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最美的不過是百花競相怒放的絢麗時刻。夏日裡蟬鳴聒噪,響徹林間小路,燥熱的暑風吹得人煩躁,倘若此刻有涼風襲來,如同久旱的禾苗品嘗甘露的滋味,清涼極了。秋日裡最美妙不過是皎潔的月光,月色既能映照出離人的心曲,又能品出團圓的味道。冬天裡的雪花宛若精靈傾瀉於屋頂,大道上,還有山間的小路上,所到之處一片潔白,恍若仙境。四季的美景不同,都輪迴上演著它們獨特的風光。
秋天最迷人莫過於秋月了,今天給大家分享朱熹的《秋月》,品賞秋天月色下的詩情畫意。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清澈的溪水流過碧綠的山頭,懸空一瀉而下,清澈的水在藍天的映照下構成了一幅空明澄澈的秋日畫卷。這是詩人描繪秋日裡夜色下山間溪透的美麗景色。開頭的這兩句是化用了謝靈運《登江中孤嶼》中「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兩句詩的意境。
詩中說清溪流過碧山頭,水往地處流,清溪水不可能流過碧山頭,應該是清溪水中的倒影流過的。清亮的溪水靜靜地流淌,流過碧綠的山頭,山頭的倒影映照在水中,是那樣的空明、純潔。詩人在皎潔的月光下欣賞到山之碧、水之清、天之澄鮮,正好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秋日畫卷。
「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這美妙的春色把人隔在三十裡的紅塵之外,空中是悠閒的白雲,山中有悠閒自在的紅葉。詩人在幽靜的月光下漫步,靜靜的生出了超凡脫俗,物我之外的想法。說這裡幽靜的月光仿佛詩遠離了紅塵,且隔了三十裡,「三十裡」是說極說很遠很幽深。佛教中說紅塵是指人世間,世人隔斷了紅塵,詩人說這個地方為隔斷紅塵的世外之地 ,那就是世俗之外了,有超然物外的境界。
秋天天高雲淡,藍天白雲還有紅葉格外的迷人。白雲悠悠,紅葉悠悠,這景色像是詩人想像中的,又好似看到的月光下的山林美景。白雲悠悠飄飄然於塵世之外的仙境,紅葉飄飄,給人詩意的秋日美,令人回味無窮。
縱觀全文,這首詩的題目是「秋月」。詩人寫了秋月籠罩下的山間小溪中的景色。清澈的溪水,碧綠的山頭,純淨的夜空中悠悠的白雲與飄揚自在的紅葉,沒有一筆寫月亮,卻處處見月。一切的景物都浸潤在皎潔的月光中,這就是秋月下的景色。秋日的夜晚,美妙的月色,在詩人的筆下,短短四句盡顯秋日山間的獨特意境,如詩如畫,美得動人。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