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的標準 | 體適能

2021-12-18 辰五

收錄於話題 #個人標準 3個內容

【楔子】

我準備總結一些個人的標準用於指導自身,這些標準要和我本身完美匹配,因此它會適用於我個人,當然亦能作為他人的參考。這些標準包含對內的人體四大源力:精神上的(神)、思想上的(心)、情感上的(意)、身體上的(體),亦包含對外的四個基礎管理:目標、時間、財務、效能。

★對於身體,我所定義良好身體狀態的標準就是「體適能」。

【百度百科】體適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譯,指人體所具備的有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康樂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

按照體適能的定義,我們可以總結出

擁有體適能的特徵

你的身體將永遠處於最佳、最完美狀態(完美體);

想做什麼,你的身體能夠完全支持,且使你不費勁地全情投入(精力充沛);

能夠對於突發狀況、對應急事件做出合理地反應,不被意外所幹擾(完美的掌控力);

如何獲得體適能

獲得並保持良好的體適能主要通過兩個方面:生活習慣和運動

我們需要至少養成以下四大生活習慣:

① 早睡早起;② 注意飲食;③ 科學休息;④ 規律作息;

我們可以通過運動來增強體適能,運動類型應儘可能地全面,需至少包含: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協調性訓練;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能夠訓練力量、跑步和遊泳能夠訓練耐力、跳繩能夠訓練協調性;各種訓練方式穿插著訓練效果最好。

可參考文章:器 || Keep-效能管理的基礎:健康

建立個人體適能標準

體適能可以分為健康體適能和運動體適能,對於個人來說,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能建立起自己的體適能標準。

(01)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極限

首先,我們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們做不到超出個人體能極限的事情。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體能極限事例,僅供參考:

過敏:有些人對特殊氣味、花粉、食物會產生過敏的反應,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過敏源,而做出防護與隔離,突然遭遇,會讓人的身體狀態非常糟糕;

喝酒:我喝酒的原則就是:喝酒要適量,能少喝就少喝。如果不能避免,就放棄掉喝醉前的一杯,直接臥倒躺下,一定要保持自身的清醒(喝酒的極限就是達到不清醒的狀態,應避免之);

遊泳:我不會遊泳,故我甚少靠近水域。如靠近,也會作出相應的防護。善水者溺,不賭者永不輸;

跑步:跑步的極限有點多,而且可以量化,比如最快配速、5km配速極限、10km配速極限、、、最遠跑步裡程、、、當然,這些數據也和身體狀態、天氣、周邊環境有關,但是你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估,不要一下子超出極限太多,如要增加跑步裡程,以每個月增加10%為佳,循序漸進、、、

睡眠:要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是早睡型、還是晚睡型;要清楚自己的睡眠時長,一天大概需要多少個睡眠周期;是否午休,午休時長是多少;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可以調整一下睡眠環境,同時增加一些輔助睡眠的措施和儀式;

……

只要安靜下來,不斷地思考總結自身,我們就能不斷地了解與發現自己,清楚什麼是可為,什麼是不可為。

其次,我們要提高對自己的身體的關注度,時常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態,如有異常,學會自主調整並恢復過來。

(02)確定合適的生活習慣和運動方式

以下是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靈活搭配;

早睡:我給自己定義的早睡標準是10:30之前睡覺,我特意設置了手環晚睡提醒,但由於各種原因,早睡習慣個人還沒有養成,慚愧之;

早起:我晚上的睡眠時長為6H,故我定的早起標準是6:00,能輕鬆地達到,通常,哪怕有時候晚睡,第二天照樣會是早起的;

跑步:目前定的標準是一周跑2~3次,每次10km以上,慢搖530左右,達標;

健身:我健身主要是徒手健身運動,包括各種拉伸、放鬆動作,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上下蹲、靠牆靜蹲、平板支撐等,主要用於訓練肌肉與力量;

跳繩:跳繩和跑步算是成本最低的運動了,跳繩能訓練身體協調能力和耐力,而且也有各種花式跳繩方法,挺有意思的;

徒步&爬山:自從我習慣長距離跑步、體適能達標之後,我開拓了另外一項比較有意思的新運動——徒步和爬山,我能和朋友爬一整天山而腳不痛、氣不喘、身不累,同時盡情地領略各地、各個時節不同的自然風景,很有意思。所以爬山從去年開始,就變成了一個常規運動項目;

瑜伽:瑜伽是一項很有意思的運動,它能訓練身體的控制力、協調性和柔韌性;

好的生活習慣搭配適量的運動能夠使你的精力旺盛、身體狀態保持良好;

運動項目不宜過多,搭配起來能夠對身體進行全面的訓練就好。

(03)在心中建立完美體的標準,並向其靠近

我認為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會成就什麼樣的人。一旦我們在心中確立了自己的完美狀態,瞄定它,運用各種方式向它靠近,就能一直獲得完美的狀態。

例如:我給自己體適能的標準如下

每天醒來,都能在2個小時之內完成半馬且不影響當天所要做的事情!

如果能夠達到這個要求,就表明我的體適能是達標的,能夠自如地應付一切事情。

通過這個描述,我給自己定了以下要求:

早起:要想不影響當天所作之事,且跑完半馬,我必須比平常人起的早,如果每天都需要做到,那就要形成早起的習慣;

跑步:為什麼要選擇跑步作為參考標準呢?① 跑步隨時能夠進行,只要放下手頭的事,邁開腿就能開始;② 跑步容易量化、容易記錄,只要有手機、有手環在身邊就能記錄下每次跑步的信息;③ 配速和距離,我選用這兩個參數作為限制條件,是因為一個配速代表力量、距離代表耐力,兩個都ok,那身體狀態自然就好。

無損:運動完之後,我個人的狀態應該是無傷、無損,精力十足,相當於通過運動使自己完成當天的熱身,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下面的這一張圖就是前幾天我跑步時記錄的數據:

事實證明,我一直維持著體適能達標的狀態。

TIPs:一些技巧與建議

下面是一些技巧及建議,有助於你實現體適能。

(01)體適能在己,而非彼

關於體適能的第一點就在於,這個參數的基準點是你自身,和他人無關。因此,可以這麼說,你對比的對象就是你自己、過去的你自己,如果和他人比較,對於體適能來說,沒有意義。

比如跑步,你不應該與他人比較距離、配速、路線等,他人所能達到的參數僅是他人所能達到的,重要的你所能做到的——你自身所能達到、最健康、最完美的狀態。如果需要比較,請和過去的自己比較,不斷地、堅定且平穩地突破自身的極限,才算是走上了體適能之路。

如果理解了這點,你對於自身的訓練會很輕鬆、自如、平穩,不會出現因急促而受傷的問題。循序漸進、步步為贏,你會發現一切都是剛剛好,在不知不覺中你就水到渠成了。

(02)逆習慣行為

體適能要求建立起來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時候哪怕好的習慣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變成不好的。所以我會可以進行一些「違逆個人習慣的行為」,打破原來固定的習慣,生成新的或者重新加固舊的習慣。

跑步我有一個原則,跑一至少休一(有時候是跑一休二),也就是間歇著跑,一定會留時間恢復。同時也不會跑太長距離。其實相對來說,每天跑步是比較容易形成習慣的(不會耗損意志),這麼斷斷續續的跑步是需要自身意志調整的,因此跑步我就從來都沒有形成習慣,只是因為我需要跑(運動),僅此而已。同時我也會根據一定的頻率進行間歇跑、快速跑、長距離跑等各種不同的方式跑步,而不會永遠重複同一個動作、同一個習慣。打破習慣,才有自由,才能隨心所欲。

對於睡眠,就更加有意思了:我是習慣性的早起晚睡,我從形成早起的習慣以來,一直想要養成早睡的習慣,一直在努力,一直不成功。因此,我也對自己的睡眠做出了隨意的調整,當然首先我是在保證最基本睡眠時長的基礎上調整的。後面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我能根據第二天的起床時間控制第一天的睡眠時間了。比如常規我是12點睡覺,6點起床。如果第二天我有事,我給自己定的是4點起床,那麼第一天我會要求自己10點睡覺,第二天4點之前,無需鬧鈴,我也會自然醒轉。當然,如果睡眠時長不能得到保證,就需要鬧鈴輔助了,但醒來稍微運動一下,也會精力滿滿。

所以說,經常打破一些習慣,會使你的人生更加自由,更加有意思!

(03)體力、智力、心力三者合一

如果要完成一件事,對於一個人本身內部來說,必然會耗損三種力量:體力、智力和心力。

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下面舉跑馬拉松的例子以作說明:

馬拉松距離是42.195km,這是一段很遠的路程,對於很多人來說,他會認為是一件難度係數很高的事,但是通常來說,跑馬的人在逐年增加,是人們的體能都提升上來了,都能適應這麼高強度的體力耗損了嗎?在我看來不是的。(當然以下分析的是一個普通人如何完成馬拉松的方法!)

方案① 體力100%

這個方案要求體能完全達標,要擁有很好的體魄與耐力,馬拉松的起源就是一個送信員硬剛了42km多,最後一放鬆下來,暴斃了!

此方案要求太高,是最下等方案。

方案② 體力80%+智力20%

在競技中,優秀的運動員之間體能水平差異很少,因此,想直接依靠體能決勝負,這是看運氣的,在體力一致的情況下,智力優者勝。

這裡的智力指的是如何運用智慧更加高效、更優的分配與運用體能。我們還是以跑馬拉松為例,來說明之:

體能要求:在跑全馬之前一段時間,你需要至少進行30km以上的拉練,這是對於體能的基本要求,如果這個要求達不到,你將會耗損更多的智力與心力,甚至有可能不能完成;

體能分配:馬拉松40多km不會是一個勁地往前衝,對於這麼長地行程,你需要有計劃地、一步步地分配你的體能,儘量減少體能的浪費。在今年的奧運會騎行比賽中,有一個數學家通過科學的分配騎行速度與個人體能拿下了金牌,由此可見智慧在運動中的作用;

補給與裝備:什麼時候要開始補給、補給要吃什麼、吃多少?這些都需要控制與分配,補給吃多了是負贅、少了體能又不夠。同樣的,裝備也會對個人成績產生很大的影響,好的裝備會和人很搭配、使人體力耗損少,不好的裝備會磨損、侵蝕你的意志,拖累你的前行;這些都是一些有關運動的知識,能夠掌握這些知識都是智慧,他會使你更輕鬆自如地運用體力;

熱身與恢復:如果你想跑步過程中和跑步後狀態好,跑前熱身、跑後拉伸、運動後恢復必不可少,這些事項很重要,也是人們總結的專業知識,智者肯定從之!

此方案最合理,為上等方案。

方案③ 體力60%+智力10%+心力30%

體力不夠,毅力來湊!

在跑馬拉松的過程中,總是有這麼一類人,硬是在關門之前靠毅力爬到了終點,我也不知道是應該讚賞還是鄙視!

在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如果體力和智力滿足不了完成的標準,這時心力就起作用了,心力就是意志力、精神力。

比如你跑馬體力只能夠跑(42x60%)25km,你就參加了,這時候你注意補給、拋棄裝備,你又能多跑(42x10%)5km,總計你已經跑了30km,還有12km你實在是跑不了。如果你要繼續跑下去,這時候心力就會起作用了,通過不斷地給自己催眠,消耗自己的意志,不斷地前移,在向前的道路兩旁,有很多人給予你鼓勵,你感受到他們的鼓舞與支持,在他們激昂的氣氛中,終於到達了終點。

在一個事件中,心力不能一下子耗損太多,如果心力耗損過多而未達成目標,就會像古時伍子胥借船,一夜白頭,無法恢復。

此方案有損傷,是為下等方案。

通過以上事例,你會發現純體力將不會是最優方案,體力+智力才是最優方案,心力只能作為補充、備用之力;體適能是體力屬性,如果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背靠體適能,同時運用智力熟練、合理分配體適能,又快又好!

(04)學習並掌握一些快速恢復體適能的方法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使你的精力消耗過大,體適能處於極低的水平,此時,我們需要調整自身,儘快的恢復至體適能正常水平。因此,我們需要學習一些體能恢復的知識,並在驗證自身,得出最佳的恢復方案。比如常見的以下問題,需要做出對應的解決方案。

每一項運動都會有其專業性的知識,作為非專業人士如果長期從事某一項運動,需要對基本的運動常識和專項知識進行了解與學習,這麼有助於調整自身狀態、避免出現運動損傷和意外的風險。

體適能是我們的金鐘罩,只要能夠擁有,它將會為我帶來源源不斷的體能,同時保護自身、抵擋外部傷害。體適能不破,則體能不盡、個人無損!同時體適能所帶來的健康和體力也會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如要掌控人生,當從體適能開始。

write(2021-11-18)

相關焦點

  • 感覺統合、體適能和體智能有什麼區別?
    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強調孩子的適應能力,官方定義挺複雜,簡單一點說就是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擁有良好體適能的孩子身體不容易疲勞,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
  • 體適能
    )了解身體組成、脂肪功能以及體脂百分率的範圍了解柔韌性的定義及各種伸展方法介紹肌肉適能及不同肌肉適能的一般概念介紹最新的體適能訓練方法體適能理論及元素課程大綱:• 運動與健康• 體適能定義及其元素• 計算目標心率(卡氏公式)• 身體組成—脂肪功能及體脂百分比的範圍
  • 專業體適能教練課程
    專業體適能教練課程第一章、體適能理論元素學習目標:理解運動目的及健康概念
  • 4個月體脂率降到15%,空姐靠「體適能訓練」不僅瘦了,鼻炎也好了
    而她在網絡上分享和推薦最多的,是一種體適能訓練。或許就是因為這種訓練方法難度較高,也較為專業,所以沒有其他網紅教練受歡迎。但是,正是她的教學有豐富元素,學習價值高,只要定期訓練,體適能必會進步。所謂「體適能」,為身體適應外界環境之能力。
  • 體適能的定義
    體適能訓練對青少年健康的促進作用增強體質通過日常的體適能訓練,培養孩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增強身體素質,提升運動表現。心理健康在訓練和遊戲中,釋放壓力,收穫好心情;在挑戰中,增強自信,形成堅韌不拔的性格。
  • 體適能?體能訓練掃盲篇,速度上車啦!
    而這其中就要涉及到我們常常在各類健身文章中看到的「體能、體適能」這些詞彙。但兩者其實只是同一種概念的不同叫法,是人體身體素質水平的一個總和,也可以理解為「人類的身體形態體徵及其所表現出的運動能力。」細微區別主要在於看體能是體現在哪方面的。
  • 美麗空姐用「體適能訓練」,4個月體脂降到15%,身材和體能更好了
    於是,她開始了健身之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將體脂率降到了15%,還練出了迷人的腹肌和馬甲線,現在再看她的身材,已經有了很明顯的肌肉線條,瘦而不柴。成功減脂之後,她在網絡上還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健身教練。她會經常分享自己的減脂、健身心得,而一種叫做「體適能訓練」的方法是最吸引網友關注的。
  • 體適能概念梳理
    體適能包括健康體適能,競技體適能兩個方面,二者互相包含又有所區別。健康體適能包含元素:心肺耐力(是指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為人體提供氧氣等物質的能力)肌力肌耐力(在體適能理論中,肌力是指狹義上的肌肉在一次收縮中產生的最大力量,也就是對抗阻力的能力。
  • 深度解析:青少年體適能產業爆發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學校越來越...
    (二)體適能的分類   體適能的這個概念是由美國運動醫學專家提出來的,主要包括兩大類別:健康體適能和技能體適能。  健康體適能指的是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達到健康標準,各個組織和器官功能健康,保證人體在工作中精力充沛,在運動中的柔軟性好避免受傷。總之,體適能就是身體健康的衡量標準。
  • 兒童體適能有多重要?學校如何開展體適能教育?
    經過2020年,「體適能」一詞,已經被部分家長所接納。身體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進行日常事務, 而不會有過度疲倦, 並且有足夠的精力享受休閒活動和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那什麼是兒童體適能?讓我們往下看!~兒童體適能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就好比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體適能做基礎,運動就會事半功倍。全面系統的身體素質是兒童體適能追求的理想狀態。對於12歲以下的兒童來說,在對的時間做對的運動很重要。並且,兒童只單獨進行某一項運動是不科學的,兒童體適能強調全面性,強調兒童要通過多樣化的運動來達到鍛鍊目的。
  • 兒童體適能
    我所理解的「體適能概念」,需要從三個層面來進行理解:1、身體素質層面;2、心理認知層面;3、社會適應性層面。體適能的訓練方式,無疑是這一理念的實踐先行者。體適能的訓練方式除了身體的發展之外還能對語言發展、數學發展、自我認知、社會性發展等領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語言發展主要體現在對指令的理解。對幼兒而言,語言發展能力的階段性特徵就是能否理解由多重內容含義按一定的順序組合而成的複雜表達形式。
  • 兒童體適能老師培訓方案
    ,理解並運用運動訓練的原則,將體適能訓練元素與跨學科認知教育相組合,獨立編排設計課程,安全高效率的組織教學和控制課堂的兒童體適能教師。(2學時)l) 健康體適能元素2) 兒童體適能教育的意義和目標3) 兒童體適能教練與其它學科有何不同4) 體適能與跨學科課程融合2.兒童少年的生理學規
  • 萬國兒童體適能就要上線了
    感覺統合注重大腦的身體的和諧發展(磨合和控制)體適能讓人更好,更優秀。感統是基礎,體適能是提升。感統和體適能的訓練在有些時候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個項目都有目的。再一次介紹體適能,希望可以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體適能」這個概念,有一個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
  • 體適能運動與大腦的關係
    ​體適能運動的真正意義是通過有趣的課程讓孩子的​感官受到刺激從而​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增強孩子的​觀察力、​理解力、專注力、和運動能力等等。體適能教練更是以引導者和觀察者的身份,細心觀察孩子在運動過程中的一舉一動,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法。同時在體適能課程中孩子爬得更快、跳得更高、走得更穩,在潛移默化中孩子自身的天賦充分的被挖掘出來。
  • 通知:總局體科所兒童青少年體適能全國培訓線上線下已開通
    為迅速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落實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
  • 收藏丨上海市青少年體適能測試站認證名單公布
    為完善兒童青少年體適能行業體系,提升上海青少年體育社會機構對兒童青少年體適能培訓與測試工作的科學管理、規範運營,加強對兒童青少年體適能市場的正確引導,促進兒童青少年體適能培訓與測試工作有序進行
  • 體適能訓練,這6項是基礎!
    ,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2.健康體適能健康體適能指的是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達到健康標準,各個組織和器官功能健康,保證人體在工作中精力充沛,在運動中的柔軟性好避免受傷健康體適能包括以下幾個要素:①身體成分即人體內各種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體成分保持在一個正常百分比範圍對預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
  • 艾爾家——少兒體適能的行業前景怎麼樣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在關注教育行業,特別是近年來持續升溫的少兒體適能領域更是赤手可熱、前景樂觀。2015年以後,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將達到1.5萬億元。
  • 這一篇文章,把兒童體適能的概念,徹底講清楚了!
    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讓大家對「體適能」這個概念,有一個比較深刻、全面的認識。感謝大家閱讀,謝謝。文章目錄,但遺憾的是無法跳轉至對應位置。01.什麼是兒童體適能02.什麼階段適合開始體適能訓練03.對體適能訓練的誤區04.家長最擔心的問題05.如何進行體適能訓練
  • 新科目推薦|兒童體適能
    兒童體適能,即兒童身體適應日常生活、休閒娛樂、體育運動以及應對突發事件及緊急情況的能力。競技體適能包括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健康體適能包括身體成分、肌肉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軟性。兒童體適能訓練,讓孩子學習群體社交精神,鍛鍊優良體魄,降低因脂肪引起的各種疾病,保持活力,從容應付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