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摘自《無相頌》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聽吾頌曰。」
--六祖慧能大師
禪,無形無相,不可言說。
禪在哪裡?
六祖說,禪就在飛花、落葉、針頭、線腦當中,
就在掃地、洗衣、做飯當中,
就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裡面。
「素食竟然可以做得這麼好吃,那我可以不吃肉了。」
「顏老闆,你又親自下廚了,你的員工太幸福了,可以天天吃老闆做的菜。」
「老公,你要是也會這麼多美味素菜,誰還稀罕下館子,我們天天在家吃素就好了。」
在洱海邊老顏的民宿,總是聽到類似評價。
小隱隱於市,大隱隱於廚,為自己民宿的員工和客人做了三年菜,老顏的素食廚藝越來越令人讚嘆。
不經意地,老顏家的民宿管家們都開始了純素食生活,連在民宿上班的本地保潔大姐們都逐漸主動放棄了肉食。
民宿的餐廳本來只提供免費早餐,中晚餐不對客營業。但若逢有興趣品嘗素食的客人,老顏都會免費邀請共餐,給錢的還堅決不收。頂峰時,幾十號人在民宿裡一起吃「霸王素餐」,蔚為壯觀。
老顏的胡思年月民宿
許多客人因為「蹭」了幾餐飯後,從此成為素食愛好者,老顏身邊的好多朋友都在他影響之下,成了素食主義者。甚至有一些從不下廚房的男士客人,受他的啟發和影響,回去後開始鑽進廚房。
據傳他們都因得到老顏秘授,這秘法到底是什麼呢?
三年後的一天,老顏覺得時機到了,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純淨素食的力量,於是有了「無相頌蔬食養生廚坊」。
吃著帶著愛和能量的純淨素食,聽著靜靜流淌的梵樂,每個細胞都幸福得微微震顫,繼而感動的想要流淚,心底油然升起從未有過的素食歡愉!
純淨素食的力量
素食豐富的多樣性讓我們享受到了快樂,植物蔬食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能量和營養。包括微量元素和蛋白質。
吃素是餐桌上的放生,吃素讓我們踐行眾生平等動物友好,覺悟人與大自然和諧之道。素食是人類健康和心靈淨化的最優選擇。
素食以簡樸、素淨培養了一個人非暴力的心態,和對一切生靈的慈悲心,以及對於可以不通過暴力就可以獲得豐富美味食物的感恩之情。
一餐富於生機與情致的飲食,會讓我們感覺到充沛清爽,而不是疲憊和昏昏欲睡。
垃圾食品、不潔淨和不新鮮的食物,以及藉助暴力、憤怒的行為獲得的動物性食物,都很難成為愛的載體,它們具有不健康和不道德的傾向,使我們愛的能力變得非常微弱。
我們應當時常提醒自己,不要攝入品質不好和負能量的食品,它們會讓我們因為貪執而暴飲暴食,惡性循環導致各種亞健康疾病,甚至導致生命危機。
無相頌蔬食廚坊從餐桌、餐具到壁畫、花草都充滿禪意之美。
在令人陶醉的環境下,色香味完美的呈現一道菜,讓你不必放開胃口就能大呼過癮。
除了色、香、味,高品質食材和豐富的烹飪方法還讓人在營養方面得全方位的滿足。
木碗樸實敦厚,象徵著以理想和道德為生活準繩的隱士們的原始樸素。
一碗米飯也可以吃得很滿足。
少即是多。手工小陶盤只是盛裝兩塊小菜,也帶著無與倫比的滋味與美感。
被佛道兩家推崇為最佳「肉食」的豆腐、秘制核桃有著自然的清香、炸茄盒裡面餡料豐富,吃起來有很多驚喜。
鮮榨的果汁、山藥汁、五穀汁、番茄汁,羊角蜜汁,繽紛多彩,味道鮮甜,孩子們喝完就不會惦記瓶裝飲料了。
據說,許多平時厭食的孩子們一來到無相頌就突然胃口大開,樂食不疲。
無相頌蔬食養生廚坊採用了精緻料理隨意自選的新方式:精美小份裝,少吃多取,避免浪費。
沉浸在當下,細細體會健康豐富的素食帶來的愉悅。
很多客人感慨:「一餐能吃十幾種、甚至二十幾種如此精美的菜品,真是幸福呀!」
階段性地研發更換推出更多菜品也讓常光臨的忠實粉絲們每每有驚喜。
這些細微之處的美,配合著光線,使得進餐過程變得豐富無比。
這些細節提醒我們,生活是快樂的。
滿足的感覺並非來自數量、胃飽,而是來自品質:食物、環境、磁場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愉悅狀態高度融合。
老顏說:真正的健康飲食革命不是從餐飲行業開始,而是從家庭廚房開始。
所以無相頌不叫「餐廳」,不是一個只販賣果腹之食的普通餐館,而是一個如家一樣奉獻滋養身心的食物的「廚坊」。
怎樣做出好吃的素食
為了更多地分享和交流,老顏建了一個「無相頌素食愛好者」微信群,有人打聽做菜好吃的秘訣,老顏說:
「為什麼在親友家做客時,總覺得人家做的菜比自己做的好吃?因為食物是有能量的。
別人煮給我們吃的,是因為對方的真誠和用心,所以好吃。平常自己做的,有點糊弄自己,所以不夠好吃。
想要自己做得也好吃,那就下廚時全心想著做給所愛的人吃,願他吃了我奉獻的食物能因此更安康、喜悅,即便是做給自己吃,也是如此祈願,善待自己。那麼很快你的廚藝就會大增。」
一個廚師的意識狀態會滲入食物中並進入食者的思想和心靈。
要想做出美味的素食,發心很重要:用愛和仁慈之心烹調出來的食物,能給享用的人內心帶來很多歡樂,並滋養身體和心靈,進而讓人愛上素食。
做食如做人,味覺心先覺。老顏把這幾個字放在餐廳顯眼的位置。
當他觀察到有新員工吃飯狼吞虎咽時,他問,有沒有細細的品嘗食物的味道?
他分享說:
對食物要有恭敬之心,
是食物帶給我們能量。
食物代表著種菜人、烹飪者的一片愛心。
不要把食物僅僅當做充飢的、果腹的。
有覺知的吃下每一口,
只有細嚼慢咽才能享受到食物的味道。
在吃下食物之前,做一次深呼吸,
排除壓力和負面吃飯,
放下雜念好好享受當下,
細細的品味每一口,和每一層細微的味覺層次。
這樣才能感受到烹飪者的用心與發心。
這樣才能自己也做出越來越好吃的素食。
原來,對待食物,
我們要從胃覺回歸味覺,
再到心覺。
廚房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為了讓廚師和餐廳員工明白他們從事的工作是多麼美好、具備社會正能量的功德事,在餐廳開業一個多月生意正火的時候,竟然暫停營業,老顏一家人帶著所有員工閉關禪修十天,在店內事早晚功課各108拜懺,每天共同學習佛法,誦經《普賢行願品》、《金剛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帶著團隊全員朝聖雞足山,在金頂誦經轉塔,在華首門祈願拜懺。為培養每個人謙卑與慈懷,播下信仰的善種。
「要想快速獲得智慧,只有讀經。」
「要想讀經能快速獲得智慧,應當茹素。」
六組慧能大師認為,修行不必非要打坐觀心,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舉手投足,皆在道場,開荒種田,即是禪修。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領會、體悟佛性的妙用。
當我們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做一件事的時候,全部注意力、所有的心念,都集中在了這一點上,這時候,心中不會有任何雜念、也不起什麼妄想。
日常修行,就是為了去除雜念,降服妄想。心靈淨化,自識本性,就契入了禪的境界。
因此,全身心的勞動,就是在修行。
無相頌團隊營造的環境和締造的美食,讓顧客充分感受到了他們的用功與發心。
原來,廚房亦禪房。
廚房是家庭的風水寶地
老顏經常說:
廚房是家庭最重要的風水寶地,素食烹飪是改善親密關係的秘法。
從一把勺、一口鍋開始,就能改善一個家庭的磁場。
他說的風水,是磁場、是心念。
即便是抑鬱,都可以通過素食來療愈,在接受與奉獻的輪迴中打開鬱結,感恩有情。
廚房能解決的問題,居然堪比心理醫生。
現代都市人的家庭廚房往往總是蒙上了灰塵,人們傾力於工作與創業,疲於各種社交應酬,支付著高昂的房貸卻總沒有時間在家好好吃上一頓能滋養身心的餐食。許多家庭的變故都是從廚房的冷清開始。
守護家庭,我們應該從回歸廚房開始。
廚房是廚者和食者的溝通載體。廚房也是一個家庭中最無私、最講究奉獻的能量場。老顏說,為什麼媽媽做的菜最好吃,怎麼都吃不膩,因為媽媽的愛最無私,不一定是她廚藝有多好,而是媽媽全身心地投入了愛在裡面。原來佛學說的「無我」,在無私的母愛上就有最好的示現。
當一個廚者在烹飪時,猶如母愛般無私的發心,那麼他奉獻的食物也會猶如母親做的飯菜一樣,讓人百轉千回縈繞心頭,回味悠長。
一鍋一勺間,最重要的調料,是我們烹飪時投入的那顆心、那份愛。
無論誰吃了你的飯,都能感受到那種愛。
你也能收穫他們反饋回來的滿足和正能量的愛。
用功不過技藝,用道卻在慈心。
在這裡,踏實的坐下來享受一頓好飯,品味那個為你做飯的人傳遞的關心和愛,再沒有比這更滋養身心的事了。
「每個人從用心對待他人奉獻的食物開始,每個人從用心為他人做一頓美食開始,境由心轉,無論是親密關係還是團隊關係,乃至事業,一切都會開始變得不一樣。
這就是老顏私廚的最大秘密,也是他弘素的初心。
如果你在無相頌蔬食廚坊遇到老顏,記得和他打招呼,有緣人還可以和他在茶室品茗一杯清茶。
清潔腸胃滌蕩身心的同時,還可以聽老顏講講更多關於素食的故事和廚房的秘密。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內心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壇經》
從今天開始
了解蔬食
學做蔬食
推廣蔬食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
讓健康蔬食常伴您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