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醬油瓶內生蛆?公司回應了,「醬油茅臺」市值半月縮水1400億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

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

李先生說,平時的醬油買回來都是如此存放,但都沒發現有活蛆蟲,這次買的海天醬油,用了一周就長了蛆蟲。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海天味業(603288.SH)近一個月內第二次被發現醬油瓶內出現蛆蟲。

海天味業董秘張欣稱,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醬油生蟲在夏天很常見。假如沒蓋好蓋子,會吸引蒼蠅,有種蒼蠅會直接產蟲。

針對此事,該公司9月18日表示,「正在走內部的核查流程。」

在經歷了近半個月的股價回調後,海天味業市值已縮水超千億元人民幣。

海天味業再曝蛆蟲事件

9月16日,家住湖南的李先生向廣州日報報料稱,前段時間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開瓶使用了幾次,不到一周後竟然發現瓶子內有活動的蛆蟲。

李先生說,平時的醬油買回來都是如此存放,但都沒發現有活蛆蟲,這次買的海天醬油,用了一周就長了蛆蟲,太令人噁心了。

對此,海天調味品公司的客服表示,之所以蟲子會出現在瓶裡,很可能是醬油開封之後,它的香氣吸引了蠅蟲導致的,是和周先生存放醬油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並不是產品的質量問題。

無獨有偶,近日浙江杭州也出現類似事件。

據浙江電視臺科教影視頻道《小強熱線》9月9日報導顯示,杭州的周先生於8月24日在當地超市購買了一桶單價29.9元的1.9L海天味極鮮醬油,買回家不到兩周,在一次吃飯後偶然間注意到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的蟲子。

周先生說他每次用完醬油,蓋子都會蓋好。視頻顯示,該款醬油的生產日期為2020年3月29日,保質期為18個月。

海天調味品公司客服對周先生表示,醬油在生產過程中經過殺菌消毒和高溫過濾,從過濾角度看,蟲子也不可能進入瓶中,可能是因為醬油開封之後,它的香氣吸引了蠅蟲導致的,是和周先生存放醬油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並不是產品的質量問題。

董秘:不是企業品控問題

對上述李先生反映的問題,9月18日中午,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回復稱,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醬油生蟲在夏天很常見,主要原因是開蓋後,如未蓋好蓋子,醬油的香氣會吸引蒼蠅,有種蒼蠅會直接產蟲,因此有個研究機構專門做過研究,並出過一份科普視頻。很多消費者都能正常理解這件事情。「我們公司產品生產環節會超細過濾,會高溫巴氏滅菌,不能有蟲子在產品中。」

張欣還表示,晚一些時候海天味業將對此事發布一份說明。

9月18日,有媒體記者與海天味業取得聯繫,對方表示,針對此事,「公司正在走內部的核查流程。」

據其介紹,海天味業是內部接到相關反饋之後開始核查的,「最近開始核查的」,核查方式包括檢查相關產品質量、聯繫相關消費者等,對於核查結果何時披露,對方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具體時間,一旦有結果,我們會在兩微披露,請關注。」

網友:不站隊,不造謠

網友評論中,有人質疑是消費者保存不當,有人稱自己也遭遇過,「買來的(海天醬油)開封沒幾天就這樣了,其他醬油就沒事。」

雲水禪心:

作為消費者來說我贊成廠家的說法,你已經打開瓶蓋2周了就是你個人保管不善造成的,與廠家無任何關係。

劉亮:

作為一個專業人士,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這是醬亞麻蠅,醬油在開封使用後,瓶口的殘餘(哪怕是非常少量)吸引麻蠅,麻蠅直接產下幼蟲(蛆),後續使用的時候混入瓶內或者碗中

張益晨:

在調查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不站隊,不造謠。

隕蘀:

沒遇到過,有什麼品牌推薦嗎?

初一:

生產日期都是出廠了才印的,並且時間是可以調控,早都生產好了,倉庫放著呢

羅密歐不睡覺:

如果是醬油製造的時候果蠅卵就存在不會兩個星期才出來……曾經吃剩半個煮雞蛋在廚房兩三個小時果繩幼蟲就在上面爬了可不能說我煮之前果蠅卵就進去了吧......

海天味業市值半個月縮水近1400億

據胡潤研究院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的《疫情四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企業家,其中財富增長最快的前五名都來自中國,以黃崢為首,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海天味業的創始人龐康。

作為一家調味品企業,海天味業自公開財務數據以來就保持每年營收和淨利潤20%以上的穩定增長,也因此成為機構輪番推薦的「白馬股」,2014年上市後一直受到市場追捧,股價一路上揚。

進入2020年以來,海天公司的股價更是一路飆漲,實現翻倍,總市值從去年年底的2903億元,漲至最高點時的6500億(9月3日開盤)。

其市值也一度超越中石化,甚至被網友們調侃「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過去6年,市場對於海天味業估值是否過高、是否存在泡沫的討論從未停止過。

9月3日,海天味業盤中摸到203元/股,創上市後最高,而在近期,經歷暴漲後的海天味業也陷入估值過高的質疑聲中,過去半個月股價已較最高點203元跌超20%。

截至今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為158.22元/股,漲幅為0.35%,相較於9月3日的高光時刻,市值蒸發超近1400億元。

(本文綜合來源:我網易財經、每日經濟新聞、新京報、天眼查等)

相關焦點

  • 醬油屢次被曝生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千億
    醬油屢次被曝生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千億新快報  作者:  2020-09-22 在資本市場,海天味業股價一路下滑,市值縮水約20%。
  • 海天醬油被爆有活蛆?半個月市值蒸發1500億,公司回應
    據《廣州日報》9月17日報導,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603288,SH)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出發現醬油瓶內有蛆蟲。 同時,還附有相關視頻。
  • 醬油「打翻了」,海天味業屢現食品安全事件,市值蒸發超千億!
    僅僅半個月,海天味業市值便蒸發超千億元,迎來「多事之秋」。近日,有湖南、浙江杭州等地的消費者向媒體表示,在超市購買了海天醬油後,剛開瓶用了一段時間,就發現瓶內出現活動的蛆蟲。一邊是蛆蟲事件,另一邊,近日海天味業股價正遭遇大幅回調,高股價、泡沫論質疑不斷。
  • 一瓶醬油市值6500億,海天醬油的泡沫神話
    6500億,市盈率為騰訊兩倍,海天神話能撐多久? 「一瓶醬油」市值超過6500億元的景象,沒能維持太久。 9月3日開盤,海天味業股價漲至203元,市值突破6500億元,再創新高。然而下午開盤,股價急轉直下,收跌6.79%。9月4日仍然大跌,跌幅7.68%,市值也跌至5534.35億元。
  • 近日海天醬油瓶內發現活蛆,真的是質量問題嗎?恰恰相反
    近日多地消費者,曝光海天醬油發現活蛆。9月16日,湖南李先生稱購買的海天醬油,使用不到一周,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8月27日,一位女性消費者,稱購買的海天醬油內發現活的蛆蟲,9月9號日報導顯示,杭州的周先生,在使用海天醬油十天左右,發現瓶內有蛆蟲。
  • 市值蒸發千億的「茅臺」醬油,還能重回巔峰?
    據Wind統計,經歷半月之久的股價回調,截至9月21日收盤,海天味業股價下跌22.66%,市值蒸發超千億元。」醬油蛆蟲「風波不斷的海天味業再次陷入泡沫論的漩渦中。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海天味業股價經過大幅下跌之後,未來可能還會面臨原材料成本上漲、毛利率下降、營收放緩等隱患。
  • 海天醬油一個月內第三次被發現有活蛆,海天味業市值蒸發超1000億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有疑似蛆蟲的醬油。(爆料人李先生提供)據廣州日報,在報導海天醬油疑現活蛆後,9月17日,爆料人李先生又提供了當時自己記錄下來的圖片和視頻。在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瓶內有疑似蛆蟲在蠕動。
  • 海天醬油出事了……多人發現瓶內有蛆蟲!
    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無獨有偶!海天回應:不是企業品控問題對上述李先生反映的問題9月18日中午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回應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
  • 開瓶使用幾次後,瓶內出現活蛆!知名醬油品牌遭網友投訴,官方回應
    紅星資本局聚焦資本市場,專註上市公司,提供投資服務9月,有湖南、浙江杭州等地的消費者向媒體表示,在超市購買了海天醬油後,剛開瓶用了一段時間,就發現瓶內出現活動的蛆蟲。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有江西上饒、河南平頂山等地的用戶也稱購買的海天醬油中發現了活動的蛆蟲。9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致電海天味業品牌部,其工作人員稱,「關於這個事情,我們公司內部還在走流程,要核查出具體的問題,還需要一段時間。」
  • 調味股龍頭擠泡沫 海天味業市值半月蒸發千億
    近日,有湖南、浙江杭州的消費者向媒體爆料,其購買的海天醬油,用了幾次之後,瓶內卻出現了蛆蟲。9月21日,海天味業董事會秘書張欣對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稱:「這肯定不是產品質量的問題,我們公司的生產流程就不可能有活蟲在產品中,出廠前的產品都要高溫滅菌的。」一邊是蛆蟲事件被擺上檯面,另一邊,近日海天味業股價正遭遇大幅回調,高股價、泡沫論質疑不斷。
  • 靠賣醬油的海天市值超4000億,國產醬油品牌大盤點
    國內在售的龜甲萬醬油有兩種,一種是進口日本產的,另一種是國產的萬字牌醬油。而我們國產醬油這幾年也是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從海天的股價翻上了天就可以窺見一斑。海天味業的年營收近200億人民幣,市值卻高達4000多億,比卡夫亨氏這樣的世界食品大佬還高。再舉個例子,格力電器年營收是2000億人民幣,市值也才三千多億。
  • 「一瓶醬油」市值高達6500億,貴過「一桶油」,今4天蒸發1000億
    但是,大家意想不到是,一瓶小小的醬油,也蘊含了無窮的潛力。在超市的貨架上,最受歡迎的醬油要數海天醬油。海天醬油從1990年開始,一直以來都在醬油界保持銷量第一的記錄。海天醬油據說最早誕生於乾隆時期,擁有幾百年的歷史,因為其獨特的配方,有人稱讚道:有人煙處,必有海天。
  • 市值蒸發千億再遇「醬油生蟲」,海天味業股價能hold住嗎?
    海天醬油被指生蛆一事近日備受關注,有消費者稱:「我前段時間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開瓶使用了幾次,不到一周後竟然發現瓶子內有活動的蛆蟲。」同時,還附有相關視頻。網友評論中,有人質疑是消費者保存不當,也有人稱自己也遭遇過,「買來的(海天醬油)開封沒幾天就這樣了,其他醬油就沒事。」
  • 知名品牌醬油出事了……
    近日,湖南李先生爆料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發現醬油瓶內有蛆蟲。海天味業連續曝出蛆蟲事件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爆料人李先生提供了當時自己記錄下來的圖片和視頻。在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瓶內有疑似蛆蟲在蠕動。目前,因個人原因,爆料人已在社交平臺上刪除了這段視頻,同時向記者證實,圖片和視頻確係自己拍攝。
  •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
    海天味業市值超越中石化 海天醬油市場佔有率 醬油行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2020年8月19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A股醬油「江湖」:老二市值不及老大十分之一
    在A股的醬油「江湖」,大家似乎只知有一,不知有二,只知海天,不知廚邦。頂著「醬油第一」、「醬茅」等多個頭銜的海天味業,市值曾一度超過6000億,估值高出天際,市盈率超過100倍,是日本醬油龜甲萬的2倍,而老二廚邦的估值雖然稍微低於海天,但也高於龜甲萬。
  • 金龍魚、農夫山泉、海天醬油、還有茅臺 發生什麼了?
    摘要 最近,經濟學者馬光遠發表評論稱,「代表中國財富的不是什麼大數據等等的東西,而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一是金龍魚,最近15個交易日漲近80%,市值高達6673億;二是農夫山泉,其創始人問鼎中國首富;三是海天醬油,市值也是6000多億,最後一瓶水就是茅臺了
  • 知名醬油品牌攤上事了!
    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而今年以來海天味業生產的海天醬油不止一次被曝發現醬油瓶內有蛆蟲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海天醬油瓶內出現蛆蟲,廠家歸咎於消費者保存不當,消費者則認為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解讀稱:「海天醬油瓶內出現蛆蟲事件,一方面和海天味業在生產醬油過程中的殺菌環節有關。另一方面,消費者是否合理使用及存放環境也會影響產品質量。
  • 瘋狂的醬油!市值3289億的海天味業,高估值或面臨挑戰!
    紅星資本局查閱海天味業年報發現,從毛利率看,2019年毛利率達到了45.44%,對比同行業做高端醬油的千禾味業(603027.SH)毛利率45.74%,兩者旗鼓相當,但海天味業的規模優勢更明顯。 分產品看,海天味業醬油、蠔油、調味醬作為公司「三駕馬車」,近年來營收、利潤均持續提升。
  • A股醬油故事:賣醬油的市值為何能超過賣石油的?
    比如,2019年,醬油龍頭海天味業市值超過萬科、恆大和碧桂園等地產巨頭;2020年,海天味業股價繼續上漲,市值甚至一度超過中國石化,高峰時其市盈率(PE)超過百倍,被稱為「醬油界茅臺」。 市場對此議論頗多,一家賣醬油的公司市值為何能夠超過房地產和石油龍頭?這究竟是因為企業價值還是因為泡沫?我們不妨從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歷史、成本結構、龍頭公司財務數據對比等角度來一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