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體適能的教學上,通常分為暖身運動(包含暖身運動靜態伸展)、有氧主運動(包含有氧運動後期的緩和)、肌肉訓練及緩和運動(包含地板運動)等內容,兒童體適能也不例外
一、體適能是什麼?
體適能指的是身體具體某種程度的能力,足以安全而有效的應付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衝擊和負荷,免於過度疲勞,並有體力享受休閒及娛樂活動的能力,內容可分為四大項:
(1)心肺適能
這是體適能要素中最重要的一項,包括心臟、肺臟、血管及血液等組織系統的機能。根據研究證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訓練,可以有效的提升心肺適能,改善生活質量。
(2)肌肉適能
肌肉適能是體適能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兩部份,暨肌力與肌耐力,所謂肌力乃指肌肉一次能發出的最大力量;而肌耐力指的是某一部份的肌肉或肌群從事反覆收縮動作的一種耐久能力,或肌肉維持某一固定用力動作持久的時間。
(3)柔軟度
柔軟度指人體關節可活動的最大範圍。影響柔軟度的除了關節本身外,尚有肌肉、肌腱、韌帶及軟骨組織等。具有較佳的柔軟度,可使運動時效率好,增加協調性及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4)身體組成
身體組成指身體內的脂肪百分比。體內脂肪分為兩類:一類為必要性脂肪,如骨髓、內臟、肌肉及中樞神經系統等周邊脂肪,此類脂肪若缺乏,則可能會影響身體生理機能之運轉。另一類脂肪,為儲存性脂肪,是人體肥胖的主兇。
二、兒童體適能訓練重點
在一般體適能的教學上,通常分為暖身運動(包含暖身運動靜態伸展)、有氧主運動(包含有氧運動後期的緩和)、肌肉訓練及緩和運動(包含地板運動)等內容,兒童體適能也不例外。
1.內容:大原則不變而課程內容則需調整,考慮兒童發育水平與健康狀況,設計合適的動作與活動。
2.時間:時間的掌握非常重要,一般約為30-45分鐘,視參加者年齡而定;
3.音樂:音樂的選擇也影響學習興趣,應以兒童容易上口、令人印象深刻及歌詞有趣等為重點。
4.氛圍:課程應以樂趣、安全及活潑為主,引導兒童在快樂的氣氛中,配合輕快的音樂達到身體充分活動的目的。
在兒童體適能訓練中,大致上分為下列七個階段:(1)確認身體狀況:這一階段主要在於了解小朋友身體狀況確認是否適合活動,安定小朋友的情緒,強化小朋友的參與動機
三、兒童體適能訓練步驟
在兒童體適能訓練中,大致上分為下列七個階段:
(1)確認身體狀況
這一階段主要在於了解小朋友身體狀況確認是否適合活動,安定小朋友的情緒,強化小朋友的參與動機,以營造活潑快樂的氣氛,時間約為3-5分鐘。
(2)暖身運動與伸展
這一階段主要在於提升身體溫度及心跳數,增大關節活動度,預防運動傷害,並為即將進行的主運動作準備。其組合主要為簡單的動作及柔暖體操等,配合輕快的音樂節奏進行,當體溫上升後,加以靜態伸展動作,時間約為5-10分鐘。
(3)有氧運動
這一階段主要為提升參加者心肺血管系統的能力,時間約為10-20分鐘。
(4)後期緩和運動
這一階段主要於緩和主運動的高心拍數及血流量,連結下階段的遊戲活動,時間約為3-5分鐘。
(5)遊戲與活動
這一階段主要在於導入遊戲的身體活動,使小朋友在愉悅的氣氛中除了訓練個部位肌群外,並且聯繫同儕間的情感,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遵守遊戲規則,此階段為5-10分鐘。
(6)緩和運動
這一階段時間約為3-5分鐘,主要實施輕鬆的低強度動作組合與靜態伸展(至少持續20秒以上),目的在於激烈運動後乳酸堆積的減緩,提高柔暖度及放鬆心情。
(7)心靈交流
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除了增進情感外,也可維持小朋友的高度機動狀態,接下來可以配合做一些
幼兒基礎體適能的小遊戲:
1. 用小顆觸覺球滾動身體;
2. 圍成小圓圈,傳球或傳東西;
3. 體能律動,拉拉操;
4. 聽音樂走線練習;
5. 變大腳打開,讓球過山洞;
6. 揉報紙做紙球或繩子打結,投籃;
7. 頭兒肩膀膝腳趾的歌不錯,可以讓幼兒透過歌曲觸碰身體,練習敏捷力;
8. 垃圾袋吹氣打結,可以傳;
9. 懶惰蟲的歌曲,可以像毛毛蟲在地上滾動;
10. 放椅子成排,走S型傳遞東西。
0-12歲,是神經系統最發達的時期,也是生理及心理成長最顯著的時期,幼兒在這個時候大肌肉、平衡感、手腕能力及小肌肉的發展應該受到重視與啟發,以建立其身體的、精神的及社會的健全發展。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做好兒童體適能教育的準備工作。
遊戲名稱:踩單車
遊戲目標:促進幼兒左右腿的協調運動發展。
遊戲過程:
父母與孩子面對面坐好,還可以是床上或者平整的沙發上,雙手在後背後支撐保持穩定,雙腳抬起腳掌相互頂住,父母與孩子協調一致地做踩單車的動作,速度可越來越快,但注意保持平衡。
建議:同樣還可以用相互推手的方法來進行模仿練習。
遊戲名稱:直升機
遊戲目標:促進孩子的前庭平衡感,幫助其建立本體身體感覺。
遊戲方法:
1、父母彎曲雙膝朝天仰躺,孩子正面朝父母,父母用雙手及小腿將孩子託起,並舉高。
2、將孩子抱坐在父母的肩上,模仿飛機起飛的樣子。
建議:當孩子適應此遊戲後,父母可帶孩子做舉高和降低的交替動作。
遊戲名稱:蕩鞦韆
遊戲目標:增強孩子的前庭平衡感。
遊戲方法:
孩子洗過澡後,父母用大浴巾將其包裹起來,父母各持毛巾的一邊,攜帶孩子做前後左右的蕩動。
建議:還可以在孩子的正前方放一點小玩具或圖片,讓孩子在搖晃時伸出手取走特定的東西。
遊戲名稱:滑滑梯
遊戲目標:刺激孩子前庭組織,增強孩子的平衡能力
遊戲方法:
父母成坐姿,高度還可以是床頭,會比沙發等要高一點,將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豎成斜坡,面對面牽著孩子的手使其爬上自己的大腿,再由膝蓋位置往下降。
建議:當孩子滑至父母翹起的腳部時,父母可上下彈動自己的腿,讓孩子跟著上下搖晃。
培訓資料大全(培訓師,講師,拓展教練必備)
本文章旨在分享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老師好!需要任何其他類型的文章可在下方留言
小編會第一時間免費搜集整理髮布
您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