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啃指甲、吃手、咬嘴唇,如何幹預?

2020-12-13 騰訊網

崔玉濤的育學園

只要你稍微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總有些戒不掉的小毛病,啃指甲、吃手、咬嘴唇……

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後果嚴重起來也是觸目驚心。

孩子為什麼總是「咬啊咬」?

口腔敏感期

孩子在學會用手探索世界之前,處在「口腔敏感期」,口腔是他們用來探索的工具。比如我們可能觀察到寶寶最近經常爬來爬去,碰到什麼都放嘴裡啃啃,塞不進嘴的也至少要舔舔才罷休,這就是口欲期/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一般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在1歲之前會結束,但這期間如果得不到應有的引導並滿足,還可能出現口腔敏感期滯後的情況,即會在1歲之後出現補償性反應,如吃手指、啃指甲、咬嘴唇。

長牙

長牙的時候,因為牙齦痒痒的,寶寶會喜歡通過咬、磨各種東西來緩解牙齦的不適,比如手。如果觀察到孩子最近總是流口水,出現各種長牙跡象,這時候把手塞在嘴裡磨磨磨,原因也就破案了。這時牙膠、安撫奶嘴等可以作為很好的替代品,對於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了輔食的寶寶,還可以給他吃磨牙餅乾。

感到無聊

如果孩子感到無聊,沒什麼事可做,或者肚子餓了,身邊也沒有玩具,就可能會愛啃指甲、吃手等等。

這時不用過度擔心,通過陪伴和玩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好。

發洩情緒

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懂,隨著年齡增長,焦慮和恐懼等情緒也會不知不覺困擾很多孩子。

口欲期得不到應有的滿足,也可能引發「過度補償」的心理現象。

如果找不到很好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情緒,常常會無意識地通過吃手、啃指甲、咬嘴唇來發洩。

如果我們觀察到寶寶自己一個人呆著或臨睡時,或者飢餓、煩躁時一個勁兒吸吮手指、咬指甲,就有可能是在進行自我安慰。

孩子總是「咬啊咬」,如何幹預?

孩子愛「啃指甲」、咬嘴唇等問題,最需要我們幹預的是和情緒、心理問題相關的情況。

首先,不粗暴幹涉或打斷孩子「咬嘴唇」、「啃指甲」,比如打手、訓斥等。否則可能強化孩子的負面情緒,加深了孩子對「啃指甲、咬嘴唇」這件的記憶,更不容易幫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如果孩子「啃指甲」的次數過於頻繁,指甲以及手指已經發現有明顯的受傷情況,且孩子性格過於內向膽怯的話,就需要家長加以注意了。

這時最好反思一下日常的育兒習慣,坐下來和孩子聊聊天,多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和內心活動及心理需求。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也分辨不清的話,建議帶孩子及時就醫。

溫和地溝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達到自然戒斷的效果會更好。

有的家長一說要幫孩子戒吃手、啃指甲,馬上雷厲風行,從下一秒開始,就絕不能讓孩子的手出現在嘴巴附近。

但是,這種操作無法讓孩子明白吃手這件事帶來的不良後果,也不能理解為什麼突然就被家人這樣「針對」,有時孩子甚至會受到傷害。

只有良好的陪伴和關愛,才能幫助孩子緩解這種焦慮感。比如儘量帶孩子接觸不同類型東西,陪孩子玩玩具,玩粘土、橡皮泥等等……讓孩子的雙手用起來,給予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如果觀察到孩子有段時間沒有吃手、啃指甲、咬嘴唇了,可以給孩子一些貼紙以示鼓勵,進行正面強化

關於戒掉吃手、啃指甲、咬嘴唇,你有什麼妙招嗎?

相關焦點

  • 寶寶咬嘴唇竟是給父母的暗示,你讀懂了嗎?
    新生兒時期的寶寶就是餓了吃,困了睡。但是隨著慢慢長大,月齡逐漸增大,寶寶就會進入口欲期,除了吃和睡,他要開始探索世界啦!所以你會發現寶寶開始吃手,啃玩具,啃衣服,啃各種他感興趣的東西。所以,為了滿足寶寶的需求,家長不妨在寶寶處於口欲期時,放任其啃咬,只要保證手和玩具的衛生就行。
  • 寶寶愛咬指甲是缺鋅?專家:心理情緒是啃指甲首因,別搞錯方向
    兒子咬指甲的壞毛病文文雖然看在眼裡,卻很少真正幹涉,前兩天幾位同事來家中做客,文文讓兒子和叔叔阿姨招招手打招呼,兒子不僅完全不理睬,還更頻繁咬指甲,把壞習慣暴露得一覽無餘,這讓文文感覺很沒面子。晚上趁著老公陪同事吃飯的時間,文文給兒子的十隻小手指都塗上了辣椒油,沒想到兒子啃得更加津津有味。文文忍不住大聲呵斥兒子:「真沒出息!再吃手小心我打你!」兒子的哭聲吸引了幾位同事的注意,了解事情原委後,同事們紛紛說道:「你別怪孩子啦,我家娃原來也經常咬指甲,多補鋅就好啦!
  • 寶寶頻繁咬嘴唇,父母打罵都沒有用,其實這樣做更有效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跟大家講一講,寶寶頻繁咬嘴唇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是來自於一個媽媽的求助,也就是她的寶寶如今是一周七個月的樣子,寶寶頻繁的咬嘴唇已經有半年時間,打罵都用上了,可沒有一點效果,還是喜歡咬嘴唇。
  • 寶寶總愛咬嘴唇,小心養成「小齙牙」!
    這樣的話,寶寶吃東西的時候,就不那麼容易咬斷食物,久而久之,咀嚼功能發育就會受到限制,吃東西嚼不斷,影響腸道消化問題。除此之外,長期咬嘴唇,還會變醜!1、口欲期一般寶寶進入口欲期時,他們就會通過咬玩具、伸舌頭、吐舌頭、咬衣服、吃手、舔玩具等小動作,來滿足自己的探索欲望。 此外,寶寶處於出牙期的時候,也有可能通過吸、咬嘴唇,來緩解出牙的不適感。
  • 孩子咬指甲是行為習慣?錯了,啃指甲吃手這些事沒那麼簡單
    心理疾病,甚至與「異食癖」聯繫起來,但孩子「咬指甲」、吃手並沒那麼簡單。媽媽並沒有嚴厲批評越越,她不想加大兒子的關注度,只想偶爾提醒一下,但越越上了小學後,媽媽發現他咬指甲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了,他經常會把手指放在嘴裡啃,每個指甲都凹凸不平。越越這種咬指甲的習慣,讓媽媽非常頭逐漸焦慮起來,對於兒子愛咬指甲的行為習慣,她開始懷疑是不是病態的表現。
  • 孩子咬嘴唇啃指甲,是「另類飢餓」的表現,影響不容忽視
    文丨啵啵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們都知道,孩子在飲食上跟大人有些區別,首先有些食物不適合孩子食用,還有就是孩子餓得很快,吃東西不像大人一樣按照固定的時間,只要孩子感覺餓,就要吃東西,這是孩子生理上的飢餓;其實孩子身上還有一種「另類飢餓」,這就是很多家長都沒注意到的
  • 寶寶總愛「啃指甲」,是因為缺少維生素嗎?原因其實沒那麼簡單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孩子出生後3個月就「自學成才」學會了如何吃手指,這樣的動作由小寶寶做出來特別的可愛。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出現「啃手」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在保證孩子手乾淨的情況下,父母們不用過多地制止,這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但是,等孩子8、9個月時這種吃手的習慣還存在時,爸爸媽媽們就應該適時制止了,要不然家長會驚訝地發現,孩子即使長大了還是會有「啃手指」的習慣。
  • 孩子總啃指甲是因為什麼?你或許不知道,看看育兒專家的理解
    一般情況下,如果寶寶在0—6個月內會有吃手的現象,他們僅僅只是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而已,這是屬於正常的現象,而家長只要在保證乾淨衛生的前提下,那麼可以讓寶寶盡情地「吃」。但是,如果孩子長到兩歲後還老是吃手或者是啃咬指甲,那麼家長們就應該注意了。一、孩子啃咬指甲的主要表現為:1、在孩子啃指甲時,他們一般是無選擇性地咬十個指甲,而且被他們咬過的指甲常常會變得短而且參差不齊。
  • 寶寶咬指甲是缺微量元素?
    寶貝「啃指甲」是為什麼呢?寶貝是缺鐵、缺鋅了嗎?寶貝是肚子裡有蟲嗎?這指甲裡好多細菌寶寶都吃下去怎麼是好?怎麼能讓寶寶不「啃指甲」呢?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呢?啃指甲也稱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覆啃咬指甲的行為。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多見於3~6歲學齡前期和6-12歲學齡期兒童,男女均可發病。多數兒童隨著年齡增長啃咬指甲行為可自行消失,少數頑固者可持續到成人。
  • 咬指甲也遺傳,讓孩子戒掉咬指甲,比打罵效果好的小竅門
    咬指甲,估計是每一個家長都不能容忍的。其實,我自己的寶寶也是這樣的,每次給孩子修剪指甲的時候,都發現已經被她咬到見肉了,根本沒有修剪的餘地。下面,我就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應該如何讓孩子戒掉咬指甲呢?我發現孩子咬指甲的時候,應該是墨墨3歲多的時候。
  • 24歲帥小夥從來不用指甲鉗,對付指甲全靠「啃」!愛咬鉛筆、啃指甲...
    都市快報訊 許多人在思考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把手指放進嘴裡開始啃咬指甲,仿佛啃咬指甲能帶來靈感。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們,手指頭上有大量的細菌,啃咬指甲十分不衛生。不僅如此,長期的啃咬指甲也會造成手指的不美觀。
  • 啃指甲、嚼頭髮、吃鼻屎,寶寶得了異食癖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喜歡啃手指甲的孩子,小手伸出來,指甲往往被啃得坑坑窪窪,甚至咬得太深出現滲血。其實啃指甲屬於異食癖的一種,多與自身營養不良,以及家長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 啃指甲、吃手、咬鉛筆,孩子小動作背後暗藏心理問題,父母別大意
    芳芳和我說,她的孩子經常喜歡咬指甲,而且對於手指上的皮也特別喜歡,總是想要通過牙齒把它們啃下來。芳芳還給孩子買了好多漂亮的指甲剪,但是孩子就是不喜歡,對於啃指甲情有獨鍾,對此芳芳也是非常無奈。0101、孩子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很多孩子喜歡啃指甲,吃手,這些看似比較簡單的行為,其實暗藏著很大的心理問題,有些父母只是治標不治本
  • 為什麼孩子總愛啃指甲,小動作大危害,家長千萬要重視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啃指甲,很多家長都會為此頭疼不已。說不上來這個習慣是如何養成的,也不知道啃指甲具體有哪些危害,只知道不是什麼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想要糾正卻又常常效果不佳。這個小小的動作,也因此困擾著很多的家庭。
  • 寶寶愛啃指甲,不都是身體缺乏營養,弄錯了,可能影響寶寶性格
    關於啃指甲的研究曾經有科學家研究了啃指甲這事,從研究中發現,寶寶從小喜歡啃指甲,不僅僅是寶寶下意識的舉動,有可能是寶寶因為身體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導致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寶寶在焦慮或者緊張的時候,出現的行為。這也是容易被父母忽略的事情。
  • 愛咬指甲的男孩
    我問一句,他答一句,不多說話,只是會不自覺地啃咬指甲。坐在一旁的媽媽緊緊地盯著小齊的這個動作,一旦他啃咬指甲,媽媽就馬上拍打他的手,制止他。其實,小齊自小就有啃咬指甲的行為,自進入小學後更加頻繁。他的手指甲被他啃咬的特別短,都嵌進了肉裡,還有甲下出血、甲軟化等現象,左手的指甲更為嚴重。媽媽曾帶他到一些綜合性醫院檢查治療過,塗抹過藥膏,但是效果均不明顯。
  • 孩子這麼大了還吃手,竟然還咬指甲,怎麼改?
    可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常常會看到,很多孩子好像越大越喜歡吃手,甚至還發展成了咬指甲,甚至還會維持到成年。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溫柔有效地幫助「大孩子」克服這個惱人的小習慣。這個原因導致的吃手,孩子一般自己慢慢就會不吃了。而長期頻繁吃手咬指甲的孩子,很大的原因是孩子的焦慮。
  • 3歲寶寶總愛啃手指,是怎麼回事?要如何幫他改正?
    不同年齡段寶寶啃指甲的原因幼齡寶寶的生理需求寶寶出生3不久,就會開始啃手指,準確來說是吸吮手指,這是寶寶的吮吸需求,是寶寶手口敏感期的正常表現。一般到了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容易出現咬指甲現象學齡前或者是學齡期兒童,會很容易出現啃手指的現象,主要是以下幾種原因:1 寶寶入學,離開了媽媽和熟悉的環境,容易感到緊張、焦慮;2 入學之後,寶寶的生活節奏發生改變,孩子不適應;
  • 摳指甲啃指甲?你是否擁有一雙美手?
    摳指甲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沒做美甲,但是指甲天生軟薄,經常出現小豁口,所以就會去摳。另外一種是,愛做美甲的姑娘,當甲面的甲油膠出現一點脫落和縫隙,就忍不住用手去摳掉。指甲是由多層角質層組成,如果用外力去強行摳掉,很容易破壞指甲表面結構,最終導致指甲又薄又脆。而且很多人手勁大,一旦用力過猛,就容易摳出血,甚至造成指甲的發炎感染和永久性損傷!斷層紋是指摳指甲後,甲面出現白色不規則的橫紋。出現這樣的紋路,首先是難看,再者就說明你已經傷到指甲本身了。  很多人直到成年也愛啃指甲。
  • 孩子為何總喜歡咬指甲?或許是這個心理問題引起的,父母別忽視
    孩子總喜歡咬指甲,或許存在心理問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經就此做過專項實驗,實驗發現:孩子緊張或者身處壓力場合的時候,往往會更容易出現咬指甲、眨眼睛、揉衣角等不經意的行為。而「口欲期」指的就是這個階段,如果孩子的「口欲期」得到滿足,就會輕鬆度過這個階段,後期很少再出現咬人、吃手的情況;如果「口欲期」得不到滿足,很可能會出現延遲,孩子四五歲還會咬人、吃手;如果孩子被父母管教的太嚴厲,經常被父母強制做某些事情,或者打罵訓斥,他們過得太壓抑,也可能會退回 「口欲期」,這些都被稱為「口欲期固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