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容易守城難

2021-02-15 艾末

   

    攻城容易守城難,毀城容易得城難。好多事情都逃不過這個自古就存在的定論。回想,父母費勁二十年幫我們養成康健的身體,被我們用熬夜,追劇,外賣,吸菸,喝酒等幾種方式輕鬆擊垮;再比如,幾代人含辛茹苦培養出一個家庭棟梁,被一場意外說帶走就帶走;又或者,幾十個人忍受非人般待遇創辦了創業公司,眼看就要發家致富,因為一場全球疫情,直接宣告結束。可惜麼,當所有精力都放在進攻,沒有任何防禦堡壘,健康,意外,天災,人禍都可以讓苦心經營的一切回到最原始的狀態。

    說來也巧,就在我入保險行業幾個月之際,就有一些關係好的朋友、長輩、客戶,都來勸我放棄這個行業,去做他們安排的體面的工作,說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我的學歷,二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我也知道他們是真的關心我,真心實意為我好。我對這一行,也許理解沒有那麼深刻,但是截止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這個工作。我只是後悔,當初了解金融工具時,沒有正眼瞧過保險,如果可以重來,我會選擇在我家經濟最寬裕的時候購入大量保險,健康,意外,年金,傳承,在最早的時間就為我家建造好防禦牆。弱小的家庭需要,龐大的家庭更加需要。

       今天也正巧聽到一個大咖分享到國美杜鵑傳奇人物的故事。她是黃光裕的愛人,具有敏銳的商業嗅覺,以及強烈的風險防範意識,在2010年國美危急時刻,她挺身而出。黃光裕入獄,資產被凍結的前提下,杜鵑拿出七千萬化解了公司這一波的經濟危機,而且她陸續又拿出了一億三千萬,帶領國美重上正軌。原來,杜鵑和丈夫有一個約定,每年要拿出淨利潤的2%打入妻子的個人帳戶,她就用這部分錢買了保險。沒想到這筆錢在國美生死存亡間,拯救了國美的危機。這就是為什麼企業資產一定要和家庭資產做隔離。保險是財富管理的科學安排。

      再者就是李嘉誠,李家每個孩子出生,就買一億保險。很多人不解,為什麼象李嘉誠那樣的有錢人也要買保險呢?難道他的財富還不足以抵禦風險?李嘉誠這樣解釋說:「我們李家每出生一個孩子,我就會給他購買一億元的人壽保險。這樣確保我們李家世世代代,從出生開始就是億萬富翁。

    人壽保險是企業發生財務危機時留給自己與家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中國古代就有「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的說法,多年以來,人人都深信不疑。從今天來看,除了朝代變遷等政治原因、子孫的敗家本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一就是當時的中國社會沒有完善的保險體系。相反,美國的甘迺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至今財富興旺,除了經營有道、教育有方等原因之外,在資產守護與傳承上,也得益於國家完善的保險體系和機制。他們的資產配置體系成熟,家族信託,防禦性資產和進攻型資產配比合理。而且不妨自己仔細對比,國外的企業家、富豪一旦富有,往往終身富有,財富還能傳承。中國的企業家往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因為他們從未想過做防禦性投資,只知道進攻,進攻,急功近利,往往經歷不起任何波折。

    人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可能讓我們失去財富,從而影響到子女教育、養老、財富的傳承。所以可以在順利的時候拿出年收入的20%作為抵禦風險的資產。一方面不妨礙80%的資產繼續投資,另一方面20%的防禦性資產可以在不好的時候作為應急的資金來進行運轉。

      我很感謝我師父帶領我進入這一行,一直以來督促我學習和了解相關內容。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遇到那麼多優秀且對我和自己孩子一樣的客戶。我想他們那麼成功,能把事情做對,絕不是料事如神,而是為自己料不到的事留了餘地。保險不是一個不體面的行業,我們都這麼努力學習,讓自己專業,與時俱進,不忘初心,服務客戶,算得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最後的最後,在這個人人都想暴富的時代,只要灌輸一點點風吹草動的毒雞湯,就能輕易帶動一波韭菜收割潮,希望我們都能慧眼識珠,安然度過。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攻城者不愛用火攻?明明古代城門都是用木頭做的
    因此,中國古代戰爭,無論是哪一個朝代,都離不開攻城和守城。對於攻城的人來說,整個城牆最薄弱的環節就應該是城門了,因為城門一般是用木頭做成的,所以攻破了城門,離最終的勝利就不遠了。但有一個十分矛盾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城門作為守城最重要的環節,都是用木頭所做成的,按照常理,木頭容易被火點燃,那麼攻城者只需要用火攻即可將城門攻破了,但是我們的戰爭史上卻又為何很少見到有人用火去燒城門呢?
  •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士兵攻城為何不用火攻?史學家:他們想但不能
    在很多古代戰爭題材的影視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士兵攻城的場景。而在冷兵器戰爭時代,攻城並不是一件易事。在沒有火炮的情況下,建築工事隨便修繕堅固一點,便能起到極好的防禦作用。而古代城牆一般至少都是2米,居高臨下的守城士兵以一當百並不是天方夜譚。
  • 為何古代的守城士兵寧可用石頭砸,也不把梯子推倒?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攻城者都快要攻上城牆了,守城者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一般人的想法是把梯子推倒,這樣攻的人就上不來了,但是事實告訴我們相比起推梯子,用石頭砸的方法會更好。 攻城者爬上來,守城者不會傻到放低重心彎下身子去推梯子,力氣沒大到可以推掉幾百斤重的梯子,一不小心還會被攻城者拉下去。
  •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為何攻城時不用火?知道原因後才知古人真高明
    他們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那麼古代發生過那麼多戰爭,士兵每次冒著生命危險推攻城車去撞城門攻城,為什麼不用火燒毀木城門再衝進去呢?知道原因後才知古人真高明 另外作為守城方也不是傻站在那裡任你燒,若是發現你放火,就回從城牆上給你射弓箭砸巨石,而火還沒有點燃城門,裡面的將士會往外潑水把火澆滅。就算攻城方好不容易點燃城門等了許長時間讓火把門燒毀,那麼裡面的將士也不會坐以待斃,會改用巨石土堆把城門通道堵死,這樣一來就算你燒了城門進入還是一堵石泥牆。
  • 古代攻城戰爭中,前排士兵怎樣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看一些有攻城場景的電視劇,進攻方士兵必定扛著梯子登城,守城方則可以較輕鬆的化解。首先可以放倒梯子,不然就石頭、滾木此後,再不行倒油、點火,攻城方士兵叫苦不迭、損失慘重。真如影視劇中攻城方士兵損失十之八九,那前排士兵是如何克服馬上就要陣亡的恐懼呢?
  • 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原因其實很簡單
    重慶通遠門雕塑,爬城梯子就是一架普普通通的竹梯,真實的古代雲梯不可能這麼low 作為古代攻城工具的第一個偉大發明,魯班的雲梯得到了楚王的衷心讚賞,由此下定了攻打宋國的決心。只要認真想想,就知道雲梯不可能是幾把竹梯綑紮在一塊,由士兵扛著去攻城吧。
  •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攻城卻很少用火攻,因為根本不管用
    在古代的戰爭中城戰是非常常見的,因為城池在戰略上的重要意義,古人很重視城池的防禦,這也增加了攻城的難度,攻城戰往往非常的慘烈,攻城一方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城池最為薄弱的部分無疑就是城門了,古時候的城門材料基本都是木製的木頭都是很怕火的,可是在攻城的時候進攻的一方卻很少使用火攻而是採用架雲梯等方式攻城。
  • 如果斯柯達220毫米攻城榴彈炮,可能最後都成為德軍攻城利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攻城炮這一名詞已經很少出現了,新型大炮開始向機動大炮發展,當然,在那個時期,大炮也不少。實際上,這門220毫米攻城炮與一門要塞炮很相似,它採用的是斯柯達M1928型149毫米榴彈炮,是一門輪式炮,而不是像早期的要塞炮那樣採用固定炮架,所以在開火前要先挖0.5米深的坑,然後把炮架裝上去準備。該炮口徑肯定是220毫米,裝有液壓氣動反衝系統,彈藥是分裝的,沒有輔助裝彈系統,裝彈全由炮兵手動進行,推進量有9種,可實現不同彈道和射程。
  • 攻城英雄——動作遊戲
    遊戲名稱:攻城英雄英文名稱:Hero Siege遊戲類型:動作遊戲遊戲製作:panicartstudios
  • 元宵送溫暖,Flexwarm飛樂思精準發熱技術助力守城衛士
    我們衷心向溫暖守護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守城衛士致敬,亦為防疫工作盡綿薄之力。這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在本該歡騰喜慶的中國春節,一場與病毒的抗爭悄然打響。新冠肺炎的疫情仍在蔓延,為阻隔病毒從異地傳入,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佛山全市設置了132個防疫檢查站,由交警、交通運輸、衛生防疫等人員駐守,逢車必查,逢人必檢。
  • 「藍白配」夫妻兵火線「抗疫」:你守城 我救人
    (抗擊新型肺炎)「藍白配」夫妻兵火線「抗疫」:你守城 我救人  中新網溫州2月2日電(記者 潘沁文 見習記者 周悅磊 通訊員 吳玲玲 王洛銷)在浙江溫州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前線,有這樣一批特殊的「藍白配」夫妻兵:平日裡,他們是愛人,但在這場「抗疫」戰中,一個披上警服,一個披上白褂,成了分守內外,同線作戰的戰友。
  • 社區團購戰火下,鄭州三強量子美食、有井有田和多米社區被迫守城...
    因疫情重獲新生的社區團購賽道,一下子湧入了眾多網際網路巨頭,他們用出行大戰的補貼打法,切入鄭州市場,如果以10月底美團、滴滴等密集入局算起,巨頭攻城已60天。  對鄭州本地企業來說,這稱得上是危急存亡的60天。