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一出生開始,融入社會,就已經處於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了,不管是童年的讀書階段,還是成人後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人際關係都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發展。在職場中,甚至有些人專業能力並不一定多突出,但是因為善於利用人際關係,反倒會得到更好的晉升機會。
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懂一點心理學小常識,讓自己有技巧地與人交流,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慢慢發生變化。
初次見面會破冰
不管是約會,還是拜訪客戶,初次與陌生人見面,要會幾招破冰的小技巧。「破冰」顧名思義,陌生人初次見面,對彼此都不了解,難免出現冷場尬聊的情況,而如果想後續更好的交流,甚至達到與對方交心的目的,自然破冰就尤為重要。
當然破冰也並不難,可以提前準備,找到適合自己的破冰技巧。比如老外喜歡聊天氣,而中國人更喜歡來句「吃了嗎?」針對不同的交流對象會有不同的破冰開場白。或者以外行人的姿態請教對方幾個簡單的業內問題,讓對方有被需要感,更有利於找到共同話題。
比如,在初次見面之前,可以通過社交朋友圈,提前了解對方的日常動態,看看對方喜歡什麼,從中還能看出對方喜歡用的口頭禪,在會面中,有意識地與對方使用同樣的口頭禪,更能引起對方的好感。還可以了解對方喜歡什麼風格的服裝,在穿著搭配上也可以巧妙地獲得對方的好感。
觀察對方眼睛的顏色,多注視一兩秒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同時也是走進對方內心的入口。當我們與人交流時,微笑看著對方的眼睛,會讓對方更喜歡你。
在看對方眼睛的時候也有小技巧,觀察對方眼睛的顏色,會讓你的眼神變得會說話,不妨拿起鏡子做個小實驗哦,看看眼睛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在與人交流時,多注視對方的眼睛,避免眼神的游離,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更自信,畢竟自信的人會更有魅力,並且也會讓對方感受到對他/她的尊重。
熱情同時把握好界限
不管是初次見面,還是面對老朋友、老客戶,都需要保持安全距離,不觸碰談話的底線。心裡要明白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能問,保持好交流界限,說話讓人愛聽,張弛有度,營造舒服的交流氛圍,會讓你在人際交流中如魚得水。
哪怕是關係很好、很熟的朋友,開玩笑也要心中有譜,做個談話有分寸的高情商人士,反之如果沒有界限感,就會讓人避之不及,情商低並不一定心眼壞,但是有「心機」的人更受歡迎。
至於界限如何把握,需要通過與對方溝通過程中,自己體會,如果對方是個比較放得開的人,跟隨對方的節奏適度開開玩笑,會讓自己看起來更健談風趣,而如果對方一直保持嚴謹的態度,那當然是離得底線越遠越好。
與人交流多叫對方的名字
名字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特殊的意義,與人交流時多叫對方的名字,會莫名讓他人產生好感,當然,叫對方名字的語氣也很重要,切忌連名帶姓哦。
如果初次見面,可以直接詢問該怎麼稱呼對方,或者也可以提前做好功課,了解平時對方的朋友是如何稱呼的,亦或者是根據對方的名字,取後兩個字。
注重交流過程中的感覺
不管是與誰交流,其實談話的內容並不重要,反倒交流過程中的感覺很重要。我們在與人交流時,往往很難記清楚對方具體說了什麼,而交談過程中的感覺卻很容易被人記住。
尤其是初次見面,如果想留下更好地印象,一定要注重營造良好的交流感覺,比如多觀察對方的情緒變化以及眼神和小動作,如果對方眼睛一直看著你,說明對方對你說的還比較感興趣。如果對方出現不斷地看手機、看向門的方向,說明對方對你闡述的話題並不感興趣,想儘快結束,這都是行為心理所體現出來的生理反應。
不管是初次見面還是日常生活、工作與人交流,記得把學到的心理學小知識學以致用,做個有「心機」的人,察言觀色的同時,根據對方的反應做出適度的回應,不管是情感方面的約會還是工作中的合作需要,初次見面破冰做得好,後續的交流中才有機會更多地了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