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紅書店」 人們都看了什麼?

2020-12-18 央廣網

近年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書店迅速興起,成為「文化地標」,也成為「網紅」,吸引著人們前去打卡。與此同時,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變化不大。

杭州姑娘蕭迎近日到北京旅遊,除了故宮、胡同等特色景點外,她還打卡了一家書店——位於北京前門步行街附近的PAGEONE北京坊店。

在北京乃至全國,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書店開始「聲名遠揚」。它們在網上收穫好評,在文藝青年中口耳相傳,也因此進入人們的行程,成為打卡景點。

前幾年人們還在憂心忡忡地談論實體書店的命運,轉變迅速發生,實體書店在「高質量」「特色化」之下迅速重生,以別具一格的設計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造就了一座座「文化地標」。人們也開始發問——除了打卡之外,在「網紅書店」都看了什麼?

進書店,看「天堂」

「看了一眼天堂的樣子」——打卡PAGEONE後,蕭迎在微信朋友圈裡寫下了這樣一句話,配圖是她拍攝的書店照片。這句話源自文學巨匠博爾赫斯的一句詩:「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站在這家書店的二樓,透過玻璃外牆,能看到北京的正陽門。每天,都有人慕名來此打卡拍照。

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寧等全國各地,近兩年興起的一家家書店,告別了以前幾排書架、一張櫃檯的「售賣部」模式,以注重設計和氣氛營造而成為「城市新坐標」。

網紅書店也在迎接著人們一波又一波的打卡熱潮。上海中心大廈52層的朵雲書院號稱全國最高書店,開業初期書店雙休日打卡人數達到1.2萬人次,平時也需排隊3小時才能進店;鍾書閣重慶店,去年春節期間就因到訪人數過多而不得不採取「不定時限流」措施;被稱為「史上最孤獨圖書館」的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遠離鬧市、位置偏僻,出名後遊人如織,一度需要預約才可進入……

2019中國書店大會發布的《2018-2019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稱,消費者造訪書店、到書店打卡的熱情前所未有,書店顧客明顯回流。

扶持下,開店熱

PAGEONE北京坊店總面積2500平方米,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店內設計更別具一格。據說設計師用了5個月時間為這家店做設計方案,其高顏值也讓在書店內拍照的人明顯多於看書的顧客。

日前,PAGEONE北京坊店在2019年度北京市特色書店評選中榜上有名。也是在這次評選中傳出消息:2019年,北京共有239家實體書店獲得該年度實體書店項目扶持,扶持資金近1億元。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實體書店增加了285家,同比增長28.1%。

北京的變化,是一個縮影。從前些年的紛紛倒閉,到如今購物中心、商業地產、社區、景區積極引入,實體書店走出低谷,展現出罕見的擴張之勢。

2019中國書店大會上發布的信息顯示,2018年,各地新華書店集團、大型連鎖書店、新興獨立書店大部分投入開店熱潮;開店數量最高的大型連鎖書店,一年新增店鋪100家以上;多個城市宣布了年度新增數百家乃至上千家的書店扶持計劃。

業內人士認為,實體書店的復興與政府的扶持政策直接相關。2016年國家11部委文件《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後,各省市共出臺了近30份地方性實體書店發展實施意見。2018年,圖書批發零售免徵增值稅政策進一步延續。

在這輪開店熱潮中,「顏值」「最美」成為形容這些書店的高頻詞。「網絡書店的衝擊,讓實體書店不得不努力探尋吸引消費者重回書店的可能性。這個過程恰逢社會整體富裕程度提升,消費者開始追求消費升級。於是,新一代追求『美感』的書店便應運而生。」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程三國說。

打卡外,更重「書」

日前,一家「網紅書店」因打卡人數太多,不堪其擾而規定拍照者必須購書一本。這家重慶渝中區的舊書店,面積只有十幾平方米,卻塞滿了各類書籍,顯得既文藝又懷舊,有時需要排長隊才進得去。

這引發了人們的討論,直指書店的「本源」——在書店,人們究竟應該做什麼?

雖然近年來書店發展突飛猛進,但另外一組數據卻變化不大。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中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67本,與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這與書店客流量的增長相比,幾乎算是裹足不前。《2018-2019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把這種現象稱為「只走進了消費者的行程,未走進消費者的生活」。

「網紅本身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特有產物,它的出現與流行,與網際網路時代的眼球經濟密切相關。」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員王林生日前表示,人們批評網紅書店,針對的並不是網紅書店本身,而是大家有沒有充分利用好、使用好書店所能提供的各種功能。

「顏值本身不能推動網紅書店的持續性發展,它只是網紅書店內涵式發展的前提條件。網紅書店需要內容的強力支撐,只有提供更多的內容服務乃至相關的周邊服務才能更紅。」王林生表示。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產業發展部主任胡娜認為,書店真正持久、深入人心的體驗,最終還是要回歸閱讀本身,否則網紅書店也會很快被別的網紅空間所取代。

作為遊客和普通讀者,蕭迎表示,打卡行為雖然不是閱讀,但卻並不是與「書」毫無關係。「也許打卡書店是很多人走進閱讀的第一步吧。」她說。

相關焦點

  • 在「網紅書店」,人們都看了什麼?
    閱讀提示近年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書店迅速興起,成為「文化地標」,也成為「網紅」,吸引著人們前去打卡。與此同時,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變化不大。杭州姑娘蕭迎近日到北京旅遊,除了故宮、胡同等特色景點外,她還打卡了一家書店——位於北京前門步行街附近的PAGEONE北京坊店。
  • 網紅書店鼻祖誠品書店深圳關門,網紅書店為啥紅不起來了?
    來源:江瀚視野說起書店,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關於書的印象,基本上大多數人對書店的印象都是兩個,一個是幾乎所有人都非常熟悉的國營圖書經營企業:新華書店,另一個則是最近幾年在網絡爆紅的以誠品書店為代表的網紅書店,但是就是網紅書店的鼻祖誠品書店最近似乎也有些日子不好過了
  • 江瀚:網紅書店鼻祖誠品書店深圳關門 網紅書店為啥紅不起來了?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說起書店,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己關於書的印象,基本上大多數人對書店的印象都是兩個,一個是幾乎所有人都非常熟悉的國營圖書經營企業:新華書店,另一個則是最近幾年在網絡爆紅的以誠品書店為代表的網紅書店,但是就是網紅書店的鼻祖誠品書店最近似乎也有些日子不好過了,深圳誠品書店關店
  • 偶遇成都網紅書店,網紅都來打卡拍照,真的很不錯!
    這家書店的名字叫幾何書店。造型獨特的書店內部,原創攝影。成都網紅打卡地,原創攝影,。成都網紅打卡地,原創攝影。當然,這麼美的書店,少不了網紅的身影。我在書店待了半個小時,有不少美女在環形走廊裡拍照,的確,無論構造還是光影,這裡都適合拍照。
  • 不愛看書的年輕人,都在網紅書店打卡
    太可怕了,我一看這些啥指南,我就想到一群光鮮亮麗的女生在書店裡凹造型拍照 p 圖。為啥會有這麼多女生衝著 「網紅」 的東西去排隊去打卡?啥網紅咖啡店網紅甜品店,甚至還有建一半廢棄掉的網紅爛尾樓,要說網紅書店跟其他的網紅場所有什麼區別的話,只能是書店本來的文化氣質,讓打卡人的人設更加有學識一點吧。
  • 網紅書店打卡,尋找遺失的美好
    近年來,各地城市網紅書店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以城市新坐標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光臨。很快,有人站在故紙堆上,以俯視的角度,拋出「網紅書店,到底毀掉了多少人?」的嚇人問題,給去網紅書店打卡的人貼上「浮躁」、「膚淺」的標籤。
  • 網紅書店向何處去?
    讓網紅書店「紅」得其所近些年來,各地一批實體書店憑著其別具一格的設計,逐漸成為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標」,也成為「網紅」,吸引著越來越多讀者紛紛前往、爭相打卡,由前幾年的黯然失色、門可羅雀,到如今的「紅」極一時、門庭若市。然而,與之形成對照的則是,公眾的閱讀狀況似乎並未產生多大改變。
  • 買書的不多,拍照的不少 網紅實體書店靠什麼賺錢?
    這是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下午,在北京西單商圈的一家「網紅」書店內,拍照的人不少,翻書的人很少。 受疫情影響,商圈內不少商鋪關門轉租,但這家書店卻逆勢而行,在北京疫情防控仍未降級的4月開張試營業,並以其精美別致的室內設計迅速成為「網紅」,吸引人們戴著口罩前來「打卡」。 記者調查發現,與之類似的「網紅」書店,無論在北京,還是在全國其他城市,還有不少。
  • 銀街上的網紅打卡書店,原來是這般模樣
    在這條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熱鬧地方,卻藏著一個安靜、夢幻的網紅打卡書店,這就是老佛爺百貨門店地下一層的「鍾書閣」。與金街網紅打卡地和平菓局不同的是,銀街網紅打卡地沒有老北京人的情懷,沒有胡同文化和市井文化,有的卻是動感迷幻的空間藝術。
  • 明明是家書店,但什麼都有!日本網紅「蔦屋書店」在杭開業,一定要...
    從去年開始就在說的,日本網紅「蔦屋書店」將要落戶杭州。現在,真的來了! 今天10月18日,蔦屋書店杭州店正式對外開放。書店地址就位於西溪溼地東邊、天目山路北側的天目裡城市綜合體。
  • 「網紅書店」引領閱讀新風尚
    原標題:「網紅書店」引領閱讀新風尚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獨特的
  • 明明是家書店,但什麼都有!日本網紅「蔦屋書店」在杭州開業,去之前...
    都市快報 從去年開始就在說的,日本網紅「蔦屋書店」將要落戶杭州。現在,真的來了! 今天10月18日,蔦屋書店杭州店正式對外開放。書店地址就位於西溪溼地東邊、天目山路北側的天目裡城市綜合體。我倒是沒急著先跑書店,先去公共區域轉了個遍。之前很多人一直把天目裡當作商業綜合體,其實不是,她更像是一個「混合空間」。除了大名鼎鼎的蔦屋,整個社區零售屈指可數。以輕餐飲居多,比如首次進杭州的上海網紅咖啡品牌seesaw,第三家%Arabica,喜茶,麵包店cycle&cycle,主打高山有機食材的柴米多農場餐廳等等。
  • 深夜書店節!來楊浦這家網紅書店閱讀好時光
    來楊浦這家網紅書店閱讀好時光 2020-06-06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網紅書店關停,被網友斥責「掛羊頭賣狗肉」
    重慶方所室內2015年方所進入重慶,當時的精典書店、鍾書閣、噹噹等還未出現,方所憑藉極富山城韻味的設計,在網絡爆紅成為重慶的第一批網紅書店。靜謐的歡迎,優雅而又有格調,四周的空氣似乎都充斥著書香書店的一角書籍被錯落有致地擺放著,隨手一拍就是一張壁紙。悠閒的人們在這停下腳步,捧一卷書在這細細品讀。
  • 最美書店的商業價值,剖析網紅書店鍾書閣的設計師李想
    設計鬼才李想的傾力執筆,賦予鍾書閣獨有的設計美學與品牌文化,讓書店的價值早已不可估量。   每每來到一個城市必會迎來大眾打卡的鐘書閣,僅僅是間「最美書店」嗎?   如果說2013年還沒有「網紅店」這一名詞概念,設計師李想只為做金浩老師想要的最美書店,那鍾書閣深耕到今天,我們理應剝離網絡作用下+的喧囂標籤,撇去匯集的攘攘人流與灼灼目光,窺探設計外至內的深層思考與蘊意。
  • 杭州蔦屋書店vlog,當書店變成網紅打卡地:在書店拍照合適嗎?
    「蔦屋書店」在杭州開業後,成網紅打卡地。蔦屋書店位於天目山路北側的天目裡城市綜合體。是成立於1983年的日本書店品牌。這家書店因為裝修精緻,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我們來到蔦屋書店,發現裡面有帶上設備拗造型拍照的,也有拿著手機對書店咔嚓一頓拍的,但認真看書的卻沒有幾個。
  • 書店還能成為網紅?上海這家書店大有來頭,每天無數人前往打卡
    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之下,很多行業都深受打擊,紙媒便是其中之一,現在很多年輕人除了課本和必要的教輔之外,早已經不再看紙質書籍,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書。電子書固然有很多優點,比如便於攜帶等等,但是卻沒有翻動紙質書那種閱讀感,不過不得不說的是即便是紙質書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的渠道購買,來書店購物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有什麼方法能吸引年輕人前來呢?
  • 成為網紅——實體書店求生之道
    成為網紅      網際網路時代,書店除了面臨電子書對紙質書的衝擊,還要面對電商平臺的低價競爭,而直播則給了書店生存指出一條道路:成為文化的網紅。      其實,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誠品書店就已經實踐了這條網紅之路:從1989年開辦以來它一直秉承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理念,守護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和閱讀,正如其創始人吳清友所說的,「誠品書店一開始不是為了要賣書,而是要推廣閱讀,所以會從人、空間、活動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 當書店變成網紅打卡地,看書VS拍照誰才是主場?
    不過,也正是因為書店造型的關注度蓋過了書店本身的功能性,因此在評論區,質疑的聲音也屢屢不斷。「書店到底是幹什麼的?」「想看書的人會被拍照的人打擾吧?」「被網紅救活的書店是顏值大於一切嗎?」……看書VS拍照,誰才是書店主場?
  • 成都網紅書店組團出道
    新山書屋。   近期,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渝文旅新地標」大型評選活動進行得熱火朝天,成渝兩地的網友紛紛為自己的家鄉打call,不少年輕網友提名方所、言幾又、新山書屋等成都網紅打卡書店為新地標候選地。各具人文特色的實體書店,既是經濟實體,同時又因為圖書作為人類精神的凝結,而讓書店帶有城市的公共文化客廳性質。成都、重慶的書店,也在跨地域發展方面做出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