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生蟲?原因沒那麼簡單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圖集

這幾天,海天醬油生蟲的話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圍繞著海天醬油的討論也從食品安全問題擴展到了資本、企業戰略甚至醬油產業發展。

作為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天味業在近些年被關注是因為其在資本市場的驚人表現。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股價整體呈上漲趨勢,9月3日,股價達到203元的峰值,市值突破6500億元,位列A股第11位,直逼第10位的中國石油。

海天擁有面積近60萬平方米的天然曬池和發酵大罐。李林 攝

另外,目前海天醬油年產量已經超過200萬噸,並超過世界第一大醬油生產企業日本的龜甲萬,成為全球醬油行業真正的龍頭企業,風頭無兩。

然而,醬油生蟲事件一出,外界譁然。在輿論紛紛把槍口對準海天味業的時候,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探求一下背後的真實原因。

問題不可能出現在生產端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南一位消費者爆料自家的海天醬油生蟲,引起關注。隨後海天味業解釋稱,可能系消費者儲存不當造成,公司正在對事件進行進一步調查核實。但是,海天味業方面也堅定地表示,公司品控不存在問題。

然而,輿論對於這一答案似乎並不滿意,事件仍在持續發酵,關注的焦點聚焦在生蟲事件是否真的系海天醬油生產品控不嚴所致。

在中國調味品協會執行會長衛祥雲看來,「頭部企業有一流的生產工藝、智能化設備、一流的管理人才、完善的品控手段,且每一批次出廠產品都有留樣。」從海天醬油在生產環節的各個節點上看,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是絕無可能的。

事實上,從海天醬油的生產與品控等各環節看,蛆蟲產生在生產端幾乎是不可能的。

佛山市海天(高明)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志州是海天醬油板塊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海天的醬油生產過程融合應用膜超細過濾技術、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全程無菌灌裝技術等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這些技術保證了海天醬油產品的高品質,所以海天醬油在開瓶之前是絕沒有產生蛆蟲的可能性的。

海天醬油的灌裝封蓋在全封閉潔淨空間內完成,保障產品的安全衛生。李林 攝

據介紹,海天味業的醬油產品已經通過了ISO、HACCP等國際通行標準的認證,在原材料和加工工藝方面,均是保持在國際最高標準之上。且生產過程更是嚴防死守,產品生產全程自動化,廠房設置密封防塵、防蟲網,杜絕了外部環境的侵擾。且海天醬油的每一批次產品出廠前都要進行產品質量檢測,全部達到高於國家標準,並做到每一批次留樣。

那麼,蛆蟲究竟是如何跑到消費者的醬油瓶子裡的,這是一個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大概率是瓶口有殘漬,對胺基酸和蛋白質元素極為敏感的醬亞麻蠅聞味而來,並直接產蛆,導致了醬油的汙染。誠然,即使是產生蛆蟲並非生產端的問題,但是為了儘量杜絕在流通環節再次出現類似的食品安全問題,海天醬油甚至已經將保護觸角伸向了流通環節和消費端。

海天擁有灌裝速度每小時達到48000瓶的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生產全程自動化進行,並設有光學檢測、視覺檢測等一系列設備對產品進行在線檢測。李林 攝

「實際上幾年前我們就已經在想很多辦法處理這個問題了。」文志州告訴記者,為了方便消費者更便捷地蓋好蓋子,海天醬油研發花費了1000多萬元,專門設計了易於開關且密封性極好的醬油瓶蓋,這個蓋子即便是打開150度,只需消費者稍微撥動,就能夠回彈回去。目前該瓶蓋已經應用到全部產品中。

「我們有責任去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保存醬油。」文志州如是說。在醬油行業受困於消費端保存問題之時,海天作為行業的龍頭企業率先提出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醬油行業發展是否遇到「天花板」?

海天醬油蛆蟲事件備受關注,折射出行業內外對於海天味業的關注。作為醬油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天的一舉一動甚至很可能改變行業的格局。

而近幾年,圍繞著海天醬油的一個主要的議題:醬油「天花板」如何打破?從表面上看,醬油行業的天花板壓力的確是包括海天醬油在內的所有醬油企業的挑戰。

實際上,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有三個最有利的驅動力:

首先是餐飲行業的發展,餐飲行業用量佔據調味品接近50%,雖然從2015年開始醬油產量和市場規模增速逐漸放緩。2015年醬油行業市場規模增長11.06%,但2019年這個數字依然還有9.68%的增長,這與餐飲行業發展推力是分不開的。

其次是消費升級,日益提升的消費力,是調味品行業的第二個驅動力,加之全面二孩政策等人口紅利,促使消費升級明顯。

調味品還在大量地作為食品加工企業的半成品使用,這也形成了行業的第三個驅動力。

數據顯示,2017-2019年,醬油類產品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6.59%、15.85%、13.60%。也因此,行業正逐漸步入產能穩定增長、產品結構升級、行業格局逐漸集中的階段。

衛祥雲認為,在總量不會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醬油產業最大的變化可能會發生在行業結構上,行業集中度會不斷提高,通過行業的優勝劣汰,品牌企業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雖然醬油是調味品領域具有最高市場規模的品類,但是實際上我國醬油行業的集中度還很低。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醬油行業仍處於較為分散狀態,海天醬油產量佔全國醬油總產量的18%-20%,排名第一,其他上市公司產量佔比均不足5%。對比日本排名前三的醬油品牌合計市場佔有率為48%,國內醬油產業的集中度還有待提高。

「我個人認為談醬油產業的天花板還為時尚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企業技術的提升,醬油更鮮,更美味,因此在烹飪中的使用場景也在擴展和提高,人們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恰好有利於質量好、品牌聲譽高的品牌發展。」文志州認為,未來醬油行業的競爭體現在創新技術、科研水平的不斷提升上。擁有雄厚資金和技術壁壘的大型企業將在競爭中處於領先,而不具有技術優勢的小企業將被淘汰,從而促進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2020年03月27日,上海,貨架上的海天醬油。圖/IC photo

衛祥雲判斷,未來5-10年醬油行業,乃至整個調味品行業格局將會呈現出,5-8個全國性知名品牌企業引領,各地方留有具有優勢的區域性品牌,和帶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品牌並存的產業格局,而不具備技術優勢的小企業將被淘汰。

高端化不是高價格

傳統調味品行業正在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發展,高端化也成為了近些年企業業績提升的新動能。但是,高端化並不是單純的價格提升,企業的高端化依舊需要找到整體提升的具體路徑。

文志州表示,高端化並不能體現在價格上,更應該在味道、營養、健康方面做到面面俱到。

從2010年開始,海天味業就制定了調整產品的策略,加大了對海天醬油等高端產品的研發以及投入,調整了高端產品在市場中的比例。在相繼推出了味極鮮醬油、海天蠔油,海天黃豆醬等產品後,海天醬油還研發出特級系列等高端海天醬油。這些高端產品的問世,讓海天味業在調味品市場中贏得了很好的產品口碑,而且銷售量也是非常可觀。

近年,海天又陸續推出儲備多年的高端釀造醬油系列——「海天老字號」醬油,「第一道」「零添加」「365高鮮」「淡鹽」四款高品質頭道醬油,以獨到的品質和味道為消費者呈上最優質的高端調味品。

據文志州介紹,海天醬油的高端產品已經成為了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高端產品每年維持15%以上的增長

「海天味業的利潤表現優良,資金雄厚,這就有利於其在未來的擴展和升級上保持較大優勢。」衛祥雲認為,處在良性循環中的海天味業未來依舊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李春風)

責任編輯: 任禹西

相關焦點

  • 醬油生蟲?原因沒那麼簡單!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李春風這幾天,海天醬油生蟲的話題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圍繞著海天醬油的討論也從食品安全問題擴展到了資本、企業戰略甚至醬油產業發展。另外,目前海天醬油年產量已經超過200萬噸,並超過世界第一大醬油生產企業日本的龜甲萬,成為全球醬油行業真正的龍頭企業,風頭無兩。然而,醬油生蟲事件一出,外界譁然。在輿論紛紛把槍口對準海天味業的時候,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探求一下背後的真實原因。
  • 丸莊給你捋一捋,夏日醬油生蟲的來龍去脈
    夏天,醬油生蟲事件頻發。昨天還正常使用的醬油,今天可能定睛一看,瓶子裡就突然多了些扭動的小東西,令人胃部痙攣,整個人都不太好了!別慌,這只是小場面。搞清醬油生蟲的來龍去脈,及早採取措施將這些小東西扼殺在搖籃裡,就可以高枕無憂安享美味醬油了!1、醬油本身是否會生蟲?
  • 市值蒸發千億再遇「醬油生蟲」,海天味業股價能hold住嗎?
    海天醬油被指生蛆一事近日備受關注,有消費者稱:「我前段時間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開瓶使用了幾次,不到一周後竟然發現瓶子內有活動的蛆蟲。」同時,還附有相關視頻。網友評論中,有人質疑是消費者保存不當,也有人稱自己也遭遇過,「買來的(海天醬油)開封沒幾天就這樣了,其他醬油就沒事。」
  • 知名品牌醬油出事了……
    海天味業連續曝出蛆蟲事件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爆料人李先生提供了當時自己記錄下來的圖片和視頻。在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瓶內有疑似蛆蟲在蠕動。目前,因個人原因,爆料人已在社交平臺上刪除了這段視頻,同時向記者證實,圖片和視頻確係自己拍攝。
  • 知名品牌醬油出事了,太噁心!很多人都買過
    目前,因個人原因,爆料人已在社交平臺上刪除了這段視頻,同時向記者證實,圖片和視頻確係自己拍攝。海天味業線上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生蟲是產品保存不善導致,只要科學保存,就完全可以避免產品生蟲。「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粉等原料生產發酵出來的液體調味品,其濃鬱的豉香氣味及豐富的營養成分容易吸引蠅類飛附、產卵。不止調味品,其他發酵類產品諸如酸奶、泡菜等,也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生蟲現象。生蟲幾乎都是開蓋使用後後期保存不當所致。如果是高溫天氣,蠅類卵體在6-24小時內就有可能發育為蛆蟲。」
  • 知名醬油品牌攤上事了!
    目前,因個人原因,爆料人已在社交平臺刪除了這段視頻,但其向記者證實,圖片和視頻確係自己拍攝。海天味業線上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生蟲是產品保存不善導致,只要科學保存,完全可以避免產品生蟲。「醬油是以大豆、小麥粉等原料生產發酵出來的液體調味品,其濃鬱的豉香氣味及豐富的營養成分容易吸引蠅類飛附、產卵。不止調味品,其他發酵類產品諸如酸奶、泡菜等,也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生蟲現象。生蟲幾乎都是開蓋使用後期保存不當所致。如果是高溫天氣,蠅類卵體在6-24小時內就有可能發育為蛆蟲。」
  • 大米生了蟲
    對於身居城市的人來說,能吃到自家地裡長出來的糧食,真是倍感幸福,且猶覺珍貴,但有時候浪費卻也是在所難免的。      去年底,婆婆特意碾了三十斤自家種的新米給我,沉甸甸一袋。我因甚少做飯,這三十斤米吃到現在還有一大半。經歷了五月份梅雨期後,前些天突然發現,大米裡生出了一些黑黑的硬殼小蟲子。
  • 愛吃魚生30年,男子深夜因腹痛被緊急送醫,膽汁引出「瓜子」樣活蟲
    而令人意外的是,治療過程中醫生竟從其鼻膽管裡引流出數十隻瓜子樣的「活蟲」,有的甚至還在竄動。消化內科醫師劉海燕詢問他是否有進食淡水魚生史,文生非常興奮地回答道:「當然有,我們這邊的人都很喜歡吃。」文先生說他吃魚生的習慣已經有30多年了。
  • 明年是無春年,俗語:寡年遇黃牛,米缸要生蟲,為啥米缸會生蟲?
    俗話說:寡年遇黃牛,米缸要生蟲。為啥米缸會生蟲呢?牛馬年好種田,預示著明年莊稼豐產豐收。由於雨水充沛莊稼產量都不錯,農村百姓也是有目共睹。2021是牛年,農村有句俗話:牛馬年、好種田。寡年遇黃牛,更會讓農村百姓打心裡充滿期待。作為祖祖輩輩靠土地為生的農民,遇到災年收穫的莊稼根本填不飽全家人的肚子,誰不盼望著明年的日子風調雨順呢?
  • 海天醬油瓶內生蛆?公司回應了,「醬油茅臺」市值半月縮水1400億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李先生說,平時的醬油買回來都是如此存放,但都沒發現有活蛆蟲,這次買的海天醬油,用了一周就長了蛆蟲。
  • 海天味業回應醬油內有蛆蟲,網友熱議:很多人沒有注意過,醬油瓶子上...
    虎撲9月19日訊 近日,據《廣州日報》報導,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海天味業回應醬油內有蛆蟲#,「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據《廣州日報》9月17日報導,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9月18日中午,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回復@每日經濟新聞 ,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
  • 剛知道,保存大米竟這麼簡單!3個土方法,放1年不生蟲不發黴
    我們辦公室有個吉林女孩,大家都想吃正宗的東北大米,便攛掇她往辦公室郵東北大米,這個50斤,那個100斤,一晃就上千斤了,但是大家都擔心的問題就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特別是入伏以後,大米都愛招蟲、發黴,扔掉太可惜,不扔掉吃著又不放心。由於辦公室人多,女同志也比較多,生活經驗和閱歷比較豐富,都把自己多年儲存大米的土方法拿出來分享,剛知道,保存大米竟這麼簡單!
  • 才知道,保存大米原來這麼簡單,放1年都不生蟲不發黴,漲知識了
    才知道,保存大米原來這麼簡單,放1年都不生蟲不發黴,漲知識了大米是稻穀經過碾壓脫殼而成的,是東方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那麼大米該怎麼保存呢?如果是真空包裝的袋裝大米,密封良好的話,不用做什麼處理,只要放在陰涼乾燥處即可。如果開封的大米或是散裝的大米,放冰箱裡冷凍,是個好辦法,但如果量大的話放冰箱太佔地方了,下面就分享5個保存大米的方法,其實還挺簡單的,這樣大米放1年也不發黴不生蟲了。
  • 醬油屢次被曝生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千億
    但近日,海天醬油產品多次被曝光生出蛆蟲,讓不少消費者大吃一驚;更讓消費者不滿的是,海天味業聲稱,消費者開瓶後科學保存就不會出現蛆蟲,生蛆蟲與產品品控無關。在資本市場,海天味業股價一路下滑,市值縮水約20%。
  • 冬至將至,俗語:冬至三日晴,甕裡米生蟲,啥意思?為啥米生蟲?
    杜甫有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意思很簡單:瑣碎事充斥在生活,沒什麼感覺,冬至到,冬至到了春天就不會太遠。刺繡女工因冬至到來,白晝時間變長,能多繡幾根五彩絲線,吹管的六律飛動葭灰。
  • 多肉生了蚧殼蟲怎麼辦?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養活多肉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所以我們就會經常看到,在春季的時候很多朋友紛紛入了多肉的坑,而到了夏季又開始退坑,原因是沒有掌握多肉植物夏季養護的方法,以及夏季多病蟲害,導致我們的植物出現問題,今天小花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多肉植物生了介殼蟲應該怎麼辦?
  • 海天醬油出事了……多人發現瓶內有蛆蟲!
    醬油,應該是我們廣東人家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了但是,各位要注意近日,我們熟悉的大牌——海天醬油竟然被爆出瓶裡有蠕動的活蛆!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海天醬油就已經出現三次類似事件!有網友甚至翻出了2年前的新聞稱當時就有媒體爆出海天醬油內發現過蛆蟲...!那麼,對於醬油內長蛆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
  • 較真:全方位剖析醬油生蛆真相_
    市民: 從疑惑不解到理性認知  在2017年,也曾發生過階段性的醬油生蟲報導。事件傳出之初,不少市民對醬油生蛆事件感到驚恐,更多的是疑惑不解:為什麼醬油會生蛆?是不是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這兩個問題,幾乎是每一個關注此事的市民內心最想要知道的。
  • 家裡大米生蟲有飛蛾,別暴曬!教你一新法,大米不發黴也不生蟲
    甚至有的時候在吃米飯都時候突然在碗裡有隻米蟲,頓時吃飯都食慾沒有了,看著白花花的大米發黴生蟲,既難過又無奈,只能在晴天的時候拿去太陽底下暴曬,其實暴曬的方式是錯的,趕緊來學習一下如何正確的解決吧。首先,想通過陽光暴曬就殺死蟲子,但其實這個方法會起到反作用,暴曬不僅不會殺蟲,反而會生蟲。其實大米生蟲,反而應該放在陰涼又通風的位置,讓蟲子自己爬出來,然後過篩,這樣做還不會影響大米自身的口感。
  • 進入夏季,麵粉易結塊生蟲,應怎樣儲存?
    進入夏季,氣溫升高,多雨潮溼,麵粉容易吸潮結塊,引發黴變,滋生蟲害,那麼夏天應該如何正確儲存麵粉呢?首先,我們要了解麵粉變質的原因。第一麵粉發熱。在儲存過程中,溫度高、溼度高、陽光照射、氧化作用等原因,會促使麵粉內的脂肪分解,氧化游離脂肪酸增多,導致麵粉發酸變苦。了解了麵粉變質的原因,我們再來看麵粉的保存方法。一是儘量購買小包麵粉,或者進行大袋麵粉的分裝。二是麵粉開袋後儘快食用,沒吃完的要密封好,放置於通風、乾燥、陰涼處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