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中藥熬幾次?這個不是統一的,有人熬2次,也有人熬3次,我認為還是要按醫囑來進行熬製才好。
一、我的切身體驗
我在年前和今年4月份去平涼市看過一個老中醫,已90多歲的高齡,看病的方式也與眾不同。他給人看病,望、聞、問、切中,只有切。也就是只把脈,而且是雙手同時給病人的雙手把脈。病人只需把雙手伸出,配合把脈就行了。
在老中醫那裡,我也抓了些中藥回來,按照醫囑,一副中藥熬製3次,熬製方法如下:
首次熬製:把中藥放入砂鍋中,加入4碗水,沒過藥材,浸泡30分鐘以上後,開火,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製40分鐘左右,倒出2碗藥汁,放入一個較大的容器中備用。
第二次熬製:在砂鍋中再加入3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製30分鐘。倒出2碗藥汁至大容器中備用。
第三次熬製:在砂鍋中再加入2碗半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製30分鐘。也倒出2碗藥汁至大容器中備用。
大容器中的6碗藥汁分3天服用,每天早、晚在飯後各服用1碗。
二、中藥的熬製經驗
一般而言,比較名貴的中藥,可以熬製三次,首次熬製的時間比較長,後面兩次熬製時間逐漸縮短,而且加水的量逐漸減少。這樣能夠使中藥的藥效成分充分地解離出來,讓人們能夠食用。一般的中藥是熬製兩次進行服用,每次熬製的時間根據中藥的不同有所不同。對於進補的中藥,第一次熬製的時間要達到半個小時以上,第二次熬製要20分鐘以上。對於清熱解毒、治療表症的中藥,第一次熬製的時間是20分鐘,第二次熬製的時間是15分鐘左右。
三、中藥的熬製技巧
一副中藥煎制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藥效的吸收和功效。要掌握3個關鍵點:
1. 藥物的浸泡
浸泡時間充分能夠縮短藥物的煎煮時間和促進藥物的成分析出。對於質地比較疏鬆的可以浸泡10-20分鐘,而對於質地比較緻密的,如果實類的、礦石類的、貝殼類的,浸泡一小時左右為宜。
2. 熬製藥材的器具
選擇以陶瓷類的為宜,不鏽鋼的也可以選擇,而不能選用鋁、鐵、銅等金屬製品。
3.水量的控制
在熬製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與火候和藥材的質地不同有關,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