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學級護膚品,美妝巨頭們的又一戰場

2021-03-05 青眼
日前,據韓媒報導,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紛紛加緊推進皮膚學級護膚品在中國市場的步伐。幾乎同一時間,歐萊雅宣布收購日本皮膚科醫生品牌公司Takami。美妝巨頭們不約而同扎堆入局,不禁令人好奇,皮膚學級護膚品會是他們在中國的又一戰場嗎?

據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中國美容與個人護理品報告2020》中對 Dermocosmetics的解釋所譯,皮膚學級護膚品指採用溫和科學的配方,強調產品安全性和專業性,適用於肌膚敏感等問題的肌膚護理產品。

按目前行業對此的理解,皮膚學級護膚品牌多是由有著皮膚學、醫學背景的人士或公司創立,產品研發基本上也會遵循「醫研共創」理念,結合生物學等多學科,經過臨床驗證,靶向修護敏感肌膚,還原皮膚健康生態;在市場推廣營銷層面,這類品牌往往會與皮膚科醫生、藥劑師等專業人士建立深度聯繫,通過藥房和醫院,以及常規的化妝品渠道銷售。結合這些特徵,理膚泉、薇姿、薇諾娜等都可以歸納為皮膚學級護膚品牌。Euromonitor數據也顯示,2019年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容量為135.51億元,2014年-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3.2%。可以說,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戰役實則早已打響。只不過,當戴口罩成為常態,過敏、瘙癢等肌膚問題發生概率增多,疫情無形中為這一市場添磚加瓦,這才引發了新一輪大戰。

今年皮膚學級護膚品空前爆發。一方面是,諸如理膚泉、適樂膚、薇諾娜、玉澤等品牌,以「口罩臉」為契機,憑著細分化的產品和開放式的營銷策略,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其中還即將誕生「敏感肌修護第一股」—— 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據悉,薇諾娜去年營收19.22億元。另一方面,歐萊雅、LG生活健康等外資巨頭們也已按奈不住,通過投資收購等方式,加速向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前進,迫切想要提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認知度。

從韓媒的報導來看,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通過中國電商平臺,分別推出了AESTURA璦絲特蘭品牌和CNP希恩派品牌,同時,LG生活健康還欲借年初收購的功能性護膚品牌霏絲佳PHYSIOGEL開拓其他海外市場。

青眼了解到,這三個品牌都是比較成熟的品牌,且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點,即有皮膚科醫生或皮膚學專家參與到產品研發或推廣應用中。據悉,2016年-2019年,AESTURA連續4年獲得韓國皮膚科醫生推薦品牌第一名,品牌於2020年正式開通天貓海外旗艦店,並已入駐國內100多家醫院;CNP創立於2000年,是為了讓消費者從CNP皮膚診所接受完皮膚療程後,在家也能夠進行皮膚護理。

與韓媒報導幾乎同步的是,歐萊雅近期也宣布收購日本皮膚科醫生品牌公司Takami。據介紹,Takami品牌創立於1999年,其創始人是一位在東京擁有兩家同名皮膚病診所的醫生高隆博(Hiroshi Takami),定位為高端皮膚護理品牌。眾所周知,薇姿、理膚泉都曾經或正在為歐萊雅創造巨量價值,或許正因為透過這些品牌看到了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的潛力,歐萊雅才會把步子再邁大些。不止是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歐萊雅,今年寶潔也向中國引進了兩年前收購的敏感肌膚修復品牌急救美人First Aid Beauty(「FAB」)。目前,除PHYSIOGEL尚沒有開設獨立的線上店,其餘品牌均已在天貓開店。從單品價格帶來看,Takami價格相對較高,其他海外品牌與本土品牌同類產品的定價差別不大,譬如AESTURA舒緩柔護保溼噴霧、玉澤皮膚屏障修護保溼霜等明星產品價格都在300元以內。

就如玉澤之於上海家化、珀芙研之於伽藍集團、薇諾娜之於貝泰妮,在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本土化妝品企業很多也都手執「鋼刀」。如果再加AESTURA等剛進中國不久的品牌,以及理膚泉、薇姿、雅漾這些前輩們,國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競爭儼然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按照業內的理解,說起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的起源,就不得不提薇姿。其宣稱為由皮膚科醫生創建的品牌,也是最早在藥房銷售化妝品的品牌之一,薇姿進入中國市場後,不僅刷新了行業的認識,也引領著國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發展。

剛開始那幾年,由於消費者苦於肌膚敏感問題,市場又是一片空白,所以薇姿確實威風一時。據公開報導,薇姿年銷售額曾突破15億元,成為國內第一的皮膚學級護膚品品牌。有薇姿成功案例在前,歐萊雅後來才會又把同類型品牌理膚泉帶入中國。可是,「薇姿們」沒能一直保持領先。在薇姿走出藥房渠道的那幾年,特別是國內品牌漸漸探入皮膚學級護膚品領域,憑著皮膚科醫生與醫院做背書,以新營銷、新渠道,快速成長,把「薇姿們」甩在了後頭。貝泰妮在招股書中提到,根據 Euromonitor 的統計數據,薇諾娜品牌在2019 年度國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排名第一,佔據了23.4%的市場份額。一舉超過了雅漾、理膚泉、薇姿等。今年一季度,玉澤品牌銷售收入也逆勢增長超過500%。可以說,國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早已「變天」了,已不再是外資品牌們的天下,國產品牌開始佔據龍頭地位。不過,先發優勢並不能一勞永逸,品牌的專業、專注,產品科學有效,以及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來的口碑,恐怕才是在皮膚學級護膚品這盤棋局上,決勝千裡的核心籌碼。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青眼資訊

相關焦點

  • 敏感肌需求激增,皮膚學級護膚品未來可期!
    尤其是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人們需要長時間佩戴口罩,各種肌膚問題的「口罩臉」就來了,行業內皮膚學級護膚品大戰一觸即發。不過,「皮膚學級護膚品」在國內長期以來是比較含糊的概念,有不少人會把它和「藥」聯繫在一起,那麼,「皮膚學級護膚品」究竟是個怎樣的概念?
  • 完成天使輪融資,天億萃聚焦皮膚學級護膚品
    「功效型護膚品品牌在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未來」論壇在上海舉行,在會上,皮膚學級護膚品牌天億萃宣布獲得磐締資本流量賦能基金的天使輪投資。根據Euromonitor的分類,皮膚學級護膚品(Dermocosmetics)2014-2019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3.2%,遠高於化妝品行業的整體增速9.9%。在消費升級和社交媒體帶來的信息透明度提高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研究型消費者開始關注到品牌背後的研發和技術,需求重點開始由基礎護膚向專業護膚進階,皮膚學級護膚品應需而生。
  • 皮膚學級護膚市場爆發,深挖綻妍突圍之路
    不過,「皮膚學級護膚品」在國內長期以來是比較含糊的概念,有不少人會把它和「藥」聯繫在一起,那麼,「皮膚學級護膚品」究竟是個怎樣的概念?又有哪些品牌率先完成了這一賽道的布局?另外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皮膚學級護膚品在2019年市場容量為135.51億元,2014-2019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2%,遠超化妝品行業的整體增速。到了2020年,仍保持2位數的持續增長。
  • 市場容量135.51億元,從品牌百植萃看「皮膚學級護膚」的下半場
    針對龐大的問題肌膚人群,近年來,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快速崛起,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2014-201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2%,遠高於化妝品行業同期9.9%的整體增速,且2019年市場容量為135.51億元。
  • 市場容量135.51億元,從品牌百植萃看"皮膚學級護膚"的下半場
    針對龐大的問題肌膚人群,近年來,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快速崛起,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2014- 2019 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2%,遠高於化妝品行業同期9.9%的整體增速,且 2019 年市場容量為135. 51 億元
  • 市場容量135.51億元,從品牌百植萃看「皮膚學級護膚」的下半場
    針對龐大的問題肌膚人群,近年來,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快速崛起,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2014-201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2%,遠高於化妝品行業同期9.9%的整體增速,且2019年市場容量為135.51億元。
  • 國際美妝巨頭來華搶市場 下一個行業新高地在中國?
    中國市場對國際化妝品巨頭們有多重要?前有雅詩蘭黛、聯合利華等國際化妝品品牌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搶發新品,後有歐萊雅、資生堂等頭部企業加碼中國市場。國際美妝巨頭們紛紛來中國「首發首展」,中國市場將成為化妝品行業新高地?
  • 最吸睛的進博會消費品展區,美妝巨頭們帶來了哪些「黑科技」?
    在6.1消費品館的美妝巨頭們也各出奇招,「祭」出黑科技來吸引逛展觀眾眼球。去年,在第二屆進博會專設的高端消費品專區中,歐萊雅首次亮相的私人定製粉底液、全球首款AR發色魔鏡讓展位人氣「爆棚」;寶潔首展的OPTE AI 素顏儀更是讓觀眾大呼「簡直是實時PS」……如今,一年過去了,美妝巨頭們又帶來了哪些美妝「黑科技」?
  • 除了美妝巨頭們「神仙打架」,今年進博會還揭示了哪些新趨勢?
    導讀:日化巨頭忙著拓展新品類,美妝巨頭忙著開玩黑科技。行至第三屆,進口日化、美妝品牌們參展進博會帶來的「溢出效應」已經有目共睹。而中國疫情的有效防控和依舊保持穩定增長的美妝市場,無疑讓更多外資企業看到了希望,將中國視為海外拓展最重要的必爭之地。
  • 深度丨國際美妝巨頭來華搶市場 下一個行業新高地在中國?
    國際美妝巨頭們紛紛來中國「首發首展」,中國市場將成為化妝品行業新高地?國際美妝巨頭看重中國市場法國的歐萊雅、路易·威登,德國的拜爾斯道夫,日本的資生堂、高絲,韓國的愛茉莉太平洋、科絲美詩等國際美妝巨頭均加快了在中國市場建設研發中心的速度。
  • 美妝巨頭們嗨了,上海「五五購物節」火了
    5月4日晚,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出席,聯合拼多多、盒馬、京東、百聯、LVMH、開雲、歐萊雅、希思黎、雅詩蘭黛等各界企業代表們共同站臺的上海「五五購物節」正式宣告啟動。作為該活動的分支,5月5日晚,「2020上海全球新品首發季暨上海國際美妝節啟動儀式」在上海靜安區舉行。
  • 上半年六大美妝巨頭虧損嚴重 中國市場成止損「救星」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見習記者 馬嘉)今年上半年,美妝巨頭們紛紛陷入業績下滑的窘境。歐萊雅、寶潔、資生堂、強生、聯合利華、花王等企業的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有些甚至出現銷售收入、利潤的雙下降。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表現亮眼,銷售業績穩定甚至不降反增,成為美妝巨頭們止損的「救星」。
  • 上半年六大美妝巨頭虧損嚴重,中國市場成止損「救星」
    今年上半年,美妝巨頭們紛紛陷入業績下滑的窘境。歐萊雅、寶潔、資生堂、強生、聯合利華、花王等企業的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有些甚至出現銷售收入、利潤的雙下降。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表現亮眼,銷售業績穩定甚至不降反增,成為美妝巨頭們止損的「救星」。
  • 資生堂70年:日本國民美妝巨頭的崛起之路
    然而,在往年被歐美品牌霸佔的彩妝領域,今年卻猝不及防的颳起了國風——花西子的西湖印記套裝散粉,完美日記與中國國家地理的聯名眼影盤,瑪黛麗佳和國家寶藏聯名的復古口紅...一些原本小眾的國產美妝品牌正在受到年輕一代的青睞,而購買渠道正是90後、00後們最鍾愛的帶貨電商。事實上,從去年的李寧、故宮彩妝,到今年的花西子、完美日記,「新國貨崛起」,正在成為當下消費市場最熱議的話題。
  • 食品美妝巨頭們爭相入局百億妝食同源,吃出一個完美日記還會遠嗎?
    「 針對特定人群、剖析使用場景、細化功能訴求、關注科技含量、做到情景擊穿,美妝行業的打法恰好也適用於「妝食同源」下的食品行業。另外,代餐、妝食同源是巨頭們在入局社交電商選擇的兩大熱點,蒙牛、伊利也藉由火爆的膠原蛋白都有涉足這一領域,連日本方便食品巨頭日清今年也開始涉足。
  • 美妝巨頭如何戰疫?歐萊雅高層認為事後市場反彈強勁
    3月5日上午,美妝巨頭歐萊雅進行了一場「雲上」年度戰略溝通會。特殊時期,美妝需求發生怎樣的變化?美妝巨頭如何戰役?「雲消費」對美妝行業帶來哪些衝擊?在中國市場坐擁25大品牌的歐萊雅將有怎樣的新舉措來帶動行業趨勢?
  • 中國市場「失聲」的護膚品牌,卻引來資本巨頭們爭相競購?
    日本貿易巨頭伊藤忠集團(Itochu Corp)也是潛在競標者。FANCL到底有何魔力,讓資本巨頭們爭相競購?規模最大FANCL起家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的日本正處於低速穩定增長期,中產階級品牌化消費觀念形成,日本本土美妝品牌崛起。
  • 美妝巨頭們嗨了,上海「五五購物節」火了-國內-化妝品財經在線-一...
    美妝巨頭們嗨了,上海「五五購物節」火了 CBO首頁 | 作者:楊雪玲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05-08  訪問量:488
  • 藥廠做美妝成為新潮流,是優勢還是套路?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在國貨美妝崛起的過程中,有醫研背景的功能性護膚品牌正自成一派且發展迅速。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2019年中國皮膚學級護膚品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3.2%,增速高於整體化妝品行業。
  • 美妝巨頭的隕落!雅詩蘭黛嚴重虧損,路在何方?
    雖然已經對各行各業都有影響,尤其是美妝公司,因為大家都不出門了,對化妝品的需求肯定減少了。但在大家想像中,一些美妝行業巨頭應該還好,畢竟它們有悠久的歷史與較好的口碑,也佔據了行業的半壁江山,再加上化妝行業的高利潤,不少朋友認為以雅詩蘭黛為首的美妝巨頭情況應該還好。但事實恰恰相反,根據雅詩蘭黛今年上半年交出的成績單來看,情況非常不樂觀。化妝品巨頭雅詩蘭黛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份收入、淨利潤雙降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