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滿月巨蟹」許願冥想

2021-01-18 筱安的天使花園

今天12/30,我們即將遇到一月一次的滿月,此次滿月的時間為12/30 11:28分,#滿月落在巨蟹座,而12/30當天出生的孩子,將在星盤上擁有「#日月對衝」的格局。

月亮回到了自己守護的巨蟹星座,因此此次的滿月能量將更為明顯,體質較為敏感的人、或是你本身擁有較多 #基本宮星座能量的朋友(牡羊、巨蟹、天秤、摩羯)可能也將特別有感受。

滿月時刻是一個適合浄化的日子,我們可以許下需要清理、放下、切斷的各個願望,諸如:#過重的體重、#金錢負債、#糾纏多時的情感、#負面情緒,都可以在滿月之日許願,若能搭配靜心冥想,對焦目標,效果將更好。

由於此次落在 #巨蟹座,有關 #家庭關係、#家族議題、#土地房屋、#居家環境等相關的主題,也可以納入在滿月許願之中。(最佳許願時刻:滿月8小時以內)

祝福各位朋友,心想事成。

#滿月巨蟹

(圖片來源:Pinterest)

(以上文章出自於篠安老師,歡迎轉貼並註名出處,請勿抄襲或翻印)

相關焦點

  • 吉小韋「冥想療愈師」200小時TTC培訓
    我也曾向外尋找愛第四、五版塊,將在重點學習相關「療愈」的知識;同時這兩大版塊的內容,將會私教課和企業課提供非常有力的工具。「冥想小組共情療愈」課:集眾人之力,療愈自己,在小組中互相照見,互相扶持,互相療愈。你將學習愛與被愛,看見與被看見,學習和掌握共情這一療愈法寶。這個課堂相當於日常生活的實習,是冥想用於生活的練習。這是一個只有現場(地面課或網絡課實時參與)才能體驗到其中好處的課程。
  • 如何運用「冥想機械人」去表達李寧所主張的「運動的藝術」?
    透過已經釋出的圖片,我們大致可以看出經雙方聯手打造的「冥想機械人」這一形象,如此設定讓人不禁好奇:一個看似靜態的形象該如何去表達中國李寧所主張的「運動的藝術」呢?反觀空山基,他早已收穫了他作為「藝術家」可以收穫的一切聲譽以及影響力。若在網際網路中以「空山基」為關鍵詞去搜索,我們將會看見各式各樣的評價:「機械大師」、「當代藝術巨匠」……
  • 「白橋記」呼吸、冥想、走入寧靜:停止故事,去真實地相見
    冥想中的分離不是和外在世界分開,而是與頭腦中的世界分開。這樣我們就可以真實地與此刻共處。生活中,大部分時候,人們總是貌合神離,從沒有真正地彼此相遇。→「白橋記」聖靈降臨的間隙,從自我死亡的空白中喚醒因為每一個人都孤獨地生活在自己的頭腦中。
  • 靜坐冥想,虛極靜篤,要蓄積足夠的能量才能去「爭」
    輕輕地閉上眼,緩慢、深透的呼吸,仿佛一下到了另外的時空,自己靜坐在這裡蘊養,……靜,在《說文解字》中是「自審內省」,與靜坐冥想很契合。在夜晚,反觀自照,修復身心能量。靜下來,身體不再消耗外洩,氣血調和,心神安寧,這就是最好的自然療養了。虛極靜篤。在靜坐冥想中可以很好地體驗到,虛極中那股靜篤之力,強大的能量。
  • 12月30日巨蟹滿月:遇見柔軟,遇見重生的生命力
    2020年12月30日11:27am, 巨蟹座滿月發生在巨蟹座08º53'.  這是2020年最後一次滿月,有兩條線同時並進,對撞激烈,終點都指向巨蟹座:對陰性力量、生命根源的重新認知。  請回想一下2020年6月21日的巨蟹座日食,那時候到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啟了哪些和家庭、生命根源、陰性力量有關的認知轉化,這個滿月之後的二周,是我們進入正式的落地轉化的開啟時刻。  在宇宙能量層面,「巨蟹座」 滿月的功課是:剝離舊有意識/情感/身體基因,孕育新的世界觀,重建我們的生命根基。
  • 5分鐘學會「正念冥想」:一位天才心理學者的切身分享
    當時還只是一種非常小眾的冥想方法,在美國也遠遠稱不上流行。 我的師兄,現在在北大心理學院任教的劉興華教授,是國內第一批從事正念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第一次聽到正念這個詞,就是在跟他閒聊的時候。 那時候沒有覺得這個東西有多麼了不起,只記得他隨隨便便提了一句,我們問:「能不能感受一下?」他說:「好,我們感受一下。」然後就開始了,沒有刻意雕琢的環境或環節。 我就在那樣的隨意中,第一次踏入正念的門。
  • 冥想也是運動,「Bloom」想做運動+冥想+專注三位一體的陪伴App
    沒錯,我們說的是冥想。冥想來自瑜伽,由 meditation 翻譯而來,意為禪修。其實冥想也可以算是一種廣義的運動,可以理解為人的大腦在訓練注意力。36氪最近發現的一款名為 Bloom 的App,創始人姚冠奇認為無論是健身還是冥想,都是在專注和訓練,所以App中也是結合了這兩者。
  • 2020年12月水象星座運勢【巨蟹、天蠍、雙魚】巨蟹面對感情要有信心
    來到12月,為水象星座的各位預測2020年12月的各方面運勢!【塔羅星座】隔空佔卜測工作運!你的職場死穴在哪裡?裁員、加人工有你份?巨蟹容易覺得不安,12月在面對生活的擔憂,引致你對情人的信心減退,擔心長此下去能否維繫。請等等,巨蟹需要更有信心面對感情,試試回想於低潮時是如何互相勉勵?也許能令你安定下來。你認為面對新對象時,裝作成既強悍又有主見,或既貼心又溫柔就能令對方喜歡。現實是你認識新對象不足一個月就迷戀對方,扮強悍貼心令人感覺你是怪人。不如展現你真實的個性,逐漸累積好感。
  • 「微課 | 曼陀羅周期自我療愈冥想第6天」
    請聆聽今天提供的冥想音頻(完整冥想音頻請掃描文末荔枝微課二維碼),這是幫助我們進入曼陀羅周期自我療愈冥想第一階段《21天豐盛冥想》的內容,同時讓我們今天完成清理妄念、淨化信念、擴展意識、提升頻率的功課。
  • 靜坐冥想:「求」這件事兒,你怎麼看?
    從一個這「虛的」狀態到一個「實的」狀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是一個艱辛的創造過程。為了擁有這棟豪宅,需要努力工作或做更大的生意;需要早起,四處奔波;需要社交,克服交際障礙,需要太多條件,太多改變;改變,苦;堅持,苦;創新,苦;創造,苦。所有這些苦,都因「求」而來,吃不吃得了這苦?若最後,求之不得,仍然苦;即便得到了,又失去了,還是苦。
  • 冥想本身就是調御師
    冥想本身就是調御師,能調難調。有時候,他會讓你嘗點「禪悅」,看看你的真心實性,「貪著」是否輕而易舉就顯露了?「我慢」是不是也跟著跑出來了?甚至「妄言」、「綺語」?有時候,他會讓你吃「閉門羹」,看看自己的能耐工夫,「嗔恨」會不會控制不住爆發出來?
  • 冥想是什麼
    冥想(meditation)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認知和良好狀態。在冥想期間,人們也許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調節呼吸,採取某些身體姿勢(盤坐、或瑜伽姿勢),使外部刺激減至最小,產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麼都不想。從歷史淵源來看,冥想是瑜伽,氣功,魔法,宗教(佛教,道教)等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主要冥想方法
    前幾篇文章,和大家簡單的說了說冥想是什麼,冥想會給我們生活和人生帶來什麼樣好處,也陸續在說冥想前,我們應如何正確心態和認識冥想,應用哪種觀念去做好冥想
  • 瑜伽、冥想、普拉提,靜態運動走出小眾|GymSquare
    瑜伽、冥想、普拉提這些小眾的靜態運動類目,正在走出小眾,到更大的人群中去。靜態運動,以靜為動  如果說單車、搏擊是人體耗能的「狂歡秀場」,那麼瑜伽、冥想更像是通過「化靜為動」來強健身心。比如說起源於印度教派的瑜伽強調冥想、精神、以及體式的融合訓練,而如今的健身化瑜伽更多在於完成扭轉、伸展、穿躍等體式,而同樣來源於佛教禪修等宗教的冥想,在如今更像是一種通過觀吸、止吸,意氣相隨的「忘我」式放鬆。
  • 17位會讓你想從現在開始靜心冥想的超級名人
    然而,無論你相信與否,有些名人卻擁抱「靜心冥想」這項古老的教導,來為自己的身心重新充電。如果健身是為了身體,那麼靜心冥想就是為了靈魂。靜心冥想是一種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的練習,像是完全專注在呼吸,專注在身體的感受,或是專注在重覆的文字或句子中。
  • 給大忙人的冥想速成班
    如果生活已經很忙了,想找更多時間冥想是否不切實際?在日常作息中新添一種靜謐感或許聽起來很誘人,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性情都適合盤腿打坐,念念有詞地祝禱,況且有些人的思緒特別活躍,想要冥想,但就是靜不下心來。 哇!等等!剛剛提的就是我認為最常見的冥想託辭,例如:「我想冥想,但……」驚人的是,這些以「太忙」、「太難」、「太好動」為託辭的人,正是可以從冥想中獲益最多的人。
  • 「1118」12星座妻子の說明
    <診斷> 雙子老婆是個「不安於室」的星座,她們在行為上循規蹈矩,但是卻常常為了一探究竟,而成為信息的紅杏出牆者,也就是說,千軍萬馬也擋不住她們!的求知慾。講電話只是雙子老婆求得新知的一種方式,雙子座是信息的媒介,藉由與人溝通,她們可以釋放出水星(守護星)的能量,而獲得身心的平衡與快樂。
  • 「第四期」什麼是冥想,冥想可以顯化一切?
    最近,我們在公眾號裡增加了冥想音樂版塊,導致很多朋友來諮詢什麼是冥想,冥想能帶來什麼?我們在療愈原則裡有談到冥想的力量,比如冥想可以顯化自己的金錢,物質,甚至是感情。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你的頻率與想要顯化的頻率相符」。
  • 創投日報|「高仙機器人」獲1.5億人民幣B+輪融資;「三頓半」完成過...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科技融資披露:36氪首發 |「高仙機器人」獲1.5億人民幣B+輪融資,智能清潔機器人落地30多個國家和地區36氪獲悉,高仙機器人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的
  • 冥想是什麼,為什麼那麼酷?
    事實是,冥想沒有什麼奇妙的作用,它令人著迷的不是那個結果,反而是冥想的整個過程。我嘗試為它下一個連我這樣普通的人也可以瞬間理解的定義,即,冥想就是一種專注力的訓練。可以參考心理學家米哈裡在70年代提出的著名「心流」理論,當人們在從事的任何活動中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那便是人生最優體驗。「通過控制意識最明顯的指標就是能隨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這一點,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