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交穴】:理氣降濁

2021-02-12 針推培訓中心

陽交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針灸甲乙經》,足少陽膽經的第35個穴位。該穴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主要治療胸脅脹滿疼痛,面腫,驚狂,癲疾,瘈瘲,膝股痛,下肢痿痺。


【陽交穴名解】

讀音:Yáng jiāo。

出處:《針灸甲乙經》:「寒厥癲疾,……陽交主之。」

別名:別陽穴,足髎穴。

1、陽交。陽,陽氣也。交,交會也。該穴名意指膽經吸熱上行的天部陽氣在此交會。本穴物質為外丘穴傳來的溼熱風氣,至本穴後,此氣吸熱脹散上至於天之天部而成為陽氣,與膀胱經飛揚穴揚散於天之天部的陽氣相交會,故名。

2、別陽。別,離別之意。陽,陽氣。別陽名意指膽經吸熱脹散的陽熱之氣由此別走陽維脈。

本穴物質為外丘穴傳來的溼熱風氣,至本穴後吸熱脹散而化為純陽之氣,脹散的純陽之氣別走陽維脈所在的天部層次,故名別陽。

3、足髎。足,指穴所在的部位為足部。髎,孔隙之意。足髎名意指本穴的純陽之氣為弱小之狀。本穴物質為外丘穴傳來的溼熱風氣,經吸熱後才能上升至本穴純陽之氣所在的天部層次,但因其富含水溼(外丘穴因其含有較多水溼而不能直行於上,只能橫行),只有少部分水溼化為天之天部的純陽之氣,本穴天之天部的純陽之氣如同孔隙中化出一般,故名足髎。

4、陽維脈郄穴。郄,孔隙也。本穴天之天部的純陽之氣弱小,外傳陽維脈如從孔隙中傳出一般,故為陽維脈郄穴。

【陽交穴的功能特性】

附註:陽維脈郄穴。

穴義:膽經吸熱上行的天部陽氣在此交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純陽之氣。

運行規律:一是吸溼冷縮並傳於陽陵泉穴,二是外走陽維脈。

功能作用:理氣降濁。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陽交穴位位置圖】

陽交穴屬於足少陽膽經,陽交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取穴 )。

【按摩陽交穴位的作用】

緩解治療面腫、癲疾、驚狂、胸脅脹滿疼痛、胸脅脹滿、膝股痛、下肢痿痺、坐骨神經痛等

【按摩陽交穴的功效】

舒筋活絡、理氣降濁。

【陽交穴的取穴方法】

陽交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陽交穴位配伍】

陽交穴配風市穴、伏兔穴、環跳穴、崑崙穴、秩邊穴緩解治療坐骨神經痛、風溼性腰腿痛-腰扭傷、中風半身不遂之下肢癱瘓、小兒麻痺症等;

陽交穴配支溝穴、相應節段夾脊穴緩解治療帶狀皰疹之神經痛;

陽交穴配行間穴、陽輔穴、崑崙穴、絕骨、丘墟穴緩解治療兩足麻木。

【針刺陽交穴的方法】

陽交穴直刺0.5-0.8寸。

【艾灸陽交穴的方法】

陽交穴艾條灸10-15分鐘,陽交穴艾炷灸5-7壯。

【陽交穴的生理解剖】

在腓骨長肌附著部;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陽交穴的主治疾病】

胸脅脹滿疼痛,面腫驚狂,癲疾瘈瘲,膝股痛,下肢痿痺。

相關焦點

  • 陽交穴:理氣降濁
    【陽交穴名解】讀音:Yáng jiāo。出處:《針灸甲乙經》:「寒厥癲疾,……陽交主之。」【陽交穴的功能特性】附註:陽維脈郄穴。穴義:膽經吸熱上行的天部陽氣在此交會。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純陽之氣。運行規律:一是吸溼冷縮並傳於陽陵泉穴,二是外走陽維脈。功能作用:理氣降濁。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 【絲竹空穴】:降濁除溼
    功能作用:降濁除溼。  【按摩絲竹空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作用功效:疏風清熱,明目安神。   主治疾病:1、目赤腫痛、目眩、目翳、眼瞼閏動、視物不明、視疲勞。
  • 角孫穴:吸溼降濁、清熱消腫,散風止痛
    【作用功效】吸溼降濁、清熱消腫,散風止痛。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偏頭痛、腮腺炎等。【穴位配伍】率谷穴透角孫穴配足臨泣穴治眩暈;配聽宮、翳風主治耳部腫痛;配太陽、頭維、太衝主治偏頭痛。
  • 調理氣機的方法:寬胸理氣,理氣解鬱,調和胃氣,下氣消脹
    寬胸理氣法胸居上焦,內藏心肺,寬胸理氣可以舒展胸部神經,改善血液循環,消炎止痛。
  • 民間理氣中草藥:荔枝核
    2、理氣止痛荔枝核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體內中氣鬱結所致的疼痛有極好的治療作用。現代人大多壓力過大,又沒有好的發洩方法,長此以往,這些鬱氣、怒氣得不到發洩,在體內淤積起來,是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尤其是女人,情緒波動很大,可以服用荔枝核來理氣。
  • 得真龍穴,理氣立向不合叫龍水交戰
    得真龍穴,理氣立向不合叫龍水交戰,陰陽相激應兇快。 巒頭靜止為陰,理氣消砂納水為陽。 巒頭龍穴又分陰陽,陰陽交合化氣才可以結穴。 理氣一樣道理,流動河流、溪水動而為陽。
  • 每日一方|疏散風寒 理氣和中——香蘇散
    【功效】疏散風寒,理氣和中。【主治】外感風塞,內有氣滯,形寒身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舌若薄白,脈浮。【禁忌】服藥期間,戒食葷腥、酒、肉。本方雖屬於解表輕劑,但藥性偏溫,故兼有裡熱或素體陰虛者禁用。本方主證為外感風寒表證。氣滯而見胸腙痞悶,不思飲食,為兼證。
  • 紫蘇|散寒解表,理氣寬中
    紫蘇紫蘇用於散寒解表,理氣寬中。主治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別名】赤蘇、紅蘇、紅紫蘇、皺紫蘇【來源】唇形科紫蘇屬植物。9月上旬花序將長出時,割下全株,倒掛通風處陰乾備用。【性味】辛,溫。【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用於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 五類花兒泡茶,疏肝理氣,讓心情好起來
    合歡花含有合歡甙、鞣質,味甘性平,解鬱安神、滋陰補陽,理氣開胃,活絡止痛。合歡花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是治療神經衰弱的佳品。                                                                玫瑰花
  • 理氣滋陰睡飽飽,皮膚好的不得了!
    理氣經驗分享:適合自己的運動現代人久坐氣滯,需要身體動起來幫助氣血運行藉助食材理氣佛手、陳皮、胎柑,這三樣,無論男女日常用起來,不但能令氣機通暢,而且心情也會比原來好,皮膚會比原來透亮。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更容易落淚,不必驚慌,這是身體自發的排遣,悲傷來的時候,不必忍耐,讓它自然的告別身體,身體會少些負累。
  • 風水理氣:下元九運24山圖解
    上篇文章說到,風水堪輿有巒頭,理氣之說。一代表空間,一代表時間。今天來具體的分析一下代表時間的風水理氣。理氣用「三元九運」,「九宮飛星」,何謂三元九運?
  • 要想皮膚好,理氣滋陰睡飽飽!
    所以護膚先需理氣。理氣我的經驗有兩部分,一則要有適合自己的運動,現代人久坐氣滯,需要身體動起來幫助氣血運行。二則可以藉助食材理氣。食材我首推佛手柑,但這個有苦味,很多人不喜歡,陳皮可能更香,胎柑也是極好的。
  • 茉莉花——平淡無奇的理氣開鬱小天才!
    茉莉花最主要的功效之一,就是鎮定情緒、理氣解鬱。《本草綱目拾遺》中說:「其氣上能透頂,下至小腹,解胸中一切陳腐之氣。」很多小夥伴可能想,茉莉那麼好聞,聞到當然會心情好啦。它的香氣有鎮靜作用,可以消除精神緊張,不僅如此,常飲茉莉花茶,還可以安神,它解的這個鬱不是憋在心裡好幾天的鬱悶,而是盛怒之下的鬱憤,當下喝上一杯,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鬱憤對身體的傷害。
  • 王小二過年·理氣驗案一錄(公開腰椎骨疼的道家玄宗理氣)
    王小二過年·理氣驗案一錄(公開腰椎骨疼的道家玄宗理氣)羅納·風水理氣驗案
  • 論風水以巒頭為體,理氣為用
    論風水以巒頭為體,理氣為用。 這是基本上看什麼風水正版書開頭都是這句話,但是理解的人可能不多。 沒有體,何來用,必須體用結合才是風水一整套體系。
  • 呈上一道春日理氣養胃湯~
    枳殼為理氣類中藥,性微寒,味苦、辛、酸,歸脾、胃經,具理氣寬中、消食、、化痰的功效,常用於胸腹滿悶脹痛,肝鬱氣滯脅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以及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陳皮藥食兼之,屬理氣類藥材,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常用於胸脘脹滿,氣逆不舒、噯氣嘔吐、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
  • 滑菇這樣吃,強胃健脾,理氣化痰
    主要功效:理氣化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要功效:理氣化痰、益氣健胃。
  • 憋屈抑鬱,或鬱憤不已,試試理氣解鬱的茉莉花吧
    理氣開鬱茉莉花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鎮定情緒、理氣解鬱。想想也是,茉莉花這麼香的味道,聞起來確實會讓人心情舒暢。其實茉莉花能解鬱,不僅僅依靠的香氣。首先,茉莉花的這種香氣主要是因為含有芳香物質。經過研究發現,這些芳香物質能起到鎮靜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調節人體的生理節律來消除精神緊張,使不適感降低,從而疏肝解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