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神秘的x射線信號原本可用於提供暗物質存在的證據,它的消失也如它的探測功能一樣,引起了較大爭論。
銀河周圍的暗物質衰變之時,會隨之釋放x射線。以此,科學家可探測到該種明亮的球狀光暈釋放物。
戴瑟(C. Dessert),羅德(N. Rodd),賽費(B. Safdi)以及羅斯特曼(Z. Rostomian)使用費米大面積物理天文望遠鏡,花費一整年的時間觀測太空,卻無所獲。
但他們並沒有空手而歸,這個團隊所得出的「無效結果」至少可以排除有關暗物質的其中一個可能性 。
密西根大學的克裡斯託芬和他的同事致力於尋找一種微弱的x射線信號。這種信號在2014年被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enter for Astrophysics, Harvard & Smithsonian)的埃斯特拉(Esra Bulbul),以及萊頓大學的亞歷克斯(Alexey Boyarsky)和他們的團隊所發現,但這種信號鮮有相關解釋。
由於其他觀測目標都沒有類似的結果產生,因此這種發現也一度引起較大爭議。信號首次探測到是在星系團中心,這種充滿能量的神秘X射線信號大約有3500電子伏特。這之後,通過不同的X射線天文望遠鏡,在包括銀河在內的多個天文目標的探測中都能發現這種信號的蹤跡。
有些人懷疑暗物質儲備物--惰性中微子衰變時會產生X射線光子,每7 keV 惰性中微子會產生3.5 keV光子 和一個普通中微子。另外一些人認為暗物質的解釋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Dessert和他的物理學家夥伴們在《科學》上表明,已經檢測了上百次銀河系的觀察圖像,都沒有3.5 keV信號的跡象。問題來了,他們的結論站得住腳嗎?
太空人們已經發現了在英仙座的X光光譜和其他星系團中存在未知來源的跡象。(已經展示在這)銀河的最新觀測結果中沒有跡象顯示,但是缺失與檢測結果一樣有爭論性。
凝視著茫茫天空
為了勘測難以捉摸的X射線信號,Dessert和他的同事從XMM-牛頓衛星上的X射線攝像機拍攝圖像中參考了752張觀測結果,且只選擇來自銀河系中心的5°至45°的空曠區域(blank-sky 觀測),其中含有銀河系光環。綜合起來,這些觀測結果相當於一年的曝光時間。
「事實證明,銀河系的光環應該是天空中衰變的暗物質裡最亮的物體之一,」Dessert表示。「雖然英仙座星系團的暗物質要大得多,且距離有數百萬光年,但事實證明,(來自英仙座和銀河系)的信號大小大致相同。"
Dessert和他的同事同時研究數百個觀測結果,將分析限制於極小的能量範圍(3.3 keV和3.8 keV之間)。他們沒有發現3.5 keV信號的跡象。此外,通過計算他們應該根據暗物質模型接收多少X射線,研究小組能夠消除7 keV惰性中微子作為暗物質粒子儲備物——他們表示,如果存在,就會被觀測到。無論是不是來自遙遠星系團發出的信號——更無論是真實還是混雜的的背景噪音——它都不存在於銀河暈中。
宇宙背景全關聯
然而,此種信號的缺少激起了原始設備的眾多爭議。迪澀特和其他物理學家曾經使用該技術分析的X射線數據違背了天文學家的經驗。
梳理來自宇宙背景的X射線信號要求理解宇宙背景是何物。一個背景來源是真實的宇宙來源,該來源的X射線可能隱藏一個暗物質信號。另一個宇宙背景來源是由於銀河系宇宙射線與太陽風粒子和宇宙望遠鏡及其設備相互影響而產生的「偽」X射線。粒子可以產生佯裝成宇宙X射線來源的信號。博博說:「對於研究者,估判和消除粒子引起的背景(如:儀器背景)是最具挑戰性的。」
銀河系的研究初探有一個非常微弱的宇宙背景。迪澀特認可說,這是由於沒有考慮假定暗物質信號幹擾下的大量宇宙X射線。但是,博博認可研究者很好得匹配了粒子背景。他說:「多鏡面X射線空間望遠鏡的設備背景是它的劇變性導致難以處理。」
博雅思蓋,未被近期的研究涉及的博博類學者,甚至提高了這種風險。他說他檢測到3.5千電子伏特的信號,高度可信為銀河系同一個多鏡面X射線空間望遠鏡的一個子集信號。(他的工作至今未發表,但可在arXiv預印論文網站查閱。)同時,他說,5篇其他已發表的論文也已經檢測到銀河系的3.5千電子伏特的信號。
「不同的是我們模擬的背景範圍較寬(從2000到6000電子伏特)「,博雅思蓋說,」迪澀特和他的同事們模擬了一個大約500電子伏特的窗口。為什麼?我不知道。「通過分析如此窄的能量範圍,博雅思蓋認可,迪澀特和同事們已經放棄了他們自己的分析。」我所了解的大多數X射線天文學家同意這些結論「,他補充道。
「這篇論文裡用到的統計方法對於X射線天文學領域來說是比較新的,所以這種方法在一些研究者中引起了困惑。」論文共同作者尼古拉斯·羅德如是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個新想法。實際上,這種方法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尋找伽馬射線數據線或狹窄特徵時,是被嚴格測試和廣泛使用的。」
「當然,如果你使用一個窄的能量範圍,你需要一個合適的統計方法。」羅德解釋道。「我們的方法(稱為曲線似然法)解釋了這一點。」
下一步是什麼?
「我們開發的技術是目前為止探測暗物質衰減期最靈敏的技術」,德塞爾說道。「並且我們將來一定會再次使用這種方法。物理學家們打算延伸他們的分析以尋找其他能量的暗物質候選者」
然而,當談論到3.5keV信號時,布爾認為目前的儀器已經盡力了。 「在一項新技術進入太空之前,我們無法確定信號的源頭,」她說。「好消息是我們快找到了。」
2019年10月一個新的X射線望遠鏡EROSITA的七個反射模塊被發射。剛剛發射的EROSITAX射線望遠鏡已經在收集星系團的數據,這些數據將用於測試3.5kev信號的存在和起源。布爾補充說道「當我們(用EROSITAX)得到第一個結果時,X射線成像和光譜學任務(XRISM)將啟動。」 XRISM將在2022年發射,同時它將會攜帶高解析度熱量計用以對信號進行精確測量,從而永遠地解決爭論。
相關知識
暗物質是一種物質形式,大約佔宇宙物質質量的85%,佔宇宙能量能量密度的1/4。大量的天文觀測結果都暗示了它的存在。包括因缺少更多被檢測到的物質,而尚不能被現有的萬有引力理論所解釋的重力效應。 因此,多數專家都認為暗物質在宇宙中大量存在,它對結構組成和進化都有很大影響。暗物質之所以被稱為「暗」,是因為它並不會出現與可被觀測到的電磁輻射(比如光)耦合,因此它無法被現有天文器械所探測到。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MONICA YOUNG,離亭,BlitheLove,Na,ctbuvrvindyvvg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