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3月4日,也就是今天,是老電影《小兵張嘎》胖翻譯官王澍去世17年的紀念日,在此,娛文娛視向王澍先生致以深深的懷念。
如果說起王澍這個名字,一般人一定不知道他是誰,但如果說起《小兵張嘎》中的胖翻譯官,許多人便會記起他,並且還會立時說出他那句「什麼,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老子在城裡吃館子也不問價……」的經典臺詞。
過去,由於生活節奏慢,娛樂活動少,看電影則成為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最佳消遣。因此,電影中的大量臺詞很容易流行。正因為這些經典臺詞融入歲月,才成為一代代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
並且,與正面人物的臺詞相比,不知什麼原因,反面人物的臺詞更容易流行,如《閃閃的紅星》中「我胡漢三又回來啦!」《地道戰》中「高!實在是高!」《南徵北戰》中「張軍長,請你看在黨國的份上,趕快伸出手來拉兄弟一把!」等等。
王澍的「爛西瓜」經典臺詞同樣早已成為經典。
No.2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王澍。王澍,原名王樹祥,1928年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父親曾是一名鐵路工作者,精通英語。由於家庭條件較好,身邊的保姆、老師是俄國人,這也讓他有了一個良好的俄文基礎。
由於精通俄語,早在上世紀30年代,王澍就曾在蘇聯紅軍司令部任紅軍司令官的翻譯。1945年,蘇聯人接手日本人經營的影業公司「滿映」,即後來的東北電影製片公司,王澍繼續在廠裡做俄語翻譯。
1949至1962年,王澍先後任東北電影製片廠翻譯兼副組長。而就在這個期間,由於在電影廠工作,他便先後客串過《內蒙人民的勝利》《停戰以後》等電影。實事求是講,他雖參演過這些電影,但本職工作還是翻譯。1963年,因為幾位蘇聯專家到北京電影學院工作,王澍也就跟著來到了北京。
然而,到了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蘇聯人撤走,本身是俄語翻譯的王澍隨即成了可有可無的人,無事可幹的他被安排在教務處看大門。
《小兵張嘎》開始選演員時,胖翻譯官沒有合適人選,有人便向崔嵬導演推薦了王澍,這才有了那個精彩橋段。
羅金保和嘎子以賣西瓜為掩護打探情報,王澍飾演的胖翻譯過來後,目中無人,大大咧咧地砸開西瓜,邊吃邊扔,羅金保質問他,胖翻譯大言不慚道:「什麼,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老子在城裡吃館子也不問價……」羅金保話中有話道:「你沒聽人說嗎?別看今天鬧得歡,就怕將來拉清單!」
當時拍這場戲時,因為季節關係,西瓜都變餿了,即便這樣,為了拍攝需要,王澍還是堅持吃了3大塊西瓜,直到後來,每想起這場戲,他都有些噁心。
No.3
《小兵張嘎》之後,王澍又在1964年上映的戰爭片《兵臨城下》中飾演了解放戰爭時期孤守東北某城的國軍牛師長;80年代,他還在1984年《「下次開船」港遊記》中飾演白瓷人,在1985年《奔向銀幕的馬》中飾演黃默,在1986年《小鈴鐺(續集)》中飾演木偶劇院院長。
進入90年代,王澍又在《北京小妞》中飾演評委,在《高朋滿座》中飾演薛雅高,到了2000年,他還客串過賀歲電視劇《冰糖葫蘆》。
應該說,王澍參演的作品不是很多,這主要是因為他本身並非演員,真實身份是一位俄語翻譯的緣故。
王澍曾先後翻譯前蘇聯、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亞、民主德國和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的電影40餘部,如《偉大的挫折》《夏伯陽》《小船長》《姐妹》《火》《丹卡》《冷酷的心》等。
所以,後來每當有人稱他為「著名藝術家」時,他總覺得不好意思,他說:「我是正經八百的俄文翻譯,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正經受過表演訓練。當年曾翻譯過多部前蘇聯和捷克斯洛伐克影片倒是正格的。」
2003年3月4日,王澍先生因肺病引發哮喘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75歲。我們會永遠記得「胖翻譯官」王澍的!
【喜歡老電影、老影人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者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請記得關注「娛文娛視」我們這個小家,美文會及時發送到您的手機上,幸運會時時縈繞在您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