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王維寫下這首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2020-12-21 美詩美文

自陶淵明之後,歷代文人墨客對于田園都有著別樣的情結,所以歌詠田園生活的詩篇不在少數,就像孟浩然筆下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還有杜牧筆下的「雲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餘家」等。

而在眾多的田園詩中,筆者更喜歡王維筆下的田園,因為蘇軾曾讚譽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品讀王維的田園詩,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仿佛置身於一幅絕美的山水畫中。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雨後天晴,王維遊覽田園寫下的一首被嚴重低估的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以繪畫的技巧寫詩,最後一句更是回味無窮。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這首如畫美詩。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年愈40,當時的他已不再熱衷於官場之事,而是開始過起半官半隱的悠閒自在的生活,在京郊修築了別墅,時常在那裡修養身心。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很多田園詩歌,這一首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寫就。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雨後眺望所見之景。首句寫的遠眺的整體景象和感受,雨後初晴,原野似乎也變得幾位開闊空曠,極目遠眺,空氣中也沒有塵埃霧氣,看上去格外明淨。隨著詩人的視線轉移,看到城郭大門口緊臨的渡口,小村邊上的樹木生長在村中小溪流入河水的地方。而詩人不管是看到「原野曠」還是「郭門」「渡口」「村樹」「溪口」,其實都是為了突出「無氛垢」,因為雨後的空氣明淨所以視野才這麼好,才能看清這些。

五、六兩句,詩人的從近寫到遠,近處「明田」外水流波光粼粼,遠處一座座碧綠的峰巒隱隱出現在山後。而不管是「白水」亦或是「碧峰」,其實都是因為雨水洗過的才顯得顏色格外豔麗,遠比平時更為明亮。詩人本來寫的是靜景,但是其間點綴了「明」「出」二字,無疑是讓這幅靜美的畫面多了幾分生動,也更為逼真傳神,可謂妙極。

最後兩句在通篇看來似乎寫的有些突兀,本來寫的是雨後初晴之景,怎麼突然就寫到了人呢?其實這樣的描寫不僅不突兀,更是讓這雨後之景多了幾分生意,這滿滿的生活氣息直接便讓這雨後之景變得生動立體起來,就像突然從二維的照片跨越到三維的立體電影一樣,整個畫面變得鮮活起來,令人讀之便覺回味無窮。

不得不說,王維的「詩中有畫」真的是名不虛傳,在他的筆下,那些靜態的字詞串聯在一起,給讀者腦海裡映出的卻是一幅幅動靜結合的山水畫卷,有光、有色、更有千姿百態。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王維的這首詩簡單直白,沒什麼大不了,但是細細品讀,將他筆下的景物倒映在腦海中腦海中流轉,我們才會發現他這首詩確實是被低估了,這樣以繪畫的技巧寫詩,真的是十分少見。

相關焦點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20個字,怎一個美字了得!
    晚年的王維選擇在終南山隱居,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城裡,可能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那麼除了前面所提到那幾首詩之外,還有這首一首《辛夷塢》,同樣也是難得的經典之作,通篇寫得也是很唯美,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通篇淡淡著筆,寫得很是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每一句都很唯美,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這樣的作品怎是一個美字了得。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對唐代詩人王維的一句評價。 眾所周知,詩歌是通過凝練的語言來進行抒情言志的一種文學體裁,而蘇軾對王維的評價恰恰可以看出王維詩作的唯美意境。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譬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都是田園詩中的千古名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園即事》,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一首田園詩。雖然它相較於王維的《山居秋暝》等詩來說要冷門很多,但是依然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 王維很優美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山居秋暝》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於他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別墅)期間。它主要描寫了一處山村秋雨初晴後的旖旎風光,以及山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王維寄情山水田園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尤為重要的是,這首詩還寄託著王維對高潔人格美的讚揚和理想社會美的追求。因此可以說,王維這首很優美的詩,從開篇美到結尾,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 朱淑真這首詩起筆驚豔,通篇行雲流水,最後七個字道盡了相思之苦
    但是他僅有的這180多首首詩中,也有很多之作;譬如這首《落花》知名度就很高,通篇寫得也是很傷感,而且起點就令人驚豔,行雲流水,特別是最後七個字,更是道盡了相思之苦。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 這首詩是王維的代表作,其中一句最為出名,現代人都很羨慕
    直到北宋時,蘇軾才將王維作品中寫意傳神、形神兼備之妙說得清楚明白: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對於這個評價,世人認可了千年,這也是王維詩歌的標籤了。他的很多作品,都極為深刻地展現了這一點,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說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朱熹於秋日的夜晚寫下一詩,短短四句如詩如畫,讓人回味無窮
    這是詩人描繪秋日裡夜色下山間溪透的美麗景色。開頭的這兩句是化用了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中「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兩句詩的意境。詩中說清溪流過碧山頭,水往地處流,清溪水不可能流過碧山頭,應該是清溪水中的倒影流過的。清亮的溪水靜靜地流淌,流過碧綠的山頭,山頭的倒影映照在水中,是那樣的空明、純潔。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食唐朝著名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小學教材上有王維的一首詩,名叫《畫》,是一首很美的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都會背但卻不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有著如此多的身份,他的人生經歷不可謂不豐富,見過了盛唐巔峰的繁華,經歷過安史之亂的動蕩,最後選擇了終南山渺茫的山水,在那裡,將自己的人生沉浮沉澱為一顆佛心。所以他的詩雅淡之中充滿著禪宗的智慧,在田園詩中獨樹一幟。
  • 李白寫下一首絕美送別詩,人人都會背,其中一句被贊「千古麗句」
    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駱賓王《易水送別》:「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等。說到離別,雖然多少會有些感傷的意味,但也有一些送別詩,煥發出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人人都會背。
  • 王維的詩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無一字不唯美
    說起王維你最先想到哪首詩呢?是那首膾炙人口的《相思》,還是充滿哲理的《終南別業》?那麼我個人是會想到他的這首六言絕句《田園樂七首.其六》,這首詩同樣很經典,寫得也很唯美。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尋常之物,以及尋常之景,短短的24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 王維的閒居在輞川,寫下這首清新雅致的詩,讀來韻味無窮
    詩佛王維的詩,寫得總是那麼清新富有禪意,比如他的「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將對友人的別離之情結束在白雲悠悠的蒼穹中,讓人無限深思;「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走到哪兒算哪兒,給人無盡的悠閒舒適之感。今天給大家分享這首《辛夷塢》,非常清新雅致,讀來韻味無窮。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那麼王維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卻是更偏愛《辛夷塢》,這也是他最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怎一個美字了得。這首詩也是寫於後期,當時他正是在終南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時常一個人去到山中遊玩,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與眾不同。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只有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懂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對唐代詩人王維的一句評價。眾所周知,詩歌是通過凝練的語言來進行抒情言志的一種文學體裁,而蘇軾對王維的評價恰恰可以看出王維詩作的唯美意境。
  • 古代應制詩第一,王維和唐玄宗的這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的風流
    應制詩,是古代臣子奉皇帝命所寫的詩,這樣的詩多歌功頌德,鮮少佳作,唯唐王維唱和唐玄宗的《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一詩,較為經典,被蘅塘退士選進了《唐詩三百首》,成為應制詩的代表。清人沈德潛評價此詩是應制詩第一。
  • 詩路往事|「浙東唐詩」品王維
    王維《竹裡館》詩意圖,明項聖謨繪。由視覺中國提供據竺嶽兵先生考證,王維遊越約在開元十年(722年)以後幾年,在越中停留甚至寓居時間並不算短,王維還與弟妹同住會稽若耶溪畔,寫有多首詩篇。其中《別弟妹》寫道:「宛作越人語,殊甘水鄉食。別此最為難,淚盡有餘憶。」
  • 曹植在秋天登高望遠,思念遠方的人,從而即興寫下一首很傷感的詩
    而曹植在寫這首一組《雜詩七首》時,其實是被貶到了偏遠的海邊,於是他在一個秋日的清晨登上一座高山,思念遠方的人,從而即興寫下了這麼一組很傷感的詩。那筆者今天則是為大家推薦這一組詩中,最為傷感的一首,也是其中的第一首,這首詩情感細膩,描寫得也是極為悲傷,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畢竟一個人獨自生活在外地,自然而然就會思念故鄉,可是他又無法回去,這對於曹植來說,那無疑是最令他傷感的一個地方,所以這首詩寫得極無比的憂愁,讀來也是令人很是悲痛。《雜詩七首·其一》兩漢:曹植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裡,江湖迥且深。
  • 李賀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每一句由設問句組成,通篇寫得氣勢磅礴
    古人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無數的詩人都在抒發情感,把自己的理想融入進作品中,寫下了很多充滿哲理,同時又讓人很感動的優美名篇;那麼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中唐詩人李賀的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這首詩也是膾炙人口,而且還是李賀比較重要的作品之一,通篇情感細膩,而且在表現手法上也是極為高明,每一句都是由設問句組成,詩人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還有對理想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
  • 這首詩王維很容易被誤讀,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一首愛情詩
    如果你用這種方式讀這首詩,那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這不是愛情詩,而是一首有另一個名字《江上贈李龜年》的典型友誼詩,所以他不是關於愛情,而是關於友誼。李龜年是唐代著名的音樂家,與的流行歌手相似,他在音樂方面有著傑出的才華,他們演唱的歌曲在當時非常流行。早年,王維和他形成了一個很深的友誼,經常在一起談論音樂。
  • 10首精美絕倫的七絕詩,跨越千年而來!
    他在邊疆兩三年的時間裡,寫下了《從軍行》組詩7首,這是其四。詩中首先描寫的是青海湖邊雲霧升騰、遮暗連綿雪山的景象,孤城佇立在荒漠之中,與玉門關遙遙相望。此時駐守在邊塞的詩人,如同千千萬萬守衛邊疆的將士一樣,有著滿腔報國壯志:不打敗進犯之敵,絕不返回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