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健康文化 傳播健康理念
本文授權轉載於物道(ID:wudaoone)
轉載請聯繫物道
《漢宮春 · 立春日》
南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
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
立春 · 中國人一年的開始
心急的人只會憂愁冬末未化的冰霜,
靜心的人才能瞧見刺穿白雪的新芽。
開春或許不盡人意,
但,
春暖花開的日子已如期而至。
這一日,風從東方來。
老話說:「東方為春,春者,萬物之所出也。」
在那生生不息的春風中,
一年四季的序幕從此開啟。
圖片1|視覺中國 © 圖片2|公見 ©
最早感知春天歸來的,
永遠是那個堅信寒冬終會逾越的人。
生活的挫折讓我們夜裡靜思時流淚,
那些淚在新的春天來臨時,
往往成為最好的肥料。
要像林清玄那樣朝自己吶喊:
「跨過去,春天不遠了。
我永遠不要失去發芽的心情!」
而在所有立春詩詞中,
我最愛這一句:
「東風帶雨逐西風,
大地陽和暖氣生。」
它寓意著萬物生長,
一派鮮活景象。
在古代有這樣一個傳說:
每逢立春,
人們會去土地裡挖一個坑,
然後把羽毛、雞毛放在坑裡。
等到了某個時辰,
坑裡的羽毛和雞毛會飄上來,
此時最宜放鞭炮慶祝,
它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一候 · 東風解凍
二候 · 蜇蟲始振
三候 · 魚陟負冰
立春三候|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
【 立春始 · 保肝氣 】
春天木旺,人體上,肝屬木,冬春相接的這段時間,肝氣將發未發。《黃帝內經》認為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又曰「肝開竅於目」。眼睛雖然在體表,它的根卻在肝。
尤其是年紀大了之後,眼花,看東西昏昏然,迎風流淚,都是肝氣衰的表現。
其實年輕人看多了手機,眼乾、眼澀、眼疲勞、也是跟肝氣衰有關。
你也許關心
「 立春呼吸法,祛肝之邪熱 」
春天到了,我們就要學做那蟲子、小芽,學習身體從春泥裡復甦的「天然之動」!
《秘訣》曰:「噓以治肝,要兩目睜開為之,口吐鼻取,不使耳聞。」
|做法|
不過在症狀消失後,就不要再用這個呼吸法了。以免做過多損傷肝氣。
【 立春 · 來一碗輕身通神湯 】
|原料|
黑豆30克 / 桑寄生15克 / 當歸3-5克
去核紅棗7-9枚 / 雞蛋2-3個 / 生薑5片
|做法|
將黑豆、桑寄生、制當歸、紅棗切開,
加清水浸泡30分鐘,然後把雞蛋、生薑加入,
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水開大約15分鐘後,
將雞蛋取出,剝掉雞蛋殼,然後再把雞蛋放進去煮,
再約15分鐘即可。可以加些紅糖調味。
【黑豆】
最補益的是豆衣,可養血驅風、補腎陰,所以不必把黑豆煮成軟爛,吃雞蛋喝湯即可。
【桑寄生】
是寄生在桑樹枝頭上的一種植物,它無根無土,就在風最大的樹枝頭硬生生長出來。
所以它得風木之氣,吸收了桑樹的精華,最能補肝腎、強筋骨、輕身通神。還可解春天的風邪,治肝風暈眩、頭疼,輕身通神。
【當歸】
立春湯裡還加了幾片,春有生發之意,當歸意在養血柔肝。
【黑豆】【紅棗】是益腎養血的,【雞蛋】輕補氣,體虛又容易上火的妹子們,可以在經期完全乾淨後,每天煲一碗這個甜品給自己,連續吃上三天養血養肝、讓身體恢復春天的氣象。
【桑寄生】有安胎之效,孕婦也可以偶爾喝一次,注意把方子裡的當歸去掉。
【 立春五辛盤:助發五臟氣 】
《黃帝內經》有雲「春三月,此謂發陳」。身體的陽氣在春天要生發出來,才能榮生萬物。
而一年之始要吃五辛,將封藏了一冬的陽氣喚醒,生發五臟的活力。
時珍曰: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
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歲朝食之,助發五臟氣。」
圖片|來源於網絡
「 我的五辛盤 」
|材料|
蔥 / 蒜 / 韭菜 / 香菜 / 芹菜芯適量
|調料|
鹽 / 芝麻油 / 醬油少許
|做法|
涼拌,拌勻就可以吃了哦
芥菜、茼蒿還可以過一下水再涼拌
其實把它卷到春餅裡特別好吃
圖片|Candyxs閃閃 ©
拌好後那股子辛香味直鑽鼻孔,
忍不住嘗了一口,哇超過癮,
全身仿佛都舒展開了,
鼻腔感覺更通透。
古人變著法地提醒我們當下的責任,
春天是立志的節氣,
吃個菜都不容你有半點萎靡不振。
圖片|有鋼 ©
立春已來,
寒日已遠,
萬物破土而出,
預兆著新的開始。
心懷美好,
內心安寧,
逾越的冬越料峭,
歸來的春才更美好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