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親總是以傷害我為自己發洩情緒的方式?

2021-01-09 每天懂點兒心理學

來訪者:

我母親退休後和我父親來了我的城市,我們一家和我老公孩子生活在一起,我寶寶很乖一般爺爺接送上幼兒園,我處理哄寶寶睡覺以及起床的事情,他爸爸處理寶寶晚上講故事玩耍的事情,他姥姥基本在家沒啥大事,等姥爺送完娃回來兩人一起打掃打掃衛生。

但是有個特別特別不好的習慣,退休後突然間我媽能每天刷十幾個小時手機電視劇,沒完沒了,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一直刷電視劇,同時脾氣也變得很敏感,一點點家庭小矛盾小問題,她就能生氣發火指責一頓,而且有時候我明顯感受到她的情緒隨著看的電視劇不同而不一樣,但不變的一點是,脾氣變得不穩定,好的時候很好,不好的時候,天氣下雨都是你的錯,而且要求別人一定認錯。

我曾經和家人都勸過她每天控制看電視劇的時間,例如三四個小時,但是不行,哪怕她妹妹來看她在家住的那幾天,她依舊抱著手機看電視劇,敏感多疑,到處找茬,請問我該怎麼辦?

諮詢師:

看起來媽媽退休後,性情變了。

老年人退休後,能夠和子女一起生活,照顧孫子,這幾乎是中國式家庭的慣常。因為孫子小,需要人照顧,父母搬來一起居住,子女也可以回報父母,也盡了孝道。天倫之樂,是中國人之嚮往。可是,樓主家裡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本來的天倫之樂,被母親起伏的情緒打破。有人形容和敏感的退休母親相處,如履薄冰。

父親退休後,很能適應,角色轉換也快,而母親卻不行。

退休,宣布著一個人從繁忙的工作中離開,自由的時刻來臨。可如果準備不足,美好的自由也會激發人的無聊感。

輕鬆和無所事事會讓精神世界昏迷,甚至是死亡。陷入空虛、恐懼和無價值感中,人本能會急切地抓住一些容易得到的事情,填滿生命流逝帶來的恐懼和迷茫,比如刷劇。無節制的刷劇,陷入劇情,現實感降低,劇情觸發甚至左右著人。無節制地刷劇還會干擾人的生物節律,進一步就會加重情緒的波動。

您的父母離開家,社交圈變得狹小,熟悉的環境不再,天天呆在家,人就失去了與世界的互動和聯繫。信息刺激減弱,人就更加封閉在狹小的世界中。

另外,高度重視老年人抑鬱和其他情況,比如大腦的衰退。所以有條件可以帶母親去醫院做了體檢,特別是大腦的情況。另外,給母親創造活動的環境,鼓勵參加社會活動,比如唱歌、跳舞,培養一些興趣,交到一些朋友,這很重要。

希望您的母親能找到自己退休後的角色和價值,也祝福您的家!

退休應該是一種新生活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相關焦點

  • 你發洩不良情緒的方式是什麼?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的時候,同樣也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當情緒不好時,我們就會想要通過某些途徑發洩出來,讓自己好受點。據說當代很多年輕人,在情緒不好時都喜歡改微信封面和籤名,順道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在音樂軟體上看熱門評論找同感,或者沒有什麼是一頓吃的解決不了的。
  • 為什麼我們總是傷害最親近的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可我們卻總是不留餘力的傷害和我們最親近的人,把自己最叛逆最暴躁最差的一面表現在最愛我們的人。"我們會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會說些讓愛我們的人傷心的話,甚至會動手。心理學上把這種行為叫做「日常性攻擊」。我們有時候會因為一些瑣事便對身邊親近的人發火,很多情況下,我們並不是有意識這樣做,因為事實上我們更喜歡或愛這樣對我們最親近的人。
  • 總是亂扔東西的孩子,是在發洩情緒嗎?聽聽心理學的解釋
    因為視頻拍攝周期比較長,我找了博主早期的視頻看,其中發現了博主女兒在1歲左右的時期,也跟我家孩子一樣,喜歡抓著東西亂扔,總是拿著玩具玩著玩著就扔出去,讓你不知道她究竟是在發洩情緒還是單純的覺得扔東西好玩。
  • 有的人發洩情緒方式是爬山,你會做什麼呢?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的時候,同樣也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當情緒不好時,我們就會想要通過某些途徑發洩出來,讓自己好受點。據說當代很多年輕人,在情緒不好時都喜歡改微信封面和籤名,順道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在音樂軟體上看熱門評論找同感,或者沒有什麼是一頓吃的解決不了的。
  • 長時間把情緒積壓在心裡不好,那你發洩情緒的方式是什麼呢?
    每個人都會有開心的時候,同樣也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當情緒不好時,我們就會想要通過某些途徑發洩出來,讓自己好受點。據說當代很多年輕人,在情緒不好時都喜歡改微信封面和籤名,順道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在音樂軟體上看熱門評論找同感,或者沒有什麼是一頓吃的解決不了的。那麼你發洩情緒的方式有哪些呢?
  • 如何發洩情緒 發洩情緒的幾種方法
    一個人總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如果能夠合理的將心裡的不痛快及時發洩出來,也可以讓人變得開心起來,那麼如何發洩情緒呢,發洩情緒有幾種方法?嚎啕大哭當心情極度壓抑的時候不妨大聲哭出來,嚎啕大哭可以緩解壓力,發洩情緒,哭過之後往往會讓人感覺輕鬆很多。
  • 為發洩情緒用水果刀、開水傷害他人 男子獲刑一年
    2020年7月14日,陳某想通過肆意傷害他人來發洩自己內心的痛苦與不滿。當日9時許,攜帶水果刀來到西湖區某市場門口的地下通道,發現被害人鄧某在地下通道行走,伺機用水果刀刺鄧某腹部後逃離現場。回家後,陳某攜帶一壺開水,來到西湖區某地花壇處,將開水潑向正在乘涼的王某的小腿。14時許,民警在西湖區某房屋內,將陳某抓獲。
  • 被情緒暴力傷害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很多父母在情緒上來的時候,不管不顧地對孩子一通發洩,我們總以為發洩完就沒事了,卻不想這樣的情緒暴力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有太多孩子因為父母的情緒暴力而變得戰戰兢兢,膽小甚微。他們面對父母的情緒暴力,不敢還嘴,不敢反擊,甚至一個反抗的眼神都不敢有。知乎上曾有一個問答:那些長期遭受情緒暴力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她說,從自己記事起,總會無緣無故地被父母兇,甚至遭遇冷暴力。
  • 別把最壞的情緒,發洩給最愛的人.
    但我們的不開心,我們的沮喪和難過,有時只是一些小事情的累積。好比快下班的時候約了朋友,老闆卻臨時通知加班;期待了好久的電影,他卻沒有空陪自己去看;計劃好了的旅遊,因為同行的朋友臨時有事而泡湯……這種漫長又細微的積累,會在某一天,使人的情緒徹底崩潰。
  • 愛自己就不要讓壞情緒傷害自己
    愛自己就不要讓壞情緒傷害自己人有七情六慾,面對各種事情時人們總會有不同的情緒。而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有時更多的情緒就是抱怨。也許你會覺得抱怨很好,既不惹事又能發洩心中的不滿,簡直是一舉兩得。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對周圍的人或事物產生各種各樣的不滿,從而有了很多的抱怨,我們從不找自己的問題。久而久之,我們看到的總是別人的錯誤,而面對這些我們無法改變的東西時,我們不會去改變自己,不會去提升自己,我們除了抱怨還是抱怨,絲毫不會去考慮自身的不足。一位哲學家在海邊看見一艘船遇難,船上的人都死了,於是他開始抱怨上帝的不公,讓這麼多的人都死去。
  • 發洩情緒的二十種方式
    不幸的是,當人們出現負面情緒,這頭大象就開始活動了,我們在面對這隻龐然大物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或者想要儘快讓它平息下來,但結果常常事與願違——你可能會被大象弄得遍體鱗傷。所以面對負面情緒,「控制」或「壓抑」不是最好的方式,而應該像騎象人馴服大象一樣,跟它做朋友,了解它的生活習性,給它一些時間,才能讓它平息下來。
  • 發洩情緒,不代表放縱自己
    每天,我們都能聽到很多抱怨的聲音,有時候我們也會抱怨一些人一些事,其實就是發洩自己的情緒,希望說出來能讓事情變好一點。抱怨的目的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不開心,要抱抱」,這種人是最單純的,也是我們能一直保持友好關係的原因。
  • 打住:你的打罵發洩了你的情緒,但對孩子的傷害你可知道?
    孩子在醫生的手裡,得到了精心的護理,從鬼門關闖了回來,在為醫護人員點讚的同時,也讓人為孩子長舒一口氣。夫妻離異,孩子終歸是無辜的,在重新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要忘了那個年幼的孩子,愛已經不完整,何須再添煎熬!02還記得那個6歲的小女孩麼?小花一樣嬌嫩的年齡,在父親的責打之下永遠定格在6歲。
  • 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而且,我不僅能感受到他們的情緒,還會深受這些情緒的影響。這是為什麼呢?」想對這位粉絲說,其實我周圍也有朋友,甚至包括我自己,有著和她一樣的困擾。對於這些人而言,生活中仿佛不僅需要承擔自己的情緒,還需要額外肩負一份別人的情緒,有時想要視而不見,卻關不上自己異常敏銳的「雷達」。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他人的情緒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深。
  • 可以發洩情緒,但不要遷怒他人.
    在公司裡,做得不對要被老闆批,合作出了問題被客戶埋怨,打電話拉業務還要無端地被人辱罵…很多時候,她都選擇忍著,默默承受,安慰自己說這都是生活的考驗。很慶幸,身邊還有最心疼自己的母親。之前的那些忍耐,有一半也是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可時間長了,她已經不知道怎麼安慰自己了。她情緒越來越低落,偶爾會莫名的傷感、哭泣,對工作也沒了興趣,感覺生活就是煎熬。
  • 適當給自己時間,空間,發洩情緒!
    可是人,總有崩潰的時候,不發洩一下,又該怎樣排解呢?所以要適當給自己時間,空間,發洩下情緒!人生總會有太多的無奈和遺憾,因為這就是生活。這個世界,每天都有事情發生,有的人也正在經歷著比自己更嚴重的事情,可他們都沒有放棄,自己又有什麼藉口不堅持呢?
  • 你是如何發洩負面情緒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不管是學業上的、情感上的、工作上的還是家庭上的,多多少少都會讓你產生一些負面情緒。負面情緒既然產生了,就不能一直忍著,傷心傷身。那麼大家又是通過何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的呢?
  • ...成年人情緒崩潰只在一瞬間丨專家教你如何避免負面情緒傷害
    父母關係不和、奶奶施加壓力,13歲男孩出現情緒障礙洋洋(化名)今年13歲,因為父母關係不和,經常吵架,且母親有抑鬱傾向,總覺得洋洋哪都不好,導致洋洋從小就覺得生活很不開心。「我自己不開心,看到別人開心我也會覺得煩。
  • 環保式生氣是什麼意思 當代年輕人的發洩方式
    環保式生氣什麼意思  「環保式生氣」專指成年人內心已經氣到滿腦子消音詞,但表面依舊(假裝)雲淡風輕,以不浪費資源、不傷害他人、不麻煩他人、不用收拾殘局的形式,一個人安安靜靜發洩情緒的方式  談戀愛鬧矛盾時,你哪怕咬牙切齒,但還是以一句「我沒事,真的沒事」結尾。  工作改方案時,你哪怕瀕臨崩潰,嘴上卻還是說著「嗯,好的,我馬上就改。」  電視劇裡上演的「摔盤子」、「摔手機」、「互相大罵」的戲碼已經不適用,當代成年人發洩情緒全靠「換頭像、刪朋友圈、換封面、改籤名。」
  • 《控制憤怒》:發洩憤怒、壓抑情緒就能減輕憤怒?這樣只會更憤怒
    所以,在眾多的情緒中,憤怒可以說是一個極度危險的情緒,如果對憤怒的情緒放任自流,帶來的可能是不堪設想的後果。憤怒帶給我們的傷害和負面影響不容小覷,而我們應對憤怒的方法,更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很多人緩解憤怒情緒的方式就是發洩,雖然這樣做會讓我們感到很舒服、很痛快,但它會極大程度阻礙我們獲得事業的成功、實現家庭的幸福,因為沒有人願意和一個總是生氣的人一起共事、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