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是終身自由的開始丨靜觀自我關懷是每個人在世間的必修課

2020-12-13 十裡荷塘秋水長

文丨十裡荷塘秋水長

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當慈愛的光芒遇上痛苦的淚水,就會泛起關懷的彩虹。

最近看到很多讓人很惋惜的事情,都是當事人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選擇了用極端方式離別人世,固然我們可以感知大概他們在那個時刻的漫天蓋地的痛苦,但還是想說我們要學會發自內心的愛自己,面對挫折和困境時想辦法找出一個最合理的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放棄自己。

為了這樣更為積極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要學習靜觀自我關懷,讓自己變得更為堅韌不拔,在風暴到來的時刻學會短時間的撤離風暴中心,遠離驚濤駭浪,等待風平浪靜的時刻,而不是將自己葬身在風暴中。

不管從東方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還是從西方觀念中尋找依據,我們都應該看到這些傳統思想和西方觀念中的重要的人生價值取向是有共同之處的。比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者愛人」 、「捨身取義」等,強調了人的原則,我們要愛人,要為公,但是重要首先保障我們自己的精神和身體的狀況是健康的,可以承擔起一定社會責任的。

《靜觀自我關懷》這本書中,對於讀者的建議確實很走心,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靜觀自我關懷是學習情緒管理的核心和基礎。

靜觀自我關懷是一個項目,專門用於增強自我關懷能力的項目,這是51項勇敢愛自己的項目的匯集。

我們閱讀這本書,需要跟著作者了解什麼是靜觀自我關懷,自我關懷的益處在哪裡,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自我關懷的動力是什麼,進步又體現在哪裡,學習了這些,自己是不是會更容易獲知感受到幸福,怎麼做到寬恕、欣賞和接納,這些都是這本書的重要的內容體現部分。

比如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現代人說「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就是一個意思,我們可以對朋友說更耐心的話語,但是面對自己的困境,卻常常用一些非常刻薄的語言對自己加以否定。你這樣做過嗎?

我至今還記得20年前我曾經的前男友移情別戀上了我的閨蜜,我得知這個情況時,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我又氣又急,還覺得丟面子,明明是他們兩個人的錯,我卻在心裡把自己痛罵了一百遍!諸如「你這個豬頭」、「一天到晚瞎忙什麼」、「現在人人都知道你被甩了,你怎麼這麼不討人喜歡」、「你被身邊最親近的人背叛,居然一無所知,你這是不是個豬頭啊」……類似的話語我每天都會對自己說上很多遍,就快要把自己逼瘋了。

可是後來,在我了解了我必須先愛自己,才能找到那個最本真的自我時,我開始學會自我關懷了,我知道這件事情我自己是沒錯的,我不能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也就是放下後,我感覺自己才獲得了新生。

一切都好極了,這就是在學會對自己肯定的同時,也做到自我欣賞所帶來的積極作用。靜觀自我關懷就是這樣,在改善自己和內心那個我的關係後,你自己和世界的其他關係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書裡設置了很多場景,去練習自我關懷,你要接受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人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存在,知道了這些,你就會對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抓大放小,不會那麼和自己過不去。

我前幾天還在跟朋友說一旦我心裡不舒服,我身體上也會對應著出現無法解釋的病痛的感覺。這就是投射的作用。所以我們更要學會對自己放鬆要求,要讓自己的神經舒展開來,而不是時刻都緊繃著。

只要我們有勇氣面對我們的情緒和需求,我們才能理解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些事情,並學會接納。這就是成長的一個方面。如果你發現你自己就能滿足自己的一些情感需求時,你對伴侶的期待值就會降低,這其實也是一種與世界和解的方式,能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加輕鬆自如一些。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朋友,成為愛的源頭。(全文完)

相關焦點

  • 《靜觀自我關懷》:理解自身的羞愧感,與自我來次大和解
    接下來,我想分享的是,那部分長期生活在挫折感中的人,他們該如何自處以及如何重新建立自信心。在克裡斯汀.內夫和克里斯多福.傑默合著的新書《靜觀關懷自我》裡,提到任何人都可以用靜觀自我關懷的方法,來平復內心的憤怒、痛苦、自卑、挫折感,我們可以像對待朋友那樣,友好地對待自己。
  • 「對別人太好,對自己太苛責」:克服內在羞恥感,靜觀自我關懷
    所以今天介紹的這本《靜觀自我關懷:勇敢愛自己的51項練習》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實操」。靜觀自我關懷的意義在於:在逆境中靜觀自己的掙扎,用和善、支持自己的方式回應自己。善於自我關懷的人,能夠體驗到更強的幸福感和對生活更高的滿意度。擁有更強的動力、更好的人際關係,焦慮和抑鬱症狀明顯減少,擁有更強的心理彈性。
  • 免費參與 | 靜觀自我關懷(MSC)線上讀書會
    其實很多時候都跟自我批判有關。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競賽,我們並不能時時刻刻自我感覺良好,並不總是出類拔萃。當我們開始審視自己的缺點的時候,羞愧、自我批判乃至自我苛責就產生了。而自我批判往往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 了解自己,才懂自我關懷
    如果沒有自我探索或自我了解為基礎,自我關懷也只是空中樓閣。也可能修行用錯方式都不知道。生活中,我們學習了太多人際關係或宗教的教條主義,比如哪種方法可以證悟或哪種方式最符合經典。卻忘記了如何與自己相處。我們都奢求別人的給予與愛,幫我們療愈,從現在開始學著自己愛自己。
  • 小龍女李若彤發文聲援楊麗萍: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戲外的她,也曾和小龍女一般,清冷執著,為愛奮不顧身。一樣深中情花之毒,一樣愛得如痴如醉。金庸先生吝嗇,無論斷腸草還是絕情丹都沒留給她半顆。最終解了這份毒的還是她自己。「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是李若彤很喜歡的一句話。她說,女人不論何等境況,都應當為自己而活。
  •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為了不讓自己被孤立,假裝合群,唯唯諾諾、小心翼翼,但我越是討好她們,她們越是排斥我。我常常胡思亂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能人見人愛。03直到後來我看了《當你又忙又美,何懼患得患失》這本書,其中有段話開導了我:當一個人開始追求又忙又美的生活,才能構築出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孵化出正確的價值觀,對自己的能力、感情和人際關係更有信心,便會和患得患失的自己漸行漸遠。我開始淡出朋友圈,重新撿起書本閱讀,豐盈內心,慢慢學會取悅自己。
  • 「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但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做不到這樣。 尤其是女孩子們。 面對愛情,女生們總把握不準分寸。 不惜委曲求全,一再踐踏自己,也要取悅對方。 也許是擔心會失去,也可能是不懂得愛,於是一開始就愛盡全力。
  •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做到這三點,才真正懂得好好愛自己
    文|微微笑了喜歡自己、好好愛自己,這是我們常聽說的一句話。這話有時候來自我們父母、戀人、朋友的好心叮囑,真心關懷。但,怎麼才算愛自己,很多人搞不清楚。討自己喜歡,好好愛自己,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與修行。都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到底怎麼樣才算愛自己?第一點:愛惜自己的身體。
  • 靜觀師太讓食材充滿禪意與靈性
    佛 | 禪 | 武 | 醫 | 藝靜觀師太說:我想和天地交流,我想通過美食和每個人交流。
  • 56歲阿姨「離家出走」: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成年後的我們是不是也跟蘇靜一樣,為衣食奔波,為家庭忙碌,被生活的疲憊裹挾著不由自主,很少能靜下心來認真地審問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王爾德說過: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這句名言似乎光聽聽就能讓人心馳神往。
  • 愛自己,才是浪漫終身的開始
    其實,沒有收到別人送的花沒關係,何不自己給自己挑選一束精心搭配過得花呢。別人給不了的浪漫,自己補上,或許內心更容易得到滿足。很多時候,沒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取悅自己,如何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王爾德說:愛自己,才是浪漫終身的開始!很多時候,我們忙著愛家人、朋友、愛人,甚至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可是,我們總是忘了,好好愛一下自己。
  • 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
    也許那時候的自己,正愛著某個人,想用自己微弱又溫柔的光陪他渡過幽暗長夜吧。但隱約又記得這句話另有深意,於是再努力回想追溯一下。我好像一直對成為愛人的「月亮」有一種莫名的執念。因為月亮不是恆星,不會自發光,他的光亮皆是反射太陽光。嗯 ,真相大白了,總想成為月亮的原因,是想要有一個小太陽能夠在我身邊發光發亮。
  • 靜觀師太:17歲出家,素食烹飪中修行,5000萬人因她開始吃素
    其實一開始,她只是想在深山中尋找到一塊清淨的角落,去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然而17歲時,她踏進了寺廟。在第一次走進寺廟時,她才真正體會到了自己一直嚮往的,自由的感覺。出家修行之人的日子總是很艱苦,無法有自己的家庭,終身孜然一身,飲食上有諸多的限制,作為父親,很心疼女兒,但是卻沒有阻止女兒的選擇,而是默默的支持她。
  • 終身學習是通往自由的入口
    但換一個活法的人,也許在組織體制化、圈子腐化之前,早已經掙脫韁繩,在新的領域和圈子重新立足了。這樣的人,必然是那種依靠自己發光,依靠自己吸引新關係新資源的人。那麼,如何才可能成為這樣「自由」的人,擁有更大的逃離半徑,甚至敢於對自己的人生歸零重來呢?答案只有一條:讓自已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 致自己:後半生,好好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一直到每一件事情都打擊了自己一遍之後,突然看透了生離死別,明白了愛和生命的珍貴,才知道這個世界上真正能打倒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所以,後半生,不要忘了最應該愛的人:是你自己。畢竟,懂得好好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 九句話,寫給不能原諒自己的人
    也許在人的感知之外,上蒼會有更好的安排。放過自己吧,每個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歸途。對於過去發生的事情,特別是不愉快的事情,一般有三種應對方法,有的人後悔自責,有的人恐懼害怕,有的人把精力用思考從中學到了什麼。因此,有的人悲傷難過,本能自拔;有的人躲避遠離;有的人,吸取教訓,再次上路。如此,人生從此不同!
  • 「7天後,我竟然不再恨他」 | 靜觀人生梳理,看清關係的全相,找回遺落的愛
    自2014年12月,第一期「靜觀人生梳理」開課以來,已經有超過500多人通過梳理,放下悲傷的過去,擁抱嶄新的未來。 在這裡,他們收穫了嶄新的自己和愛愛可以療愈創傷,愛可以療愈一切。當愛開始流動,我也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我與所有的生命緊密連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18月8月19-25日北京·海藍幸福家園靜觀人生梳理第25期即將開課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 如果你喜歡的人不喜歡你,你會怎麼辦?愛而不得,是成長必修課
    幾乎每個人心裡,都藏著一個愛而不得的人。這世間總是充滿一種奇妙的緣分,製造著很多出其不意的事情,想要得到卻始終無法得到。我們喜歡的人總是喜歡著別人,我們不喜歡的人總是深情地愛著我們,這種錯位的愛情讓人感受的只能是徹骨的寒冷,很多時候我們都無能為力,只能坦然接受。
  • 真正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愛自己那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人是否可以主動掌控自己的愛生活中,愛上某個女孩,然後結婚,然後愛上其他女人,然後吵架,然後恨,然後離婚。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說明:人是可以主動掌控自己的愛恨情仇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這個主觀能動性由受控於人的自我意識,人的自我意識是人的最高指揮官。
  • 進巨: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而戰,三笠的自由是什麼?
    按照諫山創老師的說法,接下來《進巨》距離結局也不過幾章了,最後的伏筆即將收回,每個人都將收穫自己的結局,按照很多小夥伴的猜測,艾倫最後的結局或許跟三笠有關的,艾倫走向死亡,三笠是幫助他解脫的那把劍。從最新兩話134話、135話的內容來看,作者進一步強化了每個對立面想要完成的目標以及想要實現的自由,甚至還重點刻畫了一下始祖尤彌爾,或許是想通過不同的面來體現這場戰鬥的主題,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而戰,哪一種立場能夠走到最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