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品牌價格監控:精華乳霜售價上千,卻被爆代工廠成本不到10塊

2020-12-12 慢慢買大數據

今年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僅讓姐姐們火了,也讓一個自稱「貴婦品牌」的「梵蜜琳」走進了大眾的視線。

*《乘風破浪的姐姐》視頻截圖

這個貴婦品牌究竟有多「貴婦」?根據品牌的官網數據顯示,40g的「貴婦膏」價格為1200元,120ml的「貴婦潤膚水」價格為890元,30ml的「貴婦精華液」價格為1700元…

*梵蜜琳天貓官網截圖

這定價,不是在叫板一線美妝大牌嗎?

在精華屆,不得不提的是雅詩蘭黛的小棕瓶精華露,在全網的火爆程度及口碑都不錯。而雅詩蘭黛小棕瓶精華在京東官網的官方指導價是50ml/850元。並且,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近期雅詩蘭黛還進行了促銷活動,到手價在700元左右。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至於貴婦爽膚水和面霜,也幾乎每個女生都能脫口而出:SK-II和La MER海藍之謎。SK-II的230ml神仙水價格是1540元;曾被時代周刊評為「奢華中的奢華」的品牌La MER,其30ml面霜的售價也才1500元。這麼對比下來,梵蜜琳的價格比一線大牌還高。

*京東官網截圖

能夠定出如此高價,又能豪擲千萬去贊助一個大型綜藝節目,驚人的底氣讓人忍不住想要深扒一下它的發家史。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梵蜜琳算是比較陌生的品牌,但實際上它一直活躍在微商們的朋友圈之中。

它的早期產品「俏十歲科技面膜」在2013年就已經佔領了微信高地,在朋友圈賣得風生水起。但是,隨著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這個最初靠著代工廠加工產品的微商品牌卻已經不滿足於此。

梵蜜琳想要摒棄此前的做法,成為被大眾所接受的高端化妝品。所以,它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品牌營銷路數,冠名各種綜藝、在電視劇中插廣告、入駐抖音開始鋪天蓋地的推廣等等。其實在梵蜜琳之前,還有像麥吉麗、TST、姬存希等眾多微商品牌都用過同樣的套路。

但是,鋪天蓋地的廣告燒錢到底有沒有給這些品牌帶來實質性收益?

我們以梵蜜琳為例來分析。

根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巨大的流量推動下,梵蜜琳勉強擠進了京東平臺乳液/面霜品類的7月銷量前50品牌榜,以月銷量3553位居46位。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雖然在「31—50」名品牌榜單中也出現了SK-II、雅詩蘭黛、妮維雅等知名品牌,但對於它們來說,乳液/面霜僅屬於業務線中的較小一支分流,而對於梵蜜琳來說卻是整個品牌的主要銷售大頭。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結合梵蜜琳品牌在整個線上的銷售情況,其最暢銷的產品,就是節目中頻頻出現的「姐姐同款貴婦膏」,目前有8g/290、40g/1200、三部曲旅行裝和三部曲正裝共四種規格。根據慢慢買大數據對官網的監測結果顯示,該商品在京東官網的月銷量在825,而整個店鋪在7月份的總銷量僅1080。也就是說,除了「貴婦膏」以外,店內其他所有產品的總計銷量未到300。

*京東官網截圖

除此之外,我們監測到梵蜜琳在線上也有幾十家經銷商店鋪。我們特別統計了在京東平臺的部分店鋪數據,從各店鋪銷售情況來看,店內產品的價格均做過統一的調控,每家店鋪的商品價格都與官方旗艦店保持一致。同時,與官網情況類似,幾乎所有銷量都集中在「貴婦霜」這一款產品上。

*數據源於慢慢買大數據

對於一個品牌而言,如此單一的產品線本就無法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但還有人爆出,梵蜜琳的全線產品全部由代工廠生產。其他代工廠就在1688開出了店鋪。梵蜜琳的產品價格高昂,40g貴婦膏賣1200元,賣得比國際奢侈品大牌海藍之謎lamer還要貴。而這些代工廠在1688上的成品半成品,價格卻相當親民。

不到10塊卻賣了上千塊,事情曝光後,一度使「230元買兩斤貴婦膏」成了熱門話題。

*阿里巴巴代工廠

但是,4千萬隻換回一兩千的銷量,梵蜜琳不虧嗎?為什麼它還要執著於綜藝冠名?因為微商品牌的廣告牌不是直接打給消費者的,而是為了創造素材,繼續在微商模式中圈錢。簡單來說,它們不是依靠賣貨賺錢,而是靠經銷代理的囤貨賺錢。

就連梵蜜琳的創始人都曾對外表示,梵蜜琳是微商,也是「非典型微商」,冠名各檔節目都只是為了「買素材、放煙花」。

所以,不管它們把自己包裝得多高大上,從本質上來看,它們依然是微商,它們的消費群也依然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它們也依然賺得盆滿缽滿。

相關焦點

  • 售價1000的化妝品成本不足10塊?美妝行業的暴利你不敢想像
    答案是186元,那成本是多少錢呢?這裡邊的水我給你算一塊錢,加高壓氮氣我給你算五塊,這個瓶子我給你算十塊,加起來也不過16塊錢,成本不到售價的10%。據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是大牌的化妝品,其本身的生產成本在價格當中的佔比不會超過15%,大名鼎鼎的SKII神仙水應該都知道吧?160ml的嫩膚清瑩露官方售價是560元,據說成本在6.5-10元左右,看到這估計有很多人就該掀桌子了,這不是坑人嗎,成本不到1%,這比某些非法生意還狠啊!
  • 梵蜜琳「三無」實錘,成本不到10塊售價上千!創始人:這就是微商
    *梵蜜琳天貓官網截圖這定價,不是在叫板一線美妝大牌嗎?SK-II的230ml神仙水價格是1540元;曾被時代周刊評為「奢華中的奢華」的品牌La MER,其30ml面霜的售價也才1500元。這麼對比下來,梵蜜琳的價格比一線大牌還高。
  • 這些全網爆款的成本根本不到售價10%
    這幾年,陸陸續續登場的新國貨美妝品牌,不斷刷新著很多女孩對於國產品牌的印象——包裝時尚精緻,產品品控堪比大牌,價格平民。產品多模仿大牌包裝和成分事實上,大部分知名美妝品牌都會依賴於代工廠代加工產品。近期,某知名新國貨美妝品牌被扒出「售價59元的眼影盤,成本不到5元;售價129元的口紅,成本僅8元」……
  • 美妝品牌多是代工廠生產,同樣的配方換個包裝就是另一品牌?
    前不久,&34;上了熱搜,撕開了美妝行業的&34;,美妝產品找代工廠,不同的品牌相同的配方和原料,這已經是美妝行業在我們已知的美妝品牌裡,無論是奢侈品還是國貨美妝,自建工廠生產的品牌少之又少,而代工廠生產是他們共同的選擇
  • 國貨美妝的通用「代工廠」們
    文 | 尚清編輯 | 趙瑾排版 | 敬師在爆炸增長的美妝行業,美妝代工廠是其供應鏈中最大的一塊拼圖,最近更是被業內人士稱為「產業鏈中的超人」。前幾天,微博話題引發大量網友討論。多數網友表示對美妝產品找代工廠的做法表示理解,並承認這是一項在世界美妝行業內半公開的「秘密」。
  • 國貨美妝的秘密:直播間賣129元的口紅 成本只有8元
    原本我們想起國產美妝品牌,大多會把它跟廉價低端掛鈎。而這幾年,新國貨美妝品牌的登場,卻刷新了很多女孩對於國產品牌的印象——既包裝華美又價格便宜,大牌平價替代,潮流尖端。比起老牌國貨,這些品牌成立時間不久,主要在電商上叫賣,卻創造了不菲的成績。
  • 國貨美妝的秘密:直播間賣129元的口紅,成本只有8元
    原本我們想起國產美妝品牌,大多會把它跟廉價低端掛鈎。 而這幾年,新國貨美妝品牌的登場,卻刷新了很多女孩對於國產品牌的印象——既包裝華美又價格便宜,大牌平價替代,潮流尖端。瘋狂營銷背後,新國貨美妝品牌到底質量如何,技術如何,都要打一個問號。 事實上,新國貨美妝找代工廠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查詢「國家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可知,這些品牌主要找國內的科絲美詩、瑩特麗和上海臻信等代工廠生產產品。 他們找的代工廠重合度高到什麼地步呢——2018年雙十一,國貨A曾推出一款唇膏套盒。
  • 幾千上萬價格的乳膠床墊,成本到底值多少?
    那麼價格幾千、上萬元的乳膠床墊,成本到底值多少呢?業內人士(正宗泰國原產地乳膠枕頭床墊+微信Cralne,每日分享揭秘乳膠行業知識、辨別真假)給大家講解。 很多人都了解到,在泰國大大小小的購物店,乳膠床墊價格基本是接近上萬元的,但是在某寶上一搜,同樣號稱天然乳膠床墊,同樣的尺寸厚度,售價甚至不到一千元,都說具有防蟎防菌的作用,高彈回和透氣性良好,比傳統床墊更加適合人體睡眠。
  • 價格比肩LA MER 代工廠生產的梵蜜琳憑什麼?
    近日,成立僅五年的梵蜜琳,以媲美LA MER(海藍之謎)的高價格走紅各大平臺。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梵蜜琳並未像眾多高端化妝品企業一樣,擁有自建工廠,而是效仿完美日記等品牌,選擇代工廠進行生產。業內人士認為,重金砸入營銷而輕研發,是網紅化妝品的發展套路,相對有資金實力的化妝品企業一般都會選擇自建工廠。那麼,尚未擁有自己工廠的梵蜜琳,到底能否撐起高端價格?
  • 從9塊9秒殺哦到50ml3000元的精華,快手美妝的野心有多大?
    更多的廠家進入讓價格壓縮到了極致。一盒市價100塊的面膜在快手可以賣到二十塊。不少直播間的美妝單品的利潤只有幾毛到一塊,商家純靠薄利多銷的邏輯賺錢。 做了二十幾年渠道渡的劉鴻飛從沒有見過快手這樣價格壓縮如此「恐怖」的平臺,他覺得價格戰打成這樣,「這群人完全瘋了。」
  • 憂喜參半的OEM美妝代工廠
    在此階段,不少有實力的工廠思考未來發展方向,所以出現有的工廠轉型做品牌,有些則提高關鍵產能設備、減少人工成本,有些則拓展業務,從傳統向網際網路發展,從國內市場轉國外市場……歸結一句話,不轉型難生存。 其實這是OEM企業最難的一條路,但也是健康的一條路,只有專注科研實力升級,對於企業和化妝品行業才是良性發展。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摘要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 果真「暴利」行業?   招股書顯示,2019年,明月鏡片每片鏡片的單位成本只有6.23元,平均售價為13.48元;每副鏡架成本為20.91元,平均售價為29.16元;每副成鏡成本也僅有56.09元,平均售價為126.05元。   實際上,生產環節吃下的利潤並不多。明月鏡片2019年整體銷售淨利潤為14.58%。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從整個產業來看,生產端和零售端都面臨著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
  • LV愛馬仕等被曝依賴代工工廠 皮帶售價超成本80倍
    文章稱,LV是所有奢侈品牌中最依賴代工工廠的,據其集團內部人士透露,代工工廠生產的產品佔到40%—60%。而奢侈品牌將產品委託代工工廠生產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一家代工廠廠長表示:「生產一條皮帶的成本僅9歐,我們以39歐的價格賣給專賣店,他們再以750歐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對此,法晚記者多次聯繫這三家公司,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 美妝直播的貨與禍
    值得一提的是,若最新擬定的直播電商行業規範落地,行業治理方將「建立健全商品或者服務推廣內容規範與審查監控」,而含「最低價格」的宣傳語是有違廣告法的。 美妝商家多將一場銷量爆炸的直播理解為小型的「雙十一」,某品牌創始人告訴青眼:「觀眾知道,一旦直播間裡出現了某個產品,那麼它應該就是同一時段網上賣的最低價。
  • BA美妝周14款必買套裝推薦! 留言評論免費再送10份大牌美妝好禮!
    香港折扣季,大牌美妝優惠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畢竟美妝護膚關係到大家的面子問題!
  • 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只要幾十元
    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鏡片的折射率越高,同等度數下,鏡片的邊緣就越薄。江蘇天潤光學鏡片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浩宇:一般普通鏡片折射率相對低一些,同樣度數的鏡片會厚一些,高檔鏡片材料更貴,做出來的鏡片更加美觀,比較薄、比較輕。工廠生產成本,一副在10元到50元左右。記者在眼鏡架生產廠裡了解到,一副眼鏡,眼鏡架成本通常佔60%,眼鏡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分為塑料板材和金屬。
  • 國貨美妝品牌「含黛」即將上線,將填補「抗初老」產品市場空白!
    「Z世代」消費群體成為美妝主戰場以95後為主要群體的Z世代美妝意識相對較強,是美妝產品的消費主力,根據諮詢機構統計數據顯示,95後是美妝產品銷售額增長的主力群體,增速在各代人群當中為最高。95後的用戶畫像顯示,其對性價比的追求僅次於80前,價格敏感度較高的同時對美妝產品的質量又有著較高的要求。
  • 抗初老新國貨「含黛」對美妝行業暴利說不
    而國內的主流化妝品品牌雖然毛利率略低於海外公司,但相比於其他行業來講仍然十分「強勁」,丸美股份產品定位於中高端,毛利率達到了68.42%,而主打大眾美妝的珀萊雅毛利率也有65.78%,海內外美妝品牌的五年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都在10%-40%左右,收益能力十分強勁。
  • 工廠深扒 | 5個月銷10w+,低至5塊的口紅用了會中毒嗎?
    ,其中不乏很多不錯的品牌,他們認真鑽研,自主研發或找靠譜工廠做產品。,價格很低,基本上均價就二三十,甚至有的9.9塊就能買到兩支,肯定很多姐妹就會和李漂亮有同樣的疑惑:「這麼便宜,到底能不能用?:考慮到成本問題,雅詩蘭黛還和瑩特麗這種大廠有合作,就是工廠按照和品牌方的委託合同進行產品的研發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