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倩宜
在東莞年限:19年
去年夏天去南京出差,沒想到南京也和東莞一樣悶熱,忙碌了一天對晚餐充滿期待。
晚上和南京的大學同學約著吃飯,她特別選了一家當地有格調的餐廳,有著民國時期的店內裝潢,牆面上是南京當時幾處著名街道的街景,街上穿著優雅旗袍的女性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同學直接點好了菜,自然都是當地的特色。菊花豆腐羹,南京鹽水鴨、松鼠魚……不斷更新著我對當地飲食風俗和文化的認知。在眾多美味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道紅燒獅子頭。
在東莞沒有少吃肉丸,紅燒獅子頭也吃過,但來到這道菜的發源地,卻發現它出乎自己的想像和意料。一個木質託盤中裝盛著一個陶瓷碗,碗裡面一顆碩大的肉丸,可謂一丸即一道菜,我趕緊張開手掌和肉丸對比,發現這是一顆和自己手掌一般大小的肉丸,上面灑滿炒米和蔥花,丸子下面用東北小土豆墊底,再淋上赤醬紅油的濃厚醬汁,我突然聯想到當地大戶人家請客吃飯的宴席,它當是每一桌的主角吧?
滿滿的肉質,讓我無從下筷,同學笑著用勺子幫我勺了一塊遞到我碗裡,並笑著介紹,這是最傳統的獅子頭做法,以往獅子頭就是這麼大個的,據說為的是彰顯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同時也表現著主人待客的滿滿誠意。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在南京也不再能經常看到、吃到這麼大顆的傳統獅子頭了,迎合現代人對養生和營養搭配的需求,獅子頭的個頭逐漸變得精巧起來。
聽著同學的介紹,趕緊吃上一口這難得的傳統紅燒獅子頭,滿口的肉質香味,加上醬汁的醇厚調味及炒米的香口,完全不覺得油膩,忍不住又自己勺了一大塊來吃,吃到第三勺時才會稍顯油膩,對於我這個平時喜愛喝湯,飲食清淡的東莞人來說,今天算是大口吃肉的特例了。
吃過三勺獅子頭,同學又趕緊讓我喝菊花豆腐羹,它的清香、如絲般細滑的豆腐帶來清潤的口感,剛好調劑了肉食略微的油膩感,像極了東莞家裡母親煲的應季湯水,每餐飯都少不了喝上一碗。
今年此時,南京的同學給我打來電話,我們不約而同地說起去年吃到那道誠意滿滿的紅燒獅子頭,我笑稱自己想念那道獅子頭了,她打趣回應,她歡迎我再去南京敘舊,為了表示加倍誠意和熱情,這次請我吃兩顆獅子頭!
在東莞,
你要的生活和美食
都在這裡!
商務合作,添加微信
xiaohutu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