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絞面,別開生面向生活

2021-01-13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圖\特約記者 龍泉

  9月10日早上7時,今年57歲的絞面娘林和姑帶著「行頭」從家裡準時出發,前往海口市瓊山區府城忠介路步行街附近一處巷子。放下「行頭」,還沒來得及跟陸續趕來的其他絞面娘聊上兩句,就有人找她絞面。

  在這條狹窄的巷子裡,與林和姑一起絞面的阿婆有四五個。這兩年,林和姑也讓30歲的女兒加入其中。這不僅讓巷子裡的絞面娘隊伍中多了一張年輕的面孔,也讓這個開始步入暮年的行業多了一絲希望。

  其實,深藏在府城老巷子的絞面娘隊伍並不止這一處,在步行街附近的宗伯裡二巷還有一支人數更多的絞面娘隊伍,而且個個「生意興隆」,都是從早忙到晚。這也讓絞面這一民間習俗再次在府城地區的深巷中悄然成風。

  絞面隊伍越發壯大

  幫客人繫上紅色的頭巾,在臉上塗上石膏粉,取來一段白線,林和姑開始給她的第一個客人符仙英絞面。因為住得近,符仙英每個月都會來絞一次面,且每次都會找林和姑。兩人關係很熟,一邊絞面一邊聊天。「就像男人理髮,我每個月都要來絞面一次。」50多歲的符仙英稱,她很享受絞面後臉部光滑亮麗的感覺,讓自己看起來年輕不少。

  但是現在,不僅僅是年紀偏大的海南本地婦女,一些30來歲的婦女和男同胞也加入到接受絞面美容的隊伍。今年32歲的陳英住在瓊山區甲子鎮,只要來海口市區,就會到林和姑絞面的巷子,找另外一位絞面娘絞面。而住在附近的黃文豐是一名瓊劇演員,也是一名絞面「粉絲」。除了找林和姑絞面,今年43歲的他,每半年都會找林和姑的女兒,給自己拔一次白頭髮。

  「其實,絞面的效果和洗臉的效果一樣,但是比洗臉實惠。」除了習慣之外,這是符仙英喜歡絞面一個重要原因。跟美容店洗臉收費相比,絞面收費標準並不高,一次收費僅30元,拔白頭髮每小時收費也是30元。

  「以前,我總是擔心來絞面的人越來越少,但是現在我每天都很忙。」林和姑說,每天早上7點到傍晚6點,是她和女兒的「上班」時間,母女倆每人至少要給十多名客人絞面和拔白頭髮。在林和姑絞面的小巷子裡,其他3個絞面娘的生意一樣很好。而在宗伯裡二巷的一處屋簷下,8位絞面娘一字排開,每個人都忙碌著幫客人絞面。客人中間,有的是60多歲的大媽,有的則是30歲不到的年輕婦女,有的打扮得很時髦。

  據瓊山區文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瓊山區府城地區絞面娘有很多,前來絞面的人也不僅僅是年紀偏大的女性,很多中青年也逐漸成了絞面「粉絲」。由於收費不高,而且喜歡絞面的人增多,絞面娘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也正是自己的生意太好忙不過來,林和姑在前兩年也讓女兒加入其中,將自己從奶奶那裡學到的手藝慢慢地傳授給她。

  一門古老的美容術

  絞面,在海南本地稱呼有多種,有的地方叫「挽面」,有的地方叫「滿面」。海南婦女一直有絞面的傳統,幾乎每個市縣都有絞面娘。絞面行頭很簡單,一條紅頭巾,一個縫紉用的線團,一支眉鉗,一盒石膏,幾張小凳子,就是絞面娘的全部行頭。

  絞面的手法也不複雜,就是用白線在臉上來回地絞合,把臉上的汗毛拔除乾淨,從而起到美容的效果。絞面的時候有一點點刺痛感,但也因人而異。經常絞面者則很容易適應。

  據《番俗六考》(清黃叔璥撰)等古籍記載,絞面是一種民間美容術,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古時候,直至現代各種美容院出現之前,這是一種很體面的美容方式,也是一種隆重的婚禮習俗。未婚女子在出嫁前必須要絞面,女性頭一次絞面叫作「開面」或「開臉」,在新娘出嫁前夕做的,都要請多子多孫、生活和美的老婦人操作。若老婦人不會,則做做樣子,另請絞面娘用麻線將新娘額前、鬢角的汗毛拔掉,修出豐滿圓潤的額頭,修出彎彎的月牙眉,意為讓新娘別開生面,祝願她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絞面的起源,也曾有另外一個傳說。據傳隋朝時,隋煬帝微服出巡,經常暗中命令侍衛攔截迎親轎子,強擄新娘,嚇得百姓迎親時不敢敲鑼打鼓。有一名男子要娶妻,女方堅持要風光出嫁,男子便交待媒婆將新娘臉上汗毛盡除,略施脂粉,讓新娘坐在朱紅描金的藝閣上,迎親隊伍沿途敲鑼打鼓,被侍衛攔截時,說是迎神會,侍衛看到新娘臉若盈光,汗毛都看不見,以為是天仙而不敢冒犯,便予放行。

  據瓊山區旅文局局長王武介紹,以前在條件優渥的家庭,婦女們一般每隔一兩個月就要絞面一次,普通家庭的婦女至少在過年、清明、端午、中秋等大節前「挽面」。而如今,作為一門街頭手藝,絞面廣受愛美一族青睞。

  上世紀90年代,新興的美容技術五花八門,掌握這門手藝的老人越來越少,了解這門古老手藝的年輕人更是越來越少。絞面和許多傳統手工藝一樣只能藏在深巷,甚至有要退出歷史舞臺的趨勢。但如今,府城地區絞面再度悄然走紅,這門古老的美容手藝又開始逐漸復興。

  目前,瓊山區旅文局正在研究方案,為這門手藝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越來越多的人來了解它、關注它、傳承它。

相關焦點

  • 絞面,別開生面向生活
    前來絞面的女性中,不乏年輕女子。  文\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圖\特約記者 龍泉9月10日早上7時,今年57歲的絞面娘林和姑帶著「行頭」從家裡準時出發,前往海口市瓊山區府城忠介路步行街附近一處巷子。放下「行頭」,還沒來得及跟陸續趕來的其他絞面娘聊上兩句,就有人找她絞面。在這條狹窄的巷子裡,與林和姑一起絞面的阿婆有四五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猴王」李涵情定海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4月14日,「李涵國畫展」在海口水巷口國新書苑開幕,展出畫家李涵創作的50餘幅國畫作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安科技新城欲打造「海南中關村」
    這意味著美安科技新城未來十年將以打造「海南中關村」為目標,做強做優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兩大支柱。  美安生態科技新城是我省和海口市重點項目。根據該規劃,美安新城未來10年的方向定位是:立足瓊北,引領海南,輻射華南,面向北部灣,影響東南亞,努力建成北部灣地區特色鮮明的創新型經濟新高地,我省具有引領帶動功能的強大增長極,海口中心城市功能整合提升的綜合承載區,體現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生態宜業新城區。
  • 海南日報數字報-資訊廣場
    屯昌縣民政局  2020年9月28日    更正公告  海南鑫一拍賣有限公司於2020年  9月9日在海南日報A016版刊登「三土房(2016)字第3547號」現更正為「三土房(2006)字第3547號」特此更正。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植物」辣木
    文/海南日報記者 黃能 圖/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2014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古巴哈瓦那親切探望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時,以5公斤辣木種子作為贈禮,並強調中巴雙方將加強農業合作,提高農業水平,維護糧食安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海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的安排部署,在做好省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舉全省之力向湖北派出7批醫療隊,並捐助醫療和生活物資支援湖北武漢、荊州抗擊疫情,在「全國一盤棋」的抗疫大局中,體現海南擔當,彰顯大愛情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麥青汁能排毒養顏?
    就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學專家徐超。  「大麥青汁含有不少黃酮類物質,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抗炎性,但不少蔬菜都含有黃酮類物質,並非大麥青汁所獨有。」徐超表示,大麥青汁來自於綠色食物,含有較多維生素、纖維素以及礦物質,有一定的健康益處(不是功效)。畢竟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纖維素,對於吃肉多、吃菜少的人來說,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確實是有利健康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張便利貼 一道「防疫牆」
    2月10日中午,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隔離生活區內,護士趙麗娟讀到餐盒上貼著的一張便利貼。「很感動,很溫暖,原來還有很多人在記掛我們。」趙麗娟說。  這樣的彩色愛心便利貼不僅出現在醫護人員的餐盒上,還隨著餐盒送到了患者的餐桌上。「我們從未見面,但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冬天來了,春天不會遙遠,加油!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共同戰勝疫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統一管理原咪錶泊車位
    目前,這些停車位是如何管理的,車主在使用過程中又遇到了些什麼問題……10月24日,海南日報記者帶著這些市民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走訪,並採訪了海口市的相關部門。  當天下午,海南日報記者來到玉河路原咪錶泊車位路段,現場的咪錶已全部關閉,路口有一塊由海口市交警支隊設立的公告牌,上面顯示「原停車位暫不撤銷,允許車輛免費停放。」在海甸四西路、義龍路等原咪錶泊車位路段的情況也都大致相同。
  • 海南日報數字報-「鋼鐵海鷗」展翅飛翔
    ■ 本報記者 郭萃  9月15日下午,兩場活動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開展,這也意味著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投入試運營
  • 海南日報數字報-珠寶收藏興起時尚投資
    文\海南日報記者 張中寶 鄧海寧  圖\海南日報記者 古月  星光熠熠的鑽石,高貴雍容的紅、藍寶石,神秘的貓眼,妖豔的祖母綠,柔媚的珍珠,翠綠欲滴的翡翠……珠寶作為一項傳統而持久的收藏,現在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日前在海口舉行的一場珠寶鑑賞訂貨會,讓人從中窺見這一行業掩不住的風光和隱憂
  • 海南日報數字報-剪出黎族文化最美風華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笑非  遠處是霸王嶺群山,近處是木棉盛開,兩頭水牛在水田裡悠哉,一對青年在檳榔樹下纏綿,好一幅純美的黎鄉農家風情畫。  但倘若這幅畫只有一種顏色,又是怎樣一幅風景?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白沙「啦奧門」豐收節邀您來
    尤為讓人期待的是,2018白沙「啦奧門」豐收節將於11月10日至11日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民宗委、省扶貧辦支持,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以及中央12號文件精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刻領會《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全力謀劃白沙鄉村振興戰略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服務「連軸轉」企業加油幹
    海口免稅城項目部經理姚順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項目原有200多個工人,受疫情影響,春節後外地工人遲遲無法到崗。2月14日,「秀英區復工復產用工服務保障聯盟」正式成立,迅速搭建了網絡平臺,讓各企業、項目方把用工需求發布在平臺上。「在聯盟的幫助下,我們很快招到了30多名本地『共享工人』,實現了順利復工。」姚順民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說走就走」來海南過大年
    本報海口1月19日訊(記者趙優)每年的冬季特別是春節黃金周,都是海南旅遊消費集中釋放的關鍵節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定安「爭鮮美食匯」今開席
    本報定城5月24日電 (記者鄧鈺 特約記者司玉)5月25日,2019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節「爭鮮美食匯」將在定安縣定城鎮海洲廣場熱鬧開街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卷詩書穿越500春秋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與丘濬、海瑞、張嶽崧齊名的「海南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王佐,以詩文見長,一生著作甚豐,其著作計有《雞肋集》《瓊臺外紀》《經籍目略》《家塾原教》《金川玉屑集》《庚申錄》《珠崖錄》等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校園文化與心靈羹湯
    我曾在海南醫學院工作,校園的管理和文化在我心中留有很好的印象。前不久我再回到海南醫學院,發現一切都變了。然而,不變的是校園的愛,是校園人性的管理,是師生和諧溫馨的文化。  學生們的大學生活像小鳥張開翅膀,許多同學是第一次離開鳥巢飛向遠方。
  • 海南日報數字報-調整作息時間 排解負面情緒
    海南日報記者4月10日就此採訪了省內有關心理專家。  海南省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省安寧醫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羅海東表示,疫情期間有些學生會產生一些不同的心理應激反應,比如學生可能由於假期接受到過多的負性信息帶來的負性情緒捲入,從而產生心理壓抑。部分學生可能因假期延長、計劃打亂,無法高效學習而產生焦慮與無助感。
  • 絞臉,海南式美容你要試一下嗎?(圖)
    「絞面」作為古代女性的美容「秘籍」,在海南話裡又叫「滿面」、「開臉」等,意指絞面師用線在絞臉者的臉上划動,把臉上的汗毛拔除乾淨,同時由於線的摩擦作用,促進臉部血液循環,從而起到美容的效果。  而關於絞臉的起源,據《風土與生活》、《番俗六考》等書記載,絞面是民間美容術,廣泛流傳於中國許多地區。古時候,直至現代各種美容院出現之前,這是一種體面的美容方式,也是一種隆重的婚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