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2020)》發布 膳食營養補充劑...

2020-12-23 中國食品報官方平臺

本報記者 楊曉晶

原料是膳食營養補充劑質量的保證和基礎。從供給端來看,我國是全球膳食營養補充劑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國家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原料供應者,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保健食品生產企業(2317家),通過原料的進出口情況,可以對世界膳食營養補充劑的市場情況及發展趨勢進行初步的預測。日前,中國醫保商會發布《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產業發展的角度分析了行業發展形勢,並在海量數據的分析基礎上,重點對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的市場態勢、國際貿易情況、消費行為、監管變化等方面進行梳理,預判行業發展趨勢,為行業發展提供指導。《報告》還總結了大量翔實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原料進出口數據,對相關原料企業把握未來市場動向具有很大借鑑價值。

膳食營養補充劑原料種類很多,包含:維生素類、礦物質類、胺基酸類、提取物類(植物類、動物類)、益生菌類等。其中,我國在維生素、胺基酸、植物提取物等膳食補充劑原料的生產及出口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

植物提取物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額為23.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0.2%,較2018年同期20.0%的增幅有所回落,出口量86900噸,同比增長5.7%,出口價格27.3美元/千克,同比下滑5.2%。分析表明,植物提取物出口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美國是我國植物提取物最大的出口市場。2019年我國對美國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額僅為4.5億美元,同比降幅達15.3%。植物提取物出口額低位徘徊的另一原因是出口價格下跌,出口平均價格同比下跌5.2%。

在出口品種方面,排名前10的熱點品種為甜菊葉提取物、薄荷醇、桉葉油、萬壽菊提取物、辣椒提取物、甘草提取物、柑橘幼果提取物、越橘提取物、蘆丁、銀杏葉提取物,總出口額達12.1億美元,佔提取物出口額的51.2%。其中,甜菊葉提取物出口額達到2.7億美元。

美國、日本、印度、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西班牙、德國、法國為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前10大市場。雖然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我國對美國的出口貿易受到一定影響,但美國仍然是我國植物提取物出口的第一大市場。

2019年,我國對美國提取物出口額為4.5億美元,同比下滑15.3%,佔總提取物總出口額的19.0%,同比減少3.0%,出口產品主要是甜菊葉提取物、甘草提取物、銀杏葉提取物等膳食補充劑原料類產品。印度、馬來西亞市場需求增速較快,其中,向印度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額由2018年排名第八位,急速攀升至2019年的第三位,2019年出口額為1.3億美元,同比增長41.4%,出口產品主要為天然色素及精油類產品;向馬來西亞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額由2018年排名第九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五位,出口額為1.3億美元,同比增長48.5%,市場需求較大的產品為甜葉菊提取物。此外,我國對西班牙、法國、墨西哥等國家的植物提取物出口,同比增幅也均超過兩位數。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香港地區,2019年內地出口至香港地區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量下滑15.6%,出口額同比下滑19.9%,僅為1.3億美元,這與2018年同比增長51.0%相較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在進口方面,亞洲是我國主要的進口市場,2019年,植物提取物進口額為8.5億美元,同比增長16.9%,進口量40300噸,同比增長29.1%。其中,薄荷醇的進口貢獻了巨大的能量,其進口額佔植物提取物總進口額的40.6%,進口額達3.5億美元,同比增長35.2%;其他精油類產品進口也大幅增長,市場熱度較高。

從進口市場來看,亞洲是最大的進口市場,進口額為55821.1萬美元,佔比66.0%,其次是歐洲、北美洲。植物提取物的10大進口國分別為印度、美國、烏茲別克斯坦、德國、馬來西亞、法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義大利、韓國。印度排在第一位,進口金額為3.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5.1%;馬來西亞的增長比較高,同比增長了83.2%。

維生素

維生素類原料是我國原料進出口的大宗品類。從2011年至2019年的進出口額的分析看,2011年至2016年的進出口金額有升有降,總體看相對穩定,但2017進出口額有較大增長,同比增長了43.1%,2018年依然維持增長的態勢。2019年的進出口額有所下降,為30.0億美元,同比降低19.6%,降幅較大。

從維生素類原料的進出口價格趨勢看,2011年進出口價格最高,但隨著國內產能的加大,2012年到2015年,維生素類的進出口價格處於微降的狀態,2016年至2018年則處於上升的態勢,但2019年價格又降到10.0美元/千克,同比下降了20.5%。

從市場分布情況看,歐洲是主要的市場,進出口額為11.0億美元,佔比36%;其次為亞洲,進出口額為8.9億美元,佔比30%;北美洲進出口額為7.1億美元,佔比24%。從具體國別看,美國、德國、日本的進出口金額較大,分別是6.8億美元、3.6億美元和1.9億美元。

出口方面,維生素類原料的出口額及出口價格雙降。2011年至2015年間,出口額維持相對平穩的狀態。自2016年至2018年,維生素類原料呈上升的趨勢,2019年市場有所降溫。2019年維生素類原料的出口額為27.2億美元,同比降低21.1%,出口價格也有較大幅度的降低。

維生素類原料的出口主要市場是美國、荷蘭、德國。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類原料的10大出口國的出口金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別是巴西、日本和美國,其同比降低較大。2019年出口的價格同比降低了21.7%,價格為9.5美元/千克。

進口方面,2019年維生素類原料的進口額為2.9億美元,同比降低2.8%。其中,歐洲是最大的進口市場,進口額為17361.3萬美元,同比降低了22.2%,佔比61%;其次為亞洲,進口額為8196.3萬美元,佔比29%,並有118.3%的增長,成長空間大。從具體國別看,瑞士、日本、德國、法國、美國國家是維生素類原料的前5大進口市場,其中瑞士的進口金額為6829.7美元,排在第一位。

輔酶 Q10

2019年,輔酶Q10原料的進出口額為14466.9萬美元,同比降低了6.2%。其中北美洲進出口額最大為10288.1萬美元,同比降低了8.1%,其次亞洲、歐洲的進出口相對接近。從具體國別看,美國是輔酶Q10原料進出口最大的國家,金額達8916.2萬美元,其次為加拿大,進出口額為1371.9萬美元,漲幅較大,同比增長了59.3%。

出口方面,根據2014至2019年的出口情況分析看,輔酶Q10的出口額整體處於下降的趨勢,2016年降至12701萬美元後,2017年又攀升至15367萬美元,2018年、2019年均有下降。據統計,2019年的出口額為14053萬美元,同比下降了6.3%。

輔酶Q10原料主要的出口市場是北美洲,出口額達10078.1萬美元,佔比72%,出口額同比下降了8.3%,主要的出口國家是美國和加拿大,其中向美國出口552.8噸,金額為8717.4萬美元,向加拿大的出口額為1360.7萬美元,同比上升了60.6%,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其次為歐洲市場,出口額為1593.9萬美元,出口數量為91.7噸,主要的出口國家是德國,出口額為834.8萬美元。另外,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市場也值得關注,出口額為566.1萬美元,同比降低了30.9%。除以上市場,還有幾個成長性好的市場也值得關注,如伊朗、日本、巴西等國家的出口額有較大幅度的攀升,同比分別增長了595.9%、121.9%、63.0%。

進口方面,2019年輔酶Q10原料的進口額為414.3萬美元,同比降低了2.0%。從進口情況看,北美洲為主要的進口市場,進口額為210萬美元。2018年,輔酶Q10原料進口有較大的攀升,2019年的進口與2018年基本持平。從具體國家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為主要的進口國家。

魚油

2019年,魚油原料的進出口數量為8.0萬噸,進出口額為18135.4萬美元,同比增長14.8%,出口額為8807.9萬美元,進口額為9322.2萬美元,處於貿易逆差狀態。從進出口的情況分析,魚油類產品已經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市場規模和使用人群,這與其他原料的進出口情況有很大不同。

從進出口的市場看,拉丁美洲的進出口額為6893.5萬美元,亞洲為4986.7萬美元,同比增長40.2%。從具體國別看,進出口額排在第一位的是秘魯,進出口額為4576.6萬美元;其次為智利,進出口額為2112.5萬美元;值得注意。

出口方面,亞洲和北美洲佔主導,歐洲、拉丁美洲出口相當。2019年,魚油的出口額為8807.9萬美元,同比增長了35.3%,增長形勢喜人。其中亞洲出口額增長最大,同比增長了70.3%,出口額達2619.2萬美元,佔比30%;出口到北美洲的金額為2496.0萬美元,同比增長了42.0%,佔比28%,亞洲和北美洲的出口額佔整個出口的58%。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額相當,分別佔比19%、18%。

從具體國別分析,智利是中國魚油原料的第一出口大國,出口金額為1374.4萬美元,同比增長了23.9%,其次是加拿大,出口金額為1345.3萬美元,同比增長了31.6%,美國的出口金額為1150.7萬美元。另外值得關注的國家是韓國、印度、日本,魚油原料的出口金額有較大的增長幅度,分別是174.0%、109.4%和77.9%,且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金額相比2018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由此看來,魚油產品在全球的使用處於上升的狀態,具有比較廣泛的使用。

進口方面,2019年,魚油原料的進口額為9322.2萬美元,與2018年持平,並且進口金額超過出口金額。拉丁美洲是我國魚油原料的主要進口市場,金額為5356.7萬美元,佔比57%;其次是亞洲,進口金額為2367.5萬美元,其中東協的進口金額為2117.5萬美元。從發展趨勢看,大洋洲的進口金額同比增長了458.5%,非洲的進口金額增長了129.7%,因此新興市場的興起也為魚油原料提供了更多的進口渠道。從具體國別看,秘魯、越南、智利是進口的三甲,進口金額分別為4576.6萬美元、1431.5萬美元和738.1萬美元。除了上述國家,澳大利亞和英國也是需要關注的進口國家,雖然進口僅為151.1萬美元和17.4萬美元,但同比分別增長了452.4%和779.8%,具有較強的成長性。

軟骨素

軟骨素類原料是一些骨健康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通過分析軟骨素類原料的進出口情況,可以從側面反映出骨健康產品的市場行情。2019年,軟骨素原料的進出口額為15677.4萬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5335.4萬美元,進口額為342.0萬美元,出口額遠遠大於進口額。

從出口的市場看,出口的主要市場是北美洲,出口金額為7367.1萬美元,佔比48%,其次是亞洲和歐洲,佔比均為22%。從市場趨勢看,軟骨素原料的常規市場北美洲、亞洲、歐洲的出口金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出口至大洋洲的金額增長比較大,同比增長63.1%,可能與澳大利亞、紐西蘭骨關節產品的出口量增加有一定關係。

從出口的省市情況看,山東是軟骨素類原料出口大省,出口金額為9795萬美元,佔全國出口金額的64%。其次為上海,出口金額為2974.0萬美元,佔比19%。

從進口情況看,2019年的進口額為342.0萬美元,主要的進口國家為日本,金額為320.0萬美元,佔全部進口額的94%。其中,江蘇省為主要進口省市,進口額為320.2萬美元,佔比94%。

(圖片來源: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

《中國食品報》(2020年7月27日 06版)

(責編:楊曉晶)

相關焦點

  • 《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顯示 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
    本報訊 近期,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對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的整體情況進行了梳理並預判。  《報告》分析認為,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消費模式的改變,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變化:銷售渠道豐富化、消費結構年輕化、市場品種多樣化、監管政策嚴格化;市場更有活力,消費意識不斷增強,對產品的品牌、質量及設計更加關注;產品的科學研發及技術投入對企業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2020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發布,8090成消費主力...
    近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膳食營養補充劑專業委員會發布《2020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目前,膳食營養補充劑產品的消費趨勢向消費意識全民化、消費主力低齡化、消費場景多元化、消費形式便利化、消費選擇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 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迎來新契機
    2019年是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艱難的一年。然而與此同時,新零售新模式的不斷湧現、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藉助國際交流平臺,不斷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藉助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社群電商,直播等新模式,深耕中國市場,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產業的發展在危機中蘊含更多的機會。
  • 美國的膳食營養補充劑效果怎麼樣?
    美國的膳食營養補充劑雖然美國人食用效果可能會很好,但是不一定適合中國人。因為國民的飲食習慣不一樣,身體所需的營養標準也會有差別的。西方國家大多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習慣,而中國人大多數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習慣,尤其愛美怕胖的美女和本身有代謝疾病的人群,他們的心中有種錯誤的觀念,少吃肉多吃素才能實現自己想要的身體效果。在這樣的飲食結構之下,兩個國家的人吃同樣的營養補充劑效果不可能是一樣的。
  • 2020年上半年膳食營養補充劑進出口貿易實現雙增長
    從具體的出口國別看,中國香港、美國、日本、緬甸和菲律賓是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主要出口地區,出口額分別為:1.7億美元、1.5億美元、0.5億美元、0.4億美元和0.4億美元,前五大市場集中率為46%。
  • 膳食補充劑 「補」要得法
    「儘管知道可以通過日常膳食補充每日所需的營養,但平時工作忙,經常熬夜加班,三餐根本不定時。身邊還是會準備點維生素嚼片、鈣片、褪黑素之類的保健品來『安慰』自己。」從事視頻剪輯包裝行業的王女士向記者介紹。生活中,與王女士一樣的人不佔少數。他們也或多或少都在「養生」之路上探索,通過一些膳食補充劑來改善膳食模式。
  • 藍帽或出新規 膳食營養補充劑是滅頂之災還是機遇
    這將為中國整個營養與健康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國內營養與健康產業的知名品牌代表企業之一,廣州微量元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劉既輝近日正忙於繼續加大對螺旋藻產業的生產投入,對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9月29日公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他則認為,這肯定是利好政策,營養與健康產業,成為未來經濟支柱產業是必然。
  • 膳食補充劑龍頭湯臣倍健
    實際上,保健品的內涵較為廣泛,它可以分為傳統滋補品(如東阿阿膠)和膳食補充劑。其中,膳食補充劑又包括維生素及膳食補充(VC\魚油\VE)、運動營養(蛋白粉)、體重管理(減肥產品如:左旋肉鹼)等。膳食營養補充劑(VDS),這個行業在美國叫膳食補充劑(VDS),在歐洲叫食品補充劑(Food Supplement),而在中國,至今大多數人還是管它叫「保健品」。
  • 引領膳食補充劑新消費 GNC助力中國用戶實現健康「年輕態」
    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近年來面臨不少挑戰,但國民消費需求依然旺盛。此次GNC推出藍帽子系列產品,也成為不少業界人士熱議的話題。 1500美元時,消費者開始關注健康,購買營養補充劑產品,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000美元時,消費者對於健康需求加強,膳食補充劑行業將快速發展。
  • 億維國際:核心高端化妝品 生物細胞工程 膳食營養補充劑
    億維公司的核心項目是生物細胞工程、高端化妝品和膳食營養補充劑億維公司與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合作,利用生物工程技術,開發安全、高效的化妝品生物原料和營養膳食補充劑。億維公司聯合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在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共同建立了ILB生物工程細胞公司。億維與美國最大的營養補充劑生產商--美國雅誠製藥深度合作,推出最安全有效的膳食營養補充劑系列產品。
  • 膳食營養補充劑進出口上半年逆市上揚 進出口總額達30億美元
    出口貿易亞洲增幅大 醫保會統計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出口依然保持增長態勢。 據了解,我國膳食營養補充劑出口市場主要是是亞洲,其次為北美洲和歐洲,總共佔87%的份額,集中度高。其中,香港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其出口額總比增長了57.4%,超越美國,成為膳食營養補充劑出口的最大市場。「香港作為膳食營養補充劑的中轉市場,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醫保會人士分析認為,雖然美國市場受疫情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響,但依然有2.1%的增長。
  • 202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後膳食補充劑...
    2020年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後膳食補充劑類市場需求大增  2020-04-23 15:40:31
  • 湯臣倍健:公司對所處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長期發展持有信心
    根據公司2020年半年報披露情況,公司財務狀況比較穩健。在此情況下選擇增發股票而不是債務融資是如何考慮的?是否存在潛在的重大財務風險?公司管理層是否認為公司未來增速將明顯放緩?是否認為公司的股票已經高估?公司債務融資是否存在困難?
  • 湯臣倍健: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市佔率第一 淨利潤15倍大增白馬股
    這個板塊的許多龍頭個股,是國內知名上市公司,行業賽道優良,成長性較強,值得長線跟蹤與研究。作為國內膳食營養補充劑的龍頭企業,湯臣倍健自2010年上市以來,漲幅達到6倍。它的成長性依舊很強,很大概率將成為十倍大牛股。
  • 疫情影響下的膳食補充劑市場趨勢預測
    新型冠狀肺炎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刺激了膳食補充劑市場的飛速發展。在疫情的影響下,未來幾年,全球健康補充劑及原料行業又會呈現出怎樣的發展,哪些原料將在未來幾年引領市場?
  • 如何為長輩挑選膳食補充劑?
    不少讀者都希望給家中的長輩選一些適合他們吃的膳食補充劑,但想不好該選些啥。今兒咱就結合幾個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給出一些選擇膳食補充劑的建議,供大家參考。所以,這樣的老年「糖友」,適合每天補充綜合型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補充劑、優蛋白補充劑和益生菌補充劑。
  • 寵物營養膳食補充劑—樂妥、優妥全新面世中國!
    新加坡原裝進口寵物營養膳食補充劑樂妥®、優妥®正式面世中國!五大營養成分「核苷酸、賴氨酸、牛磺酸、益生菌+益生元」,為貓咪提供長效免疫力保護!優妥(NEUOLAC)三大成分「核苷酸、益生菌、益生元」,全新膳食保健概念,調理修復狗狗健康。
  • 紐西蘭Athletic Greens為膳食營養補充劑帶來新活力
    日前,紐西蘭高端健康品牌Athletic Greens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開設線上銷售渠道。Athletic Greens從2010年創立至今,始終堅持從嚴格篩選的植物中萃取天然成分,其中Athletic Greens全膳食營養補充劑中75種天然成分協同作用,致力於改善五個不同的健康領域:提高免疫力,幫助消化系統,保護肝臟,改善腸道健康,維持正常的荷爾蒙,用全面的膳食營養補充劑提供健康解決方案。
  • 哈佛營養系深度解讀:新冠疫情期間膳食和營養補充劑的作用
    然而,在疫情期間,人們除了關心如何安全購物和準備食物等常見問題外,還關心膳食和營養補充劑的作用。我們採訪了Wafaie Fawzi博士(曾任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和人口系主任)、Walter Willett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營養系主任)和Ibraheem Abioye博士研究生,以期幫助大家了解更多關於營養和免疫之間的聯繫,並展示有關營養狀況、營養補充劑和感染的現有證據。
  • 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膳食營養補充劑消費市場 業內:健康消費進入...
    這不僅為探尋營養健康食品在免疫力方面打開了新視野,更是為免疫相關的新型膳食補充劑的配方策略拓展了新思路。另一個例子是我們近年對於枸杞開展的跨國合作研究。數千年來,枸杞植物的果實部分,也就是枸杞子,一直是中醫藥(TCM)範疇內的重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