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三寸舌頭害了六尺身」,意在語言是一門藝術。不過腦子的話在很多時候都有可能直接毀掉一個人,但是在2003年第40屆金馬獎頒獎會上,蔡康永在採訪影帝候選人的時候。蔡康永問劉德華:「誰會是最佳男主角呢?」劉德華表示:「很難講,我真的希望每一次都是我」。
一小段樸實無華的官方採訪,如果你覺得無趣,那麼有趣的來了!在接下來的追問中,足見蔡康永的「低情商」。具體看一下,他如何一步步背上不地道的名銜呢?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首先先帶大家簡單認識一下蔡康永這個人,1962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五十歲的時候老來得子,才有了蔡康永。像很多這種年齡來迎來孩子的爸爸來講,無疑對他捧若明珠般疼愛。
所以集臺灣節目主持人、作家、導演、編劇、設計師、演員等無數名銜集一身的蔡康永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因為不管在哪一方面,蔡康永都有或多或少的涉足,也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娛樂雜家」。果真是技多不壓身?父親望子成龍的心願看來實現了大半。
在蔡康永多次將話題刻意牽扯到劉德華身上的時候,顯然劉德華對此都不太想搭理他,所以話鋒一轉直接問到了任達華身上。蔡康永問道:「你覺得你和吳彥祖相比,誰會打敗劉德華?」這樣的問題脫口而出,相信很多人都會誤以為說劉德華是那一年的最佳男主,所以蔡康永才話裡有話般地提出種種問題。
怎料到了最後公布的時候,那一屆的最佳男主卻花落梁朝偉。仿佛很多人都能聽到蔡康永內心的獨白:「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讓很多的劉德德華粉絲以及在場的很多嘉賓都為此感到憤懣,就連黃秋生在事後回想這個場面的時候也表示:「蔡康永就是在拿劉德華開涮。」就這件事情而言,相信很多人都覺得蔡康永有些不地道,既然跟人家沒關係,這樣一系列提問不是在無情「打臉」嗎?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原本以為經受了整整十年磨練後,蔡康永會有所收斂。怎料,在2013年第49屆金馬獎上,同樣的一幕還是如初上演,不過被諷對象換了一個人而已。看一下事情經過,相信很多人都能get到蔡康永這十年「變化」!
鄭裕玲「調侃」黃渤:「你怎麼穿睡衣就來了呢?」因為我五年都沒有來金馬獎,所以穿得特別隆重,不過再看你,你看看臺下,梁朝偉、劉德華、成龍這些人穿的都非常隆重。畢竟參加的是很多有頭有臉的人物才能現身的大型頒獎晚會,起碼得從面子上有所保障。
而作為曾經的影帝,黃渤回應稱:「你有五年沒來了,可我卻一直都在,我把這裡當成自己家。」在此時蔡康永卻在第一時間喊話黃渤:「黃渤這是我家不是你家。」由此可見在這十年之中,蔡康永始終都沒有一點的變化。而這種率真無疑在很多知名演藝人眼中是非常反感的,就連演喜劇電影出身的黃渤都表示無奈,別說其他重量級嘉賓了。通過對比蔡康永與黃渤的先後回應,也能看出究竟誰高誰低!
是不是不穿得隆重一點,連頒獎大會的門都不能進了呢?在蔡康永看來,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再說黃渤這種灑脫更是很多粉絲觀眾都看在眼裡的,就像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而黃渤的演技之外的灑脫不也一樣是人家的自由嗎?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
先不說黃渤已經影帝加身,有些話說出來的時候是要過腦子的,很顯然蔡康永不會在意這些東西,誰讓人家自小就出身高貴呢?被富豪爸爸從小拿著「金飯勺」餵大的孩子,身上這種傲嬌尤其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夠與之抗衡的呢?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式,自然少不了原生家庭的正確引導,愛孩子的限度還是得有的。
烏鴉站在煤堆上,看得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
同樣在2014年金馬獎的時候,身為當紅花旦的鞏俐一票之差落選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在事後接受採訪的時候,鞏俐直言聲稱:「這讓我認識到了一個不專業的電影節,一個不公正的電影節,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金馬獎。」從中也能感受出鞏俐內心的沮喪,可話又說回來,這些東西就像擺在明面上,何必為此大動肝火呢?又不是第一天混跡娛樂圈。
別覺得蔡康永沒話說,隨後,蔡康永就發文稱:「才華這種東西,就像冰箱裡的肉。再怎麼上等,凍得太久也會又酸又臭。如果你自詡有才華,就跟冰箱裡的冷凍肉一樣,不是什麼值得傲慢的事情。把那個才華拿來成什麼,勝過存一堆酸臭的肉,塞滿整個冰箱,到最後怕是連冰箱都得弄壞。」如此比喻,難道不是在暗示三年未拍戲的鞏俐演技差嗎?
評價別人的同時,難道不該反觀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嗎?就好像那句俗語說的那樣「烏鴉站在煤堆上,看得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蔡康永不正是通過《康熙來了》這檔綜藝才被人熟知的嗎?並且還一度推揚《說話之道》和《情商課》這兩本書,可他自己卻經常因為「不合時宜」的發言屢屢備受質疑與罵名。打臉別人的時候快感,不知道在打自己臉的時候,會不會更刺激呢?
再反觀蔡康永本身就是一個公眾人物,犯了錯好好反省一下改了不就好了嗎?玩笑歸玩笑,但是限度還是得有的,表明自己立場的權利也可以有,為什麼還能接二連三脫口而出呢?或許對於蔡康永來講,更應該從自己的兩本「著作」裡面找找答案,看為什麼那麼多人不理解理解的初衷。不得不讓人懷疑,蔡永康的書中到底能教會別人怎樣的「說話之道」和「情商」。
小結
劉德華、黃渤、鞏俐其實在很多人心目當中都是一個很優秀的演員。就好比鞏俐雖然無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但是她卻收穫了觀眾粉絲的追捧。話又說回來,一個演員三年不拍戲又怎樣,無非是沒遇到合適的角色或者劇本而已,蔡康永就以才華會酸腐這類陰陽怪氣的話來羞辱鞏俐,不會顯得自己很淺薄無知嗎?
周星馳五年亦或是更久的時間才導演一部劇,就連周瑞發、李連杰等人也都是如此,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對於蔡康永來講,可能這些影視大咖招惹不起,就拿鞏俐「開刀」,這樣的言辭舉動未免有些「小人」。
如果說在綜藝節目當中為了節目效果的話,很多人還能夠多少理解一點,但是在私下搞這種動作,無疑是在砸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辛苦付出不是嗎?從這幾件事情上面,均能體現蔡康永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欠缺,就連說話都會不自覺引發「詬病」。說話向來都是一門藝術,而這個「不懂藝術」的人,看來在很多時候都要學會「閉嘴這門學問」。
哪怕不為別人,單為自己的發展,相信也會起到很大的影響。蔡康永在歷屆金馬獎上「不合時宜」的如此言論,不知道對於更多人來講,該不該去理解呢?就好像蔡康永「腐肉、冰箱」的比喻,貼切的是怎樣一個現實呢?#蔡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