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公眾號的初衷,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由於時間精力有限,不能保證每天都會登錄,也只能下班後擠時間來碼碼字。
今日登錄公眾號後看到不少患者朋友們的私信留言,甚是欣喜。
但是平臺只保留消息5天,也就是說5天前大家的私信留言我沒登錄就看不到了
而且只能回復48小時內的留言,所以超過48小時的留言想回復也回復不了
還請大家諒解
「由於該用戶48小時未與你互動,你不能再主動發消息給他,直到用戶下次主動發消息給你才可以進行回復」
所以,大家如果有緊急的情況,還請及時到門急診就診;如果對病情及藥物的使用等有疑問的,請就診時及時向藥師、醫師諮詢。
廣東人喜歡煲湯,私以為大家也會煲中藥囉。
誰知,私下留言中,還是有不少朋友問中藥怎麼煎煮。
煎中藥和煲湯一樣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中藥到底怎麼煎煮。
煎中藥的器具怎麼選
(1)煎中藥,宜選用砂鍋、搪瓷鍋,不鏽鋼鍋也是可以的。
(2)不能用鐵鍋和鋁鍋煎煮中藥。
中藥煎煮的一般步驟
(1)如果有時間,可以先用冷水將藥物浸泡
浸泡時間:半小時至1小時
浸泡水量:水浸沒藥物2-5cm
(2)一般中藥的煎煮:
a .先大火煮沸,然後再小火熬30~40分鐘
b .將第一煎的藥液過濾至碗中
c .往藥渣裡再加少量水,煎第二遍
d .再將第二煎的藥液過濾至碗中
e. 將第一煎和第二煎的藥液混勻,分成早晚兩次用。
請注意1:中藥需煎兩遍,需將兩次的藥液混勻後再用。經了解,有些朋友也是煎兩遍,但兩次藥液沒有混勻,而是單獨喝的,這樣第一遍的濃,而第二遍的淡,這樣治療效果就不一樣啦。
請注意2:水量需要掌握好,一般總共煎出的藥液約300~400毫升即可。
水太少可能會燒鍋,我曾經就把鍋燒壞啦。。。
水太多也不行,這樣煎出的藥液太多怎么喝的完呢。曾經有個朋友就特意問過這個問題,他家保姆特別有經驗,熬藥時特意加多水,每次熬出兩小臉盆的藥液,他每次想到要吃中藥就怕怕。
特殊中藥如何煎煮
有些中藥後面有特殊標註,比如「先煎」、「後下」,這些中藥需要特別煎煮。
(1)先煎:就是把需要先煎的中藥提前煎煮20到30分鐘,比如瓦楞子、龍骨、牡蠣等,再把其他無需特殊煎煮的藥加進去繼續煎煮。
另外,一些毒性藥物需要提前煎煮的時間更長,以降低毒性,比如附子,一般需要提前煎煮1~2小時。
附子一定要先煎1~2小時哈。
曾經有患者煎煮附子的方法不對,導致烏頭鹼中毒的。
(2)後下:就是把其他藥物煎好後,把需要後下的藥物再放進去熬5~10分鐘即可。比如:鉤藤、薄荷、砂仁等。
(3)衝服:把無需特殊煎煮的中藥熬好後,把需要衝服的藥物放進藥湯中或適量水中攪拌均勻衝服,比如三七粉。
(4)包煎:這些藥物需要用紗布包裹好,再放入其他藥物中一起煎煮,比如滑石粉、辛夷等。
(5)烊化:這些藥物需要提前溶化或蒸化,再倒入已熬好的藥液中混勻,比如阿膠、鹿角膠等。
(6)另煎:就是需要單獨煎煮,一般需要1~2小時。比如昂貴的西洋參、冬蟲夏草等。
中藥的服用方法
(1)一般中藥分為早晚兩次溫服,飯後半小時為宜。
(2)安神的藥最好在睡前半小時服用。
(3)補藥最好空腹服
(4)一些特殊情況下,需遵醫囑執行。
希望大家看完後多點「在看」,覺得有用的話也點「分享」和「贊」。
長按二維碼關注王醫生
分享知識,收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