以上的北京人的集體記憶。酷愛寫詩的乾隆也曾為其作賦一首,留下了「陸行之疾者,吾知其為馬....至於冰,則向之族,莫不躃 、膠滯、滑擦,而莫能施其技。"的著名詩句。

大雪食材

大雪節氣,不僅要注意保暖,飲食上也格外需要注意。生冷的東西就不要再吃了,也不要吃燥熱的食物,這樣對身體不好,可以適當吃一些熱量較高,能增強抵抗力的食物,如牛羊肉、烏雞、鯽魚都是你不錯的選擇。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夠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營養物質。

而西葫蘆也是一種很適合大雪時期食用的食物,據考證西葫蘆自元末明初時傳入我國以來,就深受國人的喜愛。傳統醫學認為,西葫蘆味甘性平;歸脾、胃、腎經,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作用。現代研究也表明,西葫蘆中含有豐富的葫蘆巴鹼,能促進人體分泌胰島素,幫助人體新陳代謝,對於預防、改善糖尿病有一定的效果。

大雪食譜

(1) 黑胡椒杏鮑菇牛肉粒(此方來自網友:尚珺)

【材料】牛排 2 塊、杏鮑菇 2 只。

【調料】橄欖油、生抽、研磨鹽、黑胡椒、白砂糖適量。

【做法】

① 牛排解凍後提前30分鐘置於室溫,用廚房紙吸乾表層血水;杏鮑菇洗淨切塊,約3cm見方待用。

② 起油鍋,待油溫六七分熱時將杏鮑菇分批倒入鍋內文火慢煎,煎至四面金黃色後,撒少許鹽盛出待用。

③ 起油鍋,油溫十分熱時煎牛排,每15秒翻面,來回三次,取出,待五分鐘後用刀切開3cm見方待用。

④ 將牛肉粒倒入煎過牛排的鍋裡,快速翻炒,六面去生即可,倒入杏鮑菇,加入生抽少許、白砂糖適量,快速翻炒,出鍋前加少許老抽上色。

⑤ 盛出杏鮑菇牛肉粒,撒上研磨黑胡椒即可。

(2) 蠔油西葫蘆(此方來自網友:Cherry姐姐愛下廚)

【材料】西葫蘆 1 個、蒜 少許。

【調料】蠔油 2 湯匙、花生油 1 湯匙。

【做法】

① 西葫蘆洗淨去皮,切滾刀狀。

② 大蒜拍扁,切蒜末,鍋中熱油,爆香蒜末。

③ 加入西葫蘆,翻炒均勻,轉中火,加鍋蓋燜1分鐘,繼續翻炒,再燜1分鐘。

④ 加入蠔油,翻炒,再蓋鍋蓋小火燜1分鐘,即可出鍋裝盤。

大雪常識

民間俚語曰:「小雪封山,大雪封河。」意思是大雪前後,氣溫驟降,已經變得不適宜出行。所以宋人陳允平有詞曰:「玄霜絳雪。散作秋林纈。昨夜西風吹過,最好是,睡時節。」

同時,也應當多喝水。冬屬陰,大雪是一年中陰氣較盛的時節。此時應以固護陰精為本,少洩津液。中醫認為水是至陰之物,大雪時節多喝水不僅能夠養陰潤燥,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以及身體的代謝。專家介紹,一個人一天需要飲用 2000-3000 毫升的水,即常說的「8杯水」。

今日互動:大雪時節,你們家鄉有什麼特殊的習俗?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到了,民間有諺語「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說法,雪的降臨,不僅僅是降水相態的變化,對大地而言更是呵護。下面小編帶來:2020大雪節氣諺語順口溜句子大全 2020大雪節氣農諺經典俗語說說。
  • 數九寒冬天氣冷嗎?為什麼
    導讀:大雪到,「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難道三九天不冷?暖冬嗎?大雪節氣到了,村裡的老人們也說出了自己的一些記得的有關大雪節氣的俗語,其中有句說「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這句話還真有點不好理解,因為這裡說到了大雪節氣,數九寒冬,還說到了天氣暖,特別是數九寒冬還天氣暖?這怎麼理解呢?「寒風迎大雪」啥意思?內涵是什麼?
  • 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你那裡現在上凍了嗎
    但是從我們這裡的天氣來看,現在每天的平均氣溫還在7-8℃,最低氣溫也還沒到零下,根本還沒達到上凍的程度。在農村,老人常說「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現在不冷,明年春季就會冷嗎?這樣一來,對農業生產又有什麼影響。
  • 今日大雪|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寒冬已至看慣了露結為霜恍若白雪覆蓋的屋頂你是否期待一場真正的大雪大雪之後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大雪節氣的寒、暖、風、雪等異常天氣現象的出現均對未來的天氣有影響>大雪不寒明年旱(冀)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皖)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冀)大雪不凍,驚蟄不開(蘇、皖、贛、鄂、湘、貴、京、冀、晉)
  • 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何意?老祖宗預測收成的辦法
    下面結合這句農諺老話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關於「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裡「九」指冬九,即數九寒天,一共81天,是過去人們計算寒天至春暖花開時間的一種常用方法,一般是從每年冬至節氣開始,推算出81天,到了來年春分前後便九盡春深日暖、桃花開了!
  • 農村俗語「三九冰上走,過年露一手」,啥意思?道理在哪?
    農村農諺俗語多,每一句農諺和俗語都來自生活,而生活是可以積累經驗,生長智慧的。所以說,大多數農諺俗語細究起來,都還是擁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也是流行在農村裡的農諺俗語所以會被經年不斷地口口相傳下來的根本原因。畢竟,它們都來自農民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三九是數九寒冬的第三個九天,是北半球全年最冷的時間段,等過了三九天後氣溫會逐漸回升,天氣也會慢慢變暖。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81天的時間。
  • 今日大雪丨大雪至 萬物藏
    大雪以後氣溫逐漸變冷,人們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現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進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 農諺「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蘊含了什麼含義?
    「大雪」節氣就有這句「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它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那麼,它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蘊含什麼含義?對於農業生產真有那麼重要嗎?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究竟靈驗嗎?我們根據過去的農業狀況,又結合現代農業生產實際,和大家解釋一下其中含義。其實「大雪紛紛是豐年,大雪不寒明年旱''這句農諺,表面意義很明了,一看就懂。
  • 農諺「霜霧露,曬衣褲」是何意?看霧、露、霜能準確識天氣嗎?
    農諺「霜霧露,曬衣褲」,說的是清晨露水很濃,有大霧天氣,或者降大霜,預示著會是大晴天,可以洗衣褲、曬衣褲。在一些地區也有類似農諺,如「上午霧露雲,下午曬死人」、「嚴霜出毒日,霧露是好天」。「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有露基本可判斷是晴天。農諺「夜晚露水狂,來日太陽毒」、「草上露水大,當日準不下」均表達了清晨看到大露水,當天準晴。
  • 冬至已數九,農諺「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為啥?
    導讀:如今已是冬至後的數九天氣,農諺說「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這是為啥?道理在哪呢?冬至是天文學意義上北半球冬季的開始,也是正常情況下應該冷的時候。冬至數九,三九嚴寒。冷在三九,也是普通人最樸素的認知。
  • 說法準確嗎
    俗語「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這句農諺老話的意思是,如果小暑時節不見太陽、天氣較涼爽的話,那麼大暑期間就極為炎熱,太陽都能把石頭曬得裂開。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小暑節氣這天,如果不是晴天,是陰雨天氣的話,那麼在大暑的時候天氣會很好,溫度會很高。古人用「曬開石頭」是來形容當天的太陽很毒辣。也是說小暑不熱,大暑要熱得厲害,熱的嚴重,會把大石頭都給曬得開了花,這也是我們俗語之中管用得誇張比喻。
  • 俗語「雷打秋,一半收」,何意?雷打冬,是何場景?古人預測準嗎
    作為與自然鬥爭抗衡了幾千年的勞動人民,通過自己的智慧,總結出關於天氣的預測方式,被稱之為二十四節氣,並且通過生動直觀的言語表達出來,諸如這句俗語「雷打秋,一半收」,講述的就是天氣變化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那麼這句話是何意?秋天打雷真的會影響收成嗎?聽我道來。
  • 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導讀:大雪到,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其實在今天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那就是24時節中的大雪到了。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了。大雪節氣到了,那今天回下大雪嗎?很多人都理解了。農諺「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冬至將至,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啥意思?
    俗語「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又是啥意思?數九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習俗,而數九就是指從冬至逢壬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共有九個九天,那麼一直數到「九九」。人們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由此可見在三九天到來是比較寒冷的。
  • 大雪┃歲月可回首,深情共白頭
    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 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這句俗語就是「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這是老農通過對 觀風看物測天氣 的經驗總結,年輕人可以對其加強留意檢驗,雖不是絕對的準確,但命中率仍屬較高,曾有"後生不聽老人言、三把黃秧插冷田"之說。此農諺所說的兩句"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必冷「的話,即意味著請你根據你所在的當地,看看冬至節這天晴是雨、暖是冷。
  • 農諺「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年啥時候最冷?
    確實,從天氣情況來看,南京、長沙、南昌等南方省會城市紛紛降下大雪,氣溫也跌到了冰點。很多北方人不解,就算南方氣溫下跌,也不過是在0℃左右波動,北方都要跌到-10℃了,也沒這麼大反應。其實北方有暖氣,降溫的影響還真不太大,反而南方沒暖氣,且天氣潮溼,溼冷讓人更煎熬。
  • 今日大雪|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
    今天是2020年12月7日庚子年十月廿三大雪節氣 飄然而至當大雪作為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降臨也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餛飩從碗裡一個接一個跳進嘴裡手套和圍巾為抵禦著寒風為忙於學業的學子們送來陣陣暖意如何度過更溫暖的冬天你更應該知道這些——01泡腳按摩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