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味道,嘉定人都知道的——鹹酸飯~

2021-02-17 陶醉生活

品味 • 美食 慢生活

陶醉生活 ┃ 吃喝玩樂「吃」為大

說起小時候,不得不說,小時候常常吃的就是菜飯,嘉定人常常都叫它」鹹酸飯「。油亮的米飯,鹹肉與青菜的混搭,掀開鍋蓋的那一刻,嘴裡口口是香味,心裡滿滿是鄉愁。當然,身為嘉定人的小編,自然是特別的懷念。更何況,身為吃貨的我來說,絕不放過任何一道美食。說起來,小編昨兒個還吃了自己家做的」鹹酸飯「,那味道,真是讓我流了好半天的口水呢~~~嘖嘖嘖。順著香味,就讓小編帶你去聽聽,嘉定鹹酸飯的故事。


說是酸,其實是鮮

嘉定人講」鹹酸飯「就是菜飯。鹹酸飯是方言,這裡的酸其實和酸不搭界,嘉定本人不會吃酸,正確的意思是鹹鮮飯。如嘉定人講」鹹酸碌碌「就是很鮮的意思。

現在人們吃鹹酸飯特別講究,花樣多,吃出名堂。不少飯店為了吸引顧客,還打出特色菜飯招牌。


你家的鹹酸飯,用什麼配料?

菜飯的」菜「四季有別,鹹酸飯講究配料,春天最好的配料是薺菜,普通的是香萵筍葉、菜莧、馬蘭頭、蠶豆等,再配以鹹肉香腸,出鍋時淋上豬油,滿屋飄香,俗稱豬油菜飯。

夏季可用豇豆、茄子。

秋季用料最豐富,可用洋山芋、毛芋艿、青菜等。

冬天常用薺菜、紅蘿蔔、山芋、鹹菜等。是否有鹹肉和臘肉,那要看各家條件,並不決定你的口味。


灶頭,小編相信,現在嘉定還能看到這個的,可謂是少之又少,大都能看到的地方也就是嘉定的鄉村區了。記得小的時候,基本家家戶戶都有。燒出來的東西,可美味了。可不僅僅是鹹酸飯而已哦~

用農家灶頭才燒的香!

燒鹹酸飯很講技術,火頭不到往往飯爛菜黃,俗稱摜菜刀飯,不好吃。燒鹹酸飯最宜農家柴灶。柴灶有火力猛、著火點均勻等優點。鹹酸飯因蔬菜含水分大,所以在煮飯過程中要求快速蒸發水分,而柴灶都具備這些功能。


飯餈什麼的最香了!

小編的故事就說到這裡,是不是有吃貨門都抵不住誘惑了?那還等什麼,趕緊讓家裡的爺爺奶奶做起來!順便說一句,家有灶頭的,做起來更香,更贊!

·END·

陶醉生活

相關焦點

  • 仙居食單——鹹酸飯
    落日樓主按:仙居鹹酸飯,對於七零、八零年代出生的仙居人來說,其如同鹹酸粥一樣,也是一種最能召喚胃腸的鄉愁和記憶的飯食。
  • 【上海話朗讀】菜飯叫做——鹹酸飯
    菜飯叫做——鹹酸飯原創:薛理勇來源:淮海白領群 2019.7.14
  • 吃了這碗酸飯,才懂什麼叫山西猛漢
    運城的鹽池自古代便是重要的產鹽地,據歷史記載,山西南部及東南部水井裡打出來的水都偏鹹偏苦,運城四十裡方圓內無甜水井,當時居民的飲用水多是從其他地方運輸而來。山西人愛吃的酸,除了酸棗、西紅柿醬這類自然酸味,幾乎大部分酸味食物都源於發酵工藝,這也是千百年來山西人的傳統。
  • 鹹香綿軟巨好吃!老式鹹奶油杏仁蛋糕卷,小時候的味道,賣瘋了!
    最近很火的老式鹹奶油卷,大家有沒有種草呢?鹹香軟綿,好吃不膩!
  • 記憶裡的上海味道:上海菜飯
    據說,以前的鹹酸飯也分為兩類:一種叫做窮人鹹酸飯,另一種叫富人鹹酸飯。先說富人鹹酸飯,那是有錢人大魚大肉吃倒了胃口,為了調劑口味吃頓鹹酸飯。這時候就要動腦筋,怎樣把鹹酸飯燒出花樣來,除了選用時令蔬菜外,還少不了火腿、臘肉、香腸片、豬油來調味了,有了這樣的好東西幫襯,自然口味一新,吃這種鹹酸飯完全是一種享受。
  • 上海小吃,本地人最愛外地人必買,童年味道的街道小吃!
    大家知道,上海小吃就是品種繁多,而且兼具南北風味,製作精細,這也是上海小吃這麼受人喜愛的原因呀,也是湯圓繼續要給大家介紹的動力呀!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小吃呢,可以說是上海人的童年記憶,深入味蕾不會遺忘的味道!
  • 包吃一年的嘉定早餐地圖!整整30天,天天不重樣!
    豆腐花在嘉定也被叫做鹹豆漿。鹹豆漿對於嘉定人,就好比胡辣湯之於河南人,豆汁兒之於北京人。一碗新鮮的嫩豆腐,一勺醬油、一勺香油、榨菜、香菜,最後撒上一點小蝦米和紫菜,搭配油條或者蛋餅,怎麼吃都不膩。各種香甜可口糯而不膩的重陽糕、徐行蒸糕、桂花糕、豬油糕、紅糖豆沙糕……都是嘉定人記憶中的傳統老味道,當潔白如玉的白糖糕、色如琥珀紅糖糕,從蒸桶裡倒出,還冒出陣陣熱氣時,真讓人看了不禁口水直流。
  • 蘭石老家小時候的味道-鹹瓜蒸肉餅
    小時候是不是都是自己媽媽或者爸爸煮飯給我們吃的?
  • 小時候的味道——紅燒荷包蛋
    這道紅燒荷包蛋是某天一個人在家的午飯,早上和下午都安排了要出門辦事,中午匆匆回家吃飯,也懶得折折洗洗,拌個皮蛋拌豆腐,盛一碗剩米飯微波爐熱熱,取兩隻雞蛋,簡單燒燒10分鐘就吃飯。  燒好的荷包蛋夾到熱米飯上,和著一起吃,突然一股小時候的味道就那麼濃烈的出現了,因為用的不是常用的生抽老抽,而是新得的一瓶純糧食釀造的老醬油,比一般生抽味道略淡,顏色也深一些,又比老抽鹹,卻多了鮮美和回甘。用它燒出來的荷包蛋有小時候常吃的荷包蛋蘸醬油的香味。兩個荷包蛋吃完,剩下的一點紅燒湯汁也被我用來拌了米飯吃,又找出點小時候吃醬油拌飯的感覺。
  • 魔都人冬天的媽媽味道 【鹹肉菜飯骨頭湯】怎麼做才地道
    薺菜上市,吃「薺菜鹹酸飯」。豌豆上市,吃「豌豆鹹酸飯」。香萵筍上市,吃「香萵筍葉鹹酸飯」。豇豆上市,吃「豇豆鹹酸飯」.菜在飯裡雖燜得黃爛,但吸足了味道,自有一種爐火炊熟的熱香,撩人食慾無限。圖片來自網絡)廣東人的煲仔飯,用的是小砂鍋。而鹹肉菜飯。定是要大鍋燒起來才會好吃。鹹肉是自家醃的,肥瘦相間,細細切丁(不是切片哦)。菜也一樣要切得碎碎的,可不要菜梗和菜葉都留的老老長的。米飯上鍋,下一點豬油,將鹹肉煸炒一下:先下肥肉丁,再下瘦肉丁,最後加入青菜就熄火,翻炒幾下,讓青菜過油但保持半生狀態。等到爐灶上的米飯水基本漲幹,拌入鹹肉青菜,繼續燜至香糯軟熟。
  • 舊時光裡的老味道 我們不說再見 - 西大街銅板美食地圖
    但在西大街,這裡的舊時光依然在流淌這裡的老味道從未對人們說過「再見」鹹糯的草頭餅、鬆軟的麥芽糖糕、清爽的筍絲香脆的油墩子、甘甜的糖炒慄子……每一種都是只需幾個銅板就可以品嘗得到的老味道每一種都蘊藏著西大街富有情懷的舊時光每一種都是西大街的老味道,都是一段觸摸得到也品嘗得到的舊時光
  • 小味道:鹹梅
    這時阿媽夾來了兩顆鹹梅,用箸槌開,撒上一點白糖,準備讓我就這一點涼水喝下。那味道,聞起來就讓人口水滿地。阿媽扶起我叫我慢慢吃下。一點酸鹹和甜經由舌尖,讓所有的疲倦神經復甦起來。「媽,好酸……」「酸甜酸甜,吃了就好……」阿媽又餵多我一口。「核愛記得呸出來,吃落去就生棵梅在肚前的啦!」阿媽又叮囑,等我吃完鹹梅,又勸我再睡一會,她就在一旁給我搖蒲葉扇。
  • 廣西博白芋苗,還有多少人記得小時候的味道?
    在廣西玉林博白,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芋苗炒豆豉是什麼味道的呢?以前在農村,基本每家都會種芋頭的,芋苗是把芋頭的莖柄醃製出來的一種食材,味道清爽可口。一般種有芋苗的人家,芋苗也是少不了的。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種地的人少了,連芋苗都不再是餐桌上的常見菜了。
  • 【重大消息】喜茶入駐嘉定!點茶攻略趕緊收藏!
    喜茶入駐了嘉定了!!!嘉定首店就在嘉亭薈是的!你沒看錯!相信不久後,嘉定的姑娘小夥子們又多了一個籤到打卡的地方,而盆友圈也即將上演一波喜茶的鬥圖大賽。到底喜茶入駐嘉定會不會給我們帶來驚喜?驚喜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喝奶茶當然要準備好攻略!
  • 小時候的味道 芥菜飯
    這樣的情況並不只出現在飲食上,所以我常感嘆,命中注定生是家鄉人。閩南人甚愛鹹飯,其中尤以芥菜飯為最,不論是鹹粥,還是乾飯,米菜同出,既方便省事,又好吃隆重。芥菜飯之於閩南人,正如涼皮之於陝西人一般。就是如今,村子裡紅白事、建房子或請人幫忙,主人往往也是以鹹飯相待。
  • 【福利】曾經媽媽的味道,如今終於殺進嘉定,在這裡居然就能吃到這份好味道!
    不管外面任何的紛紛擾擾只要回到熟悉溫馨的家裡媽媽的親手製作的一碗麵就能瞬間讓我們忘卻所有煩惱回到無憂無慮的小時候▼▼在那個粗茶淡飯甚至溫飽都成問題的年代,唯有媽媽隔三岔五做的那碗小面,能讓他從寡淡的生活中品嘗到最豐富的童年味道。
  • 嘉定人的深夜食堂,有緣半夜見.
    就像《北京摺疊》三個空間的人分配著48小時周期,每天的忙忙碌碌,回到膠囊裡休息是一種歸宿,在嘉定,到阿婆麵館(裕民飲食)吃一碗解酒面,更是一份寄託。一家屬於嘉定人的深夜食堂。謝謝你呵護的每一個深夜。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阿婆麵館,選上豐富愛吃的澆頭。
  • 新老味道大BATTLE!到底誰才是你的菜!
    有人一直在堅守傳統的老味道,當然也有人不斷地在追尋創新的新味道。但相同的是,無論是哪一種味道都有自己忠實的擁躉。不知道你更PICK哪一款呢?就拿上海人相當喜愛的麵條來說,蔥油拌麵的地位,它敢說第二可能沒人敢說第一!甚至有人說:一碗好的蔥油拌麵可以讓一個從來不吃蔥的人,乖乖的吃光一整碗。
  • 還記得小時候的毛線衫嗎?來看嘉定「毛線阿姨」和她的「溫暖牌」
    還記得小時候的毛線衫嗎?來看嘉定「毛線阿姨」和她的「溫暖牌」 2020-10-14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