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
一直以來,被稱為「抗癌戰鬥」的CAT-T細胞近年來證明了自己的威力。3種適用T細胞治療淋巴瘤或白血病的療法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而且,目前已有數百項試驗將其用於治療其他惡性腫瘤,包括實體腫瘤。
在癌症免疫療法上,CAR-T細胞療法與PD-1抑制劑這兩者療法都集中在T細胞上。在一期《Cell Stem Cell》期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來自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們合作發現,基於iPSCs獲得的CAR-NK細胞可能比T細胞更有明顯的優勢,還不會產生與CAR-T類似的毒副作用。
NK細胞作為自然殺傷細胞與T細胞相比,NK細胞對腫瘤的殺傷力更強,免疫原性更低。經過CAR結構修飾後的NK細胞,能夠高效地識別腫瘤細胞,並通過釋放殺傷介質、誘導細胞凋亡等多種手段殺傷腫瘤細胞。
相比CAR-T療法,Car-NK技術不僅僅有著和Car-T技術類似的一系列優點,也有著Car-T所不具備的特點。
iPSC-NK細胞可以達到批量化
不同於CAR-T療法,細胞必須分離出體外(這一過程耗時長且費用高)。此次試驗的研究人員就利用基因改造工程,對體細胞導入外源基因強行把體細胞改造成了多能幹細胞(iPSC),有了iPSC就相等於有了生產車間和原料,可以源源不斷的批量生產NK細胞,也不用受限於單個病患,可以廣泛使用。
CAR-NK細胞無毒性或副作用
CAR-T可以在人體內大量增殖並長期存在,但同時存在嚴重的毒性或副作用,包括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神經毒性等。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雖然對腫瘤殺傷效果很好,但也使引發了科學家對其安全性的擔憂。
之前的研究表明,NK細胞不會引發類似的毒性反應,而且在最新的研究中,他們以患癌小鼠為模型證實,NK細胞治療幾乎沒有副作用。雖然具體的作用機制仍在調查當中,但據最近的研究顯示,細胞因子IL-6、TNF、IFN的升高都與CAR-T嚴重副作用細胞因子風暴和神經毒性有關。
例如,早些時候,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幹細胞生物學家Dan Kaufman和同事報告說,在小鼠中,CAR-NK細胞對卵巢腫瘤的抵抗能力與CAR-T細胞相當,並且明顯優於未改變的NK細胞。小鼠試驗也表明,使用CAR-NK細胞可能不會出現CAR-T細胞的某些副作用,如細胞因子釋放過多和神經損傷。
CAR-NK細胞也可能不那麼容易受到腫瘤的攻擊。因為NK細胞依賴其他受體識別腫瘤細胞,而不僅僅是CAR細胞,即使腫瘤的抗原發生改變,它們也能檢測到。此外,Kaufman還指出,給患者注射多劑量的CAR-NK細胞並將其用於腫瘤治療是可行的,而CAR-T細胞的成本則將患者限制在單一劑量內。
CAR-NK細胞的首批試驗於2016年在中國進行,對象是患有多種癌症的患者,初步結果表明,這些細胞是安全的。今年在歐洲進行的一項試驗對腦癌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進行了CAR-NK細胞治療測試。在即將進行的MD安德森臨床試驗中,B細胞淋巴瘤患者將在CAR-NK細胞形成之前接受幹細胞移植和化療,研究人員希望這可以清除殘留的癌細胞。相信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來自人類的智慧終將幫助免疫細胞在與癌症的這場戰爭中劃上勝利的休止符。——本文轉自全球醫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