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重磅:科學家發現CAR-T療法引發神經毒性的原因

2020-12-26 騰訊網

CAR-T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是迄今為止唯一獲批上市的免疫細胞療法。在眾多免疫療法中可稱為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

然而,儘管CAR-T療法創造了很多堪稱奇蹟的治療案例,但它至今無法擺脫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症和神經毒性的影響,有些患者在接受CAR-T細胞療法後,出現了嚴重的神經毒性,包括與T細胞侵入大腦相關的致命腦水腫,造成很多患者無法受益的重要原因。

近日,國際頂級期刊《Cell》發文,揭示CAR-T療法產生神經毒性的原因,為改善CAR-T療法臨床安全性奠定了理論基礎。

1.CAR-T細胞神經毒性與CD19蛋白有關

眾所周知,CD19蛋白是經典CAR-T細胞免疫療法中的明星靶點,廣泛表達於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細胞表面,已獲批上市的三種CAR-T都以CD19蛋白為靶標。

研究人員在保護血腦屏障的腦細胞中也發現了CD19分子。將CAR-T細胞靶嚮導入小鼠中時,即使小鼠缺乏B細胞,其大腦血腦屏障通透性也會提高;相反,當以人的CD19分子作為CAR-T細胞靶標時(小鼠不表達人CD19蛋白),血腦屏障通透性則沒有明顯變化。

且與其他B細胞蛋白(例如CD20)的治療相比,CD19免疫治療中神經毒性的發生率更高。

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B細胞意外的其他細胞(如血腦屏障細胞)表達CD19分子是CAR-T細胞引發神經毒性的根本原因。根據研究結果科研人員將進一步探討避免神經毒性的方法。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能否找到一種比CD19更好的靶點來消除B細胞相關的惡性腫瘤,或者,我們能不能構建一種新的CAR-T細胞,可根據遇到的細胞類型來做出決定,比如遇到B細胞就殺死它們,遇到CD19陽性的腦細胞則放過它們。」研究者Posey教授說。

2.從血癌到實體瘤,CAR-T研究如火如荼

儘管有諸多不良反應的存在,但是,CAR-T療法在血液腫瘤中取得的效果至今仍不可磨滅。隨著多款CAR-T療法相繼獲批,相關CAR-T研究越來越火熱,從國際到國內,從血癌到實體瘤有關CAR-T的研究多達上百種,並且有很多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並表現出令人欣喜的效果。

從全球腫瘤醫生網了解到,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靶向間皮素CAR-T療法在胰腺癌患者中表現出明顯的生物學活性,有望延長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來自斯坦福醫學院的靶向抗原--B7-H3的CAR-T療法在小鼠實驗中效果驚人,實驗組小鼠的存活率幾乎達到了100%。

還有我國自主研發的靶向claudin18.2的 CAR-T療法效果明顯,超過30%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或明顯縮小,且在胃癌、胰腺癌小鼠實驗中安全性良好,未發生脫靶效應。目前該療法已經進入臨床研究階段,有符合適應症的患者可申請參加。

我們期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不僅能夠解決CAR-T療法的毒副作用,還能打破實體瘤的壁壘,讓更多患者受益於免疫療法。

當然,有對該療法感興趣或有問題的患者可與小編交流分享,我們共同關注免疫療法的進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5.重磅!科學家成功製造出新型CAR-NKT細胞 或有望開發新型免疫療法治療實體瘤doi:10.1038/s41591-020-1074-2自然殺傷性T細胞(NKT)是一類被證明在鼠類腫瘤模型中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免疫細胞,如今研究人員有望利用NKT細胞開發一種新型免疫療法來治療癌症患者。
  • 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 愛滋病CAR-T療法要來了?
    這種療法通過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T細胞,使之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從而讓T細胞能夠識別特定的細胞並進行清除。除了針對癌細胞外,設計不同的CAR也可以讓T細胞識別並清除其他類型的患病細胞。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的CAR-T細胞,能夠特異性靶向感染HIV的細胞。
  • 國內已有十多款CAR-T細胞療法獲得了臨床批件,距離上市越來越近
    ,未來這類療法將能造福更多的患者。 今年4月份,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朱軍教授和南加州大學的Si-Yi Chen教授合作改造了CD19-CAR分子,使之不僅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不會引起嚴重的細胞因子風暴和神經毒性,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誌。
  • Nature重磅發布CAR-T研究
    CAR-T細胞療法徹底改變了難治性血癌的治療方法。過去幾年,全球對這一前沿技術在癌症領域的運用可謂是駕輕就熟,碩果纍纍,但也僅限於該領域。但就在昨日,《Nature》雜誌發布了一項重磅研究,來自Sloan Kettering的科學家們突破了CAR-T與癌症之外疾病之間的「次元壁」——將CAR-T用於治療衰老相關疾病!
  • eLife:重磅!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抗癌療法—CAR-haNKs細胞療法
    2020年7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立耳聾和其它交流障礙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自然殺傷免疫細胞進行工程化修飾,使其不僅能夠殺滅小鼠機體的頭頸癌腫瘤細胞,還能降低免疫抑制性髓樣細胞的水平,免疫抑制性髓樣細胞能促進腫瘤躲避宿主機體的免疫反應。
  • 《細胞》:促進創新T細胞療法開發 哈佛大學團隊開創高通量T細胞...
    在適應性免疫反應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CTL)表面表達的TCRs通過識別由主要組織相容性I類複合物(MHC-I)呈現的抗原片段,激活CTL分泌細胞因子和細胞裂解分子,從而殺死靶點細胞。這一T細胞反應不但是抵抗多種傳染病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的基石。因此,如何對驅動T細胞活性的抗原進行系統性分析是開發基於CTL療法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 全球醫權威報導:CAR-NK細胞療法,療效提升,副作用顯著降低!
    3種適用T細胞治療淋巴瘤或白血病的療法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而且,目前已有數百項試驗將其用於治療其他惡性腫瘤,包括實體腫瘤。在癌症免疫療法上,CAR-T細胞療法與PD-1抑制劑這兩者療法都集中在T細胞上。
  • 2020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染色質既不是固體也不是液體,而是更像一種凝膠doi:10.1016/j.cell.2020.11.027基因組生物學中一個自DNA發現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的基本問題:在我們的細胞核內, DNA和蛋白的複雜包裹物(即染色質)是固體還是液體?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和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 Sangamo公司黃金手指聯手幹細胞開發「通用CAR-Treg細胞療法」
    此後有科學家們發現,如果對天然存在的鋅手指蛋白拆散重組,可以獲得全新的基因組定位能力,而如果有足夠大量的鋅手指蛋白組合,就能夠從中創造出針對任意長度、任意組合的鹼基序列的鋅手指蛋白來,ZFN的「黃金手指」的這個稱號也由此而來,此後,憑藉該技術Sangamo在基因編輯領域唱了20年的獨角戲。
  • Cell重磅:熬夜致死,問題不在大腦或心臟,而是腸道!
    但是,我們都知道,經常熬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例如熬夜會引起免疫功能失調、皮膚粗糙、人體生物鐘紊亂,也會引發神經衰弱、頭痛失眠等,更嚴重的是,長期熬夜還會引發猝死。熬夜為什麼會引發死亡?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彌補睡眠不足的危害呢?
  • 不斷突破瓶頸,CAR-T療法又有新嘗試,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屬於過繼性T細胞轉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的一種,是輸血醫學的一個新領域,涉及淋巴細胞回輸以實現抗腫瘤,抗病毒或抗炎作用。
  • ...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細胞淋巴瘤|中性粒細胞|療法|...
    CAR-T治療是提取患者自身的細胞,在實驗室中重新注入嵌合抗原受體後,再回輸至病人體內的一種療法。這些經過改造的細胞可指導病人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2017年10月,Kite製藥的Yescarta靜脈輸注懸浮液獲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成年特定類型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成為CAR-T領域第二個獲批的療法。同年,吉利德以1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Kite。憑藉這項收購,吉利德獲得了Yescarta這款重磅產品,一夜之間成為CAR-T領域的領跑者。
  • 攻擊潛伏HIV的新型CAR-T免疫療法
    /t20200828_1033320_taonews.html 攻擊潛伏HIV的新型CAR-T免疫療法2020-08-28 16:30:00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免疫療法和其他免疫療法類似,它的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癌細胞,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它是一種個性化定製版細胞療法,而不僅僅是一種藥。 CAR-T 發展簡史 CAR-T進行治療,大致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
  • CAR-NK全球年內交易超300億元,中國公司僅佔2億元?
    與 T 細胞相比,NK 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殺傷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先天免疫細胞,無需預敏即可殺傷腫瘤細胞。隨著 NK 細胞療法研究進展加速,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 NK 細胞療法有可能超越 CAR-T 細胞療法,對血液瘤和實體瘤表現出更有前景的療效。
  • Cell Stem Cell|脂質代謝調控神經幹祖細胞活性和學習記憶
    責編 | 兮神經幹/祖細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NSPC)不僅負責早期的大腦發育,並且在成體時期通過不斷分裂產生新的神經元(Adult-born Neurons)影響大腦的學習記憶等功能。研究發現,許多基因的改變會損傷NSPC的活性,並導致包括認知障礙在內的多種神經系統疾病。
  • 楊森/傳奇生物CAR-T療法啟動滾動生物製品許可申請
    今日,強生旗下楊森公司和傳奇生物同時宣布,開始向美國FDA滾動提交合作開發的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療法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 APNM:鍛鍊可降低大腦中過量穀氨酸的毒性作用
    圖片摘自:paysysteam.com2016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發表於國際雜誌Applied Physiology,Nutrition,and Metabolism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圭爾夫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
  • Cell:神經系統修補「樹枝」的機制
    近日發表於Cell上的一項研究成果中,來自洛克斐勒大學的研究人員就發現,細胞體(cell body)可以主動控制軸突的退化,同時研究者還闡明了允許軸突大範圍溝通的分子細節。某些軸突的生存依賴於局部環境中神經生長因子的存在,因為神經生長因子存在於距離細胞體遠端的軸突尖端位置,因此科學家很難想像到細胞體在軸突的退化過程中扮演著中樞角色,本文研究證實,需要死亡的所有細胞機器都存在於軸突中,然而軸突則需要來自細胞體的信息才能夠知道什麼時候進行退化。
  • 癌症治療新星CAR-T療法迎來最佳輔助科學家發明「改變規則」的靶向...
    近年來,CAR-T療法成為了癌症治療領域的明星。CAR-T療法全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它是利用人體本身免疫系統存在的T淋巴細胞,靶向消滅癌細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