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價格監測:成本幾十售價上千,線上價格戰搶份額

2020-12-06 慢慢買大數據

近日,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遞交了招股說明,即將上市。眼鏡行業的「暴利」內幕再次曝光,成了熱門話題。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價格相比,鏡片的生產成本基本只需幾塊錢,是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就拿明月鏡片來說,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

然而在天貓平臺的「明月鏡片旗艦」店鋪裡,售價最低的商品均價就是228元起。同時,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店內最熱銷的眼鏡月銷量為2000+,均價在298元起。換句話而言,明月鏡片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超過了70%。

*明月鏡片旗艦店鋪截圖

並且,明月眼鏡還在不斷提價。有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明月鏡片平均售價在兩年間提價幅度高達31%。其原料(明月鏡片也生產一部分鏡片原料)、鏡架同樣連續兩年提價,提價幅度接近36%。

根據慢慢買大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明月鏡片的價格也只增不減。系統監測到旗艦店內最暢銷的商品「超薄近視配防藍光樹脂眼鏡片」自3月份以來價格波動十分頻繁,從價格走勢圖來看,整體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尤其是從6月份開始。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當然,把市場擴展到線上的不只明月鏡片。在電商大環境下,眼鏡消費的市場也都在逐步滲透到線上銷售,很多眼鏡生產、經銷、零售企業都會通過線上運營壓縮中間銷售環節以節約成本。

這其中也包括處於國內眼鏡生產品牌第一梯隊的依視路、蔡司等一線品牌。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統計,目前在天貓平臺光學眼鏡品類中,依視路、蔡司和明月佔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其中,依視路市佔比在18.2%,蔡司市佔比為13.3%,明月市佔比13.2%。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8月份的銷售數據顯示,依視路以月銷量1.1萬排名第一,蔡司和明月分別以月銷量8000和7900緊跟其後。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而依視路旗艦店鋪內最暢銷的商品均價則比明月鏡片旗艦店還要高,「1.56鏡片」的日常均價就高達980元。

*依視路旗艦店鋪截圖

對於這種「天價眼鏡」,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無能為力,只能無奈接受,畢竟眼鏡在某種程度上,也屬於剛需。

也有網友表示,可以在醫院驗光後,憑驗光單去淘寶店鋪上配眼鏡。一般情況下,會比實體店要便宜很多。

實際上,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的統計,的確有一部分消費者選擇這種淘寶上配眼鏡的方式,普遍價格都會低於線下實體店。例如店鋪名為「河馬眼鏡」的定製商品,月銷量為2300+。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還有店鋪名為「李默眼鏡工作室」的不換鏡架只換鏡片的定製商品,月銷量也超過了4000+。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不過,這類眼鏡電商的興起也正在不斷加劇眼鏡行業價格戰競爭的局面。由於眼鏡小品牌過多,大小企業都在打價格戰,導致品質和服務都處於低端。而電商上的普遍低價更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

其次,很多品牌的授權代理只是授權線下實體店,是不允許網上銷售的。這種情況下,那些流通於線上市場的品牌鏡片有可能是經銷商違規售賣,也有可能是假貨橫行,不僅對品牌方造成不良影響,也不利於積累消費者的信任度。

為了使整個眼鏡市場得到良性的發展,不同身份的群體應該共同努力。

眼鏡品牌與企業:

需要更好地平衡好成本和產品價值,以及市場行情與競爭對手的定價後作出最優策略。同時,還要加強對各線上渠道的監管,防止出現亂價、假貨現象,塑造眼鏡市場的正面形象。

眼鏡經銷商:

尊重品牌,遵守品牌的相關規定,不以次充好、不以假亂真,在一切合乎市場規則和品牌規則的前提下,保證自己的切實利益。

消費者:

增加眼科類和眼鏡行業相關知識的學習,把控自己的預算,在合理的價格參考範圍內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商品。

相關焦點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摘要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   招股書顯示,2019年,明月鏡片每片鏡片的單位成本只有6.23元,平均售價為13.48元;每副鏡架成本為20.91元,平均售價為29.16元;每副成鏡成本也僅有56.09元,平均售價為126.05元。   實際上,生產環節吃下的利潤並不多。明月鏡片2019年整體銷售淨利潤為14.58%。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從整個產業來看,生產端和零售端都面臨著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動輒大幾千眼鏡,成本不到售價10%,明月鏡片憑什麼這麼賺錢?
    市面上的眼鏡,少則幾百塊,動輒大幾千,讓不少消費者苦不堪言。有的人為了保護眼睛健康,不得不選擇付出十分高昂的價格,但你們知道嗎?這些成品大幾千的眼睛,或許成本價只需要售價的十分之一!>近日,明月鏡片發行IPO募集5.68億資金引起了廣泛關注,隨後,有業內人士發出2019年明鏡剛過鏡片的生產成本為6.23元,而成品眼鏡的成本價大約在56元左右 僅線上店鋪的毛利潤率就已經高達74.58%,最便宜的眼鏡都要228元一副!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這一暴利行業被曝光
    ↓↓↓答案是——「一副鏡片成本為10元,眼鏡架為30元"據央視財經《正點財經》報導一副眼鏡的出廠價只需幾十元這是怎麼回事呢?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80元的,可能是屬於純鈦類型的,不屬於普通金屬,它的材質、人工的拋光工資、電鍍成本等各項成本都會偏貴。」
  • 央視曝光眼鏡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全部使用塑料板材的眼鏡架,一副的成本僅為20元。江蘇裕昌光學眼鏡公司銷售部主任郭汶炎:一副鏡架出廠的價格,基本在30元到80元。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一起來看看↓↓↓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眼鏡架為30元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 暴利的眼鏡行業:出廠幾十元,售價上千元?
    探究眼鏡行業生產秘密地處長江南岸的江蘇省丹陽市,一直被稱作「眼鏡之都」。鏡片年生產量高達4億多片,佔到了國內鏡片總生產量的七成以上,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而央視走訪的第一站自然就是這裡。眾所周知,鏡片的價格取決於同度數鏡片邊緣的厚薄程度。
  • 起底暴利眼鏡行業:售價千元的眼鏡成本不足30元,錢都被誰賺了?
    原標題:一副眼鏡出廠價幾十元,售價上千元,錢被誰賺了?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而在明月鏡片的招股說明書裡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
  • 零售價是成本幾倍甚至十幾倍,為什麼眼鏡店卻說自己不賺錢?
    不僅僅是鏡片,丹陽鏡架的成本價也十分低廉,鏡架按照材質可分成許多種,比如記憶合金架、板材架、純鈦鏡架等等,在那裡同樣也花幾十元就都能搞定,眼鏡店中售價數百甚至幾千元一副的眼鏡,他們的採購成本可能也就幾十到一兩百元,零售價是採購成本的幾倍到十幾倍,看起來似乎眼鏡銷售非常的暴利,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而在公司遞交的招股書中,披露了眼鏡行業的「小秘密」。整個鏡片的單位成本竟然低至6元,一副眼鏡的成本價在60元左右(2019年,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而我們購買眼鏡時,幾百元不等,甚至還能售價上千元。即便是明月鏡片的官方旗艦店,都是售價翻了又翻……光是簡單的鏡片,明月鏡片旗艦店的折後價都在200元以上。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 眼鏡架為30元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目前,市面常見的眼鏡鏡片按照材質主要分為PC鏡片和樹脂鏡片。
  • 美妝品牌價格監控:精華乳霜售價上千,卻被爆代工廠成本不到10塊
    並且,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近期雅詩蘭黛還進行了促銷活動,到手價在700元左右。*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至於貴婦爽膚水和面霜,也幾乎每個女生都能脫口而出:SK-II和La MER海藍之謎。SK-II的230ml神仙水價格是1540元;曾被時代周刊評為「奢華中的奢華」的品牌La MER,其30ml面霜的售價也才1500元。
  • 眼鏡行業幕後觀察:全國眼鏡店10萬家 新零售和品牌化或助推行業改革
    據明月鏡片招股書顯示,2019年,該企業的鏡片單位成本為6.23元/片,鏡架單位成本為20.91元/副,成鏡單位成本為56.09元/副,相較於上百元的銷售價格,被媒體稱為「暴利生意   一名在丹陽市司徒鎮從事眼鏡生產多年的廠家負責人稱,儘管在普通消費者看來這裡的眼鏡售價「水很深」,但在從事眼鏡採購的行家眼裡,基本沒有多少利潤空間可言,「一般來說,一副鏡架的生產要經過幾十道大大小小的程序,成本從幾塊到幾十塊都有,不過按照批發價出廠時,一副只能賺幾塊錢。」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在明月鏡片的招股書中披露,2019年每片鏡片的價格成本僅為6.23元,而每副眼鏡的成本也只有56元,但是在對外銷售的時候,客戶拿到的眼鏡通常都要幾百元,甚至上千元,明月鏡片的網店毛利率高達95%。
  • 幾十塊的成本敢賣上千,批判眼鏡暴利
    ,鏡架則有一億多副,連起來可繞地球一圈,但是這些眼鏡的價格卻不比香飄飄奶茶貴多少。 根據央視報導在丹陽一副普通的鏡片只要10元,一副鏡架即使用高質量的材料也能在30塊內拿下,而曾經在眼鏡營銷中吹的神乎其神的純鈦鏡架也不過80塊錢,算下來在丹陽配一副普通的眼鏡只要四十塊就能拿下了。一百以上的眼鏡都算高端產品了,由此可見至少在上遊眼鏡並不貴,但是到了商家手中便立刻烏鴉變鳳凰價格暴漲十倍五倍以上。
  • 一副眼鏡出廠幾十售價上千,最大獲利方竟是地產開發商?
    在招股書上,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 2019年,明月的鏡片單位成本價為6.23元,出廠價約為13.5元——這是一個在市面上相對廉價的價格。但與此同時,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明月鏡片被標出的最低價格為228元一副。 很顯然,眼鏡雖然暴利,但錢並不是都被眼鏡生產商賺了,大部分還是被房地產商「揩油」了。
  • 塗料企業紛紛降價搶市場份額,但能否靠降價走出市場寒冬?
    李明月表示,價格戰是惡劣環境下的一種壓力舉措。從做蛋糕到抓蛋糕,價格戰應該被用作一種利器,以確保現有和擴大的份額。價格戰幾乎蔓延到了全類別,從建築塗料到木器塗料,再到汽車塗料、粉末塗料、防腐塗料和工業塗料,企業間相互追趕,上演了一場全面的價格戰。
  • 幾十元的品牌眼鏡在線等你來搶!
    價值上千元的名牌眼鏡在這家網店只需要幾十元即可買到你心動了嗎?■ 案 情 概 述近日,江先生看到在某家網店稱有某知名品牌眼鏡店的授權,並展示了多張商標註冊證、檢驗報告等多項證明,江先生很是心動,覺得自己搶到了打折正品,隨即花費了100多元購買了兩副眼鏡。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01、成本價6.23元,售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到底有多「暴利」?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招股說明書提到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