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的姊妹品牌全部關閉,快時尚品牌遭遇大清洗。
據西班牙《20分鐘》1月8日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僅保留Zara線下實體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Zara母公司Inditex近來表現實在不怎麼好,關閉線下門店實屬無奈之舉。從財報可見一斑。
2020年,是Inditex上市近20年的首次虧損, 據上半年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Inditex虧損了15億。第三季報顯示,Inditex前三季度淨銷售額同比下降28.7%至140.8億歐元,淨利潤同比下降75%至6.68億歐元。
此次在中國市場突發性的品牌線下大清洗,透露著Inditex集團在疫情影響下的力不從心。
快時尚之王問題到底出在哪了,為何遭如此重創?
快時尚之王問題出在哪了
2020年疫情對於全世界所有時裝企業來說都是巨大的寒冬,世界各大服裝巨頭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僅僅是Inditex。
瑞典快時尚巨頭H&M在2020年關店170家,第二季稅前虧損折合人民幣高達49.48億;2020年3月,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宣布退出中國市場;2020年11月擁有三千家實體店的服裝巨頭艾格宣布破產。
Inditex宣布計劃永久關閉旗下全球1200家門店。除卻疫情影響,Inditex大規模關店,也有其自身的問題。
Inditex的優勢在於快時尚,快時尚就突出一個「快」字,來的也快去的也快。而Inditex的根基,在於模仿和抄襲全球的潮流新品,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意識覺醒,Inditex這種快時尚同質化的產品,很難引起消費者對於個性的需求,這是Inditex最大的短板。
其次,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這三家品牌都有網店也都有實體店,Inditex沒能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戰力,網店為了快速去庫存經常打折,但實體店卻不能做到,實體店和網店互相掣肘,這大概也是Inditex自己沒有預料到的。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遍地黃金的藍海市場,不僅有眾多國際品牌,眾多國內服裝巨頭,還經常有異軍突起的黑馬品牌,每家都必須有自己的獨特賣點,對於ZARA快時尚類品來說,缺乏足夠中國化的差異競爭優勢,掉隊也就顯得非常正常。
快時尚之王后續將何去何從呢?
服裝市場面臨改革,線上市場成為主流
疫情給行業帶來重創,也是改革的時機,數位化勢在必行。
Inditex宣布轉型線上市場。其第三季度電商業務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線上銷售額增幅達76%。據預計,Inditex在線銷售佔比將從2019年的14%上升至2022年的25%。Inditex將在數位化、線上線下業務整合、可持續發展等三個關鍵領域重點布局。
在疫情後,人們對於服裝需求越來越傾向於性價比、實用、個性化等方面,對於快時尚的考驗越來越大。
電商平臺的興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具有性價比的選擇。走線下路線的快時尚退出國內市場,是一種正常的優勝劣汰的現象。
服裝市場改革,巨頭轉戰線上,Inditex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