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郵報報導,芬蘭新總理馬林呼籲引入新彈性工作制,每周工作四天,每天工作六小時。這位全球最年輕的新總理認為人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在陪伴家人、愛人,培養愛好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上。她提倡縮短工作時間,以改善員工關係和提高生產率。這一提議立即受到了教育部長的熱烈歡迎。
和全世界一樣,在芬蘭也在實行每周五天八小時工作制。但鑑於當前技術所提供的效率水平,對於現代員工而言,這樣的工作時長是否有過高之嫌?
整天坐在屏幕前,每周五天,每天八個小時工作的壓力,常常使員工面臨以下兩個問題之一:工作量過多難以在工作日按時完成,或者工作量並不足以支撐五個工作日,這都會造成職業倦怠。是員工的生產力降低了嗎,還是說我們應當思考,是否應該花費更少的時間來更有效率地工作?
芬蘭總理Sanna Marin十分提倡每周4天工作制。在Marin擔任總理之前,她曾擔任芬蘭交通運輸部長。任職期間,Marin一直主張縮短工作時間,以提高員工的融洽性和生產率。
「每周工作四天,每天工作六小時。有什麼問題嗎?八小時工作制就是真理嗎?人類當然應該把更多時間花在與家人,親人相處,培養愛好和其他方面,難道不是嗎?這可能會是我們工作改革中的下一步。」馬林在擔任交通部長時這樣說。
2015年,芬蘭鄰國瑞典開始實行每天6小時工作制,調查顯示員工在新政策實施後普遍感到更幸福、更富有、效率更高。
如果說,每周上4天班,但是工作一點都沒有落下的話,那是真的沒有什麼問題。
與其想辦法增加工作時間,還不如想辦法提高一點效率,在規定的時間把該做的工作做完,還可以騰出時間來提高下自己,充實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合理的工作時間。
現在是每天8小時,一周上5天班,累計40小時,但是可能真正做事的時間只有其中的2/3或者更少。
所以,增加上班時間不是關鍵,關鍵是提升效率,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中的事情。
不過有些企業的事情確實很多,而且流程,開會也特別多,所以將很多事情浪費在這一堆事情上,有人開玩笑說,做事一小時,溝通5小時,跨部分溝通、協作起來非常費力。
這個時候就需要想辦法提高下溝通的效率,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別人幫你做事,能夠給別人帶來什麼。
總之,時間越長,不代表工作效率高,做的事情多。提升工作效率是關鍵。
但是現在很多公司別說是上四休三,就連雙休都無法保障,甚至一些工廠天天加班,每個月只休一天。其實員工如果想要維護自身的權益不受侵害,可以提出勞動仲裁索要賠償,不過很多人不願意和公司撕破臉皮。
普通大眾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很多時候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權益被侵犯了,例如現在很多用人單位不和員工籤訂勞動合同,也不給員工繳納社保,甚至在員工受傷後,以臨時工為理由逃避賠償。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大家可以先去相關部門,認定員工和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然後再去做工傷認定索要賠償。而且因為用人單位沒有給員工繳納社保或者購買保險,所以用人單位就需要獨自承擔高額的工傷賠償金。
賠償金可比保費要高出許多,所以公司最好為每一位員工都繳納社保或者選擇性購買意外險,常規保險費用太高可以選擇日投保險,按天投保每天最低不到一塊錢,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用人單位的人力成本和風險,員工也有了最基本的工作保障。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大家的地方,大家也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有需要的人,讓更多的人早日得到相應的工作保障。最後祝願所有人在工作時都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