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食,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不習慣於喝牛奶,就是喜歡豆漿這傳統的美食。
因為喜歡喝豆漿人很多,因此應運而生了很多製作豆漿的小家電。從最早的只能研磨黃豆的粉碎機,到後來的一鍵式操作的豆漿機,到現在的破壁機和免浸泡的可以磨幹豆的豆漿機。可以說這些小廚電的面世和不斷進步,也給我們普通家庭在家自製豆漿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我覺得家庭廚房裡最有用的小家電,除了微波爐和電飯煲以外,那麼就要數豆漿機的利用率最高了!
不過家裡磨製的豆漿,有時候感覺不夠順滑,或者香味不夠,再不就是喝起來感覺不夠醇厚,總是覺得跟早餐店比要差點意思。這個主要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好這3個關鍵點:
一,黃豆的挑選
磨豆漿原料的選擇自然是重中之重,只有當年的新鮮黃豆磨出來的豆漿才會滋味香濃,如果是陳豆子怎麼磨都會有豆腥味或黴味。因此要想豆漿好喝,選擇新鮮的黃豆是很關鍵的一步。
如何挑選新鮮的黃豆?
1.看黃豆的飽滿程度:黃豆要籽粒飽滿,外皮有光澤度,能夠看到黃豆的胚芽,並且要把有黴斑和秕的挑選出去。
2.浸泡黃豆觀察:黃豆浸泡後會膨脹變大,而且能夠生芽的是新鮮黃豆,如果不能生芽的黃豆是陳年黃豆,這樣的黃豆不能用。
二,黃豆與水的比例
豆漿的寡淡跟黃豆與水的比例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黃豆太少,那麼豆漿肯定會沒有香味,喝起來稀湯寡水的沒有滋味。
如果黃豆跟水的比例過低,那麼這樣的豆漿會有渣滓,喝起來不夠順滑,而且黃豆的豆腥味特別的濃。因此做豆漿不是做豆腐,黃豆也不是越多越好。
在餐飲店裡製作豆漿,一般黃豆跟水的比例為1:10,也就是一斤黃豆可以出10斤的豆漿,這個比例比較恰當。不過家庭製作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比例,家裡製作豆漿可以按照1:8的比例來配置,這樣豆漿會特別的濃厚,而且也不會因為黃豆太多而導致豆漿渣滓太多不夠順滑。
三,跟黃豆搭配的食材
現在人們在飲食上追求多元化,這樣可以攝入更多的營養,製作豆漿也是如此。尤其是近幾年特別風靡的五穀豆漿,更是特別受大家的歡迎。
可以搭配黃豆一起磨製豆漿的食材很多,不過要想豆漿的味道香濃,自然不能全部用豆類來搭配,那樣幾種不同的豆類混雜在一起,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磨製豆漿時 最好只選擇兩種豆類搭配,其它的改為不同的食材。
可以給豆漿增加香濃滋味的有香米、花生、核桃、芝麻等,這裡面香米和花生因為沒有異味,而且有著天然的香氣,可以說跟黃豆搭配磨出來的豆漿非常好喝。(用花生和核桃磨製豆漿時,要浸泡去除花生或核桃的外皮,否則會口感發澀)
四,我家裡經常磨製的一款豆漿
【主要食材】:黃豆、香米、花生、紅小豆、核桃
【製作方法】:
1.把黃豆、花生、紅小豆、核桃浸泡一夜,第二天把花生和核桃的外皮剝掉。
2.把浸泡好得各種食材換水清洗一遍,把香米淘洗乾淨,然後加入豆漿機中按下五穀豆漿鍵,等到豆漿機停止工作,豆漿磨好後用專用的濾網過濾後飲用,特別的順滑香濃。(磨豆漿的渣滓也是極其富有營養的,可以當做米糊食用,味道也非常的好)
磨製這樣的豆漿時,突出黃豆的量,其它的食材只需黃豆一半的量,或者更少,只是借一下它們的味道和營養而已,因此無需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