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端 6x4x7cm
甪(lù)端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中國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此款甪端為改型,較之老款尺寸減小,取消原款的鈴鐺。修改線條紋樣,增加細節處理,將觀感更為微觀化,使爐身線條細膩,細節豐富,耐人尋味。燻爐以甪端為形,器形渾圓飽滿,甪端身形滾圓討喜,昂首上望,怒目圓睜,高鼻凸起,咧嘴微張,露出獠牙和舌頭,形象威猛而不失可愛。四足粗壯似熊掌,根部足翼飄揚。甪端頭部為蓋,圓肚為爐身,蓋內鑄銅釺一枚,插入爐身圓孔,並設兩卡槽,均做固定之用,設計巧妙。爐膛內燃焚香料時,青煙自口及蓋沿嫋嫋而出,香氣四溢,如通神明,爽心悅目。全器體量精巧,而包漿厚實凝重,形制古樸,氣宇不凡,明代燻爐之佳品。中國古代經常取各種瑞獸形象製成香燻。甪端,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之獸,頭生一角是其最大特徵。沈約在《宋書.符瑞志》曰:「甪端日行萬八千裡,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此甪端燻爐,形體方正,作甪端造型,健碩雄壯,體型不大,但氣宇不凡,見皇家氣象。四足間以綬帶相連,四爪飽滿且鋒利,昂首傲立,雙目圓瞪,炯炯有神,氣勢威嚴。如意形獨角後倚,頸部如意雲狀鬃發,首為爐頂,腹部中空,可作放置薰香燃料,張口吐舌,以便香味飄散。身披火雲甲,花尾自然下沓。顎下胸前凸鑄「宣德年制」四字楷書款,鑄後精修,結字精巧而頗具法度。
整器造型小中見大,入手分量適中,神態憨實,鎏金靚麗奪目。如若焚香一支,爐香嫋嫋,青煙冉冉,既馨且逸,使人沈靜遐想在萬千世界之中,體會儒釋道的精神內涵,追求真善之美,實乃齋室佳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