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江蘇省疾控中心與建鄴區疾控中心,在建鄴區月安花園舉行全國高血壓日活動並發布最新數據。江蘇18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8.9%,也就是說,10個人裡有將近3個人都是高血壓患者。鹽吃得多,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因素。江蘇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盧新政告訴記者,很多人在家吃飯能控制好攝鹽量,但是一下館子就超標了,此外,一些零食暗藏高鹽,不宜多吃。
通訊員 王強平 陶花 孫茜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安瑩
最新數據
從性別看
從年齡看從誘因看
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
江蘇省疾控中心專家告訴記者,2013年江蘇省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已經出爐,該數據為首次發布。監測顯示,江蘇18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8.9%,其中男性患病率為34%,女性高血壓為24.7%。也就是說,全省10個成人裡,差不多有3個人是高血壓。江蘇在全國的發病率為中等偏上水平。
江蘇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盧新政告訴記者,從全國來看,高血壓的發病,呈現「北高南低」的趨勢。
從年齡看
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
盧新政說,從臨床以及調查來看,江蘇高血壓患者年輕化的趨勢十分明顯。「曾有調查顯示,18-34歲年齡組,男性患病率達到了23%,女性患病率為11%。35-44歲年齡組,男性為41.6%,女性為26.56%。」盧新政說。
如果高血壓控制不好,會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各種疾病。高血壓年輕化後,導致各種疾病也在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以前年輕人一旦發病,是不考慮心肌梗死的,現在不行了,醫院收到的最年輕心肌梗死患者是18歲。詢問病史,發現患者就是喜歡喝酒,長時間血壓高,控制不好。」盧新政說。
從誘因看
江蘇人吃鹽超標近一倍
鈉鹽的攝入過多,是高血壓患病率高的重要因素。調查顯示,江蘇18-69歲常住居民,每日食鹽攝入量為11克,其中男性11.5克,女性為10.6克。城市12克,農村10.4克。
盧新政告訴記者,中國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鹽攝入量6克,江蘇人吃鹽已經超標近一倍。
省疾控中心專家專家說,與高血壓如此高的患病率相比,公眾對高血壓的了解卻不夠。從調查來看,對於每人每天吃6克鹽的知曉率為30%。
快報調查
控鹽為什麼這麼難?
飯店一盤炒蔬菜,就要用6克鹽
其實,現在很多市民都有控鹽的意識,在家做菜,會注意少放點鹽。但很多人工作忙碌,應酬又多,一日三頓都在外面吃,這樣,鹽的攝入量很容易就超標了。
小餐館:菜做淡了,沒人吃啊
晚上,南京五塘廣場附近的小餐館,正是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時候。廚師楊師傅邊忙邊跟記者說:「大排檔,就是要鹽重油多,菜太清淡,不下飯,客人不願意啊。」楊師傅讓記者看看菜單,「客人最愛點的菜,還是重口味的,酸菜魚、醋溜土豆絲,就連青菜,都得炒香一點。」楊師傅說話間,一勺鹽就加到了炒鍋裡。一酒瓶蓋的鹽大約是6克。現代快報記者心裡估算了一下,這盤菜最起碼5克鹽。
楊師傅說,如果是爆炒的菜,下鹽還要再多一點,否則沒有味道。
大飯店:做過調研,客人口是心非
南京一名行政總廚告訴記者,其實他們開飯店,也經常搞調研,去摸清消費者的口味。「我們搞過路邊調查,也去過單位食堂,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說喜歡菜餚清淡一點的,不要那麼重油重鹽。」該總廚笑著說:「我們回來,就按照這個思路燒菜,結果消費者就投訴了,說沒有什麼味道,不好吃。南京人還是挺喜歡重口味的。」
總廚告訴記者:「我們是淮揚菜為主,一般的炒蔬菜,用鹽大約需要6克,因為蔬菜容易出水,鹹味衝淡。炒菜稍微少一點 ,因為有勾芡,能夠鎖住鹹味。但是也要用到3克以上。如果是川菜,那麼用鹽量會更大一點。」
調味品、小菜含鹽量都不低
廚師楊師傅告訴記者,其實炒菜,特別是湯,還會用雞精或者味精,特別是素湯。實際上,味精也是食鹽大戶。每100克味精中含鹽量為20.7克,遠高於人們印象中很鹹的豆瓣醬、辣醬、豆豉等其他調味品。
楊師傅說,如果這麼個算法,兩個人點一葷一素一湯,僅鹽就12克以上了。再加上味精、醬油、豆瓣醬等等,一頓飯,鈉鹽就超標了。
南京一燒烤店廚師告訴記者:「其實,很多時候,不僅為了口味,還為了飲料銷售能好。一碗麵吃完,往往口乾舌燥,那就是鹽吃多了。當然,店裡擺放的飲料,銷售就好了。還有的是為了掩飾菜餚的不新鮮,多加辣椒和鹽,是比較常用的做法。」
很多人早餐都喜歡來點小菜,比如榨菜或者豆腐乳。2兩,也就是100克重的豆腐乳,含7.5克左右食鹽。生活中,瓶裝豆腐乳有的差不多20克一塊,也就是說,吃一塊腐乳,差不多就含1.5克食鹽。醬黃瓜也是含鹽量頗高,100克含鹽達到了19.8克。
零食吃得多,鹽一樣會超標
「飲食不僅包括膳食,還包括零食。零食吃多了,不知不覺就鹽超標了。」盧新政告訴記者,國外對零食含鹽量有相關法規,而我國對此尚是空白。一些廠家為了口味的需要,在零食裡大量添加鹽分。
一份2兩的乾魚片,食鹽含量大約為5.9克。每100克普通麥胚麵包、法式面包含鹽量約在1.2克,100克油條約在1.5克,餅乾中的鹽分略少,每100克含鹽量也在0.8-1克。
甜品也暗藏高鹽,奶酪、糕點成胚後儲存發酵前,表面是要抹上一層鹽來醃製的,這是發酵和儲存的必備工序。最有代表性的恐怕就是冰淇淋了,在製作過程中,為了口味的完美會添加很多鹽,只是濃鬱的酸甜味把鹹味覆蓋住了,欺騙了味覺。有實驗證明,在1%—2%的食鹽溶液中添加10%的糖,幾乎可以完全抵消鹹味。
提醒
儘量吃低鈉鹽
專家說,少吃鹽,儘量吃低鈉鹽。鈉鹽導致血壓高,鉀鹽則是降血壓。所以市場上的低鈉鹽,就是減少了鈉離子,補充了鉀。
建鄴區疾控中心專家告訴記者,平時可用這三種方法做到少放鹽。
1.菜燒熟後再放鹽。
2.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增加口感,比如多用蔥蒜,比如多嘗試藉助甜、酸來調劑食物的味道,同樣能刺激食慾。
3.有些人喜歡燒魚和肉時多放鹽,然後用白糖調味,這是錯誤的。因為魚和肉本身就含有無機鹽,所以烹飪時要少放鹽。
治高血壓,光吃藥可不夠
「很多人確診高血壓後,雖然堅持長期、有規律服用藥物,但忽略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每天喝酒抽菸,為情緒所擾,這種情況下高血壓很難控制。」昨天,在江蘇省中醫院昨天舉行的「健康生活方式與健康血壓」大型義診上,該院院長、心血管病專家方祝元教授表示,藥物治療應該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兩者缺一不可。
方祝元說,高鈉低鉀膳食、肥胖、過量飲酒、經常抽菸、長期精神緊張、缺乏運動等,都是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對於一些輕中度的高血壓患者,如果注意改變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情緒穩定,戒菸限酒,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飲食合理,即使不服藥,血壓也會自然下降。
秋冬季天氣漸冷,宜進補,然而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方祝元教授表示不適合大補。西洋參、人參這些是不能吃的,補氣太過,反而會使得血壓升高。
對於高血壓患者,秋冬季應以調理為主,吃些調整血液循環、軟化血管的食物和藥物為宜。
另外,專家推薦女性高血壓患者吃一些珍珠粉,既可以養顏美容,又可以平肝潛陽,起到輔助降低血壓的作用。
小貼士
什麼是健康血壓?
專家告訴記者,有的人一看到醫生,往往就容易緊張,血壓就高了,這就是常說的白大褂血壓。有的人相反,在家血壓高,但是看到醫生,心情反倒放鬆了,血壓一下就下來了。所以說,在不同的地方,血壓往往是不一樣的。所以,血壓要經常測量,健康的血壓是這樣:
診室血壓讀數診室血壓讀數<120/80mmHg,即為健康血壓。家庭測量血壓,提倡使用上臂式自動血壓計進行規律規範量測。家庭血壓測量值判斷標準不同於診室血壓,家庭血壓讀數≥135/85mmHg即為高血壓,而健康血壓讀數是<115/7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