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酒國和葡萄酒出口國,其葡萄酒種類繁多,令人應接不暇。義大利葡萄酒,被稱為「葡萄酒舊世界裡的舊世界」的偉大葡萄酒。
在葡萄酒的發展史上,義大利其實和法國一樣同屬於「舊世界」老產區,但因世界著名的列級酒莊多在法國,法國酒的盛名掩蓋了其他許多地區的光芒,義大利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要做的就是帶大家去認識義大利葡萄酒的光輝。
1. 最大的酒莊——Zonin
Zonin當之無愧是義大利最大的酒莊,它的11個葡萄園遍布義大利幾個大區,甚至開拓到了美國,在美國大陸也擁有1個葡萄園。在義大利的葡萄園佔地3700公頃,其規模不僅是義大利私有公司佔地之最多,在整個歐洲都名列第三。
這裡所產葡萄酒系列眾多,從經典白葡萄酒到紅葡萄酒應有盡有,是義大利葡萄酒多樣化的典範。所有這些產品均植根於義大利傳統經驗,同時又吸取了國際先進的釀造技術,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使卓林酒莊的葡萄酒能暢銷世界許多地區。
2. 最具國際化意識的酒莊——Masi
馬西酒莊位於義大利的威尼託(Veneto)產區,這裡獨樹一幟的葡萄酒為酒莊贏得了「威尼託釀酒基準」的美譽。該酒莊由博薩尼(Boscaini)家族於18世紀末創立,自博薩尼(Boscaini)家族接管酒莊後,酒莊成功地一步步擴大,如今酒莊仍由此家族所有。
該酒莊的葡萄園坐落於一片森林保護之中,據說當年但丁流浪到此地,看此地風物與故鄉佛羅倫斯 (Florence)極相似,十分喜歡,便在此置業定居。從1353年起,但丁家族就在此釀酒,至今已是第20代。這一理念促成了酒莊與中世紀詩人但丁(Dante)家族後代的合作。Valpolicella和Serego Alighieri紅酒就是兩個家族成功合作的成果。
今天的Masi早已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大公司,它的葡萄酒在中國也有著良好的銷售。Masi的主人全球遊歷,與各地的酒界人士廣泛交往,吸納各方優秀文化,使Masi公司擁有全球性的聲譽,不僅做酒,Masi還致力於各種酒文化促進活動。Masi設立了兩項大獎,一項獎勵本地在科技、文學領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人士;另一項用來獎勵全球各地對促進葡萄酒事業發展的人士。
3. 最古樸的酒莊——班尼薩
坐車經過重重山嶺來過班尼薩酒莊時,我仿佛看到了一個被現代社會遺忘了的一個角落,純石砌的房子,小石子鋪的路面,木軲轆的井架,如果不走進釀造車間,你無論如何不會相信,這裡也邁入了21世紀。在高大喬木的掩映下,酒莊是如此古樸,如此靜謐,仿佛脫離了塵囂一般。
班尼薩酒莊不大,1929年才開始生產葡萄酒,主人最初只是愛好,偶爾到這裡來度度假,「玩票式」的釀造。不料越做越喜歡,後來索性從佛羅倫斯遷徙至此,專心致志地做起了葡萄酒。為保證出產葡萄的質量,這裡每公頃土地只種植了5000株葡萄,每棵葡萄樹的榨汁率在70%。通常一公頃土地可出產9噸酒,但這裡只生產5噸。義大利的一家專業出版社每年都進行一些評酒活動,班尼薩酒莊雖不大,卻屢屢榜上有名,甚至還拿過最高獎。
班尼薩酒莊只有7個固定工人,到採摘收穫的忙碌季節再另外請人。雖然地處偏遠,這個絕世獨立的小酒莊卻也與外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其所產白葡萄酒、紅葡萄酒均有,不僅在國內銷售,還打到了國際市場。對近些年銷售增長了8倍以上的亞洲市場,班尼薩酒莊自然非常看重。
4. 最詩情畫意的酒莊——Conorcia
Conorcia主人出身貴族,18世紀時就開始在此地釀酒,至今仍採用最傳統的釀造方法。用於存酒的橡木桶有大小兩種,大木桶出的酒味道稍淡,主要用於生產這裡最著名的brunello di montalcino酒;小木桶用於生產其他品種的葡萄酒,口味就濃多了。小木桶生產的carbert曾在1991年獲義大利國內大獎。
目前,Conorcia公司在此地擁有540公頃土地,是當地第三大公司,其中150公頃是葡萄園,大部分的葡萄樹都是2至30歲,每年公司都要更新6公頃。新葡萄樹前5年的果實都不用來做酒,而是埋進土壤做了肥料,直到完全成熟的第6年才拿來釀酒,只有7年以上的葡萄才用來釀製公司的主打品種brunello di montalcino。主人在智利還有一家酒莊,往返於歐洲和南美之間,不斷搜集著最新的信息。
雖說這些酒莊可以評為義大利之最,但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還是發現其知名度跟法國的酒莊還是無法比較。這些酒莊在網上的信息非常少,藍裕文化也是只去過一兩個,知名度和品質的不匹配性表明,義大利葡萄酒在國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