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是南宋存詩最豐富的女詩人,大概寫於幾百首詩,不過只有180多首流傳於世,大部分的作品沒有流傳下來,被他的父母一把火給焚燒了。但是他僅有的這180多首首詩中,也有很多之作;譬如這首《落花》知名度就很高,通篇寫得也是很傷感,而且起點就令人驚豔,行雲流水,特別是最後七個字,更是道盡了相思之苦。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朱淑真的一生也是很悲慘,出生於富裕家庭,可是婚姻不幸福,原本是有過一個青梅竹馬的戀人,可是被父母給拆散了,把她另嫁他人,這件事情給她帶了心靈上的創傷,因此她一直活在悲痛之中,寫下了無數傷感的詩作,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相思之苦。
那這首《落花》正是一首相思之作,朱淑真正是通過落花來表達隨風飄逝的愛情,每一句都感人肺腑,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當時朱淑真嫁給不喜歡的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初戀,讓她感慨萬千,於是信手拈為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
古代的女子其實是沒有多少自由,更不用說是自由戀愛,只能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平日的生活也很單調,無非是在閨房做女工,等到了一定的年齡由父母作主,尋覓合適的人家匆匆出嫁,這其實是一件很讓人傷感的事情,沒有任何的選擇,父母選定了是誰,那麼就是誰,不會再有任何的機會。
朱淑真少女時代結識的初戀,讓他刻骨銘心,始終是無法忘懷,當她別嫁他人時,也就造成了她的悲劇。始終是活在痛苦之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遠方的戀人,但是她又無法改變,畢竟已經成為了事實,一切都不可挽回。正是這種悲劇的人生,讓朱淑真一直活在痛苦之中,寫下的每一首詩都感人肺腑,而這首《落花》,又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
整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開篇的兩句就令人驚豔,朱淑真正是通過落花來表達人生的無奈,我們原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現在卻是天各一方,連理枝頭開出了豔麗的花朵,這讓人看了更加傷感,這些美麗的花朵時常是會被風雨所嫉妒,每當風雨來臨那樹枝的花兒就會紛紛飄落。寫得很有畫面感,同時又充滿了無限的憂愁,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最後兩句更是直抒胸臆,讓人再次感受到了他人生的無奈,還有對於愛情的嚮往,我真想讓掌管春天青帝可以留得長久一些,不讓那些剛剛開出來的花朵,全部都被風吹落到地面的青苔上。這最後七個字,更是充滿了悲痛之苦,在整首詩中也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詩人正是表達了相思之苦,還有對於美好愛情的嚮往。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她是沒有任何的機會,也不可能回到初戀身邊。
朱淑真的詩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傷感,在這首《落花》一詩中,正是借景抒情,從而表達了人生的無奈,還有對於初戀的相思之苦,每一句都感人肺腑,每一句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愁。這樣的作品最是令人感動,讓我們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愛情的堅守,儘管在現實生活中,一切都無可挽回,可是依舊還是堅持了自我,這也正是愛情的魅力。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依舊還是保持了初心,對於初戀永不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