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芳也,從黍從甘。黍表穀物,甘表甜美。香,如同五穀之氣般甘甜芬芳。提起這個字,我們很快能聯想到花香、甜香、奶香、果香......無一不令人心之嚮往。
而這些美妙的香氣,茶葉中居然也存在。是不是感到難以相信。這不,前段時間有粉絲諮詢貝葉相關問題:那些大師在喝茶時能品到花香、果香,為什麼自己卻感受不到,不會是裝的吧!
於是,本期我們針對「關於茶香的若干種的真實性」的問題做了訪談,把(幹)實錄(貨)分享給大家。
茶香是茶葉的底氣
已發現700多種芳香物質
茶葉確實是個神奇的東西,而且對於味覺和嗅覺敏感的人來說,簡直是天賜之物。
目前科學家已經在茶葉中發現了700多種芳香物質,這是什麼概念呢,做個比較,比如芒果270多種;百香果130多種,蘋果130多種,茶葉遙遙領先。
樹種和工藝不同,會帶來茶葉香氣的差異, 比如六大茶類都有自己大致的香氣屬性:
綠茶:嫩香、清香、豆香、板慄香、毫香(部分毛峰和毛尖有)、花香(部分綠茶,例如湧溪火青、舒城小蘭花)、海苔香(蒸青綠茶)
白茶:毫香、甜香、棗香、陳香(老白茶)、花香、果香
黃茶:豆香、嫩香、燒麥香、鍋巴香、松煙香(例如:溈山毛尖)、熟慄子香
青茶:花香(蘭花香、桂花香、)、蜜香、梨香、奶香、果香、肉桂香
紅茶:果香、甜香、焦糖香、荔枝香(荔枝香屬於果香型,前面已經提到果香,紅茶中常見的果香有:荔枝香、蘋果香)、薯香、花香(比如祁紅)、松煙香(小種紅茶)
黑茶:菌香、陳香、木香、松煙香(六堡茶)檳榔香(六堡)
熟普:棗香、陳香、西瓜香、菌香、木質香、荷香、糯香
生普:梅子香、花香、花果香、花蜜香、清香、木香
這些香氣和味道不是玄學
是多年的科研成果
(點擊放大圖片可了解詳情)
感知茶香的經驗
好師傅帶教和勤練習的經驗累積
喝茶這件事情上切勿從文字憑空想像,要實操。即便是味覺和嗅覺每個人都不一樣,但只要不是太不敏感,都能享受美食,品茶的各種香氣,是綽綽有餘的。
以下是來自貝葉親測的品茶香若干建議:
找個好老師 勤學
在大學茶學課程裡,感官評審是最重要的實操課,老師會帶著學生喝茶。書本上的術語,就在實踐中感受和體悟。
比如濃厚、醇厚、回甘、蜜香、花果香之類的,這樣就會得到一個標準。
同理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多找老茶客,或者有幸參加茶葉課程,邊學邊嘗,準確感受各種味道,久而久之,很微小的變化也能喝出來。
在這裡,貝葉順便也祝各位教師,教師節快樂,桃李滿天下!
多找點時間 勤品
其次要多喝,熟能生巧嘛。不同區域、不同品質、不同工藝、不同等級的茶,要仔細地比較它們的差異(喝有標準地域口感特點的茶更好)。
還有,大家喝茶要充分利用鼻子,人們對口味的感官大部分來自於嗅覺,因此需要充分利用鼻子去分辨茶的香氣。
總之啦,大家要多喝,喝好,勤學(看書只是一種),這樣才能慢慢更懂喝茶,懂得茶的美好。
而且只有你自己懂了,真的能喝出這些香氣和滋味時,你才能在茶席上分辨哪些是真高手,而哪些是騙子或者說演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