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體適能

2021-02-08 博鰲兒童體適能

兒童體適能這個概念最早是美國提出並將其包裝,「體適能」是指人體所具備充足的精力去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

我所理解的「體適能概念」,需要從三個層面來進行理解:

1、身體素質層面;2、心理認知層面;3、社會適應性層面。

一、如何保持適宜的身高和體重,還有良好的身體形態;

二、發展協調、平衡、耐力、力量和靈敏等,這些都是評價運動能力的關鍵指標;

三、掌握基本動作,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的基本動作類別是:走、跑、投擲、跳躍、搬運、爬、鑽、攀登等。

這三個目標中,除了身高的證明沒有非常明確的證據之外,其他的都能通過運動和訓練來達成。但也有一些文獻和經驗表明,運動與身高有著密切的聯繫。

其次,我重點表達兩點很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內容,就是心理認知和社會適應性層面的內容。

教育心理學專家牛玉柏教授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學習心理學,就是對自己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同樣的,兒童的心理也是一個不斷構建認知的過程,從初始的混沌逐漸發展成後期的成熟。

舉個簡單的例子,克服恐懼(也就是練習膽量),恐懼源自於對事物認知的不確定性,這是人體與生俱來的保護機制,要讓孩子克服對某一項事物或者行為的恐懼,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對該事物或者行為具備明確的認知。比如鼓勵孩子從高處跳到低處的安全墊上,著陸在軟墊上的感覺、膝蓋彎曲後形成緩衝的感覺,這些信息就會幫助孩子構建這一行為的認知,讓他明白在這個高度下這一行為有軟墊的保護是安全的。

在專業的體適能的訓練中,孩子會在不同的環境下嘗試著同一個動作。不同條件下的不斷嘗試,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豐富的、立體的認知,讓孩子明白當前自己能力的邊界在哪裡,哪些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

現在無論是中國,還是美英等幼兒教育非常發達、先進的國家,都非常認可兒童應該在互動和體驗中進行學習。體適能的訓練方式,無疑是這一理念的實踐先行者。

體適能的訓練方式除了身體的發展之外還能對語言發展、數學發展、自我認知、社會性發展等領域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

語言發展主要體現在對指令的理解。

對幼兒而言,語言發展能力的階段性特徵就是能否理解由多重內容含義按一定的順序組合而成的複雜表達形式。

打個比方:坐下是一個簡單指令;跑到對面拿一個藍色的氣球,然後再跑回來,找到綠色的椅子並坐下,這是一個按前後順序排列的多層含義複雜指令。所以,在體適能訓練的過程中,孩子們能夠以親身體驗的方式,理解並掌握語言中的並列關係、前後邏輯關係,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

數學能力的發展,就更為直觀了。

在常規的訓練之中寬窄、長短、薄厚、大小、輕重、快慢、高低等對比概念,會一直反覆出現,並讓孩子通過親身的體驗和互動來產生最為直觀的認知;對距離、時間等抽象因素的理解,空間等客觀因素的理解,對數字的認知、簡單的運算(比如兩個矮箱子疊起來就變成了一個高箱子),也會在訓練過程中讓孩子們不斷產生認知。另外,疊加了時間、慣性、速度因素的軌跡預測這類更為複雜、高級的認知模式,在訓練過程中也會大量體現。

自我認知層面是指對自己的認知、自我的意識。

比如之前提到的對自身身體能力的認知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另外,在訓練過程中和其他孩子之間產生的能力差異,也能讓孩子更深層次的明白個體之間存在差異,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為未來的學習發展做好準備。

另外,認識到行為之間的差異,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孩子們會明白努力完成標準姿勢的意義,因為標準姿勢下,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實踐中完成認知,在不斷嘗試中感受那些細微的變化,這種認知模式的建立,對孩子意義重大。

社會性發展層面,比重雖不如其它內容,但也是訓練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面:

一、規則感的建立;

二、個體與團體的差異、團隊間的協作;

三、健康意識的建立,以及形成運動習慣。

規則感的建立,是對低年齡段孩子開展體適能訓練的難點,它的前提條件是孩子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低年齡段的孩子認知發展差異巨大,年齡只能作為參考依據而不能作為判斷依據。幼兒基本在3歲左右就能理解一些簡單的指令,然後能夠形成有限的規則意識。但如果是接受過科學的引導,2.5歲左右的孩子也可以具備這一特徵。

當幼兒能聽懂指令後,如果能感受到成人給予的尊重、理解、關愛和接納,就能逐漸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能夠在成人的引導下,依照有限的規則邊界,開展活動(所以低幼段的體適能訓練,都是以情景化的遊戲教學為主要手段,培養和提高彼此間的信任感)。所以,這對老師的專業素養要求很高,那些與孩子溝通經驗豐富、有很強親和力和耐心的老師在這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眼緣和感覺也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省特級老師,也不是能搞定所有孩子的。

其次是對幼兒,特別是低幼年齡段的兒童而言,「團隊協作」更多的存在於家長們美好想像當中,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具備這一行為的能力。所以,這更多的是一種「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對周圍環境進行互動與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認知到個體與團體的差異,這正是進入下一階段發展的核心特徵。

當幼兒表現出這一特徵時,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團隊間的溝通和對話、在團隊間的情緒控制、團隊規則意識,能夠通過特別設計的、帶有明確目的性的運動類遊戲來進行培養。當整個團隊成員彼此熟悉後,便會開始發展集體解決問題的能力、抵抗風險的能力,也可以稱之為是在團隊中分擔工作的能力。

最後,是「保持健康意識的建立」和「形成運動習慣」。在美國的體適能課程中,規則和安全、健康習慣的佔比很高,並不像國內很多機構的課程體系過多的關注運動技能和技巧。其實這才是真正意義上體育的價值,因為最後只有很少的人才能成為專業的運動員,而最後能功成名就的則更是鳳毛麟角,但掌握了良好的健康習慣、對自己的身體能有很好的把控,養成終生運動的習慣,這才是一生中真正能不斷獲得收益的核心保障。

最後,什麼是「兒童體適能」?

答案是:「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增強幼兒的體質和身體能力,並在此過程中讓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斷突破自我認知的邊界,保持運動的習慣,能夠嘗試著超越更好的自己」。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體適能訓練」並不是一個機構的專屬,也不是像真正的蒙臺梭利教育那般需要持證上崗或者經過專業培訓。它和現在比較流行的「共情教育」、「STEAM」、「設計思維」等一樣,是一類教育方式的稱呼。

只要家長理解了「體適能訓練」的核心思想,就能自行為孩子進行「體適能訓練」。

按照很多文獻和專家的建議,「體適能訓練」,最好從0歲,也就是剛出生時就開始。其實,現在年輕一代的家長們,在寶寶剛剛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在無意識地進行「體適能訓練(感統)」了,比如:撫觸。

撫觸的價值在於促進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促進生長以及智力發育,背後的理論依據是皮膚是人體接受外界刺激最大的感覺器官,而神經的生長發育與刺激有關。

說到神經發育,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運動對神經發育的影響。腦科學的發展,早已進入分子層面,目前分離出的、明確確定的幾大物質,比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發育的養料),比如控制大腦平衡狀態的三大神經遞質:血清素(增強記憶力,保護神經元免受「興奮神經毒素」的損害)、去甲腎上腺素(影響注意力和認知力)、多巴胺(影響學習能力和滿足感),都可以通過運動來獲得自然增加。

所以,運動能促進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能調節精神狀態,家長們應儘早、為孩子們開展符合他們生長發育規律的運動類活動。比如寶寶會翻身後可以多嘗試著讓他自主翻身;能坐起後避免久坐(少於20分鐘);會爬會走後要鼓勵多爬多走。平時在家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小遊戲,比如相互拋接球、躲避球;在戶外可以做些踢球、拍球、接飛盤等活動。


相關焦點

  • 兒童體適能老師培訓方案
    ,理解並運用運動訓練的原則,將體適能訓練元素與跨學科認知教育相組合,獨立編排設計課程,安全高效率的組織教學和控制課堂的兒童體適能教師。(2學時)l) 健康體適能元素2) 兒童體適能教育的意義和目標3) 兒童體適能教練與其它學科有何不同4) 體適能與跨學科課程融合2.兒童少年的生理學規
  • 新科目推薦|兒童體適能
    多項調查顯示,現代兒童普遍存在的體能問題,集中表現在肥胖、體質虛弱、多病、自我運動表現能力下降等。兒童體適能,即兒童身體適應日常生活、休閒娛樂、體育運動以及應對突發事件及緊急情況的能力。競技體適能包括靈敏、平衡、協調、速度、爆發力和反應時間;健康體適能包括身體成分、肌肉和肌肉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軟性。
  • 兒童體適能有多重要?學校如何開展體適能教育?
    那什麼是兒童體適能?讓我們往下看!~通俗地理解,對於2-6歲的兒童而言,兒童體適能訓練不過就是摸爬滾打、跑跳走躍等的基礎動作技能訓練。兒童體適能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就好比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了體適能做基礎,運動就會事半功倍。全面系統的身體素質是兒童體適能追求的理想狀態。對於12歲以下的兒童來說,在對的時間做對的運動很重要。並且,兒童只單獨進行某一項運動是不科學的,兒童體適能強調全面性,強調兒童要通過多樣化的運動來達到鍛鍊目的。
  • 兒童體適能:中國兒童急需的身體素質教育
    而兒童體適能,並非普通的體能訓練,而是指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增強幼兒的體質和身體能力,並在此過程中讓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不斷突破自我認知的邊界,保持運動的習慣,能夠嘗試著超越更好的自己。兒童體適能主要由身體健康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組成。
  • 什麼是兒童體適能?跑跑跳跳真的至於花錢學嗎?
    文 | 童泮書屋2017年被稱為兒童體適能元年,在這之後,一線城市的兒童體適能機構如雨後春筍般,一夜間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
  • 極炫健身工作室·兒童青少年體適能訓練課程
    什麼是兒童體適能?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體適能」?
  • 艾爾家少兒體適能——兒童適合健身嗎
    因此,孩子是不適合做成人體能訓練的,孩子更適合參加少兒體適能訓練。體適能是指人體所具備充足的精力從事日常工作(學習)而不感到疲勞,同時有餘力享受休閒活動的樂趣,能夠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而少兒體適能是結合兒童愛玩的天性,把運動融入玩樂之中,以增強兒童的身體素質。
  • 體適能
    學習目標• 了解進行健康體適能評估的目的• 進行健康體適能評估的程序操作• 了解各項體適能測試的實際應用• 學習如何評定不同客戶的體適能水平• 為安排訓練計劃提供依據        健康體適能評估及計劃安排大綱
  • 兒童成長中心新增設的體適能運動教室正式啟用了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青島濱海學院兒童成長中心兒童體適能運動課教室要正式和大家見面啦!在這裡能夠開展促進3-12歲孩子力量、速度、靈敏、平衡、協調等能力最大限度發展的運動課啦。對於體適能運動課,大家一定會有很多問題,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問題1:兒童體適能運動課是一種什麼樣的課程?
  • 體適能的定義
    體適能訓練對青少年健康的促進作用增強體質通過日常的體適能訓練,培養孩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增強身體素質,提升運動表現。心理健康在訓練和遊戲中,釋放壓力,收穫好心情;在挑戰中,增強自信,形成堅韌不拔的性格。
  • 0-12歲兒童體適能教學:訓練和小遊戲
    兒童體適能也不例外一、體適能是什麼?體適能指的是身體具體某種程度的能力,足以安全而有效的應付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衝擊和負荷,免於過度疲勞,並有體力享受休閒及娛樂活動的能力,內容可分為四大項:  (1)心肺適能  這是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包括心臟、肺臟、血管及血液等組織系統的機能。根據研究證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訓練,可以有效的提升心肺適能,改善生活質量。
  • 這一篇文章,把兒童體適能的概念,徹底講清楚了!
    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讓大家對「體適能」這個概念,有一個比較深刻、全面的認識。感謝大家閱讀,謝謝。文章目錄,但遺憾的是無法跳轉至對應位置。01.什麼是兒童體適能02.什麼階段適合開始體適能訓練03.對體適能訓練的誤區04.家長最擔心的問題05.如何進行體適能訓練
  • 聊聊關於3-6歲的兒童高爾夫體適能訓練!
    我在15-18歲的時候就開始做助理教練,訓練區體校的兒童柔道運動員,很多的隊員都是6至10歲的孩子,當然我當時也是孩子,我就發覺他們在入門時身體很「呆板」,學什麼,不像什麼!當時不明白是為什麼??? 20歲後直到現在,在我做私人體適能教練的十一年裡,也不斷地訓練很多兒童,在4歲到16歲之間,而且再次發覺他們的身體很「呆板」,例如,很多孩子連前滾翻都不會做,教了也學得不像!但,這時我已經有了答案。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基本的兒童體適能知識。
  • 全市首家0—14歲兒童體適能一站式運動成長中心
    WELLNESS UPLUS KIDS WELLNESS 伯格曼兒童運動成長中心,是由中國早期成功創建知名少兒體適能品牌的國際團隊,全方位升級打造的運動教育品牌。         兒童體適能旨在通過合理的體能訓練提高兒童身體素質,增強環境適應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心理自我調節能力,並為未來的生活、學習、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兒童體適能主要由身體健康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組成。
  • 瘋馬兒童體適能運動館以最科學的受教方式給予孩子最大的幫助!
    青少年兒童體適能概念已經慢慢被家長們熟知,目前它是一項針對青少年兒童運動健身與體能訓練所結合的概念。在國外,體適能概念已經深入人心,部分研究機構針對兒童的特點,提出了兒童體適能的概念,它是指體適能訓練結合兒童愛玩的天性,不再局限於運動的形式,把運動融入玩樂之中,通過合理的運動量以增強兒童的體適能。
  • 萬國兒童體適能就要上線了
    兒童體適能--2.5-6歲最適合的運動001喬喬爸爸將感統和體適能兩個項目結合起來,他們有天然的結合基因
  • 兒童體適能十五個動作:適合少兒力量訓練的幾個動作介紹
    力量訓練屬於兒童體適能中的適能(physical fitness)部分,在日常的訓練中,教練們不能忽視孩子的力量訓練。
  • 青少兒運動技能(體適能)考級通告!
    青少兒體適能運動技能等級標準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的概念,起源於美國,也稱體能
  • 少兒體適能圖片的動作
    少兒體適能圖片的動作 少兒體適能圖片的動作,就是通過在智能、有趣、益智的運動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運動的樂趣,提升孩子對體育運動的喜愛
  • 體適能運動與大腦的關係
    ​體適能運動的真正意義是通過有趣的課程讓孩子的​感官受到刺激從而​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增強孩子的​觀察力、​理解力、專注力、和運動能力等等。體適能教練更是以引導者和觀察者的身份,細心觀察孩子在運動過程中的一舉一動,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法。同時在體適能課程中孩子爬得更快、跳得更高、走得更穩,在潛移默化中孩子自身的天賦充分的被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