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 受訪者供圖
今(8)日早上,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口腔頜面頭頸外科住院部,一張卡片遞到了科室主任何海濤手裡。打開卡片,滿是娟秀字體,除了被溫暖,讓何海濤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個大字:「每每查房,受益匪淺。」原來,寄出卡片的出院病人是一名醫學生,這位未來醫生給醫生的卡片裡,除了感謝話語,還透露出自己學到東西的喜悅。
▲何主任收到的感謝卡片
雨天裡的暖心小卡片
「一大早意外收到出院病人送的卡片,給這個陰雨綿綿的雨天增添了一點亮色。不忘初心,您的快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患者是一個臨床八年制的醫學生,醫路漫漫,篤行致遠,祝早日康復!字如其人,大家病人猜猜是男孩還是女孩?」6月8日早上8點43分,大坪醫院口腔頜面頭頸外科住院部科室主任何海濤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段話的同時,還附上了自己收到的卡片。
▲何海濤發的朋友圈
「感謝您這段時間以來的照顧……您的幫助無異於雪中送炭,非常幸運能夠認識您,每每查房,受益匪淺,今後定積極治療,增強體質,對自己負責。」卡片上,娟秀的字體這樣寫道。
當天,記者聯繫上何海濤,他表示,卡片是一位已經出院的患者寫的,患者5月21日入院,經過治療和手術,傷口癒合良好,達到出院標準,已於6月7日出院。「出院前,患者寫了4張小卡片,除了交給照顧她的護士,還交給了3位醫生。說實話,收到卡片時,我覺得很欣慰,有病人的肯定,一切付出都值得。」
▲李菁菁(化名)寫給醫生們的卡片
治病同時鼓勵病人增強抵抗力
記者了解到,這位患者是一名醫學生,患的是頸部淋巴結結核,因為病情複雜,此前,患者去了多個醫院求醫,效果並不理想。「因為我們有處理相似病症的經驗,所以,我們進行了接診。」
何海濤說,頸部淋巴結結核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一般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引起發病。「接診時,我注意到,患者因為一直在服藥,出現了耐藥的情況,且傷口化膿有一段時間了,處理起來比較棘手,如果再不處理或處理不好的話,可能會出現遷延不愈(反覆感染、病情反覆)的情況,很難根治,這也是為何去其他醫院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何海濤介紹,考慮患者病情反覆,為病人實施淋巴結結核病灶清除術的同時,他還鼓勵病人,不能全靠吃藥,要增強抵抗力。卡片裡,患者也對這一提醒進行了積極回覆:「今後定積極治療,增強體質,對自己負責。」
入院更堅定要成為一名醫生
「醫生很忙,出院前,我委託護士姐姐把感謝的卡片送給何主任在內的3位醫生。」8日上午,記者聯繫上寫卡片的患者李菁菁(化名)時,她這樣說道。
她告訴記者,自己今年23歲,是一名醫學生,前段時間,她結束了在醫院的實習,因為頸部淋巴結結核復發,選擇就醫治療,「10多天時間裡,醫護人們的辛苦付出,不僅讓我傷口癒合,倍感溫暖,更讓我這個醫學生學到臨床知識。」
李菁菁透露,自己學的是中醫,入院治療期間,除了積極配合治療,最期待的就是醫生們查房,「醫生們跟病人的交流,對待不同病人的方法和理念,以及對病例的闡述,都讓我學到了一手臨床經驗,這些都是書本上沒有的。」
她告訴記者,最近,自己正在準備考研,此次入院,以病人身份看到醫生們對患者的態度,讓她更堅定地想要成為一名醫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