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香港金融大事記:不放鬆監管 港交所IPO雙冠全球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智通財經網

來源:智通財經網

時光飛逝,在我們和2019年說聲再見的同時,2019年的港股市場也已謝幕。

截至2019年收盤,恆指收報28189.75點。今年以來港股漲9.06%,最高見30280.12點,最低見24896.87點。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漲幅處於末尾,雖然漲幅欠缺亮點,但今年港股迎來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09988),港股新股王誕生。

2019年,港交所(03888)再次位居全球主要交易所IPO募資額排名榜首,這是過去五年中第四次獲此佳績,進一步鞏固了港交所在全球IPO市場的領先地位。

此固然是由於香港資本市場法規完善及具備國際投資者基礎的原因,同時港交所及港股市場監管方也積極推出多項變革措施,包括對開市前時段的調整、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的優化、美元兌人民幣期權合約交易時間的延長等,進一步促使香港變成一個更有彈性、更有競爭力、更有活力的全球市場。

下面智通財經將就盤點2019年港股市場的新變革措施,來反觀這一年港股市場的新變化。

迎合市場,但不放鬆監管

在2019年,港交所推出了多項變革措施,包括對開市前時段的調整、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的優化、美元兌人民幣期權合約交易時間的延長等。不僅如此,港交所還為2020年的變革做了準備:前不久,該交易所就債務證券上市制度進行了公眾諮詢,擬在2020年推出變革措施。

目前,港股市場雖然在IPO及市值方面名列前茅,但流動性卻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部分股票缺乏成交量和流動性,也與該部分的上市公司及證券所存在的問題有關。針對此種情況,港交所、香港證監會等機構對於這些不良行為是毫不手軟,重拳出擊,加強監督與監管。

港證監推出多項新措施革新發牌程序。2月1日,香港證監會推出包括經修訂的牌照表格、新版本的證監會《發牌手冊》和以電子形式呈交所有周年申報表及通知書等強制性規定,以加強履行作為把關者的職能,評估申請人是否獲發牌的適當人選。香港證監會表示,公司牌照的申請人將須填寫最新推出的業務概況及內部監控問卷,讓港證監能在初期識別到潛在的監管問題。

港證監開展前置式監管,嚴查上市公司可疑交易。2月22日,據香港證監會監管通訊顯示,該會近期開展前置式監管,嚴查兩宗首次公開招股(IPO)及四宗上市後個案。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稱,該會將在前置式監管投入更多資源,以處理壓迫或不公平地損害股東利益或涉嫌欺詐或其他嚴重不當行為的交易。

港證監罰款及判定股權高度集中公司。香港證監會對一系列違反監管規則的機構作出譴責甚至罰款,其中最大一筆罰款高達4億港元,落在瑞銀(UBS.US)身上,因其向客戶多收款項且內部監控缺失 。此外,2019年,香港證監會對10家港股公司發出股權高度集中提示,被提示的公司包括富匯建築(01034)、新達控股(08471)、大唐投資(01160)及嘉藝控股(01025)等。

港證監收緊券商孖展借貸,額度定於資本5倍。4月4日,香港證監會就《證券保證金融資活動指引》發表諮詢總結。該指引將於今年10月4日生效。根據該指引,經紀行可採用的最高保證金貸款總額相對於資本的倍數將會設定為5倍,以免槓桿過高。

香港金管局、證監會重拳監管高風險股權質押。4月24日,香港證監會最近對一個內地銀行集團所屬的一家銀行及由該集團的一家附屬公司所擁有的持牌法團(該集團)進行了經協調的現場檢查。香港金管局及證監會連帶警告更多內地金融機構,檢討自身所做「複雜欠透明的融資安排」。

港交所擬加強問責,讓違規的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亦可受制裁。12月26日,為更有效應對上市公司違規情況,港交所與香港證監會作初步商討,計劃加強問責,研究進一步釐清《上市規則》,讓違反《上市規則》的公司高級管理層亦可受制裁,計劃於明年進行公眾諮詢。

IPO雙冠全球 嚴監管以提升新股質素

2019年,香港交易所新上市公司共有183家,募資3127.41億港元,遞交上市申請的企業高達350家,IPO數量和籌資額均雙冠全球。

2019年港交所十大IPO募資企業,共募資2098.87億港元,佔全部募資總額的70.83%。這前十大IPO募資企業,除了百威亞太 (01876)、ESR(01821)外,其他的8家全部來自內地。

雖然港股市場利用靈活寬鬆的政策吸引了不少優質企業前往上市,但亦造成了一些垃圾股在港股市場橫行。港交所、港證監會及其他中介服務團隊,在2019年都下了很多功夫,希望可以進一步提升新股的質素。

香港證監會與廉政公署執法反IPO貪腐。6月26日晚,香港證監會與廉政公署採取聯合行動,搜查了兩家保薦人公司的辦事處,這兩家保薦人公司同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廉政公署在行動中拘捕了港交所上市部首次公開招股審查組一名前聯席主管及兩名與他相關的人士,懷疑他們在該兩家上市公司的上市申請審批過程中涉及貪汙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

港交所李小加回應IPO貪腐。6月28日,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針對目前廉政公署拘捕港交所前高管一事表態稱,「爛蘋果在哪裡都會爛,一旦爛了就清除。他表示,「得一場病,是免疫力提升的好機會。目前港交所並沒有出現符合上市資格的公司由於認為幹涉而未能上市,或者不符合上市資格的公司而得以上市的情況,一旦出現會立即清除。」

港交所收回審批GEM上市申請的權力。10月,港交所公布,2020年1月1日起,上市委員會正式收回之前授予上市部審批GEM (前稱創業板) 上市申請的權力,由GEM上市委員會負責,同時發布相關的《GEM上市規則》修訂,反映收回轉授權力。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若新股以不當方式獲取審批,證監會可下令停牌。港交所早前曾爆出前高層懷疑受賄,最少30宗新股申請存在不當便利。10月25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表示,現階段不評論有關個案,但就表明若發現有公司的上市地位涉嫌經不當方式審批的指控屬實,證監會可根據現行法例,採取包括指示交易所暫停該證券的交易,或反對一間公司上市。

香港證監會突查券商打擊「圍飛」。11月6日,香港證監會「上門」查詢多家證券行,市場推測可能與打擊新股「圍飛」活動有關。早在2017年1月,香港證監會曾與香港交易所發表聯合聲明,直指港股創業板「圍飛」情況嚴重,警告一旦懷疑配售出現股權過度集中,香港證監會或港交所會跟進查詢。

常變常新,變革與調整成為新基調

在港交所於2018年4月已修例容許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股,以及暫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股來港上市,開拓優質新股的來源後,港股市場一直在謀求新的變革和發展,以期帶來長期投資機遇。

香港金管局批8張虛擬銀行牌照。2019年,香港金管局發放8張虛擬銀行牌照,從股東方構成來看,入選者均為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的合資公司,或金融科技巨頭,金融科技是關鍵詞。時任金管局總裁的陳德霖先生表示,「香港推出虛擬銀行,是智慧銀行措施的重要一環,定能推動金融創新,帶來更好的客戶體驗和促進普及金融。」

香港金管局主動出擊 捍衛聯繫匯率制。香港金管局在年初港元兌美元跌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後,6度出手買入本幣,以捍衛聯繫匯率制,該波港元弱勢或與內地A股市場火爆有關。該局多次強調,香港的銀行持有總額達1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可作資金流走的緩衝。

香港金管局換帥,餘偉文上任。7月25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式宣布,香港金融管理局現任副總裁餘偉文,將於10月1日接替陳德霖,出任香港金管局總裁一職。陳茂波表示,「餘偉文長時間在金管局工作,經歷該局創立至今的發展,對香港銀行系統、貨幣制度及金融市場運作有深入認識,並在處理金融危機方面累積了相當的經驗。」

互聯互通,鞏固金融「守門人」角色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將進入快車道。大灣區不僅支撐中國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為港股帶來了長期投資機遇。

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內地將提升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的服務,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與此同時,世界對投資中國的興趣也將穩步提高,新的形勢將帶來新的機會,也更堅定了香港連接內地與世界的信心。

港股通明確「同股不同權」公司納入條件。10月1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公布,對滬港通、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其中明確了「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股票的首次納入條件,自2019年10月28日起施行。投資者從此可以在港股通中看到小米(01810)、美團點評(03690)這兩家同股不同權港股公司的身影。

中國證監會:儘早全面開放H股全流通,強化香港金融地位。11月15日,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了《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申請「全流通」業務指引》及相關文件,宣布將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符合條件的H股公司和擬申請H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規申請「全流通」。此前多家市場機構估算,全流通涉及的單H股公司股份市值接近2萬億港元。

中概股香港第二上市查詢增多 網易、攜程擬赴港二次上市。港交所(00388)市場主管姚嘉仁表示,近期中概股就來港第二上市的查詢明顯增加。港交所《上市規則》對第二上市設下嚴格限制,意味目前約200支中概股中,有約30家符合資格。百度月前已於職業社交網站領英刊出招聘訊息,聘請投資者關係部員工,工作地點為香港。另外,據傳港交所與網易(NTES.US)、攜程(TCOM.US)就二次上市進行洽談。

澳交所來襲,擬錯位發展。2019年,澳門金融管理局透露出要建立澳門證券交易所的計劃,希望能夠將澳交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在澳門金管局此前發布的一份聲明中也有提到,考慮到澳門周邊已有多個成熟的金融中心,需要在此領域有所突破,形成錯位發展。安永大中華區財務會計諮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劉國華認為,澳交所的建立對港交所應該不存在衝擊。相反,建立澳交所,對國內及國外的投資者而言,都會多一個投資的選擇。

2019年,於港股市場而言,依舊是踐行著「改革」的大主題,改革,亦是為了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在接下來的2020年,筆者相信港股市場依舊會在繼續變革中取得突破,依然會走向一條更寬廣的康莊大道。

相關焦點

  • 港交所站上歷史潮頭|稜鏡
    2018年,港交所新版《主板上市規則》生效,允許國內新經濟公司在港二次上市,同時保留VIE構架和「同股不同權」。2019年,阿里巴巴「回歸」港交所,創當年全球最大規模IPO。2020年,香港作為連接國內與世界的金融樞紐,再次站上歷史潮頭。網易、京東……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回歸」港交所,或明或暗,湍流洶湧。
  • 港交所回顧2020年業績:IPO集資總額或創十年新高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17日發布了其2020年的市場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2月10日,港交所IPO(首次公開募股)集資總額約470億美元,有望創2010年以來的新高。「今年是香港交易所成果豐碩的一年,儘管宏觀環境充滿挑戰,我們的業務仍然欣欣向榮。
  • 李小加的下一站是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多名港交所前高層已先到崗
    多名港交所前高層已先「到崗」比特幣價格不斷創新高,也帶動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投資情緒。據證券時報記者獲悉,港交所多位前高管集體「下海」,創辦「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bitEX),這家數字貨幣交易所的7位管理層中有3位曾任港交所要職。「這家公司來頭不小,很多港交所前高管加盟,李小加也有可能加入這個團隊。」一位香港的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中國金融國際化!明晟「落戶」港交所
    明晟「落戶」港交所  就在近期,香港交易所(00388.HK)和明晟(MSCI)籤訂了協議,獲得未來十年授權在中國香港推出一系列MSCI亞洲和新興市場指數的期貨及期權產品,此舉意味著港股資本市場連結全球的國際化戰略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廣大投資者將在港股市場中擁有更豐富的全球投資機遇
  • 港交所7次居全球IPO募資額NO.1當前狀況如何?
    近日,港交所發布《香港交易所IPO快訊》,在過去的11年裡,港交所7次位居全球IPO募資額首位。然而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港交所的IPO情況是否受到影響?為此,IPO日報對港交所正在的IPO企業進行梳理,快來看看這些IPO公司有什麼共同點吧!
  • 雷根基金:港股IPO熱潮不減 藍月亮、京東、農夫山泉等籌劃上市
    來源:新浪基金雷根基金:港股IPO熱潮不減,藍月亮、京東、農夫山泉、泰格醫藥籌劃上市 藍月亮據外媒報導,內地洗衣液品牌藍月亮,計劃今年在香港融資 泰格醫藥3月16日晚間,泰格醫藥(300347.SZ)發布公告,公司擬發行H股並申請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H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15%。
  • 受香港特區政府邀請 海銀財富高級副總裁蕭文在港交所發表演講
    原標題:受香港特區政府邀請,海銀財富高級副總裁蕭文在港交所發表演講   11月2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舉辦「香港——閃耀、活力的
  • 艾德控股集團:助力金融國際化!香港定位金融開放「轉換器」
    近期,在港交所發布的《中國內地國際收支新格局和香港金融中心的新定位》研究報告中就對中國金融開放以及香港在其中的定位進行了深刻闡述:  『當前中國內地經濟金融領域具有深遠意義的變化之一是經常項目順差出現明顯下降:2018年經常項目順差同比下降70%至491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降至1.55%,這一趨勢在2019年前三季度仍然持續。
  • 香港傳真|臨別贈言 港交所李小加退任前的「最後一課」(實錄)
    在他任職的2010年至2020年,香港交易所的股價也連翻幾倍,自106港元/股升至如今的385.8港元/股,且上市業務的情況看,曾6次取得全球該年度IPO集資冠軍。即使是受疫情影響,人們度過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艱難的一年,李小加仍認為,2020年是港交所多年辛勤耕耘到了豐收的時候,港交所業務和資本市場的業務進入了一個大的豐收年。這一年,緊隨此前小米、美團和阿里巴巴的腳步,京東、網易回歸港股二次上市,全球發售募集資金淨額分別298億港元及209億港元。
  • IEXS證券:全球外匯交易監管發展解讀
    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美國NFA對金融行業槓桿調整,過去10年全球監管機構因全球金融市場風波多次出臺政策以應對更多未知風險。2018年8月,歐洲證券及市場監管局 (ESMA) 開始執行一系列新規,降低了主要貨幣對交易的槓桿至最高30倍,其它貨幣對和交易品種的槓桿更低。 目前這一規定在包括英國在內的FCA監管和歐盟國家都生效。
  • 香港薪酬外包及人才派遣服務供應商星漢控股欲二闖港交所
    原標題:港股IPO|香港薪酬外包及人才派遣服務供應商星漢控股欲二闖港交所 來源:資本邦9月7日,資本邦獲悉,據港交所9月4日披露,星漢控股有限公司遞交上市申請,富強金融資本為其獨家保薦人。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為公司第二次遞交招股說明書,第一次為2019年12月23日。
  • 打造國際領先的亞洲時區交易所:如何看待港交所(00388)的業務獨特...
    國際領先交易所集團在其不同區域的經濟、金融及監管環境,以及自身戰略選擇的差異下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市場交易組織者、數據信息服務商、技術設施供應商等多元角色的迭代。領先國際交易所集團呈現出區域壟斷或寡頭經營、輕資產模式、收入高度可延展等特點,其財務表現及估值水平優於一般金融企業。
  • 香港金融科技發展風生水起(看香港)
    「現時有超過600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在香港營運,2014年至2018年間在金融科技範疇籌募得資金累計超過11億美元,遠超新加坡和澳大利亞。」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出席「金融科技大獎2019」頒獎典禮時表示,在特區政府和創科業界共同努力下,香港金融科技正蓬勃發展,勢頭強勁。
  • 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太難了
    早在今年六月份,川普就發布了行政令稱「最近中國政府頒布了一項法規,明確禁止審計公司在未經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事先同意的情況下提供審計工作底稿等此類信息」。而中國政府不允許在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註冊的審計公司向PCAOB提供審計工作文件,以使其能夠履行其檢查審計工作和執行審計標準的法定義務。
  • 「港股ipo」艾德證券:百融雲創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擬在香港主板掛牌...
    (下稱「百融雲創」)向港交所提交初步上市文件,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摩根史坦利、中金公司、民銀資本為其聯席保薦人。高瓴、國新基金、紅杉、IDG等持股資料顯示,百融雲創成立於2014年3月,是一家金融科技應用平臺,該公司堅持以科技為驅動,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創新和轉型,助力普惠金融。
  • 港交所新規提高上市門檻!業內人士:新經濟、獨角獸公司影響不大
    港交所認為,最低盈利規定與修訂後已調高的最低市值規定不相適應,引起了監管對於申請主板上市的公司質量的關注。因此,港交所建議將盈利規定按市值規定於2018年的增幅百分比調高150%,或按恒生指數平均收報點數(由1994年至2019年)的概約增幅調高200%。
  • 港交所新規提高上市門檻 業內人士:新經濟、獨角獸公司影響不大
    港交所認為,最低盈利規定與修訂後已調高的最低市值規定不相適應,引起了監管對於申請主板上市的公司質量的關注。因此,港交所建議將盈利規定按市值規定於2018年的增幅百分比調高150%,或按恒生指數平均收報點數(由1994年至2019年)的概約增幅調高200%。
  • 捷信集團取消香港IPO:市場情況所致 公司資本充足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捷信集團取消香港IPO:市場情況所致 公司資本充足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11月21日,消費金融巨頭捷信集團Home Credit Group BV宣布,由於市場情況所致,集團決定不再推進Home Credit NV(下稱「HCNV」)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全球上市進程
  • 星空深度︱李小加的背影,港交所的10年
    不評價也是一種評價,足見香港金融界對李小加的上任頗有爭議。但港交所的決策層卻非常看重李小加在摩根大通的投行經驗和大陸出身的背景,寄希望於他能成為大陸與香港之間的紐帶。要讓更多內地的公司選擇在港交所上市,貌似成為了李小加任期內的一個首要任務。
  • 中科天元香港IPO招股,愛保信證券擔任聯席帳簿管理人
    據港交所6月28日披露,乙醇生產系統生產商中科天元(China New Energy Limited)通過港交所聆訊,於6月30日起招股,公司擬發行8260萬股,其中90%為國際配售,10%為公開發售。每股發行價介於0.98-1.28元,集資8094.8萬-1.06億元。每手4000股,入場費5171.59元,預計7月1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