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才子本是上門女婿,卻愛上妻妹,一首詞道盡相思之苦

2021-01-09 騰訊網

朱彝尊,字錫鬯(chàng),號竹垞(chá),是清朝著名的文學家、收藏家。

在詞壇上,他開創了「浙西詞派」,和陳維崧並稱;在詩壇上,他和王士禎被稱為「詩宗」,人稱「南朱北王」。

他喜歡金石學,好收藏,和王時敏、鄭簠被譽為「清初藏書三大家」。

他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曾祖父是明朝的大學士朱國祚。

傳聞他從小就是神童,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他博古通今,雅好詩詞,在清初的文壇上有很高的地位,連納蘭容若也十分推崇他。

雖然朱彝尊年長納蘭20多歲,但兩人自從認識後,就一直惺惺相惜,互為知己。

我想兩人除了在文學上的共鳴外,應該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男女感情。

眾所周知,納蘭容若曾經有個青梅竹馬的初戀,才剛萌芽,就被扼殺,初戀入宮後,納蘭寫下了「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後來他奉父命迎娶了門當戶對的盧氏,正當他走出初戀情殤,逐漸愛上盧氏這個溫雅的妻子時,盧氏卻難產去世。

他因此寫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悼亡詞,「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

無論是對初戀還是髮妻,他都付出了真心,可惜的是他的滿腔情思卻都付之東流。

後世的人提起納蘭,便會莫名傷感,為他的深情,也為他那不得圓滿的愛情。

而納蘭的悲痛,朱彝尊也曾經歷過。

他在17歲那年,成了馮家的上門女婿。

上門女婿的地位有多低,我們也知道,若非迫不得已,朱彝尊這樣的大才子想必不會如此委屈自己。

在馮家的那段日子並不好過,妻子時常對他吆來喝去。

唯一給了他溫暖的是當時年僅10歲的妻妹馮壽常。

當然一開始朱彝尊也只是將馮壽常當成親人,只是隨著馮壽常年紀的增長,兩人的感情慢慢有些變質。

在兩人的感情剛剛萌芽時,馮壽常便嫁與他人。

很長一段時間,朱彝尊都陷入了深深的相思。

而出嫁後的馮壽常也過得不好,她的丈夫時常虐打她,幾年後,馮壽常又回了娘家。

多年再見,兩人發現彼此才是真愛,可是他們的中間還隔著馮壽常的姐姐,朱彝尊的妻子。

他們只能發乎情,止乎禮。

這樣的日子實在太痛苦,馮壽常在31歲那年便抑鬱而逝。

在馮壽常去世後,朱彝尊曾寫下一首詞,道盡了相思之苦。

這首詞名為《桂殿秋·思往事》,全文如下:

思往事,渡江幹,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這首詞是回憶兩人曾經一起渡江的往事,綿綿的情思,讀來令人傷感,是朱彝尊最負盛名的一首詞。

後人對這首詞的評價非常高,清末民國初詞學家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甚至稱這首詞為「清初小令之冠」,足見其成就有多高。

而除了這首詞,朱彝尊還寫過一首長詩《風懷二百韻》,長達兩千字,記錄了他和馮壽常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後來有人覺得他和妻妹的相戀有傷風化,建議他刪掉這首詩。

可是他卻拒絕了,他表示寧作罪人也不刪這首詩。

後世對他的這場錯愛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這是他一生的汙點,也有人覺得他和馮壽常發乎情,止乎禮,並沒有違背人倫。

其實相對於其他風流詞人來說,朱彝尊也不算過分。

千古詞帝李煜也曾戀上自己的小姨子,甚至因為他和小周后的私會,而讓本就病重的大周后鬱結於心,最後香消玉殞。

而朱彝尊雖然和馮壽常兩人頂多是精神戀愛,比起李煜的這樁風流韻事,已然好很多。

而且朱彝尊並沒有否認這樁往事,可見是個敢作敢當之人。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

不知你怎麼看這兩人的愛情呢?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溫庭筠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美到讓人心碎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作品雖多為書寫女性對遠行丈夫或戀人的相思之苦,但絕大多數是由文人模仿思婦的口吻創作而出。如唐代詞人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便是其中一首經典。雖然《望江南·梳洗罷》只有短短27字,但可謂寫盡了相思之苦。加上溫庭筠一貫穠豔精巧的風格,此詞又可以說美到讓人心碎。
  • 相思尤堪恨,總是戳人心;姜夔最銷魂的一首詞,道盡了男兒的深情
    無題詩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多情才子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連豪放的辛棄疾也道出了「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愛情真諦,可見這撩人的相思是有多魔力;今天這裡便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十分銷魂的相思詞作《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它的作者也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宋代詞人——姜夔。
  • 如果不曾愛過就不會相思,納蘭性德此詞道盡相思之苦,字字皆是淚
    盧氏逝世後納蘭性德心灰意冷,寫過了無數的悼亡詞,以此來紀念他們的愛情,其中大家公認寫得最好的是這首《臨江仙·寒柳》,這首詞情深意重,字字皆是淚,道盡了相思之苦。納蘭性德的是名門之後,以他的身份只要想要妻子,無數的名門閨秀想嫁給他,可是他就是愛盧氏,即使是在他逝世後,也依舊還在思念著對方。
  • 白居易夜想初戀,寫下一首詩,道盡相思之苦,一字一句仿佛從肺腑鏤出……
    落雪紛紛,月影彷徨,半枕寒涼,一夜相思長。季節燃燒著光陰,指尖流年裡,微漾的儘是經年的回憶。夜未央,是誰在寂寂無聲中,輕觸著記憶的石碑?雪紛飛,是誰的思念,涼透了這一季的時光。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冬至夜懷湘靈》,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 李白的一首相思詩,大膽又直白,寫盡相思之苦!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長相思》,就是李白寫的一首相思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後,回憶往日情緒時所作,豪放飄逸中兼有含蓄,是相思詩中比較豪放的一首,筆者最喜歡,也是筆者認為最有意境的一句:美人如花隔雲端。詩人通過對秋蟲、秋霜、孤燈等景物的描寫抒發了感情,表現出詩人內心相思的痛苦。
  • 朱淑真這首詩起筆驚豔,通篇行雲流水,最後七個字道盡了相思之苦
    但是他僅有的這180多首首詩中,也有很多之作;譬如這首《落花》知名度就很高,通篇寫得也是很傷感,而且起點就令人驚豔,行雲流水,特別是最後七個字,更是道盡了相思之苦。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 歐陽修最感人的一首詩,寫盡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美到令人心碎!
    古代的愛情詩可謂是多之又多,其中離別、相思的悲情詩詞更是佔到了多數。無論是誰都會有遇到自己喜歡、動心的人,但是愛情如同人生一樣,總有悲歡離合,總會留下遺憾,當遺憾來臨之時,我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由於生活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彼此之間要分別,從而帶來了彼此深刻的相思之苦。
  • 倉央嘉措一首經典的情詩,寫盡了相思之苦,告訴了世人他愛得深沉
    倉央嘉措以一種極極為悲情的口吻描寫了相思之苦,還有對於愛情的理解,其實無非是要告訴世人,他愛得深沉,也愛得轟轟烈烈。西風吹謝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塵泣。情猶未了緣已盡,箋前莫賦斷腸詩。這首詩寫於什麼時候現在已經是無從考證,倉央嘉措在這首詩中,正是描寫了對於戀人的思念,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儘管只有短短的幾句,可是每一句都感人肺腑,把那種相思之苦融入進了生命裡,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憂愁,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感受到了他的一片深情。
  • 詞中之帝李煜,這首詞頗具爭議,是相思之苦,或是不雅之豔詞?
    而李煜在早期的一首《長相思·雲一緺》可以讓大家解讀他的絕美之詞,有著欲言又止的相思之感,這首詩是可以通過兩種不同的角度去解讀的。第一個角度理解這首詞從詞牌來看是寫相思的,但是詞牌並不是概括整首詩,因此不一定是寫相思的。
  • 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詞,道盡相思苦,驚豔千年,讀後令人柔腸百轉
    此詞寫詞人與戀人別後故地重遊,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抒發了對歌女小蘋的摯愛之情。關於歌女小蘋晏幾道在《小山詞·自跋》裡說:「沈廉叔,陳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幾個歌女。」晏幾道每填一詞就交給她們演唱,晏與陳、沈「持酒聽之,為一笑樂」。晏幾道寫的詞就是通過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人間」,可見晏幾道跟這些歌女結下了不解之緣。《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原文如下: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 納蘭容若的這首詞,寫盡相思之苦,讓人唏噓不已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清代最著名詞人,他的詩詞在中國詩歌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首《如夢令》描寫了一位男子與女子偶然邂逅的場景,是一首典型的納蘭風格的詞作。如夢令納蘭性德(清)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誰省,誰省。
  • 李清照婚後不久與丈夫短暫分別後寫的一首詞,把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是李清照最著名的詞作之一,整首詞將相思之情寫得淋漓盡致。全詞開篇便點明了時令,「玉簟秋」,一個秋字,渲染了一種悽清蕭索的氛圍,為詞人抒發無盡的相思之愁做了鋪墊。詞作中,紅藕、羅裳、蘭舟等事物暗示詞人孤獨寂寞的心境。
  • 白居易這首冬至詩,說盡相思之苦,簡單卻震撼人心
    冬至是24個節氣當中最早被測定出來的一個,因此人們便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意味著寒冬將至。正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到了冬至這個時節,漂泊在外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在民間,冬至節祭祖團聚,俗稱「小年」。但是過去交通不便,很多人儘管思鄉、思人心切,卻被路途阻隔,因此不少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寄託相思。
  •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讀詩聽歌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風中的落葉時聚時散,寒鴉本已棲息,又被明月驚起。朋友盼著相見,卻不知在何日,這個時節,這樣的夜晚,相思夢難成。走入相思之門,知道相思之苦。永遠的相思永遠的回憶,短暫的相思卻也無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牽絆,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 《生查子》相思苦不苦,常常詞中的幾味藥就知道了
    1生查子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我對你的相思與日俱增,這短短的白紙如何寫得完?這裡的每一個字都浸透著我對你的苦苦思念,所以郎君啊,你要給我細細地品味。記得分別那天,我們清清楚楚地約好了歸期,就定在櫻桃紅了的季節。可是為什麼現在菊花都黃了,還遲遲不見你回家的信息?
  • 成千上萬的男人,想成為上門女婿
    委屈女婿在劉邦的時代並不少見,鄭振鐸就曾用民俗學指出詩經《小雅·我行其野》是一首贅婿之歌。空曠的原野,倒插門女婿走在「娘家」的路上,沉吟著「為所有愛執著的痛,為所有恨執著的傷」。贅婿在明清小說裡亦是諧趣非常。《西遊記》裡「四聖試禪心」一回,黎山老母扮起寡婦為三個女兒「招婿」。
  • 豪放派辛棄疾的婉約詞,文筆細膩,把相思之苦寫到極致,美到心坎
    大家也知道,辛棄疾是以豪放見長的,他的傑出作品有很大一部分的都豪放詞,但是,其實他的婉約詞也是有著非常高的水平,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是卻篇篇經典。尤其是《青玉案·元夕》中的那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是被無數人奉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
    佛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唯有內心空明清淨,才能懂得「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道理。下面介紹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樸實無華,讀懂了感覺自己終於長大。禪悅清代:張問陶蒲團清坐道心長,消受蓮花自在香。八萬四千門路別,誰知方寸即西方。
  • 4首閨怨詩,寫盡相思苦,唯有最後一首傳誦千古!
    古代詩詞中,描寫閨中情怨和相思之苦的,非常多。
  • 李清照最深情的一首詞,全詞沒有一個想字,卻句句都在寫想你!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全詞生動至極,堪稱宋詞裡的千古名篇!可謂是各種風格的名篇層出不窮,有的愛意綿綿,而有的則是令眾男子都汗顏的剛烈之作。而在清照詞中,她的丈夫趙明誠佔了一大部分的篇幅。李清照對於趙明誠的愛感動了無數的人,兩人之間的舉案齊眉般的愛情一度被人傳頌,只不過結局並非像她詞中描寫的那樣總是才子佳人式的大團圓、郎才女貌式的永恆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