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燻藥包藥材主要有艾葉、蒼朮、白芷 李風 攝
(抗擊新冠肺炎)探訪湖北宜昌中藥派發點:每天調配熬製中藥5000副
中新網宜昌2月26日電 題:探訪湖北宜昌中藥派發點:每天調配熬製中藥5000副
作者 董曉斌 李正超 趙明
26日上午,在湖北宜昌市西陵區西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內,中醫執業醫師盧萬芋正帶著醫務人員加緊配製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藥預防包和中藥煙燻包。
使用中藥預防已成為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自2月6日起,宜昌市西陵區對所有密切接觸者在每天醫學留觀、溫度檢測等基礎上,增加了中藥預防。
為積極推動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的防治,西陵區除了前六版診療方案公布的藥方外,還使用了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專家研製的預防藥方,其中的預防包處方有9味藥,分別是蘇葉、淡竹葉、淡豆豉、桔梗、薄荷、梔子、連翹、甘草、藿香。
醫務人員加緊配製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藥預防包 李風 攝
「該藥方根據宜昌的季節和氣候特點研製,主要以輕宣的藥物為主,能有效預防病毒入侵人的肺部。」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專家毛成健說。
西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包片服務西陵街道、窯灣街道、醫學留觀點和集中隔離點,每天提供中藥煙燻包、中藥預防包、中藥湯劑三種形式的中藥。
盧萬芋說,在中藥使用上,針對密切接觸者,按照配方熬製預防中藥湯劑;針對隔離點核酸檢測陽性的人員,在專家分型辯證的基礎上,實施一人一方進行中藥湯劑治療。對醫學留觀點、集中隔離點、確診樓棟等公共場所,還提供中藥煙燻包。
西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西陵區中藥發放量最大的衛生服務中心。當天在該中心內,隨處可見各種還未拆封的中藥材,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異常忙碌。
西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分揀藥材 李風 攝
隨著用藥需求的增加,該服務中心的32名工作人員每天早上7點到崗,分揀、浸泡、熬製藥材,每人每天工作12小時左右,平均每天調配中藥煙燻包、中藥預防包3000餘副,熬製中藥湯劑1000餘包。
「整個中醫科的人都在加班加點趕工,從正月初一到現在一天都沒休息。」盧萬芋說,所有人都在儘自己的一份力,相信這次疫情防控能取得勝利。
記者了解到,從2月11日開始,西陵區針對普通居民按需發藥,引導全區居民用中藥預防。居民只要有需求,就可以找社區領到中藥。
宜昌市西陵區常劉路社區居委會主任劉麗介紹,居民每天通過微信向社區報送中藥需求,社區統計好後報送街辦,街辦匯總後將用藥需求反饋至各對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需進行製藥,最後發放到居民手中。
截至目前,西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發放中藥煙燻包15100餘副,中藥預防包24100餘副,中藥湯劑15900餘副。據統計,西陵區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免費發放中藥逾10萬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