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醫權威報導:CAR-NK細胞療法,療效提升,副作用顯著降低!

2020-12-07 全球醫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一直以來,被稱為「抗癌戰鬥」的CAT-T細胞近年來證明了自己的威力。3種適用T細胞治療淋巴瘤或白血病的療法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而且,目前已有數百項試驗將其用於治療其他惡性腫瘤,包括實體腫瘤。

在癌症免疫療法上,CAR-T細胞療法與PD-1抑制劑這兩者療法都集中在T細胞上。在一期《Cell Stem Cell》期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來自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合作發現,基於iPSCs獲得的CAR-NK細胞可能比T細胞更有明顯的優勢,還不會產生與CAR-T類似的毒副作用。

NK細胞作為自然殺傷細胞與T細胞相比,NK細胞對腫瘤的殺傷力更強,免疫原性更低。經過CAR結構修飾後的NK細胞,能夠高效地識別腫瘤細胞,並通過釋放殺傷介質、誘導細胞凋亡等多種手段殺傷腫瘤細胞。

相比CAR-T療法,Car-NK技術不僅僅有著和Car-T技術類似的一系列優點,也有著Car-T所不具備的特點。

iPSC-NK細胞可以達到批量化

不同於CAR-T療法,細胞必須分離出體外(這一過程耗時長且費用高)。此次試驗的研究人員就利用基因改造工程,對體細胞導入外源基因強行把體細胞改造成了多能幹細胞(iPSC),有了iPSC就相等於有了生產車間和原料,可以源源不斷的批量生產NK細胞,也不用受限於單個病患,可以廣泛使用。

CAR-NK細胞無毒性或副作用

CAR-T可以在人體內大量增殖並長期存在,但同時存在嚴重的毒性或副作用,包括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神經毒性等。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雖然對腫瘤殺傷效果很好,但也使引發了科學家對其安全性的擔憂。

之前的研究表明,NK細胞不會引發類似的毒性反應,而且在最新的研究中,他們以患癌小鼠為模型證實,NK細胞治療幾乎沒有副作用。雖然具體的作用機制仍在調查當中,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細胞因子IL-6、TNF、IFN的升高都與CAR-T嚴重副作用細胞因子風暴和神經毒性有關。

例如,早些時候,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幹細胞生物學家Dan Kaufman和同事報告說,在小鼠中,CAR-NK細胞對卵巢腫瘤的抵抗能力與CAR-T細胞相當,並且明顯優於未改變的NK細胞。小鼠試驗也表明,使用CAR-NK細胞可能不會出現CAR-T細胞的某些副作用,如細胞因子釋放過多和神經損傷。

CAR-NK細胞也可能不那麼容易受到腫瘤的攻擊。因為NK細胞依賴其他受體識別腫瘤細胞,而不僅僅是CAR細胞,即使腫瘤的抗原發生改變,它們也能檢測到。此外,Kaufman還指出,給患者注射多劑量的CAR-NK細胞並將其用於腫瘤治療是可行的,而CAR-T細胞的成本則將患者限制在單一劑量內。

CAR-NK細胞的首批試驗於2016年在中國進行,對象是患有多種癌症的患者,初步結果表明,這些細胞是安全的。今年在歐洲進行的一項試驗對腦癌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進行了CAR-NK細胞治療測試。在即將進行的MD安德森臨床試驗中,B細胞淋巴瘤患者將在CAR-NK細胞形成之前接受幹細胞移植和化療,研究人員希望這可以清除殘留的癌細胞。相信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來自人類的智慧終將幫助免疫細胞在與癌症的這場戰爭中劃上勝利的休止符。——本文轉自全球醫官網。

相關焦點

  • 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日本氬氣刀技術治療食管癌無復發無副作用!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近年來,內鏡下黏膜切除(EMR)及內鏡黏膜下剝離(ESD)已成為無轉移性淺表食管癌的主要治療方法。然而,EMR並非對所有患者都安全。如對於肝硬化或食管靜脈曲張患者以及正在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EMR和ESD與出血風險增加相關。
  • ...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細胞淋巴瘤|中性粒細胞|療法|...
    CAR-T治療是提取患者自身的細胞,在實驗室中重新注入嵌合抗原受體後,再回輸至病人體內的一種療法。這些經過改造的細胞可指導病人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2017年10月,Kite製藥的Yescarta靜脈輸注懸浮液獲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成年特定類型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成為CAR-T領域第二個獲批的療法。同年,吉利德以1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Kite。憑藉這項收購,吉利德獲得了Yescarta這款重磅產品,一夜之間成為CAR-T領域的領跑者。
  • 國內已有十多款CAR-T細胞療法獲得了臨床批件,距離上市越來越近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降低成本是CAR-T療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第三屆全球CAR-TCR峰會上,專家們認為加快自動化生產是降低CAR-T療法成本的關鍵所在。自動化、GMP級別的CAR-T細胞生產是未來主要趨勢。
  • NK細胞療法對新冠病毒的預防價值
    NK細胞療法提高免疫力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NK)細胞是免疫系統中重要的淋巴細胞,在病毒感染的早期反應和控制中起關鍵作用。NK細胞療法是提高免疫力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輸注異體或自體NK細胞來增強體內的免疫系統抵禦能力。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相關臨床案例 2020年6月28日據深圳晚報報導,全球首個使用複合雙靶點CAR-T細胞免疫療法成功臨床治癒瀰漫大
  • 藥明巨諾(2126.HK):中國潛在FIC&BIC的CAR-T療法
    Relma-cel 在療效與國際現有已經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相若的情況下,安全性數據明顯好於這兩者。   Relma-cel安全性優勢顯著,極有潛力成為同類最佳的CAR-T療法   CD19和BCMA是CAR-T領域兩大熱門靶點。目前全球獲批的兩款CAR-T產品均為CD19靶點。目前中國有11款處於臨床階段的CD19靶點CAR-T產品,其中藥明巨諾和復星凱特(從凱特引進的Yescarta)的產品已經遞交新藥申請。諾華的也處於三期臨床。
  • CAR-NK全球年內交易超300億元,中國公司僅佔2億元?
    與 T 細胞相比,NK 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殺傷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先天免疫細胞,無需預敏即可殺傷腫瘤細胞。隨著 NK 細胞療法研究進展加速,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 NK 細胞療法有可能超越 CAR-T 細胞療法,對血液瘤和實體瘤表現出更有前景的療效。
  • 美國新銳細胞療法公司Orca Bio、Lyell攜手進軍實體瘤,CAR-T賽道又...
    共同研發針對實體瘤的 CAR-T 細胞療法。該公司希望通過使用特定組成的幹細胞和免疫細胞與患者的免疫系統相匹配,來降低同種異體骨髓移植手術(alloBMT)併發症的發生率和嚴重性,從而為患有血液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目前該公司在研針對血液疾病的 T 細胞療法有兩款,OGFT-001 和 TRGFT-201。
  • 全球首例!深圳醫院用細胞免疫療法同時治好淋巴瘤和紅斑狼瘡
    家住湖北宜昌的王芳芳(化名)40歲出頭,患系統性紅斑狼瘡20餘年,雪上加霜的是,2019年年中又被查出患上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去年8月,她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北大深圳醫院」)求醫,獲得了參與該院細胞治療中心針對血液腫瘤的臨床試驗機會,接受複合雙靶點CAR-T(CD19/BCMA)細胞免疫療法。
  • 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2020年美國乳腺癌最新研究進展!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CI)的下屬的國家癌症研究所統計數據,今年約有252,710名婦女被診斷為乳腺癌,其中40,610人死於乳腺癌。大約20-25%的遺傳性乳腺癌患者和5-10%的任何類型的乳腺癌患者都有BRCA突變。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療效顯著
    據統計,中國有將近300萬的帕金森病患者,佔全球帕金森病患者的一半,是世界上該病患者最多的國家。從病理上看,帕金森病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中腦(腦幹的一部分)黑質區域有大量的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因此現今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多巴胺調節療法,但有明顯且長期的局限性和副作用。76歲的印尼籍華人謝喜雲老人,罹患帕金森病已經十幾年,起初家他和家人都沒意識到已經患病,但病痛的長期緩慢的折磨使老人右手三個指肌強直收縮,身體僵硬,吞咽困難,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 CAR-NK療法新進展:首個靶向NKG2D療法已完成首位患者給藥
    與非工程 NK 細胞相比,使用基於 NKG2D 的 NK 細胞在臨床前模型中識別和殺死腫瘤細胞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NKG2D 表達增加了 10 倍,細胞毒性活性則增加了 4 倍。而增加可激活 NK 細胞生長的細胞因子 IL15 後,NK 細胞的增殖、殺傷持久性和持續活性進一步提高。
  • 航空HCA細胞免疫修復療法,胎記血管瘤治療標準
    二、療法推廣軍用科研診療技術領先民用至少十年,落地航空惠民生:隨著我國血管瘤胎記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多,而標準化診療率不到5%,很多血管瘤胎記患者,病情久治不愈,反反覆覆;尤其疑難型患者,常常病急亂投醫,反覆走入誤區,得不到健康和經濟的雙重保障,讓人痛心疾首。
  • 癌症免疫治療新力量,NK細胞療法新銳完成A輪融資
    2017年,美國FDA先後批准兩款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使得這一療法受到廣泛的關注。 同時,CAR-T細胞療法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例如:在有的患者身上無法分離足夠數量和質量的T細胞用於工程化改造;T細胞的改造和擴增通常需要數周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現惡化;CAR-T細胞療法存在副作用,包括細胞因子風暴(CRS)及神經毒性副作用等。
  • 全球首款基因療法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療效似乎打了折扣,然而又...
    【推薦閱讀:重磅|FDA全票通過首款基因療法上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患者不可錯過的好消息】在那之後,我們後續也追蹤報導了這款備受矚目的療法【推薦閱讀:FDA批准的那個首款視網膜疾病基因治療,現在怎麼樣了】但2年多過去了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該療法是一種出現了很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中的新型細胞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不斷突破瓶頸,CAR-T療法又有新嘗試,攻克實體瘤指日可待!
    這是由於FDA在2017年先後批准了全球首先的兩個,也是目前僅有的兩個CAR-T細胞療法商業產品:諾華的Kymriah(淋巴瘤)與吉利德的Yescarta(白血病),由此癌症免疫治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 Sangamo公司黃金手指聯手幹細胞開發「通用CAR-Treg細胞療法」
    細胞療法。根據該協議條款,Mogrify將負責從iPSC或ESC向調節性T細胞轉化環節,Sangamo將獲得其調節性T細胞的專有權後,利用其ZFP基因編輯技術將Treg細胞工程化改造為同種異體CAR-Treg細胞療法候選產品,用以治療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諾華皮下注射靶向B細胞療法Kesimpta在新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Kesimpta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以在家輕鬆給藥和管理的B細胞療法,採用Sensoready自動注射筆給藥每月一次皮下注射。臨床數據顯示,與口服藥物Aubagio(teriflunomide,特立氟胺)相比,顯示出非常高的療效和相似的安全性,將成為廣泛RMS患者群體的首選治療方案。
  • 拜耳與Atara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開發下一代間皮素靶向CAR-T細胞療法
    ,共同開發用於治療實體瘤的下一代間皮素導向CAR-T細胞療法。此次許可的技術利用了Atara新型的專有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T細胞平臺,並結合針對間皮素的下一代CAR-T技術,從而提高療效,持久性,安全性和響應耐久性。拜耳細胞與基因治療平臺負責人Wolfram Carius表示:「這項交易是拜耳全新細胞與基因治療戰略的關鍵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