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公開參考」(ID:gongkaicankao),作者 徐藝婷,編輯 杜博奇,36氪經授權發布。
昨天,星期六又漲停了!
這是從2019年12月12日至今,這家女鞋上市公司的第14個漲停板。
短短一個月,星期六的股價從7.2元漲到26.07元,市值從45億元漲到192億元,漲幅高達326%。
而在此前兩年裡,星期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平平無奇,股價一度低至3.75元。
此番暴漲,是因為它遇到了「網紅李子柒」,踏上了網紅概念股的熱浪,它甚至「剝離鞋業轉型網紅」。
一個誤會
2019年12月12日,在「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熱議持續一個星期之後,鞋企星期六迎來了第一個漲停。
原因是,人們穿透層層股權之後,發現星期六與李子柒存在著某種聯繫。具體來說,星期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股東。
這可不得了。
作為「當紅炸子雞」,李子柒不僅有YouTube上的800萬粉絲,有官媒的力挺,還藉助廣告和天貓店獲得了不菲的年收。
成為「李子柒概念股」,就仿佛擁有了未來一段時期內的業績保證。
於是,各路資本紛紛加碼星期六,後者股價飆升。
然而,這只是一個誤會。
通過企查查可以發現,星期六的實控人是張澤民、梁懷宇夫婦。
張澤民個人持有深圳市星期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87.81%的股權。深圳市星期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廣州琢石成長股權投資企業21.53%的股權;廣州琢石成長股權投資企業持有微念科技5.66%的股權;微念科技持有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51%的股權。
也就是說,張澤民間接持有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0.54%的股權。重點是,這是張澤民個人投資行為,和星期六公司毫無關係。
在暴漲了十天後,星期六終於出面澄清:李子柒不是其籤約網紅,也未投資間接控股「子柒文化」的相關公司。
儘管回復的內容百分之百準確,但作用卻很少。
因為它並不是掛在公司官網,也不是高管的公開回復,而是在一位股民的提問下被動回復,看到的人並不多。
看來,星期六的私心,是希望子彈能再多飛一會兒的。
12月24日,就在七八個漲停後,星期六發布了《關於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以及《關於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擬減持股份的預披露公告》,最主要的意思是:高管們要高位套現了!
公告披露,實控人張澤民、梁懷宇夫婦將頂格減持5%,財務總監李剛和董秘何建鋒、副總經理李禮均減持。
按理,撇清了與李子柒的關係,實控人又高位減持,都屬於利空消息,股價應該下跌了。
沒想到,星期六的股價還是扶搖直上。
「鞋王」脫鞋
14個漲停背後,更主要的是星期六在2018年時併購的一家公司——遙望網絡。
這才是它「從女鞋轉型網紅」的重要引擎。
作為A股市場的「女鞋第一股」,星期六的女鞋曾經深受白領喜愛。依靠大量開設直營店和加盟店,公司產品深入大街小巷,業績增速顯眼。
星期六2009-2018年財務數據
然而2009年上市以後,因自身產品力衰減及電商崛起等多種因素,星期六的業績連年下降。2009年時,淨利潤尚有1.14億元,2016年只剩2100萬元。到了2017年,乾脆虧損了3.47億元。
同年,星期六開始轉型網際網路。在收購了北京時尚鋒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時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兩家新媒體公司後,星期六的業績開始迴轉。
嘗到甜頭以後,2018年3月,星期六又以1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杭州遙望網絡股份有限公司88.57%的股份。
遙望網絡成立於2010年,起家於網際網路廣告分發:幫廣告主尋找合適的自媒體,幫自媒體更好地賣廣告。不久,遙望網絡轉向了MCN機構,在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擁有數十位網紅達人,還籤約了包含王祖藍在內的多位明星。
在一定程度上,遙望網絡拯救了星期六。
2019年前三季度,星期六實現營收8.91億元,淨利潤6084萬元,同比增長106%。這主要源自於2019年3月起,星期六和遙望網絡的業績並表。
僅僅是3-6月這三個月,遙望網絡的營收就達到2.52億元,淨利潤更是達到4502.79萬元,佔星期六半年利潤的73.9%。
毫無疑問,遙望網絡成了星期六的現金牛。
2019年12月19日,星期六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廣東佛山星期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研發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佛山市詩穎鞋材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1385萬元」。
一家鞋企,賣掉了研發鞋子的子公司,意圖再明顯不過:脫下鞋子,穿上網際網路。
不久以後,遙望網絡將成為這家老牌鞋企的真正內核。
網紅的力量,網紅的未來
被網紅帶紅的股票當然不只星期六。
整合營銷公司「引力傳媒」迎來了10個漲停板,股價從8.38元拉到了21.02元。
芒果超媒、順網科技、完美世界等多隻網紅概念股齊刷刷地漲停,市值增加少則幾億元,多則上百億。
靠著一個跨年晚會,擁有一眾網紅up主的 B站,市值也暴漲了50億元。
與網紅強綁定的公司迎來了一架天梯,與網紅弱相關的公司也得到了一張入場券。
1月5日,李佳琦的直播間賣起了金字火腿旗下的產品「麻辣香腸」:五分鐘、300萬元成交、1677萬觀看人次。
次日,金字火腿股價漲停,市值增加5.48億元。
1月9日,薇婭在直播間賣了1499元的飛天茅臺:一秒鐘、500瓶、74.9萬元成交額、2100萬觀看人次。
次日,開年後大跌10%的茅臺迎來二連漲。
網紅為何如此有力量?
首先,技術條件提供了可能。
移動網際網路和行動支付成為基礎設施一樣的存在,讓「所見即所得」成為主流購物模式之一。
其次在於消費者的變化。
目前,中國大約有1億的95後。而據埃森哲統計,超過70%的95後都喜歡通過社交媒體直接購買商品。這為「網紅帶貨」提供了堅實的受眾基礎,此其一。
經濟條件的極大進步,讓人們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和消費需求,人們更青睞集娛樂休閒和購物為一體的網紅直播間,此其二。
再次,集體氛圍的烘託。
毫無疑問,頂級網紅李佳琦、薇婭都極富個人魅力,一句「買它」就能吸引人們紛紛下單。其他網紅也各有各的技能,或是以專業取勝,或是以話術突圍。這期間,又不斷地有圍觀者購買。
相較於線下逛商場,在「紅火」的直播間,個體更容易被集體氛圍所渲染,也更容易產生購物慾望。
那麼,網紅的力量會消失嗎?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網紅。
早有電視購物主持人,後有微信自媒體,接著有抖音快手的紅人,新近又火了B站的UP主。
在商業世界裡,網紅會有迭代,力量卻不會消退。
在商業世界裡,公司有曇花一現,也有基業長青。
只有那些精準把握每一次時代變遷,不斷更新形式與載體的公司,才有可能長期享受「網紅概念股」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