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都沒懷念過的紐約披薩,吃了一口,想了一夜

2021-02-07 覓食

食物是記憶的載體

上海開了兩家紐約披薩店

「啊,這就是紐約的味道。」

這是喜北(restaurant_hunter)的第124篇文章

今天的文末福利,是和喜北北一起

吃🍕🍕🍕🍕🍕🍕🍕🍕🍕🍕🍕 


紐約那些讓人一往情深的食物,大都來自外埠:猶太人的Bagel,墨西哥阿媽的手工Taco,中東的鷹嘴豆泥Hummus,希臘的Gyro卷,哦,還有博物館門前53街大排長龍的The Halal Guys,紐約版黃燜雞米飯。


最有名的一樣,我卻很少想它。


它的名字,叫New York Pizza



紐約披薩,師承那不勒斯,一樣的標誌性脆餅底,卻大得多,通常可以到16至18英寸,也薄得多。最好賣的芝士口味,就是餅底上刷一圈番茄醬,撒點Cheese進爐烤,熟了以後,點點茄醬從白色的芝士裡滲出來,香膩適口。大約也是因為當年的新移民囊中羞澀,不僅肉食是奢侈,連香草、大蒜什麼的都一併省了算了。



據說,世界上第一個按片賣Pizza的(Pizza by the Slice),是紐約小義大利的披薩店Lombardi's。廚師突發奇想,把塗滿芝士和番茄醬的大圓餅,裁成片出售,掀起了一場不小的披薩革命:買不起整個披薩,也可以買一片,還不用刀叉,手一抓就能吃!



@serious eats


吃這披薩,姿勢大有講究,又薄又大一片,一不留神就掉餡兒,所以必要捏著兩頭,對摺起來往嘴裡送。下面兩張圖,羅伯茨阿姨的吃法太文雅、太上東區,高司令這個加拿大人,才得到了點!



多虧了這一片片披薩,餵飽了一代代窮苦勞工,亦撫慰了無數異鄉人難解的鄉愁。


Mott街和Spring街角的Lombardi's


住紐約的時候,沒少路過這間100多歲的Lombardi's。只不過如今店門口大排長龍的,多是來朝聖的外國觀光客,看了天花亂墜的旅遊書,一心來尋最古早、最正宗的紐約披薩。


指著每月支票交房租的本地朋友,常常光顧「1美元」或「99分」披薩店,店如其名,一片pizza一美元:


@new york times


這種路邊披薩店,鬧市區裡每走幾步就能看見一家,隔著一條街都能聞見味兒,走近了一瞧,窗前寫著Pizza字樣的霓虹燈常亮不熄,掀開店門,撲面而來老大一股油濠氣,裝修毫不講究,店內靠牆一溜兒擱板,再隨意置幾張高腳桌,立著兀自吃完,抹抹嘴巴走人。




剛出爐的滾熱披薩,手腳麻利的店員用小滾輪刀切成八瓣兒,撂起一塊盛在白色圓紙盤裡,底下墊一張紙巾遞給你,撒上辣椒碎,準備開吃!


因為便宜,用料上不如正經披薩店那麼講究,但作果腹之用,無可厚非。


最便宜的是經典款的番茄醬芝士,加Pepperoni香腸的款,馬上價格翻倍,財大氣粗漲到2美元!而最受歡迎的套餐,2塊7毛5,包含一罐汽水和兩張經典芝士披薩,月底手頭拮据時,一頓午飯就這麼解決了,比Chinatown裡的四菜一湯都便宜一半。



日常生活裡的pizza店都是路邊攤,是解決溫飽的口糧,是紐約人的千裡香


至於營養麼,就算高級一點的店用料健康些,熱量上也八九不離十。很多人吃披薩,和炸雞一樣,就是為了一口爽:朋友聚會,失戀一個人,上課來不及隨便搭一口,它總在那裡,等你去吃。


沒有什麼是一頓Pizza解決不了的。



我的路邊披薩店記憶,大多和酒有關。半夜的14街1大道,兩點鐘的字母城(Alphabet City),連同一群喝得醉醺醺的同事朋友,魚貫晃進燈光刺眼的24小時披薩店,傻笑著囫圇下肚;翌日醒來,細節煙消雲散,只記得吃過宵夜,免去宿醉苦惱。


紐約披薩勢力圖


還有一種本地人常去的店,和紐約披薩這種風格就沒多大關係了。布魯克林Bushwick那間聲名遠揚的Roberta's,算是紐約本土創新派,餡料奇葩,動輒排上兩三個小時隊,天熱的時候在院子裡喝個啤酒等個位,也算是體驗生活。



Roberta's


小義大利和Nolita,路過那麼多次Lombardi's卻一次都沒進去過,廣受好評的Rubirosa,吃過無感,倒是名不見經傳的Emporio,有出色的木炭火爐那不勒斯披薩和美味的手工意面;如果你屬意新派又時髦的披薩,不如試試Marta,但嚴格來說,也無法被歸類為傳統的紐約披薩,9寸的單人披薩打一個蛋,作為Brunch醒酒,簡直無懈可擊。




吃來吃去,吃到最後,記憶都模糊。回上海之後,饞過Bagel,瘋狂尋過Hummus,卻一次都沒想過紐約的披薩


也許是因為,我從來沒把紐約的披薩放在心上


紐約的披薩,是這座城市從未停歇的背景音樂,像一個永遠不會離開的「備胎」,庸庸碌碌,無甚特殊,使勁看幾眼都記不住長相。


卻也正是這樣一張披薩,一口咬在嘴裡,不由得失聲講出「啊,這就是紐約的味道」,繼而回憶洶湧,讓我大半夜的對著電腦掏心掏肺。😂 


如果你也懷念紐約,不如我們一起去吃披薩?


  J o e ' s   P i z z a  

吳江路281號


紐約Pizza版圖裡,營業四十載的家族式披薩店Joe's Pizza,是格林威治村(Greenwhich Village)一面屹立不倒的大旗,如今已經傳到了第三代。


四十年後,家族終於在第三代傳人的手裡,開始了海外擴張。第一站,就是上海。


格林威治村與西村交界的Joe's Pizza


上海的這家店,算是正宗紐約舶來市口極好,就在吳江路茂名北路路口,坐鎮三條地鐵之上,再加上周邊的寫字樓,絕對不擔心披薩賣不動;與同樣來自美國的連鎖三明治快餐Subway做鄰居,也是很巧。



生意也是很會做,照片牆這種傳統營銷手段,中西老字號都愛用,也極具說服力。營業臺上吊兩塊電視,配了字幕滾動播放宣傳片。


片子不長,講的是小哥把老店開去了自己住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的故事,看完還挺感動。


哦對了,當天小哥也在店裡噠。





最有趣的,莫過於有幾個外國人在做披薩。這樣的光景,在常住人口一半外國人的法租界並不鮮見,放在這個人來人往的市井街口,卻平添了一絲異域風情。


紐約風十足的鐵格子窗外,時有路過的上海市民,好奇望一望這幾個外國人,一本正經地搗鼓這種他們耳熟能詳的外國大餅。



菜單簡單粗暴,一片Pizza的價格22至35不等,基本和紐約持平。酒水方面,因為Goose Island的精釀啤酒吧就在附近,還特別提供鵝島三種口味的精釀。


要了經典款、Pepperoni 以及一個中文講很好(也很帥)的老外大哥力推的菠菜Ricotta白雪



經典款和香腸款,焦邊誘人,餅底捏起來很硬,友人各咬了一口就撂下了,理由是「餡兒不夠多,餅底太幹。」


與之相對的,是一口接一口吃到停不下來的我。



一定要對摺


咬下去第一口,心裡就咯噔了一下。


隨著酥脆乾爽的餅底和芝士,在口中慢慢化開的,就是那種久違的、屬於凌晨紐約的夜宵氣息。


「Oh fuck...」


是啊,也許這餅底太幹、太硬,餡料也放得不夠慷慨,但這的的確確,就是紐約披薩才有的味道。


加之頭頂明晃晃的燈光,開放式廚房裡忙碌的身影,耳畔縈繞的美國老歌,特定的味道、口感、光線、氣味觸發一連串回憶,腦中閃過無數片段與光影,令人措手不及。


這塊我根本沒有懷念過的pizza裡,竟藏著一整個紐約。


這張照片後面朝我們看了一眼的,就是三代目店主


菠菜並不推薦,整體調味過淡,烤菠菜沒有香氣,Ricotta Cheese太水,導致整個餅底都快塌了。


這其中,餅底當然是關鍵柔韌、酥脆、有嚼勁(以及,幹……),是深埋記憶裡最道地的紐約披薩。放多少水,麵團怎樣摔(Toss)到位,看似簡單,卻也要多年功夫。廚房裡有一位墨西哥裔模樣的光頭小哥,眼神發亮,皮膚黝黑,一看就是店主從紐約帶過來的廚子。


要知道,紐約最好的披薩師傅,絕對不是義大利人,是墨西哥人。


離開的時候,他來推門,我告訴他:


「這披薩,和我在紐約吃過的,一模一樣。」


  H o m e s l i c e  

巨鹿路158號


知道這家Homeslice,是通過一位我篤信的廚師友人。


25塊可能有點貴,但料特別足,真的值得一試。」


探店的當晚,在餐廳裡遇到了採訪過的Beef & Liberty新任總廚Uwe Opocensky,對此地的Pizza,自詡Pizza黨的他,亦是舉雙手推薦。




比起Joe's,這家店的裝修可時髦多了。設計師選用了按顏色標註的紐約地鐵線路圖作為裝修靈感,店門仿造紐約Astor Place地鐵站外形,仔細看看,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插句題外話,很多人是按顏色來記的,黃線、橙線、藍線等,我是按字母記的,NQR、BDFM、ACE……估計這裡面也有很多思維習慣的差異吧~)


連海報都是模仿紐約地鐵裡的維修告示 :D


雖然是家紐約風格的披薩店,但老闆卻來自英國,在上海也算是小有名氣的餐飲業者。相較南京西路的繁華路段,慧公館旁的大同坊下沉式廣場,恐怕要差了幾個段位,這家店基本上就是要靠自己了。老闆準備與Sherpa's一類的外賣服務進行合作,也寄希望於對面早先開張的JZ爵士俱樂部,能夠提升這一地段的人氣。




Pizza價格方面,比之前的Joe's便宜約10%。而包括葡萄酒和幾款經典義大利開胃雞尾酒(Negroni、Spritz、Americano)的、均價在40元左右的實惠酒單,加之相對更舒適的環境與氛圍,只要再來一盆好吃的沙拉,我其實還挺願意在這家店裡待上一會兒的。


用餐過程中,也不時有老外推門來買整隻Pizza;不過因為只有一位廚師(Joe's有兩位),Pizza的製作時間會稍長。


對了,酒不錯喝。



面相清奇、眉心有一點痣的廚師Rock來自中國,做起Pizza來卻絕對不含糊。摔拉捶打,很是地道,而且聽說他竟是自學成才,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同樣選了三款披薩,White,Meat,Sausage,白底Pizza(White)尤其驚豔,除了常規的水牛芝士,還加入了Ricotta乳清芝士和提香的帕瑪森芝士,滋味豐富且濃鬱。廚師表示,他們嘗試自己做大部分的原材料,包括香腸。


餅底而言,這兩家在韌勁上不相上下,Homeslice比Joe's更薄,也更油一些,入口不幹,一人吃下一整片,也不會覺得咬肌鍛鍊過頭。😂  餡料方面,調味更重,用料也更豐富,這都是有目共睹的。


同行的友人上海女郎,顯然非常偏愛這一家。差不多每一款都吃掉了一小半,剩下扔給我。


我也很愛他家的幹辣椒罐子,非常可愛!



其實本來還想再吃一塊蘑菇味,結果朋友終於受不了油濠氣(Pizza店無可避免的最大問題),拽著我跑路了。


最近上海的其他媒體,似乎也很熱衷將Joe's和Homeslice放在一起做對比。


我做了個小問卷,找了幾個兩家都去吃過的朋友,問問他們對這兩家店的看法。其中沒有在紐約生活過的朋友,大多認為Homeslice更加正點(餡料足、用料上乘、整體更香),但凡紐約生活過的人而言,更容易對Joe's念念不忘,雖然它給人的整體感覺,有點糙。


必須承認,大部分時候,吃東西也是一件主觀的事情。在很多情況下,其實並不存在絕對的孰優孰劣。口味上,我也同意Homeslice更勝一籌,但身體卻也很誠實地告訴我,Joe's的披薩裡,有一味不可取代的佐料,叫「紐約」。


 好 啦 其 實 我 還 想 問 你  



有沒有一種特定食物,回憶滿滿,讓你難以忘懷?

從今天的留言裡,我會選5位朋友

春暖花開了,我請你吃個Pizza吧



文/喜北肉豆蔻

圖/喜北、網絡

一起吃披薩/上海女郎



後臺回復合集,可以看到這個公眾號所有的文章~


往期熱門文章,點擊可讀


文華東方總廚辭職賣漢堡

馬爹利家的「富九代」:如果不種田,我想去當氣象預報員

Taco Bell這麼努力,墨西哥菜會火嗎?


一面春風 | 鄧記 | 鄧師傅魚湯 | 井福日料


半島酒店 Sir Elly's | 璞麗酒店 Phenix

Joel Robuchon | Jean Georges | Napa

上海美式甜點 | 上海吃「紐約四大金剛」Bagel


上海風景咖啡 | 東京風景咖啡 | 紐約好玩咖啡

買醉臺北 | 買醉東京 | 買醉香港 | 臺北遊記

櫻花馬天尼 | 求婚「套路酒」


👇 我這麼好玩,快來和我做朋友!👏


我是喜北,吃飯作得要死

吃到好吃的,眼睛會放光


心思活絡,有事後臺勾搭


Instagram: mightyminiboom

微博 & 豆瓣: @喜北肉豆蔻

點評 @喜北小火車


相關焦點

  • 在12000公裡外的上海,找一口記憶中的紐約披薩
    都知道義大利是披薩的老家,剛開始,紐約城裡吃披薩、做披薩的也只有一群義大利移民,開出的第一家披薩食肆,便是100多年前在小義大利名不見經傳,如今卻招來遊客蜂擁拍照的Lombardi’s。用的墨西哥辣椒又糊又粉,與其說放來調味,不如說它是一口陳醋;pepperoni跟紙一樣薄,一不小心就被油淹沒…還有,如果大蒜真的曾經存在過,那等到披薩上桌時,也早已人間蒸發。
  • 在魔都覓一口記憶中的紐約披薩有多難
    Homeslice的 Pizza會和在紐約一樣按slice(會中文的老闆想了想還是覺得要翻譯成「角」)來賣。如果買不起整塊Pizza,可以買一個角,不用刀叉,捲起來就可以吃!直到現在,吃紐約Pizza依然遵循著把一角捲起來吃才算地道。
  • 芝加哥最好吃的5款披薩,沒吃過就不算來過風城!
    說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是一座披薩之城一點也不為過,披薩是每一個芝加哥人引以為豪、愛不釋口的美食,特有的深盤披薩(Deep Dish)
  • 【只為披薩狂】 來紐約必吃的5家紐約披薩店
    紐約風味披薩的鼻祖非Lombardi's莫屬不可。1905,Lombardi's獲得紐約市政府頒發的經營許可,成為了紐約市第一家披薩店。Grimaldi’s Pizzeria用高溫煤爐精心烤制義大利式的薄脆披薩。 新鮮的Mozzarella乾酪,義大利香腸、西西里的橄欖、甜甜的紅椒,讓人一口之下瞬間飛躍到美麗的那不勒斯。酥脆的外皮,極富嚼勁的餅心,醇香芝士融化成絲絲綿密的美味。
  • 紐約人氣第一的披薩店終於落戶徐家匯!天天不重樣聚會吃到high!
    不愧為號稱紐約最擁擠的披薩店,這款經典紅白底雙拼披薩真的是超誘人!剛端上來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巨大巨厚實,還能自選食材搭配!連可愛的小盆友都灰常稀飯這套Brunch呢!愜意的周末跟著爸比媽咪來吃吃,看還沒吃就開始玩give five啦~
  • 紐約超人氣披薩店推薦清單,欲吃從速!
    pizza雖然起源於義大利,但是在紐約,這可是必備的美食之一,甚至可以說是「紐約菜」了。街邊的披薩店隨處可見,你可以將pizza當作快餐,當然它也同樣是約會的好選擇。如果你想交到一個紐約朋友,那麼就和他聊pizza吧,從麵皮到內陷到醬料,他們一定會滔滔不絕。
  • 想吃披薩在家做
    披薩(Pizza)是一種著名的義大利食物,發源地是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在全球頗受歡迎,已經成為全球通行的食品,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吃這種餅的時候,口味又稍有不同。想吃披薩可以在家做,口味根據自己喜好決定。2g酵母粉、一勺白糖促進發酵,用溫牛奶攪拌均勻,把白糖和酵母粉化開。倒入200g麵粉攪拌均勻。加適量溫牛奶攪拌成大面絮狀下手揉成團。
  • 你吃到過真正的披薩嗎?相信大部分人都被饃騙了,各地披薩哪家強?
    啤酒專家安娜貝爾·史密斯說:「披薩和啤酒是經典的搭配,通過搭配合適的啤酒和輔料,你可以真正提升你所吃東西的味道。」 在這裡,安娜貝利分享了她選擇的酒搭配各種各樣的披薩。 1.瑪格麗塔披薩 搭配 佩羅尼拉格
  • 一口能吃4種芝士的披薩,比岡本001還薄
    至於餅皮嘛,真的比1塊錢的硬幣還薄披薩幾乎都被餡料佔據了廣州都沒有幾家店能做到的
  • 吃訊 $1 吃遍全紐約最美味Pizza【附紐約十大最贊披薩盤點】
    ,定期推送紐約本地最全最新鮮的美食資訊,最扯最歡樂的美食吐槽,關注我們妥妥沒錯!因為大受歡迎在紐約開出了七八家分店,受到過眾多媒體報導。Lucali  純手工披薩布魯克林另一間人氣披薩店,是Jay-Z和Beyoncé經常出沒的最愛。經營傳統義大利披薩,磚爐都是義大利運來,每一張披薩都純手工製作,外皮很薄,填料豐厚。食材則來自自家的菜園,保證新鮮健康。
  • 韓國吃播胖虎小哥身處紐約吃《貓和老鼠》同款芝士,看著好懷念
    甚至如今是個網際網路時代,所以說變化實在是太大了,方便了許多人,比如現在打車只需要在家用軟體叫好車就可以,出門甚至都不用帶現金了,只需要帶個手機,掃掃二維碼付款就可以搞定。韓國吃播胖虎小哥身處紐約吃《貓和老鼠》同款芝士,看著好懷念網際網路不僅方便了大家以外,還帶給大家很多娛樂,比如網上有很多好看的電影或者視頻,還有網路遊戲可以玩,但是小巫最喜歡在網上幹的事情就是看吃播了。眼前的這位男子就是韓國吃播,看著他的體型就覺得他很能吃,但其實他的食量很不穩定,有時候食物都吃不完。
  • 想吃披薩不用買,一口平底鍋,一個饅頭就搞定,孩子樂得合不攏嘴
    10分鐘快手早餐,無需揉面,無需烤箱,教你做孩子最愛的披薩!現如今,西式甜品、西式早餐就如同一顆甜蜜的棒棒糖,無時無刻不再吸引著小朋友的眼球,披薩、蛋糕、各種各樣的麵包,漸漸地代替了包子、饅頭,出現在孩子的早餐桌上!西式點心一般都鬆軟香甜,而且香氣四溢,正合孩子們的心意。
  • 這款披薩火了,加熱就能吃,鮮香味美,鬆軟可口,吃一口就愛上
    這款披薩火了,加熱就能吃,鮮香味美,鬆軟可口,吃一口就愛上!咱們國家是一個美食大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流傳下來非常多的美食。國外也有不少好吃的特色美食,加上現在交通非常便利,很多美食都互相流通。很多咱們的美食都走出國外,不少國外的美食在國內都備受歡迎,披薩就是其中一種。
  • 在家自製迷你小披薩,咬一口就滿足味蕾,吃一口還想吃
    好久沒做披薩了,兒子說了好多次想吃,今天打算勤快一下,做給大家吃。其實說是給大家吃,我的老父老母其實不太給面子的,他們不愛吃芝士。所以,我打算弄點花樣,做個迷你披薩,用家裡四寸的模具做個小小版的披薩。結果啊,這個披薩出乎意料的好吃,連不吃芝士的爸爸媽媽都吃了兩塊,然後,我就做了好多個迷你小披薩,好好讓大家解了一次饞。披薩,我覺得就是西方版的餡餅,集主食與副食為一體,想吃什麼餡料就做什麼餡料,什麼餡料都各有風味。披薩上總是少不了芝士的加持的,芝士由牛奶提取,又經過發酵,不僅含有乳酸菌,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元素,營養豐富,不過熱量也是比較高的,適量就好。
  • 兒子想吃披薩,農村沒外賣也沒烤箱,我就地取材,用平底鍋做披薩
    兒子放暑假後就被爺爺奶奶接回老家了,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農村基本上就是自給自足,尤其是夏天,各種蔬菜水果都有,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家種的,很少買菜或者水果,但是兒子的嘴被養叼了,沒幾天就給我打電話讓我周末送點好吃的回去,說了一大堆,但是我周末回去那天卻忘了他千叮萬囑的披薩,沒辦法,農村沒有外賣也沒有烤箱
  • $1 吃遍全紐約最美味Pizza【附紐約十大最贊披薩盤點】
    Lombardi’s Pizza  全美第一家披薩大名鼎鼎的Lombardi’s Pizza可謂比薩屆的元老、無人不知!1905年就開業,是紐約第一家,哦不,全美第一家pizza店!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最原汁原味的意式披薩,餅皮薄而不幹、topping鮮美多汁,所有人都說「好吃哭了」!
  • 厚皮都是邪門歪道!正宗意式窯烤披薩長這樣,吃過沒?
    ,記得吃了兩片就飽了,因為餅皮真是厚又佔胃,而且最外圍還沒鋪料,往往吃到靠近邊源就不吃了,那時候就覺得披薩這個發明說不出的奇怪。長大了才知道原來是美式披薩才有的弊端,意式披薩完全不是一個畫風~正宗的意式披薩是用鏟子將披薩送入用木柴燒的窯烤爐中,烤約60~90秒就取出,所以餅皮不能太厚,像麵包那樣,而是接近薄脆餅。少了碳水自然吃起來比較沒負擔,多吃幾片不是問題。澆頭的組合也相對簡單,能吃到食材的原味,而不是靠芝士拯救一切。
  • 早餐想吃披薩沒問題,不用揉面,無需烤箱,15分鐘上桌,金黃酥脆
    早餐想吃披薩沒問題,不用揉面,無需烤箱,15分鐘上桌,金黃酥脆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可見早餐在一日三餐裡有多麼重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宅家過程,早餐已經習慣不慌不忙慢慢做點可口的食物,反正誰都不趕著上班。可自打復工以來,又進入了早上忙忙叨叨的狀態,早餐也沒那麼細緻了,經常為了快點上桌就湊合下,以至於吃慣了豐盛早餐的家人開始抱怨了,哈哈。看到冰箱裡還有剩饅頭,就決定用饅頭做個網紅美食饅頭披薩吧。披薩不止小孩子喜歡吃,大人們也是愛得不得了,但是做起來略顯費事,和面發麵撒料再烤半天才能吃上。
  • 希拉蕊請紐約醫護人員吃披薩,女兒發聲:別想成陰謀論
    據美國《新聞周刊》3月26日報導,3月25日,美國紐約西徹斯特縣多個醫院收到了來自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和她的丈夫、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披薩,裡面還附有致以感謝的字條。據紐約聖約瑟夫醫院的對外事務副總裁洛林·霍根(Lorraine Horgan)說:「周三晚上,我接到安保人員打來的電話,說外面有披薩,是柯林頓一家人送來的。我當時以為他在跟我開玩笑呢。」然後,她出去拿披薩,她發現裡面居然有張親筆便條,寫著:「謝謝你們對這個社區的照顧。來自比爾和希拉蕊·柯林頓。」
  • 餃子皮別只懂包餃子,教你做迷你披薩,小孩搶吃,一口一個超滿足
    餃子餡的調配方法,相信不用我說,很多人都懂,但大家有沒想過用餃子皮製作餃子以外的其它美食呢? 以前小鹿就分享過用餃子皮製作韭菜盒子,省去製作麵皮的繁瑣操作,雖然麵皮無法達到傳統韭菜盒子般韌勁十足,但省力省時,而且更能體現韭菜盒子的皮薄餡足,本期小鹿分享餃子皮的另一種吃法給大家——【迷你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